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周朝時「後世貶帝號,號為王」?

時間 2021-06-01 01:49:40

1樓:蘇密特

三皇五帝的本義是部落酋長,周朝的時候,最高領袖為王,王之下的諸侯才會自稱帝,比如東西二帝。秦始皇滅掉了周朝,把三皇五帝合成乙個新的頭銜,皇帝。

2樓:懷劍聽雨

夏朝、商朝應該是稱帝又稱後,比如甲骨文裡那些帝還有夏后氏、後母戊鼎,因為仰韶時代的炎王是女性,她們的男性王后則稱為帝,後世的解釋都是覺得太羞恥胡亂編的。至於周朝,因為他們是神農之後,又是炎族之後(尚紅尚鳥),炎族的神農頭銜和王頭銜很可能就是通過聯姻從周人祖先那裡得來的,所以稱王。你可以看看瑞顓頊這三個字的金文,瑞是乙個頭戴山字冠的女性拿著王鉞,頊是乙個頭戴彝族獨角頭巾的男性跪著拿著王鉞,顓是男性對著女性跪著,顓頊就是顓族的女婿王。

3樓:備之星光

,di,

(1) 象形。甲骨文本形,象花蒂的全形。上面象花的子房,中間象花萼(花瓣外面的綠片)。下面下垂的象雌雄花蕊。本義:花蒂。

(2) 天帝,上帝。宗教或神話中稱主宰萬物的神。最高的天神。古人想像中宇宙萬物的主宰 [the supreme Being]

是對人的道德修養達到乙個境界之後的稱謂。

帝者,德合天地曰帝。乙個人的道德修養達到了與天地一樣並且和天地貫通且和諧的地步,這個人就稱之為帝。而這樣的人必然是所有人類中最有智慧型和能力的,故而所有人都願意讓他來管理大家的公共生活,引導教化大家,於是所有人推舉他為最高管理者。

由於後來人們不再重道德,而只重地位,於是「帝」的意義發生變化,由原來代表道德修養境界變為後來的地位象徵。這是華夏文化的悲哀。才有了後來的所謂「帝制」說法。

戰國以前專指道德修養和功德很大很高的人,也是最高管理者。秦以後為「皇帝」簡稱。《莊子·莊帝王》有南海之帝,北海之帝等。

商、周天子稱王不稱帝。西元前288年,齊湣王稱東帝,秦昭王稱西帝。當時列國均已稱王,欲尋一更尊於王之稱號,乃借上古大帝之名,用為後世人君之號。

《史記》以《五帝本紀》為首篇,所載帝號,實係後人所加。秦始皇以皇帝為君主稱號,帝遂為皇帝簡稱。

所以根本沒有貶,之前的稱為「帝」的都是神的存在。

後來的人當然不敢直接以神自居,只能為天子。

再後來的事情我就不說了,想必都知道的吧。

神宗這個廟號為什麼是明褒暗貶啊,求達人解讀?

神宗這個廟號非常好,但是不代表宋神宗 明神宗這兩個皇帝很優秀。嗣皇帝在給先帝上廟號的時候,一般都是選取其優點,忽略其缺點。這不代表先帝的優點可以無限放大,缺點可以忽略不計。後人在看到這個皇帝的作為,就會發現往往配不上這個廟號,可能會起到一種反諷的意味。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李遵頊 1163年 1226...

周朝時的很多名人為什麼都那麼長壽?

小象學步 很簡單,編的。很多書都是成書於戰國之後,他們寫幾百年前的人和事可想而知了。黃帝內經 裡還說 餘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 要知道他指的可不是某乙個人,而是上古所有人都長命百歲,明白了吧。 隨會在秦 這個問題還是挺難回答的。古代的戰爭,尤其是春秋以前 包括春秋 的戰爭,很少見有高階...

王一博這個演員的演技是被過貶了嗎?為什麼?

怕被圍攻,匿了。真沒覺得過貶,天知道他的藍忘機一出來我整個人都傻了,挺逗的,一點神韻都沒有,也沒顏值,就這還吹 能把冰山演的這麼好不容易啊 噗哈哈哈哈,絕了。 heyi8788 先上一張最近最愛的圖鎮樓。我認為王一博是乙個有天賦和靈氣還努力的演員,此話不接受反駁。因為我只要我認為,不管你咋認為。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