《詩經 秦風 黃鳥》中「如可贖兮,人百其身」一句所體現的價值取向在當今和未來社會是否適用,是否合理?

時間 2021-06-22 19:51:58

1樓:明月心

突然看到這個問題,正好前幾天讀了黃鳥,有所感悟,如果答非所問,就不好意思了,直接複製過來了:

交交黃鳥,止於棘。誰從穆公?子車奄息。維此奄息,百夫之特。臨其穴,惴惴其慄。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交交黃鳥,止於桑。誰從穆公?子車仲行。維此仲行,百夫之防。臨其穴,惴惴其慄。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交交黃鳥,止於楚。誰從穆公?子車針虎。維此針虎,百夫之御。臨其穴,惴惴其慄。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很喜歡這首《黃鳥》,其中「臨其穴,惴惴其慄」,這句最是傳神。彷彿穿越到春秋時代,看到貴族青年被殉葬前的恐懼。惴惴其慄,是有多麼的害怕和恐懼死亡啊!

按說,能為國君殉葬,而且是稱霸的穆公,應該是慷慨激昂,光榮而自豪的,怎麼會惴惴其慄呢?難道古人和我們今人一樣,面對死亡也會害怕,充滿恐懼麼?我想應該是的。

對於人和人性來說,從古至今,從來沒有變過。黃鳥真實而傳神的寫下了當時的情景,這才是人的本性表現。所謂的為國君殉葬光榮偉大,都是扯淡,都是統治者為了為了體現權力而強行解釋忽悠後人的。

殉葬本身就是毫無人道,毫無人性的。但是前人已經這樣做了,後世非聖明有擔當者,誰有勇氣去否定和改變?當然,秦孝公站出來了,實事求是的,以人為本的思想,他主張廢除人殉制度。

而被幾百年慣性思維牽引的貴族門還爭先恐後出來批評,說秦孝公不遵祖制,動搖國家統治根基,甚至還有要主動申請為獻公殉葬的。這些人在我看來真是可惡至極。好不容易出個秦孝公,聖明睿智有擔當,在秦國處於為難時刻擔起重任,在秦國推行全面深化改革。

而那些既得利益的舊貴族,為了維護自己那狹隘的個人利益,不顧國家生死存亡,以極端的方式來阻礙改革的推行。當然,最後他們也被歷史的程序無情的掃除掉,就像掃黑除惡一樣,沒有誰能阻擋。

在我看來,沒有什麼古人單純善良,民風淳樸。因為從古至今,人性是沒有變過的。只是,你看到的全是你想看到的,以及別人想讓你看到的。

你要是仔細品讀了《金瓶梅》《三言二拍》等作品後,你就曉得了,人性不在歷史書上,或者歷史書上的真實人性都很隱晦的表現。

2樓:Xiuquan Yu

黃鳥之詩,不為續其生,而為殉其死。秦穆公薨,從死者170人,其中有子車氏三良。三良皆有百夫莫當之才,秦人哀之,作黃鳥,願以百人之性命交換殉葬死掉的三良。

此詩非為刺穆公,而直言彼蒼者天,殲我良人,蓋從死殉葬,乃秦人故俗,秦人怨天不仁。

殉葬之俗,謂死者死後如生,君王霸主死後,尤在陰間統治,因此還需要良臣猛將殉死以輔佐他。這種死亡是貴族特權,不是趙家的屌絲賤民,是沒有資格殉死的。人生而不平等,死更不平等。

《詩經 秦風 無衣》篇中 王於興師 的 王 指的是秦君還是周王?

頭圓 你的理解是對的。一,無衣 是春秋時期的作品,鄭玄把它定為秦康公時期的詩。二,詩中的 王 指的是周天子。對 無衣 的註解歷來比較複雜,但無論是毛公和鄭玄,還是後來的朱熹對以上兩點都是基本一致的。 santa 詩經各國風裡面多處出現 王 除秦風外,例如 邶風.北門 中 王事適我,政事一埤益我 衛風...

詩經中詩經中最美的句子是那些?

日公升月恆 讀 詩經 可以一窺幾千年前周人的愛恨情仇 生離死別 民風民俗。詩經的意境 意象 語言 聲韻都是極美的,有淡淡的哀愁 沉沉的相思,也有淺淺的歡悅 悠悠的心緒。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有一美人,婉如清揚 琴瑟在御,莫...

如何理解詩經中的興

鄒俊東 興 之誤 關於 詩經 的寫作手法,賦 是敘述,比 是比喻。興 是後代文學罕見的手法,而前人解釋 詩經 中卻廣泛存在。朱熹有言 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朱夫子之言,大概是講 興 為 觸景生情 例如,前人認為 周南 關雎 的 關關雎鳩 是 興 這是詩人見到沙洲上的水鳥,便聯想起男女相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