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為什麼反感太子結黨?

時間 2021-05-06 14:11:13

1樓:林林

因為皇帝心中所有人都應該忠於他,忠誠其他人即便這個人是他定下的繼承人,都會讓他感到威脅,乙個代表現在,乙個代表未來,忠於未來的人自然希望現在快快過去,還沒退休但即將退休的人,可以參照下之前的大統領,他會害怕繼承人會不會在慫恿下想提前上任,會害怕繼承人身邊的人為了更快得到更高的地位讓他被迫退休,會害怕他和繼承人利益衝突時,繼承人身邊的人會幫助繼承人對抗他,原本忠於他的人即便忠誠度不高可能站到繼承人的立場讓他退休

2樓:

主要原因是皇帝希望對太子有絕對的控制權,可以立他當太子,也可以隨時罷黜他或者廢掉他的太子位。

但是如果太子結黨,那麼皇帝廢立太子,就可能導致「國本動搖」,誘發政治危機。皇帝對這種不受控的局面非常不爽,所以他不希望太子結黨,僅僅是為了滿足他的權力欲而已。

如果皇帝沒有那麼強烈的權力慾望,對於太子結黨反而看的比較開,盛世會主動介紹給太子一些得用的老臣或者年輕才俊,為他培養一些班底。

3樓:笑笑而已

1,皇帝的最大需求是自己執政。

2,第二需求是政權在家族內延續。

這就有個矛盾,皇上駕崩,太子可能無力繼承政權,或者,太子羽翼豐滿,等不及皇帝駕崩,自己就要取得政權,所以這事很難辦,有時候,皇帝是給太子選好權臣保護,然後權臣自己奪權,有時候,是為太子給小舅子家權力,一同對付其他人,然後外戚尾大不掉,中國歷史夠長,所以,基本上什麼形式的政權轉換都出現過,說起來,還真是沒有太監做過皇帝,不管是哪個角色,權臣,外戚,太子,其他皇子,大臣,貴族,甚至平民,都曾經奪取過他人的皇權,

4樓:tom

沒有人說到點子上啊。

封建皇朝權力授受問題,是制度死結。集天下於一身,一旦交接,必然社稷震動、天下矚目。

主君與儲君,就是乙個權力競爭關係。向上負責制造成所有人有必須站隊問題。集權制度下無法容納兩個權力共處的bug,哪怕其中乙個權力中心是潛在的。

這感覺打比方來說,沒有人可以心平氣和地與自己的掘墓人共事。

所以,太子動輒得咎。幾乎沒有一次權力交接不出么蛾子的。

太子結黨皇帝也反感,太子不結黨皇帝也反感。無解。這也是現代政治文明拋棄那一套的原因。太消耗公共資源。

你們只看到皇帝反感太子結黨,而沒看到皇帝反感太子不結黨的。皇帝不是反感太子某件事,而是天然反感太子這個位置。

。。。帝遂以襄王為開封尹,改封壽王,於是立為皇太子。廟見還,京師之人擁道喜躍,曰:「少年天子也。」帝聞之不懌,召準謂曰:「人心遽屬太子,欲置我何地?」

現在的筆乎也就這種水平了。理解封建皇朝的邏輯只會用宮鬥、陰謀論、帝王術、腹黑。。。一點作為現代人的政治素養、政治眼光與政治底線也沒有。

5樓:

因為皇權至上

當太子開始結黨的時候就已經在踐踏皇權了,只不過很多的太子本身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什麼叫皇權至上?朕給你的你才能要也必須要。你開始結黨是不是說明你不滿足朕現在給你的了?下一步是不是就要造反了?

其實說白了還是因為皇帝是個終生制職業,繼任者誰也不知道上一任什麼時候會把接力棒交給你,日復一日等待的過程中自然就會厭倦不耐煩。這也是為什麼近代以來各類政治體制都會限制最高領導者任期的原因之一

6樓:與狼共舞

太子的目標那就是當上皇帝,不管前面是誰都得死了才行(活著當太上皇?),現任要想活得久那怎麼也得防著太子哪怕就是自己的兒子。

7樓:一椿陽光

小時候記得棉花油菜等好多作物需要打野枝。就是除了主枝,其他過於茂盛的輔枝要剪掉。這樣有利長勢,有利結果,有利抗倒伏等等!

更不要說集權的權利結構必須是完美的塔式,所以要不斷修整。

8樓:逸品賢茗堂

古代皇帝不只是反感太子結黨。只要是結黨,對皇帝來說都反感這個詞也用得不夠準確,恰當的次是忌憚。下人結黨營私,有架空聖上,覬覦皇位之嫌。就算現在,也一樣忌憚。

9樓:賭神

因為不利於團結,通常皇帝有自己一套班子,這個班子是個比較均衡的利益集團!如果太子是糊塗蛋,太子周圍會有一幫社會中層或者底層急於向上爬的人,他們不擇手段,搬弄是非,挑戰皇帝穩定的利益集團,甚至可能會慫恿,脅迫太子黃袍加身!這樣會造成極大的內耗!

不管誰贏,對皇帝家都是損失!中國自古都不缺政治投機分子!

10樓:臥看滄海

等不及就奪權了啊,威脅到了現任皇帝。

太子那不叫結黨,太子是儲君,是可以開府建牙合法擁有自己的班底的,這些人的作用就是在太子登基時直接上位,防止新皇帝無人可用,被老臣架空。

11樓:餘逸遙

讓我想起《大明王朝1566》的提問和回答。

嘉靖給了裕王徐高張,又讓嚴嵩嚴世藩鬥裕王。

問題問為什麼嚴嵩不投裕王?

回答清一色說一投小命立時不保。

帝王之術啊,真的不懂。

12樓:

誰都想成為圈子中的主角,太子結黨,也就是說太子圈,太子是主角,而不是皇帝。哪個皇帝能受得了?

事實上,是不是太子結黨都無所謂,只要乙個人覺得自己被圈在乙個特定的圈子外,他都會失落。

人的本性就是嫉妒!

13樓:「已登出」

因為太子結黨可以等同於皇帝結黨,皇帝做朝統御天下,邏輯上不需要和任何人分享權力,與他人勢力結黨等於分走了皇帝的權力。另外,儲君結黨,意味著即位後其黨羽勢必有擁立之功,容易尾大不掉,威脅皇權穩固。

所以擁有結黨思維的皇子,在邏輯上就已經是不配享有太子名位的。

當然以上這是陽謀範疇之內的邏輯,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就是日常所說的太子結黨忤逆君父。畢竟太子結黨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在政治層面樹立根基,以求盡早即位或者為即位後迅速權力過渡打下基礎。尤其是盡早即位這一訴求,本質上直接威脅到了現任皇位所有者的核心利益,必被現任皇帝與其統屬的官僚集團所不容。

14樓:結局後天

自古以來逼宮的還少嗎?

皇帝可謂真正的天下第一人,怎麼保持呢,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別人實力和你差距很大。

像臣子,功高震主,不管你有沒有異心都要除掉,不然要造反的。

像李淵,兒子勢力大了直接逼宮讓你做太上皇,像武則天,直接讓老公去修養了,結局也是被太子逼宮。

15樓:白馬出涼州

皇帝不讓太子結黨指的是勾結朝臣,主要是怕太子的勢力太大會威脅到自己的皇位,如李世民就是權力太大最後帶兵發動玄武門之變,逼迫李淵退位自己成為皇帝。

16樓:壹大師

朱標活了39歲,超過了中國皇帝的平均年齡,還沒當上皇帝,因為他老爸活了71。這還是因為朱元璋造反起家,孩子要的晚。正常來說等他去世時,長子應該已經五十多了。

胤礽當了37年太子,最後也沒當上皇帝,因為他老爸自己就當了61年皇帝。

唐肅宗李亨活了51,在皇帝裡也算長壽了。但他造了個反,也只當了六年皇帝,如果他要等他爹自然老死,那就只能當幾個月皇帝了。他還不是李隆基的長子,如果是長子可能都熬不到安史之亂爆發。

當了幾十年老二,一直不能轉正,誰不著急呀。就算自己孝順,少當幾年皇帝也行,但是一旦自己走到前邊了,皇位可就從自己兒子那跑到自己侄兒那了。

乙個時刻盯著自己的未來皇帝,天天周邊圍著一大幫人,那個皇帝看著心理能舒服呀

17樓:找不到女朋友

個人一點淺薄看法,諸位純當放屁吧。

首先,皇帝是必須大權集權在手的,具體分析就不說了。縱觀歷史,也就老朱對朱標是全心放手培養的。

其實這幾面有乙個矛盾問題。首先,皇帝也是太子或者說是皇子上台的。很多皇帝也很早就開始培養太子了,包括讓太子監國,讓太子處理政事等等。矛盾的就在這裡,

皇帝希望太子越來越好,也希望太子有出息,能鞏固江山。又怕太子威望過高,再來個玄武門。

18樓:幾初舒

太子結黨在某方面就有了逼宮的資本,但在這裡我要說的是並不是很多皇帝在意這方面的問題,因為皇權幾乎很穩固,而且古代品德以孝為先,逼宮的概率不是很高,畢竟太子結黨也是他日後的班底。

19樓:周健

首先古代皇帝不是反對太子結黨,而是反對任何臣子結黨,因為一旦結黨,就會演變成黨爭,大明就是亡於黨爭。其次不管是哪朝哪代,一把手和二把手的矛盾永遠存在。一把手永遠會擔心二把手謀權篡位。

20樓:伍鑫

因為皇帝首先是君然後才是父,俗話說的都是君父。而且在無邊的權利面前,父子關係顯得也不是那麼重要了,再說了皇帝基本上三宮六院,好幾十個兒子,太子都不一定是皇帝最喜歡的兒子,很多只是因為出身的緣故。

21樓:郭小土

太子生的太早了,要像現在晚婚晚育,三十歲才生出來,巴不得十六歲就能結黨了

實際情況是,大多都十五六生下太子,等太子十五六生下皇孫的時候,皇帝三十而立,正當年著

22樓:月下枯骨裹紅衣

一,不想被迫提前當上太上皇。

二,不想子嗣間手足相殘。

三,黨爭這個東西,兩黨傾軋,無論哪一朝皇帝都是很反感的,利用好了江山穩固,用不好,抱歉,你國家亡了。道理嘛,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為君者要當漁翁。

23樓:達兮

太子其實挺難當的

你要是矜矜業業,謙卑恭敬,皇帝覺得你不思進取,不求上進。

你要是鋒芒畢露,招賢納士,皇帝覺得你是想讓他退位,嫌他活的太長了。

皇帝反感太子結黨是想告訴太子,這天下終究是我的天下,我只要在一天,你就別想,指染。

24樓:

什麼破問題,太子是第一順位繼承人,根本不需要繼位,直接就可以有議政參政的權力。

此時結黨目的只能有乙個,篡位。

皇家篡位,被奪權的有幾個能活著的?

不反感難道等死?

25樓:歲寒時

我們都知道太子難當,

太懂事不行,太紈絝不行;太關心爹不行,不關心也不行;結黨不行,一點不結更不行;留守京城幹得好不行,幹得不好更不行……

所謂不愛了,怎麼都是錯。

因為從本質來說,太子是乙個備份制度,這個備份呢……就是防備哪天皇帝突然猝死了。

而且這個防備很有道理,比如明朝。

明朝的皇帝平均四十來歲,這個太子制度是怎麼算的呢……讓陛下十幾歲結婚,二十左右有孩子……等到四十歲一蹬腿,孩子正好二十上下,好嘞,政權平穩過渡。

這是理想狀態。

但你看太子出問題的,一般都是什麼情況?

皇帝長壽。

李世民的太子,康熙的太子,漢武帝的太子……這些皇帝活的太長了。

太子制度的備份,就是讓他們四十歲蹬腿,然後給二十歲剛剛成年懂事的太子過度權力。但如果皇帝活了六十來歲,太子三四十,是不是有點不像話了?

他們就像是人類的換牙一樣

本來的安排吧,是你的牙全都磨損了,備份頂上去。但現在呢?老牙不下去,新牙還想拱,這樣不經歷一番流血鬥爭是不行的。

26樓:反斗戰士

因為人的權力慾望是無法想象的,尤其是經過嚴酷宮鬥甚至戰爭才當上的皇帝秦始皇和歷史上一群皇帝為什麼想盡辦法也要煉造仙丹就是為了永遠坐在龍椅上,只是自然規律讓他們不得不找繼承人也就是太子,所以當然要確保自己死了之後才傳位太子,不能讓太子搶班奪權

所以皇帝就像不願意宰相結黨營私一樣,當然也不願意太子結黨營私,太子的價值無非是皇上閉眼那一天家業傳給他,但是只要皇帝還睜著眼腦子還清楚,在保住自己皇權這一點上,提防宰相和提防太子並沒有差別,因為宰相結黨會架空皇權,太子結黨也會,就皇權獨攬來說他們都是對手

而且太子還有乙個危險,就是一旦太子看出皇上不再寵信自己,打算立另乙個皇子當太子,他有可能借助朝中實力鋌而走險,畢竟他也是皇族血脈,宰相相對來說謀反可能要小得多,因為古代君臣父子道德觀深入人心,宰相畢竟乙個外姓人,太子在情況不妙的時候搶班奪權可能要大得多

為什麼古代皇帝忌諱魘鎮

鄭鄭 靨鎮,出名的是漢武帝晚年逼反太子?康熙第一次廢太子的時候是不是也有?別說皇帝了,咱平頭百姓也怕啊,以前蓋房子上梁的時候,是不是有好好招待木工師傅?怕的就是魯班書。 個人之見,除卻迷信的因素大概是兩點原因 第一,想搞你很久了,安上這個理由,名正言順。第二,明明是身邊的人,卻咒自己死,想想吧,當你...

古代的皇帝為什麼很少死於刺殺?

江北陸遜 有乙個詞語叫做群體性無意識,也許大家應該了解一下。所謂的群體性無意識,其實指的是人處於乙個群體中,他的意識和行為就會向群體看齊,並與群體保持一致,而不會去思考為什麼要這麼做。舉個例子,乙隻軍隊,任何人都有機會乾掉眼前的主官,也可以不聽從這個人的命令,但是很少有人會這麼去做,除非逼到極致,不...

萬曆皇帝為什麼非要立福王為皇太子?

天天向上的老魏 先說結論,神宗沒有要立朱常洵為太子,神宗只不過是推遲立太子,或者說不願過早的立太子,再加上他先封了朱常洵生母鄭氏為皇貴妃,導致一些外廷之臣以為他遲遲不立朱常洛是為了立朱常洵。當時大概能窺中神宗本意的也就一些內閣近臣了。比如王錫爵就在奏疏中明白說,神宗可能和他爺爺世宗晚年一樣,惑於二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