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曹操喜歡的是曹植,卻立了曹丕?

時間 2021-05-06 14:11:13

1樓:肖亮

曹昂去世後,曹丕就是嫡長子了,軍事政治經驗又豐富,按理繼承人本就是他的,曹沖和曹植按理是沒有資格同曹丕競爭的,正是因為曹操喜歡曹沖和曹植,他們才有能力和曹丕爭一爭,結果乙個早夭,乙個頻頻犯錯,才讓曹丕當上繼承人,不過曹丕謝繼承人當的並不安穩,曹操直到建安末年仍然未完全放棄曹植,曹操大軍南征完回洛陽時,曹植就在身邊,如果不是曹操去世,誰敢保證曹操不利用南征獲勝之機易儲。

2樓:pluto

沒那麼多有的沒的,其實原因很簡單。

1.自古廢長立幼就是取亂之道,前面就有袁紹劉表的前車之鑑,何況曹丕樹大根深,強行讓曹植上位,曹丕會善罷甘休嗎?如果立曹植,那曹丕的勢力就必須被曹操削弱,曹真夏侯尚司馬懿陳群都是曹魏二代的肱股之臣,把他們都削了,那曹魏的未來怎麼辦。

再者,還得結合曹操晚年魏國的形勢。如果當時魏國已經掃平四海,一統天下,或者對其他勢力有著壓倒性優勢,那麼曹操還有可能立曹植,畢竟曹植心胸較曹丕更開闊,曹操也確實更待見他。但魏國當時的情況是風起雲湧,內有叛亂外有強敵,曹植上位了,萬一曹丕不服氣開始爭位,魏國經得起內鬥嗎?

2.就是曹丕本身就比曹植更適合做君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子桓子建都有理想,但是子桓卻可以為了理想改變自己。史書上說文帝「矯情自飾」,靠裝得到世子位,但我們也知道他年輕時也曾是乙個肥馬貂裘的真性情公子,這種變化中曹丕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都做了怎樣的犧牲和改變?

反觀曹植,從前到後,我沒觀察到他有多少改變,我甚至沒有覺得他有多去爭取自己的理想。關羽圍困樊城,威震華夏,魏國當時的狀況可以用內外交困來形容,曹操派曹植去解救曹仁,出發前夕他居然喝醉了……喝醉了……就算你真性情,可這也太不知輕重了吧。如果你是曹操,你敢吧國家交給這樣乙個人嗎?

而且說實話,我也沒覺得曹操喜歡曹植不假,但是也沒有多想讓曹植取代曹丕。看看曹丕的陣容,宗親二代曹真曹休夏侯尚,曹操從小就讓他們和曹丕一起長大,結下深厚感情,這些是曹魏後期軍方中流砥柱。士族望族陳群是曹丕四友之一,賈詡一生算無遺策,司馬懿才智堪於諸葛比肩,權謀詭鬥更是行家裡手。

反觀曹植的陣容,曹操有過特殊安排嗎?除了楊修外還有幾個能和曹丕集團抗衡的。賈逵王凌雖然也支援曹植,但看曹丕對他們後期待遇看,支援力度應該不是很大。

3樓:柯鬥鬥

之前看高曉松的節目裡說過,有這麼乙個猜想:曹睿並不是曹丕的親兒子,是袁熙兒子。三國時期女性人口及其缺乏,所以替人養兒子很平常。

並且曹操很喜歡曹睿,曹丕為了稱帝,和甄姬達成了乙個交易,讓甄姬去色誘曹植,而甄姬的條件就是立曹睿為太子。

4樓:南方

立曹丕是必須的。第一從禮制來看是立嫡長子,第二曹植確實有文采,但治國方面確實不如曹丕或是天壤之別,第三曹丕有野心又有司馬懿和賈詡幫助他,若立曹植曹丕很大可能會反,而此時魏國的局面不允許出現動亂。

5樓:

在三國演義之中,曹丕私藏兵器,楊修被捲入鬥爭,告發曹丕不成,自曹操就厭惡楊修,而且曹操得知曹植與楊修私交甚密,曹丕再稍動計謀,便讓生性多疑的曹操徹底厭惡曹植。曹植有才,會寫七步詩,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卻不通權謀,在政治見解,陰謀詭計政治手腕兒上遠遠落後於他的哥哥曹丕。曹植只能做歷史上優秀才子,而曹丕才能當亂世中的君主帝王,也許才子與君主就此分別。

6樓:「已登出」

《三國志魏書十九》:太祖徵孫權,使植留守鄴,戒之曰:「吾昔為頓邱令,年二十三。

思此時所行,無悔於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與!」植既以才見異,而丁儀、丁廙、楊修等為之羽翼。

太祖狐疑,幾為太子者數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文帝御之以術,矯情自飾,宮人左右,並為之說,故遂定為嗣。

二十二年,增置邑五千,並前萬戶。植嘗乘車行馳道中,開司馬門出。太祖大怒,公車令坐死。

由是重諸侯科禁,而植寵日衰。

被譽為天人之才的曹植、讓曹操不惜復西曹來支援爭儲的曹植、幾為太子者數矣甚至於曹操臨死前依然想再給一次機會的曹植。

你要說為什麼失敗,就一條,恃才放曠。

7樓:智高氣陽

哈哈,這個問題有意思,我認為追劇也是有技術含量的。

追劇,除了娛樂之外,還能夠從另乙個角度開啟你重新審視職場與創業的角度。

《大軍師司馬懿》整個前半段都是圍繞曹魏天下的立儲之爭而展開的,而立儲之爭的焦點則是揣度曹操的心事。

第乙個疑問:為什麼要揣度?

因為作為權謀和掌控的一部分,曹操的心意是斷然不能夠為臣子所輕易看穿的。

製造一定程度的資訊不對稱,掌控資訊優勢,向來是領導力發展的核心。

所以,曹操對自己心意的隱藏和刻意誤導,曹植、曹丕及各自輔臣對曹操心意的揣度、試探和引導就構成了抓眼球的戲劇衝突。

這和真實的職場與創業該有多麼相像?

如果把業績視為職業發展的「明線」的話,那揣度、理解同僚與上司的動機與意圖就是職業發展的「暗線」,一明一暗不可偏廢。

而創業生意最重要的就是抓住使用者深藏不露的痛點,進而突破看似被大公司佔據得鐵桶一般的市場格局。對使用者深藏次痛點的捕捉,就是一次對人性的揣摩和洞悉。

因此,在我看來,追劇,也是一種提公升之道。

沒錯,很世俗的那種能力養成途徑。

第二個疑問:曹操的心思為什麼那麼難以掌握?但現實職場生涯與創業實踐中,目標物件的複雜與多變卻是很常見的。

職業閱歷、行業經驗和市場調查往往只能觸及表象,表象下面不變的規律則很不容易被洞察到。

還要加上各種博弈物件的擾亂策略。

王權時代,天威難測,伴君如伴虎。揣度君心是高風險、高收益,也是不得不為的事情。這既是權威層級不同帶來的資訊優勢地位差異,也是帝王馭臣的權謀之術。

現代職場中的向上溝通與創業中的市場需求洞察與古代的揣度君心一樣,是事關生死存亡的戰略級工作。

眾人皆知曹操從個人偏好上來說,更為傾向於曹植。但對於其遲遲不立曹植為世子卻顯然沒有找到答案。那準確答案是什麼呢?

第三個疑問:從曹操立儲一事我們學到了什麼格局觀?

曹操是君王,在立儲這件國家頂層政治設計中,顯然會將普通人的喜好讓位於理性的長遠考慮。

也就是說,在立儲一事中,競爭雙方需要爭奪的焦點並非曹操的喜好,曹操的喜好早已固定,雙方需要尋找破局的另乙個變數。

隨著劇情的展開,我們發現這個變數就是局勢。曹操之所以遲遲不作決策的根本原因在於,他要等乙個變數的最終確定。

這個變數就是統一與否。如果天下一統。那麼局勢就需要乙個仁德的帝王來施行仁政,以鞏固和維護統一。

如果天下大統尚未完成,那麼局勢便需要乙個殺伐決斷的梟雄來完成統一大業。

所以,這是局勢和國家政治的需求,並不是曹操本人的需求,曹操本人的偏好不能權重過大。這便是曹操作為一代梟雄所清楚的道理,也是他遲遲不做決策的根本原因。

在消費者洞察中,不夠深入的原因往往就是對消費者決策變數的理解過於膚淺,沒有拆解到即使同一消費者其一時一地的需求也大相徑庭。因此,在網際網路時代,我們引入「場景」這個觀察變數,就是借助場景思維來洞穿使用者的隱藏需求。

有時甚至需要「搭建」場景來誘使使用者暴露或者「自我覺醒」自己的隱藏需求。

創業中最經久不衰的乙個故事題材便是團隊領導者對創業夥伴的「拋棄」或者「欺騙」。

比如之前承諾的股份、棄權後來都沒有兌現...

這其實就是博弈參與者對局勢的觀念和掌控能力在創業公司發展中動態變化的結果。就是帶頭人和合夥人對時勢這一重要變數的理解和運用不同所造成了。很多帶頭人在變化的時勢中追求公司的生存與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此一時,彼一時,這便是做人做事的格局觀。

曹操欺負天子,為什麼怕曹植走司馬門。?

平生不愛爭 首先 曹操欺負天子 說法有待商榷,不是曹操的話,確實沒這個天子。他只是適度的打壓保皇派政敵以達到政治平衡穩定大局,所以他 欺負 天子對他有好處,而曹植的節外生枝不再計畫內,對他沒有好處,就像前面答主說的,這容易授人以柄本片中第一集情景也是防備小人而做的必要的反擊罷了,真正心懷天下的人會做...

謝靈運稱讚曹植才高八斗,為什麼曹植能得到他這麼高的評價?曹植真的這麼厲害嗎

煢涼 真的洛神賦咋弄都能進 曹子建狂想曲 白馬篇咋整都能進 曹子建進行曲 野田黃雀行怎弄都能進 曹子建的悲傷 贈白馬王彪也不孬 曹子建的哀怨 自己讀讀就行了 春日遲遲 首先說結論,確實很厲害,曹植的文學成就很高,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也很重要。橫向對比三曹,曹操的詩古直悲涼,曹丕詩風便娟婉約,有文人氣質,...

劉備為什麼要稱呼曹操為曹公,而不是曹賊?

呆萌獵 大家都是文明人,當面罵人這種事只有莽夫才會幹,印象裡也只有張飛馬超會當面開噴,乙個 三姓家奴 乙個 曹賊奸賊惡賊 當然這都是電視劇集裡的,事實上三分天下之前各憑本事佔地盤的時候大家都知道指不定哪天就要靠著對方吃飯了,所以除了戰場上廝殺之外其他時候一般都是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的,大家也知道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