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東吳有沒有征服日本的能力和辦法

時間 2021-06-11 17:35:50

1樓:江口洋介

日本大致上與閩、南越一樣,打下來容易但是很長時間都是負資產。

魏文帝在接觸邪馬台女王賜以金印後發現當時的日本應該是從氏族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階段。而加快發展最好辦法就是大規模移民而東吳基本上要移民50萬以上才有用,但減少這麼多人口丟導致吳政權的垮台。

2樓:阿凡提巴依

在周瑜等宿將死後,東吳軍隊的戰力一直不大行,龜縮防禦尚可,野戰攻堅沒戲,被敵軍虐到懷疑人生甚至畏敵如虎的情況時有發生,所以欺負未開化的生番土著是很符合他們的國情的。

《吳書孫綝傳》:朱異帥三萬人屯安豐城,為文欽勢。魏兗州刺史州泰拒異於陽淵,異敗退,為泰所追,死傷二千人。

綝於是大發卒出屯鑊裡,復遣異率將軍丁奉、黎斐等五萬人攻魏,留輜重於都陸。異屯黎漿,遣將軍任度、張震等募勇敢六千人,於屯西六裡為浮橋夜渡,築偃月壘。為魏監軍石苞及州泰所破,軍卻退就高。

異復作車箱圍趣五木城。苞、泰攻異,異敗歸,而魏太山太守胡烈以奇兵五千詭道襲都陸,盡焚異資糧。綝授兵三萬人使異死戰,異不從,綝斬之於鑊裡。

然而跨海作戰不能全靠浪,最重要的還是找準登陸點。由於當時的日本與中土已有官方往來,所以最佳的現成路徑當以遼東為跳板,越三韓而跨對馬海峽,直抵倭島。

《魏書東夷傳》:正治元年,太守弓遵遣建忠校尉梯俊等奉詔書印綬詣倭國,拜假倭王,並齎詔賜金、帛、錦肩、刀、鏡、採物,倭王因使上表答謝恩詔。其四年,倭王復遣使大夫伊聲耆、掖邪狗等八人,上獻生口、倭錦、絳青縑、綿衣、帛布、丹木、 短弓矢。

如果公孫淵和孫權兩情相悅,那麼攻陷邪馬台,活捉卑彌呼是完全不在話下的。然而大吳燕王只是把大魏吳王當作備胎,前邊你儂我儂,臨了黑吃黑不算,事後還要殺人誅心地給真愛曹睿表忠心。氣得十萬準備親自殺到遼東,質問負心漢「你到底愛不愛我」。

可惜實力不允許,後邊還是接著做舔狗。

《魏書公孫淵傳》:權遣使張彌、許晏等,齎金玉珍寶,立淵為燕王。淵亦恐權遠不可恃,且貪貨物,誘致其使,悉斬送彌、晏等首,明帝於是拜淵大司馬,封樂浪公,持節、領郡如故。

《吳書孫權傳》:淵果斬彌等,送其首於魏,沒其兵資。權大怒,欲自徵淵,【江表傳載權怒曰:

"朕年六十,世事難易,靡所不嚐,近為鼠子所前卻,令人氣湧如山。不自載鼠子頭以擲於海,無顏復臨萬國。就令顛沛,不以為恨。

"】尚書僕射薛綜等切諫乃止。

《魏略》:孫權慕義,不遠萬里,連年遣使,欲自結援,雖見絕殺,不念舊怨,纖纖往來,求成恩好。所以這邊是不建議東吳親橫渡日本的。

如果十萬實在心癢,可以寫信諮詢諸葛妖道,看他能不能在成都登壇作法,直接把大吳艦隊颳到九州島去。

3樓:壽比南山孫伯符

有辦法,但是中國向來是個熱愛和平的民族(一臉認真)。

三國東吳時期,不僅航海到過夷洲(今台灣),還到過泰國、新加坡、高棉、越南南部等地——孫權譴使朱應、康泰等人出使到過扶南(今高棉、越南及寮國南部),與扶南范氏王朝國王範旃建立交往;這一行人還到過蒲羅中(今新加坡、馬來西亞)。

這說明我國當時具有一定的的航海技術和開拓能力。但是我們不喜歡拓殖,一是愛好和平,不願意侵略別人,二是中國人安土重遷,三是華夏地區文明高度發達,人們骨子裡還是漢文化中心主義的,甚至狹義一點兒,是黃河流域文化中心主義。

其實別說是海外了,就連東吳地區本身都是三國時代才開拓出來的,以前都是山越蠻荒之地!孫氏東吳政權開發江南,中國的文化和經濟從黃河流域拓展到長江流域,在當時已經算是很很大的開拓成就了,對外還有勁敵環伺。此時再進一步向海外拓殖,雖有能力「征服」民眾,卻沒有足夠的生產力開發土地,就算「征服」也是徒勞。

4樓:時間領主抓根寶

沒有……

到台灣和到日本就不是乙個難度,一千年後日本遣唐使的死亡率好像都有五成……

使團過去已經非常難了,更何況你要建設據點總得有部隊吧,以當時的航海技術運大部隊過去,只怕一萬人出發能安全到那邊兩千就算運氣好了。再加上當時日本還比較蠻荒,想發展,除了軍隊可能還需要大量的工匠,農夫。東吳要是有這個人力物力,北伐估計都能打到洛陽了,還費這個勁幹啥……

請問三國時蜀漢 東吳二方文人有哪些(最好能列舉下作品)?

執銳 簡單舉幾個人吧 蜀漢 諸葛亮大家都知道,代表作肯定是 出師表 有興趣看看 諸葛亮集 秦宓,有詩 遠遊 為蜀漢現存唯一比較可靠的五言詩 或謂宓曰 足下欲自比於巢 許 四皓,何故揚文藻見瑰穎乎?三國志 秦宓傳 秦宓始慕肥遯之高,而無若愚之實。然專對有餘,文藻壯美,可謂一時之才士矣。陳壽 秦宓 遠遊...

如果劉備沒有進軍東吳而是聽諸葛亮的話,《三國演義》會怎麼發展?

西湖好 這是乙個腦洞題,嘗試發揮一下 關羽的死訊傳到蜀中,上下一片譁然。大部分人還沉浸在關羽水淹七軍的喜報當中,誰能想到轉瞬之間,關羽竟死於非命。而且東吳那邊,自從那個厚道的魯肅去世之後,呂蒙接替了他的位置,雖說這個人讓人感覺難以捉摸,但是一直對關羽都非常友善啊,怎麼突然之間就要了關羽的命?想不通,...

為何三國時期的東吳諸將名氣相對不高?

深谷 打仗少是原因之一,江東十二虎臣,其中十一位都活躍在孫權稱帝以前,更有十人在孫權稱帝之前就去世,由此可見一斑。魏中國人傅玄評價孫吳說 兵不妄動,戰少敗而江南安。俗話說亂世出英雄,反過來或許也可以這樣理解 英雄太多,意味著天下並不太平。所謂 一將功成萬骨枯 將領的名氣太大對整個國家和社會來說未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