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利奧一世是如何勸退阿提拉軍隊的?

時間 2021-06-01 08:24:40

1樓:lbq

首先利奧不是乙個人,當時雖然西部皇帝跑路了,但是元老院的兩位元老,一位是曾經擔任過執政官(其實算是虛銜了)的阿維圖斯和曾任禁衛軍首領的特里格提烏斯主動和利奧一起去和阿提拉談判,這就為他獲得了更多的談判許可權。當然,主動去找阿提拉談判確實是大智大勇的行為,這也為利奧帶來了巨大的聲望,使得羅馬主教在羅馬城的人民心中地位大大提公升。

表面上阿提拉撤軍似乎是得到了賠償和承諾滿意而去,但是實際上關鍵原因有兩點:第一是匈人聯盟的實力在沙隆會戰中大大受損後,又在義大利由於水土不服和瘟疫有不少的減員,繼續逗留沒有多少好處;第二東部皇帝馬爾西安此時派出的由埃提烏斯(重名非同一人)率領的野戰軍北上掃蕩了多瑙河下游匈人的重要前進基地,這個地區是當初匈人越過多瑙河發動戰爭的乙個重要憑據。

之後阿提拉死在了北上歸國的路上,他一死他的兒子們迅速的相互攻伐,而馬爾西安與之後的皇帝延續了對匈人的強硬政策並且分化瓦解敵人,最終阿提拉的大兒子在內戰中被殺,另乙個兒子鄧吉西齊的腦袋懸掛在君堡,小兒子伊爾納克則成了保加利亞汗國可汗傳說中的祖先之一(咄陸家族Dulo clan - Wikipedia)。

曾經不可一世的匈人聯盟就此消散。

2樓:山中樵夫

阿提拉席捲西羅馬帝國,又被稱為一封情書引發的戰爭。

阿提拉進攻西羅馬帝國的藉口就是羅馬皇帝瓦倫丁三世的妹妹,野性的荷羅麗娜公主給阿提拉寫了情書。阿提拉以此為由,向羅馬帝國要求迎娶公主(事情本身有點像幾百年前呼韓邪單于迎娶王昭君),但是阿提拉要求羅馬帝國提供全國一半的財富國土作為陪嫁,實在超過了羅馬人的忍耐極限,何況根據羅馬法律,女人無權繼承財產。最終教皇出面,對阿提拉的進軍進行了勸阻,於是

阿提拉沒有向世界之都羅馬挺進,而是聽從羅馬主教利奧一世的勸阻(452年7月6日),利奧一世答應交納貢賦,並把羅馬皇族公主荷羅麗娜嫁給他。羅馬帝國割讓多瑙河以東給匈奴帝國。他再次退回班諾尼亞,並453年死於該地。

割地賠款和親。與其說是勸阻,還不如說是城下之盟。

3樓:帝國時代

三月份的回答,等贊等的好辛苦⊙▽⊙

這個排版我也是醉了

據說利奧一世的滔滔演講、威嚴的外表和華麗的主教服征服了阿提拉,讓他感受到了上帝力量的偉大。後來,聖彼得和聖保羅又拿寶劍在阿提拉面前顯聖,威脅他如果不撤兵砍下他的腦袋。阿提拉終於屈服在上帝的使者面前,同意撤兵回國。

這一傳奇故事後來被著名畫家拉斐爾繪成一幅壁畫,儲存在梵蒂岡,廣為傳揚。這顯然是杜撰的故事,騙不了人。

事實是使團承諾繳納鉅額贖金,同意阿提拉把在北方掠奪的全部財富帶回匈奴帝國,同意在交換俘虜時只要軍官和士兵,放棄所有婦女、兒童和沒有人身自由的奴隸。

其實氣候也是阿提拉決定撤軍的重要原因。義大利的地中海氣候的特點是夏季幹少雨,這讓來自中歐濕潤海洋氣候下的匈奴聯軍很不適應,討厭的瘧疾開始在軍中流行,嚴重削弱了戰鬥力。

另外,按照愛德華·吉本的說法:「士兵們的士氣由於獲得大量財富和那地方使人整天懶洋洋的溫和氣候而完全鬆弛下來。一般以牛奶和生肉為主要食物的北方牧人,現在都拼命吃麵包,喝葡萄酒,並大量享用經過烹飪技術製作過的肉類。

」追求享樂的士兵是沒有戰鬥力的,阿提拉決定見好就收,避免重蹈在高盧貪得無厭、一味南進的覆轍。

迷信心理似乎也影響了阿提拉。當年阿拉里克進入羅馬後不久就病死在遠征的路上,讓阿提拉很忌諱。寧信其有,不信其無,阿提拉於是決定不進羅馬。

另外,埃提烏斯千方百計求來的東羅馬援軍即將殺到,阿提拉可不想被人斷了後路。

如何評價神羅皇帝利奧波德一世?

HabsburgChrisJW 如果要我說,利奧波德一世絕對是個運氣不太好的君王,如果他在弗朗茨 約瑟夫時代,它或許能成為奧地利的中興之主而名震天下,儘管他多處的時代也是三十年戰爭剛結束百廢待興的時期,但就是有各種各樣的原因讓他名聲沒有那麼響。利奧波德收復了整個匈牙利,一轉對奧斯曼相對弱勢的局面,但...

如何評價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

李永峰 哦辛苦了我哦路聽哦我咋KKK hjhggghggmghggghbnhhmjmmnnnnnmhgghlcvhgg incredibly 和及時雨宋公明一樣傑出的英國歷史人物 一樣火併了領導,一樣佔據了八百里水泊,一樣打劫來往客商,和混江龍德雷克一起大秤分金銀,大碗吃酒肉,好不快活。以帝王之尊,...

如何以「你一世,我一世,要久要久,不要離」寫乙個故事?

已登出 你一世,我一世,要久要久,不要離 雨敲打著每個人的心坎,它作為乙個不速之客傲然地俯瞰著整個世界。或許正是因為他的傲然,他才跌落得那麼快吧。此時,黑漆漆的夜透露出幾分專屬於他的蒼涼。我知道,在某乙個有著墨香味的角落,有乙個留著長頭髮眼睛紅腫的詩人在顫抖地拿著筆記錄這個夜。當然,也在批判這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