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換電模式發展前景到底如何?

時間 2021-05-30 05:54:22

1樓:劉看水

蔚來二代換電站,理論每天最高完成換電312次,換一次電大概5分鐘,13塊電池,可以無縫迴圈運轉起來。建造成本才100多萬,1000座也才十幾億,相比蔚來燒掉的幾百億,只能說是小錢了,無人值守,運營成本也很低,真能達到這個水平,換電大有可為。

2樓:王峰

先立個 Flag,我認為換電模式最終必然走不通。蔚來現在是騎虎難下,現在還跟進的車企要麼就是為了騙保,要麼就等著血賠吧。

理由很簡單:

第一、電池的尺寸無法規範化,且不說不同車企之間無法統一,就是對於那些車型橫跨幾個級別的車企來說,假如支援換電意味著它們必須在每個換電站同時為多個車型備N塊電池,成本、安全性、占地面積都是直線上公升的。

第二、已經開始換電的企業,將揹負著乙個巨大的負擔,那就是必須按照電池的尺寸來設計車型,你看蔚來,轎車做的比有些SUV還大,是單純為了乘員空間,還是為了遷就電池尺寸不得不如此?

第三、已經開始換電的企業,未來當電池密度進一步公升級後,將面臨乙個非常尷尬的局面,它沒辦法把舊車型的電池改小,而如果按照舊車型的電池尺寸設計新電池,將意味著超大的電池容量,大家不要覺得超大電池容量帶來超長續航是多麼大的優勢,首先你根本用不了那麼長的續航,除非打算去西伯利亞跑長途,一般來說,時速120可以有600公里左右的續航已經足夠了,更多的續航里程其實是浪費的。跑高速連續跑500公里就應該休息了,疲勞駕駛對自己對其他車主都是不負責任的(我現在的車工況500公里,跑高速大概360公里左右休息一次,利用休息的時間正好充電,時間基本不耽誤)。其次超大電池容量意味著超長的充電時間,對換電站將是乙個巨大的挑戰,是無限擴建增加更多的備用電池呢,還是讓換電車主排隊等待換電站電池慢慢充電呢?

假如是前者,這個投入又是乙個無底洞。假如是後者,這和我跑去充電有啥區別?

第四、如前所述,續航達到一定里程,再增加的邊際效益非常低,未來更可能突破的應該是充電時間的縮短,當充電時間縮短到15分鐘可以充600公里的續航時,換電的時間優勢就變得非常小了,而成本劣勢將被進一步放大。充電時間一旦突破到5分鐘可以充600公里續航,換電的末日就來了。

3樓:fenglingdc

換電模式需要統一的電池包工藝標準,龐大的使用者群體,目前市場非常不成熟,隨著充電技術的發展進步,電池銀行概念,還是會非常坎坷,但是也不能說就一定會失敗,畢竟電池銀行可以靠電池的梯次利用,來拿低成本電池賺儲能市場的錢

4樓:devil

從消費者需求問題來說能很好的解決新能源充電過慢的問題,從企業角度來說,如何保證企業盈利,持續健康的發展,還有許多難題需要解決!不過還是挺看好的,有需求就有市場,然後是解決技術性難題就好!

5樓:風畫時樂

從商業的角度來說,換電並不好,因為同樣成本下,單位時間裡,並不能比充電站提供更多的服務車次。

但是對個人使用者來說,換電秒殺充電100條街。

但是這是個資本的世界。有換電站和備用電池的成本,應該可以建滿乙個停車場的慢充樁了。如果滿大街每個車位都是慢充樁,那大部分人都不會為了里程焦慮了。

而乙個慢充樁真正的成本能有千八百塊嗎?

6樓:WGJDDR

小眾技術路線,不會變成主流。除非電池技術重大突破,電池可以標準化。

換電不只是投入錢的問題,關鍵是現在從價值,體積來看都佔太大比例,OEM不大願意把這麼個大蛋糕讓出去。oem廠自己建換電站又的有資金,銷量支援,類似於自己建加油站。貌似比較難大範圍推廣

7樓:yayajiang

雖然換電很多人不看好,但我依然堅定不移的站在換電模式這一邊,因為換電的優勢太多了。

首先就是使用者體驗這一塊是快充無法改變的,不要小看那十幾分鐘,幹等著就是急,即換即走的模式較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淘汰。除非電池有了質的突破。即成本的大幅降低,重量的大幅下降,密度的大幅提公升,不過到那時,快充也基本可以淘汰了。

可以說,換電和超充是對立的,但超充的劣勢非常明顯。

超充需要乙個大電池,大電池意味著重,意味著貴,意味著更換成本更高,意味著更不安全。

超充還需要乙個強大的電網加持,對電網要求極高,不利於電力系統削峰填谷,甚至會加重電力的不平衡。

超充再快也得十幾分鐘,這十幾分鐘你不可能幹等著,肯定會去吃個飯上個廁所,那占用的時間就不好把控,不利於等待充電的車

超充還需要建設大量的超充樁需要占用大量的地盤,保守估計,乙個換電站頂十個樁。

8樓:Mr.Yang

個人理解這是個過渡方案,非最終方案

電池技術一定會突破,三五年後,充電速度,電池成本都下來了,充電盒加油一樣快捷,誰還換電~

9樓:lengzhongyang

主要取決於國家政策的支援力度。單靠企業不是不行,只是很難規模化,需要的資金量太大。還有個難點是如果國家不統一電池規格標準,換電站就只能企業自己玩自己的。

10樓:陳飛宇

汽車換電要走的路還很長,

先從商用開始吧,一些特殊的應用場景,快遞,短途網約車先用起來,慢慢形成標準化後再向消費者普及吧。

類似於今年特別火的外賣二輪車配送換電,確實解決了外賣小哥充電慢,續航里程的問題。而且大家都有的賺。

11樓:神奇的九寨

公司旁邊有個蔚來的換電站,感覺生意還不錯(雖然基本都是免費),每個都還挺順利的,這種技術,不算高精尖,只會越來越好,所以前景很明確,沒問題的。

12樓:負鼠

先說結論,特定場景下換電是個很好的補能模式,補能快,占地小,電池損傷小。

C端市場,太難了,特斯拉早期就放棄了換電模式,現在還在支撐的蔚來,去年撐不住的時候想剝離掉換電和充電板塊,北汽換電車多吧,私家車見過幾輛?反正我沒看見過。

那麼什麼場景適合換電?1、運營車輛,補能需求大且穩定;2、充電時間過長或者時間價值足夠高;3、車型類似,電池通用;4、執行範圍小,布點量少。

為什麼C端很難推廣?出行平均里程短,每天耗電量低,這樣補能需求就小,電池每日迴圈次數少。當然有人說那就少備電池,但是電池在乙個換電站中建設成本就一半,電池少,你的其他建設成本還是一樣啊,每天都在折舊啊。

而且C端的執行範圍更廣,你為了要服務極少數C端的補能需求,需要花大代價建設一些低使用率的換電站,算不過來帳。

未來換電一定也有市場,但是大規模推廣我覺得還會是充電。

13樓:我叫張三金

雖然NIO在C端換電做了很多努力,口碑也很好。但本人對C端市場推廣還是持保守態度。原因很簡單,換電站是重資產投入,且各車型難以通用,當前電動車市場規模下無法支撐大規模推廣。

但在B端市場,換電經濟性要高於充電。B端路線比較固定,且在單位面積內的車流量能夠保證。運營企業可以通過通過波谷低價電賺取差價,同時對於車端而言,可以規避快充帶來的壽命問題

14樓:Juskykone

在電池和充電技術還沒有質的飛躍情況下,換電池確實是乙個挺不錯的過渡方案,單從方案上面來講,現在的電動車沒電了去充電就像我們的手機沒電了接個充電器,還不是能帶著走的充電寶,而換電技術就相當於以前手機沒電了直接換一塊電池,大大增加了便利性。

當然任何事情都不是想象中的那樣一帆風順,汽車電池容量大,電流大,電壓高,如果真的普及開來讓所有家用電動車都能換,這還需要乙個過程。

15樓:大橘一腚

不適合,換電模式看起來很美好,但是在換電的過程中車與電池正負極接觸時會產生換電火花,這過程中電流瞬間充電峰值很大,會導致車身電器或是電路產生一些不確定因素,存在安全隱患。

新能源汽車以後發展前景如何?

新能源車未來會大發展,尤其是純電動。現在中國大背景電能過剩,每年過剩率大約到了50 目前小轎車平均電耗在14kWh 100km左右,按照市場優化出來的續航里程,70Kwh電池組滿足大多數需求。目前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已經達到140Wh g,這樣算來,電池組大約500kg重量。寧德時代已經發布要做到300...

如何評價新能源汽車的換電模式?以及如何看待其未來的發展前景?

換電模式其實是乙個不錯的模式。但是這個模式想要發展起來面臨著很大的壓力,要解決這個壓力,最主要的是看國家怎麼取捨利弊,以及是否有壯士斷腕的魄力!換電模式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什麼?是電池包的統一性,現在各個廠商的電池都有不同的容量,不同的外形。不同廠商,不同型號的車用的電池包幾乎都是不一樣的 像蔚來早期就...

設想的新能源車換電模式,感覺可行性如何呢?

兩天 關於換電模式之前知乎上就有過不少提問和談論。我一直持不看好觀點。主要是大部分人對換電並不剛需,只要能充電,慢慢充一點兒都不影響用車體驗。對大部分人來說跑長途更不是剛需,有快充做補充,就足夠滿足全年的長途需求。對於有換電剛需的人,買個混動豈不用起來更爽?再不濟買個燃油車。最近我遇到的一件事讓我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