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六國復國運動為何幾年之內就宣告失敗

時間 2021-06-02 08:36:34

1樓:江口洋介

秦未起義定義就是農民起義,六國復國運動無從談起。陳勝吳廣的起義目標就是推翻秦國,建立自己的政權。陳勝自立為楚王,而不是以楚國王室後裔為王。

後來武臣奪趙,韓廣奪燕,周章奪梁。被秦軍擊破後出於種種考慮才讓六國後裔作為起義軍大旗。六國中燕國因為荊軻刺秦事件被秦國夷滅九族。

復國後六國勢力四國均為權臣執政,甚至不止乙個權臣。像是楚國有項羽,劉邦,共敖、英布;趙國有張耳,陳余;南韓有張良,鄭昌,只有魏王豹和燕王廣(實際上也是別的家族)手上有自己的一些勢力。所以六國復國戰爭無從談起。

鉅鹿戰役後,項羽成為反秦的絕對核心。與此幾乎同時,楚國武安候劉邦破函谷入關,成為唯一與項羽對抗的勢力。不久以後,項羽分封十八諸候王就徹底的揭開了野心家們的簾幕。

新建的六國中除了南韓沒有遷都外,齊遷即墨,楚遷郴縣,趙遷代城,燕遷無終,魏遷安邑。也標誌著以六國諸候為大旗的時代徹底退出了政治的中心。勢力較大的權臣中大部分封王,與以前的主君平起平坐,自然改行攻伐取斷之事了。

2樓:

因為秦地加上蜀地,對山東諸國已經形成了絕對優勢。除非山東諸國聯手,否則秦有絕對優勢。

秦,形勝之國,帶河山之險,縣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地勢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這個優勢是隨著氣候變化、關中水土流失、南方的開發,才在唐代之後徹底丟失了。

3樓:禁與千尋

外行路過強答,回答有錯見諒。

首先,古代農民起義有乙個特點就是,起義軍首領往往麼有很高的覺悟,他們起義只是想改變自己的命運,甚至就是為了以後做皇帝。然後等到地位權勢差不多了就稱王稱帝,而這個時候的權勢是從來不曾經歷的,於是就進入享樂模式。陳勝吳廣不過如此,陳勝吳廣的失敗很大程度上因為內亂。

古代農民起義不是為了讓人民脫離苦海,而是為了讓人民幫助自己脫離苦海,這意味著很多農民起義最後都在某一階段變質,還沒成功就稱王稱霸。然後就是各種官僚,陰謀內鬥。

著很多時候和農民自身的狹隘觀念有關,到了一定程度他就滿足了。另一點就是陳勝自己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其實是說給別人聽的,他骨子裡還是覺得自己沒那個能力,多以到了一定地步自己就害怕再往前可能不是天命反而會一無所有。

而復國的更別說了,他們早就大勢已去,本身復國也不過是為了再做帝王夢,試問有多少人願意為了別人而冒險呢?老百姓才不管你是不是復國,而是想要自己的生活能好一點,這些人復國難道百姓就安居樂業了?

事實上很多時候乙個人要成大事,需要機遇,也需要遇到對的人。陳勝能贏全靠農民們那種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氣魄,反正都活不下去了,還不如一搏,這在一定程度上戰鬥力很恐怖。但是戰爭到後期需要的不僅僅是氣魄,還有謀略,軍隊的經營壯大,以及以後的政策等等,這些恰恰是陳勝沒有,但是劉邦有的。

而項羽比劉邦能打為什麼最後還是輸了,就是沒有大局觀,眼光狹隘,否則當初就該直接殺了劉邦。

而秦始皇統一六國本就意味著再也沒有了分封制,但是無奈劉邦是靠別人打下江山的,所以不得不分封,但是最後還是逐個消滅,弄了個白馬之盟。

春秋戰國不過是各國為了結束分封一家獨大的行為,所以秦始皇實現後,後面的人除非撥不得以否則必然不允許再次出現分封。還怎麼可能出現戰國這種亂世呢?

當然歷史上這個是無法完全避免的,有些時候不得不依賴一些人一些親戚幫自己一起管理國家,但是內心是拒絕的。

4樓:

因為劉邦給了六中國人民乙個王。

譬如齊王管轄的就是說齊語的。

項羽良心大大滴壞了,他在七國扶持傀儡,打壓實權派,然後實權派聯合起來推翻傀儡。

劉邦先承認實權派,然後乙個個剿滅替換上劉家人,製造了乙個緩衝期。

5樓:遼東管寧

所謂的六國,除了楚國,三晉和田齊一樣是下剋上竄出來,所以被別人取代很正常。

那麼再從另一角度看看六國復國運動吧:

一、燕國:大概是被秦始皇殺絕了,六國復國從開始就沒燕國姬姓什麼事情。

二、趙國:張耳、陳余先忽悠武臣稱趙王,然後內訌死了。接著又立了正統趙國後裔趙王歇。

但是張陳兩個成了孫龐鬥智,偏偏劉邦又為保張耳楞把趙國化友為敵。韓信一場背水戰,殺了陳余後順道殺了趙王歇斬草除根了。張耳當了趙王。

三、魏國:魏咎被章邯打敗,為其民約降。約定,咎自燒殺。

後來立的魏豹,說了這句話叛漢: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耳。今漢王慢而侮人,罵詈諸侯群臣如罵奴耳,非有上下禮節也,吾不忍復見也。

」四、南韓:從菜鳥韓王成到天下精兵在手的韓王信,可以算成功復國了,可是太成功不是好事,楞被劉邦逼反到匈奴去了,最後身首異處。但是千千萬萬不要得罪南韓人,最後張良也陰了劉邦去硬磕英布,英布死劉邦傷,也沒多活幾天。

五、齊國:沒韓信背約,就是盟友,而田氏兄弟前仆後繼,最後的齊王田橫的故事不用說了:

高帝聞之,以為田橫兄弟本定齊,齊人賢者多附焉,今在海中不收,後恐為亂,乃使使赦田橫罪而召之。田橫因謝曰:「臣亨陛下之使酈生,今聞其弟酈商為漢將而賢,臣恐懼,不敢奉詔,請為庶人,守海島中。

」使還報,高皇帝乃詔衛尉酈商曰:「齊王田橫即至,人馬從者敢動搖者致族夷!」乃復使使持節具告以詔商狀,曰:

「田橫來,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來,且舉兵加誅焉。」

從上面可以看出,除了沒了後裔出頭的燕國,三晉和齊國都復興過,但是大丈夫有大丈夫的矜持,沒劉邦這個豬隊友,趙國、魏國必然站在漢這面,沒韓信這個背盟的,齊國一樣站在漢這面。說穿了,他們和項羽一樣,骨子裡還有著先秦的傲氣,不會鑽井底、不會鑽胯下,自然會被時代所淘汰。

當張氏趙國的相國貫高自殺的時候,也可以說乙個時代的終結了。

最後補充一點,我們現在或許認為六國後裔不咋的,可是在劉邦眼裡,可從來不小看他們,周苛殺魏豹怕留後患,就有可能說劉邦臨行前的留命。而統一後七年逼反韓王信,接著九年馬上把趙國弄廢,還把貫高、趙午這些趙國精英全部殺了滅族。最後同年又把楚國、齊國貴族全部強制遷徙到關中。

九年,趙相貫高等事發覺,夷三族。廢趙王敖為宣平侯。是歲,徙貴族楚昭、屈、景、懷、齊田氏關中。

由此可見劉邦對六國貴族可是怕得要命,所以上位不到十年,就不擇手段把韓、趙、楚、齊黑了一遍,最後在十一年韓王信戰死後的十二年,才假惺惺的來了一招:

十二月,高祖曰:「秦始皇帝、楚隱王陳涉、魏安釐王、齊緡王、趙悼襄王皆絕無後,予守冢各十家,秦皇帝二十家,魏公子無忌五家。」

此刻,楚、魏、齊、趙名王之族已經都絕種了。

6樓:帝國遺民

深層次的原因?

所謂的權力,它就在人們的心裡。

戰國時代的六國,還有秦國,在普通人的心裡,都是沒有合法性的。普通人在幾十年的時間裡做了好幾次亡國奴,沒有做亡國奴的秦中國人,其實也跟奴隸差不多。

權力能夠穩定的存在就是因為沉默的大多數。

現在沉默的大多數被逼出來殺人如麻了,也許他們不知道應該建立乙個什麼樣的政權,但是他們知道絕對不要六國這樣的政權的。

這就是深層次的原因。

7樓:emmm

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其實就可以解釋清楚了,換你你願意把你辛辛苦苦打拼來的東西給那些所謂的前朝王族麼?我自己就能做老大,為什麼給你?你要是能怎麼還能亡國?

8樓:關山

秦滅六國之後,首先取消了商周及隨後春秋戰國時代的分封制,改為郡縣制,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相當於現代的推廣普通話,文化上完全斷絕了六國根基,新生代成長起來之後內心認同秦國。

9樓:陳六月

因為戰國各大王室貴族的基礎不存在了。

戰國王室貴族和春秋王室貴族有一定的延續性,世襲貴族權力巨大,支撐整個王室體系;秦朝的滅國戰爭極大的破壞了這種體系,六國的世襲貴族在秦國體系中沒有能夠得到類似的地位和權力,甚至沒有生存空間。秦末戰爭時復起的各諸侯王失去了支撐自己的舊貴族體系,他們對於本身的統治和掌控力與之前不可同日而語,根本無力對抗楚和漢這種軍事集團,要麼投靠,要麼被滅。

10樓:夏遷

我可以提供個新一點的角度,六國本來在春秋戰國的千年更替下就已經爛透了,精英人物沒幾個,剩下的君主大臣,不是短視自私,就是忙著搞政治,相信看過史記的人都能有明顯的體會,如果不是爛成這樣,也不會被始皇帝一窩端了。

就是這幫人,始皇帝橫掃天下的時候又把當家作主的清了一波,古代和現代不一樣,你沒有正兒八經地接受過政治薰陶和培養,你是很難成長為乙個傑出政治家的,如果你從小庶出,根本不會有人著意培養你,所以家主一般就是門面人物了

所以你知道了,靠著這幫被挑剩后精選出來的戰五渣,你能指望他們搞出什麼事來?需知始皇帝去世還沒幾年,當初橫掃你家老子你家哥哥的人餘威猶在,打天下沒本事,那不就成了扯淡嘛。

還有本來六國就勾心鬥角,不能指望這個聯盟多麼堅固的,互相坑來坑去,借秦國之刀殺人的也不在少數,這樣乙個聯盟,終究是上不了檯面的

六國在秦末掀起了復國運動,為何到了漢朝就偃旗息鼓了

不恥下問 那你要看看他們都幹了什麼。秦始皇修皇陵70萬人勞動力哪來,修長城勞動力一百萬哪來,三十萬打匈奴後勤需要六十萬。南下打仗需要一百萬勞動力。這些不都是六國的百姓去幹嗎?還有這些都需要錢的,錢哪來?還是六國百姓出,活活被累死窮死還是起兵反抗。劉邦呢!休養生息,深知百姓疾苦。賦稅徭役大大減少。到了...

秦滅六國,為什麼秦君大多賢明,而六國國君大多昏庸?

桃之夭夭 法家大顯身手,大展巨集圖 先問是不是,再問有沒有。秦國勝出的根本原因在於他們有當時最管用的制度。或者說,他們把這個新制度建設得最徹底,也運用得最徹底。這種新制度,能夠最大限度地集中國內的資源和財富,最大限度地激發民眾的生產潛力和戰鬥勇氣,並保持令行禁止步調一致的集體性格,從而橫行霸道,一統...

秦滅六國後,六國之民和秦民待遇有差別嗎?

饞包包我們走 某不請自來的兔子唱唱反調 如果題主的 民 是指屁民,也就是 只會以頭搶地 的黔首 考慮到秦帝國的官吏隊伍人數導致的秦法在各地的執行力度差異,僅僅比較當地生活的話 可能比起生活在皇帝腳下鐵桶之內的 老秦人 比如內史咸陽大都會的人 或者人口稠密地位重要的帝國核心要地的 六國核心區遺民 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