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修行人和哲學家的異同有哪些

時間 2021-06-03 09:37:07

1樓:翻車魚

哲學家是搞學問的,講究入世,求的是個「實」。修行人也有宗教觀下的哲學,但講究的是個「虛」。大家都知道,脫實入虛就會像美國一樣出現眼下工人群體與精英撕裂。

加上控制不住新冠疫情,六老師的中美合拍西遊記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上線。

2樓:心燈常明

修行和哲學是兩個不同的方向。

修行的目的是無我的打我精神。

哲學的目的是完善自我本我超我。

這是乙個很大的區別,所以倆者不矛盾。

如果是學術性的「修行」那就另當別論。

比如愛情。

哲學上講男女雙方的投入都是為了獲取回報,有多大的付出就希望有多大的回報,一旦尋求回報的心理得不到滿足就會心生怨懟。愛對方實際上等同於愛自己。

修行上的情愛,是大愛,是情順萬有,是不求回報的。

3樓:目人

修行人追尋道哲學家追尋真理

但是它們都是同樣的乙個東西

修行人更在意於內心的修煉

把道拓印在心之上,一舉一動之中都蘊含道韻

哲學家不同,他們更在意知曉真理

在我看來他們就像兩個健身的人

只是乙個練腿乙個不練腿

結果不言而喻

4樓:燃燈道人-卡比

乙個修行人怎麼避免讓自己變成研究哲學的學者?

1、修行是當下的,不離開當下。

哲學是積累的。

2、修行是沒有內容的。哲學是有內容的。

3、修行是沒有對比的。哲學是有對比、參照、思辨的。

4、修行沒有累積。並不能今天修了明天用。只能活在當下。

哲學有累積。過去的觀念可以作為知識儲備。

5、修行不依賴知識。哲學依賴知識。

修行並不是知道得更多,知道得更少。並不不斷把未知變為知道。

6、修行人捨棄道理、結論、方法。不問。不答。哲學占有這些。

5樓:一片冰心

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往往具有全域性觀的時候更能直指問題核心。

舉個例子,你在俯視螞蟻迷路時,覺得很容易破局,因為你比它高乙個維度。

哲學家一般到最後,都會被乙個或幾個人類終極問題難住,這是因為他們也在這個維度裡,很難有全域性觀,只緣身在此山中的緣故。

以前得道高人,之所以一兩句話,甚至幾個字可以讓人瞬間豁達,就是因為他們的智慧型高出常人乙個維度。

6樓:徐悅清78

想分享一下自己的觀點嘿:感覺修行人不會在意自己是不是多了少了乙個研究哲學的學者身份,因為這可能就是產生「執念」了叭

另外如果原問是用了「避免」詞彙的話,好像認為「研究哲學的學者」並不太好的樣子,是不是也起了「分別心」呢,個人感覺萬物都有相對好壞的,學者也是

7樓:

哲學家往往智慧型不高,看著說了一大堆東西啥的,其實真正能用起來,或者說管用的很少,哲學家頂多算是有點聰明,比普通人聰明一點。修行人是靠修行得來的智慧型,這種智慧型很高階,是世間人得不到的,打個比方吧,無論多厲害的科學家,哲學家驕傲的拿著自己的理論模型給大修行人看,縱使他沒學過,也不知道,但是他能很快知道你所要搞的是啥,並且一眼就能看出你理論裡的漏洞,這就叫智慧型,比聰明人聰明太多了,說多了你也不會理解,所以世外高人有多稀罕看出來了吧,古代的皇帝為什麼那麼崇拜出家人和修行人,真以為別人那麼傻麼

哲學家們有哪些逼格滿滿的言語?

李大大 1 有時候遠方喚起的渴望並非是引向陌生之地,而是一種回家的召喚。本雅明 2 誠實比一切智謀更好,而且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康德 3 目的總是為手段辯護。馬基雅維利 4 不管人們怎樣誇耀自己的偉大行動,它們常常只是機遇的產物,而非乙個偉大意向的結果。拉羅什富科 5 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躍,心靈的...

哲學家們針鋒相對的觀點有哪些?

翟剛 說起針鋒相對,Blackwell出版社之前出了一套書,一共10本,完美回答了這個問題在當代的視域。比如這是Metaphysics分卷目錄的一部分。前言裡的一段話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philosophy makes progress through argumen...

哲學家看到的意識和科學家看到的意識有哪些不同?

七中 大腦裡上百萬個的神經元正在瘋狂地彼此交流,從而導致此刻自覺意識的經歷。數千年來,意識性的本質激發了哲學家和科學家的濃厚興趣。但是現代神經科學是否能夠解開這個神秘的現象?在美國紐約舉行的年度慶祝以及科學探索的世界科學節上,一組專家就科學家通過研究大腦所能以及不能對心智有所了解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