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爾克撤退中,希特拉為什麼下令停止進攻,不去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時間 2021-05-07 03:02:50

1樓:務虛

當德軍從西、南、東3個方向朝敦刻爾克步步緊逼,而德軍最近的裝甲部隊離這個港口僅10英里,5月24日德軍卻接到了阿道夫·希特拉親自下達的停止前進命令,這道命令後來引起了爭論,很多軍事歷史學家認為是希特拉干涉軍事指揮的命令。

首先在法國北部的戰事明朗後,德軍需要為下一步作戰行動儲存裝甲部隊實力,德軍總司令部曾計畫由B集團軍完成最後包圍,其次聯軍的反擊雖然效果不大,但加重部分德軍高階指揮官對部隊損耗的擔心,因快速突進的部隊使步兵部隊落後很遠。

希特拉在走訪A集團軍司令部後認為有必要令突前的部隊停止前進,阻擋敵軍突圍;同時德國空軍司令赫爾曼·戈林保證空軍可以擔當消滅包圍圈中聯軍的任務。

另乙個可能促成希特拉下達命令的原因,是他擔心部隊會困於敦刻爾克外圍的河道縱橫地帶而陷入陣地戰,從而無法快速阻截英法部隊的撤退。此外也有人認為希特拉有政治上的打算,讓一部分英軍撤回英國,政治上有助於與英國議和。包括前線裝甲部隊指揮官的一些將領反對希特拉的命令,他們認為應該繼續前進。

結果,英法聯軍在德軍B集團軍的壓迫下向敦刻爾克撤退,而截斷他們退路的A集團軍雖然距離敦刻爾克更近,卻在敦刻爾克以西的運河地區停止進攻,並沒有集結兵力沿著海岸包抄。

當時聯軍為生存而戰鬥,於是加強了敦刻爾克周邊地區的防禦陣地。雖然5月27日德軍部隊為阻止英法聯軍從敦刻爾克撤退而恢復攻勢,但他們面臨敵人有組織的防線而無法突破。英法聯軍成功延遲了德軍進攻,並且為部隊撤離敦刻爾克贏得更多時間。

2樓:紫梓

小鬍子:大嚶乖乖,我把你們軍隊放回去,你停戰好好鞏固殖民地防防立本還是日不落,我去打大鬍子咯

胖子咬斷了小鬍子說的和平之手,表示爺就算把大嚶打得只剩本島也要和你磕到底

隔壁燈塔:好耶

3樓:遙遙-無歸期

引自思維實驗室 @思維實驗室神祺

敦刻爾克大撤退是因為德國大本營下達了陸軍停止進攻的死命令,每讀到此處,德棍們都會對此痛心疾首,但是如果德軍當時強行進攻,就真的會取得巨大的戰果嗎?

戰爭中最容易被別人吃掉的就是戰線的突出部,而德軍裝甲與機步衝出來的戰線已經不是突出部了,簡直就是乙個伸進敵營的脆弱觸鬚!

高歌猛進必須是在敵人保持懵逼的狀態之時,而此時這只觸鬚需要面對的是全副武裝、身陷絕境將近五十萬英法聯軍!狗急跳牆、兔子咬人的情況在敦刻爾克外圍戰線的法軍已經開始顯現,二十萬法軍在敦刻爾克的防線上進行了拼死抵抗,面對德國的的裝甲攻勢毫不退縮,甚至還在巷戰中向進攻中的德軍發動反衝鋒,畢竟巷戰中德軍的裝甲部隊優勢大減。

德軍的進攻勢頭真的已經被阻擋,這種情況下不顧一切的進攻可能會損失過半的裝甲部隊,給法國留下反應時間。

但歷史沒有如果,偶然包含著必然,德軍暫時停止進攻,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戰線,英軍溜走之後,三天法國高層喪失了鬥志,貝擋宣布法國投降,半數以上的法軍尚未參加戰鬥便向德國投降,西線戰事結束,德國開始集中力量進攻蘇聯,蘇德戰爭開始,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巨集大的陸上軍事力量的衝突爆發。

4樓:怪蜀黍帕吉

1.喪失了重灌備和進攻能力的幾十萬人,威脅不大,而且有英國海空軍的支援,要吃掉可以,也得蹦點一顆牙。

2.而現在南部法國主力還沒有形成合力,巴黎毫無防禦,守在各個防線和要塞的法軍如無頭蒼蠅,需要時間整合。

3.短短幾天時間就可以造成一戰重演,法軍回過神來開始組織防禦,英國爆一兩百萬軍隊,送到法國。

希特拉在得到戈林的承諾後放手先搞掉法國,是完全正確的,沒有爭議。其他說什麼照顧英國感情的回答全是扯淡,抓了幾十萬俘虜和英國談判的時候,感情會更好!

5樓:金閃閃

首先,德軍裝甲部隊已經極限,需要修整。至於小鬍子當時的具體想法無法得知。

但是呢,某乎上偽軍迷很多很多,而且還講頭頭是道。很多人說英法聯軍能守住敦刻爾克,什麼地形優勢了,什麼抵抗的決心了。

我就呵呵了。40萬人,幾乎沒有補給,能堅持幾天?而且是一路被打到敦刻爾克的,可以說已經彈盡糧絕了,士氣低落,能堅持幾天?

你們有這個概念不?彈盡糧絕的40萬軍隊,幾乎完全被切斷了補給,士氣極其低落,擠在乙個狹小的區域裡能堅持幾天?就算德軍裝甲部隊不動手,純靠步兵,炮兵,飛機,運氣好能堅持到第二天,運氣不好當天就崩了。

二戰時城市堡壘計畫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的,參考基輔戰役,蘇軍可是有基輔做後盾的,還有民兵。然後呢,乙個營乙個營的端刺刀衝鋒,士氣高昂吧,衝完第一天,第二天就崩了。

40萬的軍隊,彈盡糧絕,士氣低落,被切斷補給,還堅守陣地?開國際玩笑呢。

6樓:王寶寧

希特拉不想太得罪英國,此時史達林已經警惕德國,停止資源,希特拉想先與英國和好,防止其斷了海上能源運輸,全力對付蘇聯獲取資源,英國內閣也希望繼續張伯倫綏靖政策,乙個海權國家無法在Continental與德國相爭,他們希望引起蘇德戰爭來讓他們消耗,當然,最後還是邱吉爾力排眾議支援對抗。

7樓:丘拜斯

因為英法聯軍是廢物也無足輕重

能從陸地上威脅納粹德國的有且只有蘇聯,那點英法聯軍屁用都沒有最好的方式反而是把她們拖在歐洲海岸上,40萬軍隊需要的物資能夠源源不斷的給英國佬放血

只不過沒想到英國佬太慫了,不想著進攻反而直接撤退了估計撤走後希特拉會在家裡大罵邱吉爾是個沒膽子的廢物和懦夫

8樓:李明達

其實就是希特拉當時贏夠了,不想賭了。

放任敦刻爾克英軍撤退其實也無關巨集旨,法國當時已經嚇破了膽。作為希特拉個人來說,他拍板的鐮刀閃擊大獲成功,軍中威望暴漲。他為德意志人興兵雪恥,民間聲望將如日中天。

非要把大陸英軍包圓求個畢其功於一役也不是不行,那就要冒不小的風險。

德軍的裝甲部隊很不錯,但不是雅利安超人,連續推進後他們與步兵嚴重脫節,自身也需要休整。這個時候命令德軍繼續進攻,打贏固然好,但英軍也不是泥捏的,乙個不小心打了敗仗,把精銳裝甲師交待進去,萬一法中國人受到鼓舞接著抵抗,也夠德軍喝一壺的。希特拉的個人聲望也會多少受影響。

賭不賭?作為乙個已經快要把法國揣進兜的賭徒,希特拉很矛盾。

正好老戰友戈林這個時候表態,不用動陸軍,我就把這個事兒給你辦了。你是希特拉,你讓不讓他試試?

9樓:醉裡挑燈看劍2018

有兩種可能性。

1,希特拉想迫使英國投降,想造成圍而不攻的態勢,給英國壓力。

2,希特拉相信戈林的話,即單單依靠德國空軍就足以消滅敦刻爾克的英法聯軍。

10樓:望雲山景

沒毛病,戰役和戰略的選擇而已。

1、英法聯軍雖然被動,但也是有組織的後撤,數量接近四十萬,在無法四面合圍的情況下,如此龐大的軍團短時間內很難吃掉。

2、雖然與法國後方的聯絡被德軍穿越阿登山區的裝甲部隊切斷,但法國本土隨時可能組織起後備部隊威脅其漫長的側翼和補給線。

3、敦刻爾克周邊河道水網密布,有利於層層防守,不利於裝甲集群的快速突破,還要面臨海洋上英軍巨艦大炮的威脅。

所以,與其拼死吃掉敦刻爾克的聯軍,不如趁聯軍失去機動能力、法國處於休克狀態的時候,將有限的力量向南直撲巴黎KO法國,奪取戰略勝利。

事實上,從後續的事態發展來看,逃出去的三十萬聯軍的意義明顯被誇大了。在美軍數以百萬的軍團和天量的物資到達歐洲之前,他們的作用很有限。

11樓:漫捲詩書

對與英國和談存在幻想。

低估邱胖子的決心與能力,以為跟張伯倫一樣可以威逼利誘。

古德里安的裝甲部隊也確實需要休整和補給。

戈林誇口,空軍可以征服英倫三島。

個人認為,不喜勿噴。

12樓:逍遙

1.戈林向他保證空軍可以消滅敦刻爾克的聯軍2.敦刻爾克地形不適合裝甲部隊作戰

3.希特拉需要為下一步行動儲存力量

4.道路擁堵導致德軍後續兵力沒跟上

二戰中 如果敦刻爾克撤退失敗 40萬英法聯軍戰敗 是否意味著整個西歐基本完全被納粹控制?

暫別 可能不會,畢竟英倫也算西歐,且希特拉一心撲著蘇聯,海獅敗了就敗了,對納粹也沒影響,從這裡看,不管敦刻爾克撤退是否成功,結局都是英國打不到德國,德意志轟炸也對英國沒多大影響。從這裡來看,英中國人像個打不死的小強。 小明 當時美國還未參戰,一旦如此,英法聯軍中法軍幾乎損失殆盡,英軍元氣大傷,海獅計...

你為什麼不喜歡電影《敦刻爾克》?

隆咚咚咚鏘 電影太紀實了,而且拍攝角度讓我始終覺得是個看客,很難引起共鳴。兩個男的沙灘上抬擔架上船慢慢悠悠一點不著急地往上跑的時候,我真的沒能看懂他們要幹嘛,感受不到他們的焦急,排著隊等回家的士兵感覺還沒有開船的人著急。從船上跌落到海浬的時候我覺得海灘上的士兵都很無所謂,感覺是既定事實,能撤出去就撤...

希特拉為什麼會戰敗?

勃艮第老農 希特拉犯得最大的錯誤是把德國陷入了蘇聯戰場。打蘇聯並不是不對,而是沒有很快結束戰爭。蘇聯的戰略縱深近乎恐怖。而基礎設施近乎廢物。這使得德國的補給線拉得過長。德國能動用的人口是8000萬,而蘇聯有兩億多的人口,基本上是德國的三倍,這就使得德國是耗不起的。希特拉應該及時結束在東線的戰爭。無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