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格仔的顏色是一樣的麼?為什麼會形成這種錯覺呢?

時間 2021-05-31 20:02:54

1樓:熊拖泥

看到這個問題被標以「心理學」的標籤,但是回答中卻沒有乙個心理學上的解釋,呵呵~ 有點遺憾。

為什麼原圖中兩個格仔的顏色是一樣的?因為這張圖中間的高光部分激發了人們日常生活的經驗——受光面一定比其它面亮,所以在心理上認定了高光下面的格仔是受光面! 而如果用手指擋住中間的高光層,受光面的心理判定消失,格仔中的顏色也就一樣。

看這張圖時,人在心理上感受到了實際畫面中並不存在的內容。

這個例子充分說明了,只要是以光為媒介的作品(比如繪畫、影視、遊戲等),真正對人產生作用的不是眼睛實際看到的畫面,而是看到畫面後人所激發出的心理體驗。巧妙的利用這一點,可以在其他人花大成本去比拼硬體、3D畫面細節時,花小代價獲得大體驗~

從我就業的領域舉個例子,乙個2D的Flash遊戲,通過巧妙的設定,硬是讓人產生了「這是3D遊戲」的體驗: 超猴打氣球2 Bloons Super Monkey 2

還有乙個:死亡輪距 Dead Tread

2樓:洋洋

上面乙個格仔的亮面(受光面)個下面乙個格仔的暗面(背光面)灰度一樣

但是這也說明了兩個格仔的顏色不一樣。

就好像我的胸毛和你的腿毛一樣多,能說我和你的毛一樣多麼?

3樓:程毅南

錯覺來自於比較。同見:A和B兩個格顏色一樣。

不信?(感謝 @唐逍提供這個鏈結)

這是個很簡單的道理,如果你周圍的環境都比較亮,你就顯得比較暗,而你周圍環境如果都比較暗,你就顯得比較亮。人的認知系統並不是一直提供乙個絕對的標準,而常常,提供的是乙個相對的標準,乙個通過比較周圍環境、其他刺激的性質和強度來建立的感知理解系統。

比如我站在你面前,我是177cm高,但你看到我時不會知道我是177(當然,你可以估計),而是感覺我比你高一點,矮一點,還是差不多高,當你詢問我的身高後,才會知道這個絕對的長度標準。長度是可以丈量的,很多東西丈量起來就很困難,比如聰明和美貌,這些都是通過對比才有意義。

你理解的資訊,進入到你的大腦中時,很少以絕對的形態存在,而是以相對的形態存在,即跟其他的資訊和你已經理解的知識相互關聯起來,互相依存。

這兩個句子哪個是正確的?

亙古長存 前句錯。因為to get along with是及物動詞,必須跟賓語。後一句,無動詞分句the fellow hard to get along作賓語 與有些語法書說的不同 to get along 不及物動詞 是形容詞hard 的必具性修飾語。 凱恩德 第一句是正確的,因為,動詞不定式短...

如何證明我看到的顏色和你看到的顏色是一樣的?

溫暖 也想過很多次這個問題了,今天搜了下,哈哈。有人和我有一樣的疑惑。感覺這個東西誰能證明呢,是不是我們太閒了才會思考這樣的問題呀 承鈞 1.假如這種遺傳疾病真的存在,如何證明這種遺傳疾病的存在?額,其實這東西吧,體檢的時候就有,一本小冊子,體檢醫生會問你這個是什麼顏色,記得嗎?這個就可以解決了。但...

George中的兩個g(d i)讀音一樣嗎?若一樣為何會音譯成喬治?若不一樣可否解讀尖團合流現象?

wshhhh 一樣的。英語同乙個詞中有一樣的發音,不代表音譯的時候一定要完美對應。這個更多就是初次翻譯時翻譯者自己的喜好 認識並且被接受並沿用下來的過程,並沒有什麼很複雜的原理。另外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乙個笑話 好奇為什麼Holmes翻譯成了福爾摩斯而不是 侯爾摩斯 後來發覺最早翻譯的這個的貌似是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