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玄奘是乙個怎樣的人?

時間 2021-05-07 01:12:03

1樓:

為得償心願九死一生孤身萬里行,為實行心願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全國道人不宜過百人,僧人亦不宜過百人,其他宗教亦然,過即強制還俗。法治之下中國人敬天法祖即可,無需崇信沉湎宗教。

2樓:日月照九州

摩訶衍那提婆這是玄奘法師在印度獲得的最高榮譽稱號!!! 所著《大唐西域記》是一本鴻篇巨著!玄奘法師在中國佛教史上是個偉人,圓寂後往生西方琉璃世界兜率天彌勒內院 !!!!

3樓:流焱之舞

之前和社團同學一起看過紀錄片《玄奘大師》,描繪的是歷史上真實的玄奘。收穫頗豐,感觸良深,當時寫了一篇觀後感,可以拿來分享:

就紀錄片本身而言,最令我震動的片段有二:其一,踏上旅途不多時,玄奘孤行於茫茫沙海,遺失了自己的水袋,滴水未沾四天之久,當他於絕境之中覓得水源時,他便一頭扎入其中,欣喜萬分;其二,經歷數次生死之後,玄奘受到高昌國王的極高禮遇,甚至於被強行挽留在高昌國內,但這並非玄奘心之所向,故他通過絕食來拒絕抗爭,嗔意十足。自不必說,這兩個片段定然也是很多觀影者極為震撼的片段。

因為我們耳熟能詳的《西遊記》中,玄奘是一位「情商低」而又膽怯懦弱的人,雖然對於目標有所執著,但是毫無實現理想的能力,乃至於對於西天的理解都有些偏頗模糊。

然而在真實的歷史之中,至少在這時長1h的紀錄片所呈現來看,玄奘絕不是乙個沒有情感的頑人,也不是乙個愚信的信徒。

歷史中的玄奘有血有肉,會哭會笑。當目標篤定,他會毅然上路;當面臨挫折,他會感到絕望;當柳暗花明,他會感到喜悅;當逆旅受恩,他會感激涕零;當盛情難卻,他會以死相拒;當功成返鄉,而又前功盡棄,他會收起辛酸與不甘,再度毅然上路。他豪飲沙水而喜形於色,不是他挑動了七情,而是他感激諸佛一路對他信仰的考驗,慶幸自己通過了這次劫難,更想象著那傳經頌道、得以弘揚佛法的有朝一日,所以那時他宛如佛祖拈花般露出了笑容。

他以絕食死拒高昌國王,不是他斬斷了六欲,而是他懂得在求佛之路上,須有萬般辛勞,也須有萬名與他同樣面西向佛的信徒共同相助,所以他會接受饋贈,帶著好意與佛意上路,他也會拒絕盛意,只因佛與禪早已化解了他心中的六欲。

更進一步地,歷史中的玄奘絕不是閉眼不見塵世,只知吃齋念經的凡僧。他一定是首先看到了民間疾苦,人心苦痛,看到了雖然盛世漸盛,但普天下百姓的心並未獲得幸福與安寧。他一定是轉遍了凡塵經綸,看遍了世態炎涼,才於無奈之中窺到了佛,並了然萬千百姓與他一樣心向佛法,卻難覓大乘。

於是他毅然西行,身體力行於求佛之路。也正因佛早已活在人間蒼生的心中,他才能處處得到佛的相助,他才能取得佛法的真諦,他對佛的頌念才會受萬人聆聽,萬世流傳。取經前的迫切需要,取經中的諸多劫難,取經成的傳道誦佛,這一切佛早已託夢於他,而他在這伽藍一夢中,信仰愈深,意志愈堅,佛法愈精,禪意愈盛,才得以克服那九九八十一難,完成佛交予他的使命,終歸圓寂。

回到屬於我們的現實之中,一如於兄開場所言,與眾多大一新生,在這風華正茂的年紀共同觀影《玄奘西行》,正是為了映照出我們自己,即我們的信仰,我們的劫難,我們的「西天」,我們的「大唐」。觀影結束之際,我已經說了太多眼前的、不乏功利的事物,也描繪出了一兩組勉強可以為之追尋頌讀的「佛書文典」,學科專業知識技能諸此等等,不必再言。

所謂觀後感,也不宜當脫離原片過遠,不如用一首打油詩——我本科畢業時寫就並送給即將去西方國家求學的知己——作為結束,其間各種意味,我欲以餘生與諸君共同體會:

送摯友西行求學

佛向西行我向東,不入魔來不發瘋。

崑崙雪水分道走,迎風奔海各發聲。

4樓:

刷了兩遍玄奘之路這部紀錄片,一次比一次讓我內心更受震撼,崇敬這位為了理想一往無前勇敢堅毅的佛學大師。玄奘大師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堅強意志,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相信他一定是功成圓滿成佛了!

我不了解佛教史,但是從紀錄片裡可以隱約知道他的事蹟不僅在中國佛教史上同時也在世界佛教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貢獻!

在大漠裡的九死一生、在那爛陀功成名就時選擇回國、奔赴高昌信守兄弟之約、19年一心翻譯佛教經典等等,無不讓人內心動容,這偉大的人格魅力世間少有。玄奘大師用一生的時間展現了理想、意志、勇敢、堅持、智慧型的品質。

最後,紀錄片玄奘大師扮演者神了,太像心中的大師了!!!棒棒噠~

5樓:夏天的夜有點涼

歷史上的玄奘於我個人而言,我覺得這就是乙個完美的人,已經成佛的乙個。不論是意志還是能力,都是巔峰。乙個人,西出玉門,漫步萬里黃沙,精通各種外國語言,千里迢迢來到印度那爛陀寺,各種辯經,公升座次,我是真想不通乙個凡人是怎麼做到這些事的。

6樓:有種講道理別罵人

萬人都要將此燈熄滅

您一人獨將此燈高高舉起

此燈為大

開花落英於神聖的祖國

和所有捨身求法的人一樣

我們藉此明燈

得度一生的茫茫黑暗

(末學水平不夠,只能暫借海子的詩一用)

今天是農曆二月初五。2023年前的今天晚上,那位「孤征十七載、獨行五萬里」的求法者與世長辭。他就是華夏神州無雙哲士、漢土佛門第一高僧:玄奘。

玄奘一生,信仰真實,聞思紮實,學風踏實,勤苦翻譯,其翻譯之精準、之嚴謹、之系統、之完整,「超六塵而迥出、只千古而無對」,兩千載中國佛教、唯玄奘一人而已。玄奘所傳譯的唯識緣起論這門學問,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因其對東土佛門的價值和意義過於巨大,而必須隱沒千載,如此方能與此土眾生共業相符。

玄奘之學的價值和意義、綱列如下:

轉換思維模式,追求認知公升級;

駁斥頑空偏執,貶抑玄虛一元;

五事三自性、五性七真如,

法歸法位、法爾如是。

【因為今天是玄奘逝世2023年祭,所以在此重複了別處的回答內容】

7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2015·恩施)「中印兩中國人民交往史上濃墨重彩的是佛教交流」。回顧歷史,唐朝時曾經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貢獻的是玄奘。

8樓:鹹蘇

看完記錄片的打油詩:

犍陀羅邊盡枯草菩提樹下無佛心

瓊樓金雕菩薩象沒如萬千塵土中

依稀三十萬頌典合誦浮生五蘊間

匪盜冰峰未曾懼雙手合十萬念悲

慈恩寺邊菩提種大雁塔下亙娑生

辨機輪迴紅塵路比丘因果末日劫

嘔心瀝血結善緣為普佛法眾生間

9樓:

看到這個題目,我想起有個人跟我說佛學研究的呂澂超過玄奘很多倍。然後拿著呂澂的研究到處說你這不對,他那兒不對,你們這些人都走錯路了等等,我不禁有些感慨。

10樓:鹽選推薦

一對小兄弟逃進了黃河邊茂密的稻田裡,他們是從自己的寺院裡逃出來的小沙彌。兄弟倆從帝國的東都洛陽出發,前往上游六百多裡處的長安。他們聽人說,長安這裡還有王侯和軍隊坐鎮。

公元 618 年的中國容不下愛好和平的佛教僧人。這對兄弟環顧四周,見證了隋朝最後的崩潰。兄弟中的一人,玄奘,對著為自己作傳的人憶述了那個時代:

「帝城為桀、蹠之窠,河、洛為豺狼之穴。衣冠殄喪,法眾銷亡,白骨交衢,煙火斷絕……是時國基草創,兵甲尚興,孫、吳之術斯為急務,孔、釋之道有所未遑。」

但這趟險阻重重、讓人筋疲力盡的長安之行卻一無所獲。兄弟倆找不到王侯也遇不上軍隊。於是玄奘和哥哥又往南走了約一千里路,走到位於今日四川省的成都。

他們終於在那裡松了一口氣,也找到了還堅持著的佛教僧團。「唯蜀中豐靜,故四方僧投之者眾,講座之下常數百人。」玄奘就和自己的兄弟留在寺院裡研讀佛典與儀軌。

這個小沙彌玄奘究竟是何許人也?就出身與學養來看,玄奘出身於為皇帝效勞的士人精英階層。他的祖父曾是北齊國子博士,當時在位的皇帝賜給這家人乙個中型城鎮的歲入。

承平時期,這種家庭背景的子弟理應在帝國的官僚體系裡入仕發達才是,但那個時代卻跟承平相去甚遠。在隋朝以前,有三百年的時間沒有王朝能統一中國。世家大族建立了乙個個互相對壘的短命王朝。

胡人—來自草原東部的游牧民族—占領、統治了中國的北半部,而玄奘的家族就住在這裡。玄奘的父親決定從國都的亂局裡抽身:「隋政衰微,遂潛心墳典。

州郡頻貢孝廉及司隸闢命,並辭疾不就。」

玄奘的父親在他成長時領著他念經讀典。玄奘的哥哥則成了沙彌,他一發現玄奘「堪傳法教」,就帶著玄奘到帝都洛陽自己安單的寺院裡,教玄奘基本的佛教教義。十三歲那年,玄奘在這寺裡出了家,他就這麼讀經、聽講、禪修,直到七年後不得不逃難為止。

到了玄奘生活的年代,佛教已經至少有一千歲了。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佛陀,生活在西元前 6 世紀至西元前 5 世紀間的印度恆河河谷靠近喜馬拉雅山麓的地方。佛陀看著周遭人的生活,思索著生命,從而開始相信人們想得的卻不可得,而得到的卻又是他們所不願得的。

世間一切無所逃於生老病死。眾生誤以為自己擁有某種不變的本質、某種靈魂,卻料想不到自己是如何隨著時間過去,或是隨著不同的情境而轉變。佛陀將眾生無盡的欲求、沒有任何延續性的自我與免不了的死亡,都視為人世間的現實情境。

在超脫語言、信仰、職業及種族的普世宗教經驗裡,這樣的剖析是最早的主張。

佛陀找不到哪一種信仰體系,也找不到哪一種超自然的存在能改變這樣的情況。他親身體驗樂道與苦道以克服這個情境,卻發現這兩條路都不能成功。最後,他在今印度比哈爾(Bihar)菩提伽耶的一棵樹下入定,找到了答案。

人受苦的原因就是慾望,特別是那種注定會失敗,想去阻止人、我、人我之間甚或是萬物無常變化的慾望。

佛陀針對人類普世的問題提供了不止一種辨析。他鋪陳出一條解脫之路,不僅無須逸樂,也不假極端的苦行。佛陀稱之為中道,雖然行中道並不容易,但無論性別、語言、地方、職業、社會階級是否相同,每個人都能受用。

不過行中道難免要跟人們生活的常態有極大的斷裂。乙個人若要開始行中道,就得放棄所有財產,離開家人與朋友,只留下一件單衣和乙個乞食用的缽。剛出家的人有必要加入佛教徒所組成的團體——被稱為「僧伽」,以求修行與受人護持。

而安貧守道的寺院誓詞則是用來幫助初發心的人不受慾望影響的。佛教把棄絕財產和入寺安居當成精進的重中之重。遊方尋求教誨與智慧型也是行中道固有的一部分。

雖然每個人都能成為佛教僧人,但只有僧人—而非一般信徒—才會追求智慧型與解脫。信徒則借由供養僧人來獲得福報。

11樓:非常名

很簡單。客觀的說。公平的說。玄奘從哪個角度,說?基本是完美的。

但有一點。而且這一點是致命的。而且是補救不回來的。是不可逆的。那就是玄奘把外道給請回來了。

為什麼呢?因為瑜伽在,佛陀,發現佛法之前,2023年左右就有了。瑜伽的宗旨也是為了解脫。但不究竟。做不到,了脫生死。做不到,脫離六道輪迴。

佛陀出家苦修六年,瑜伽冥想。說跟成佛沒關係。一切有為法,應作如是觀。

玄奘那個年代已經是末法時期了。

做夢娶媳婦,竟想沒事。

打坐玩幻覺,竟想美事。

末法時期,是不是月亮惹的禍?

歷史上真實的秦檜是個什麼樣的人?

啦啦啦啦啦 話說這岳飛祠新修,在下某日路過,遂往一探,剛一入門,不想堂口卻跪著鵬舉將軍,再一望,那堂中竟端坐著乙個秦檜,旁邊顏體正書 施妙計除逆賊岳飛,進奇策宋金合一。橫批 民族融合 秦檜是乙個憑藉無任何道德底線 足夠心狠手辣和輔佐的皇帝 宋高宗趙構 夠奇葩夠無恥而勝出同輩,最終成功掌握了南宋朝政大...

歷史上真實的劉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見山 乙個真正至善的人,有人說他是偽君子,於我看來,他是乙個有性格弱點的好人。有人說性格改變命運,也有人推崇厚黑學。我想加個補充 有能力的人才會因為各種性格,形成各種後果,結局。而無能力的人,無論是厚黑也好,堅持也好,純善也好,終究抵不過庸碌。劉備是乙個有著人格魅力的人,他於弱境中的頑強與猶豫,形成...

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到底是怎樣的?

逃亦煌煌 丞相,大概是蜀漢的傳火人吧。初代傳火人是劉玄德,他經歷了黃巾叛 董卓亂,他以為權臣和反賊都死了,大漢終究會恢復到它該有的樣子,可是他只看見了遍地的野心,他明白了 只有魔法能打敗魔法,也只有野心家才能打敗野心家,漢室的餘燼與其讓給二袁 曹操這樣的,莫不如讓他劉備來繼承。走出草廬,孔明正式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