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有個魏國,也有衛國,當時識字的人少,會不會搞錯,比如上級命令你攻打魏國,結果你去打了衛國?

時間 2021-05-06 13:17:01

1樓:

這事兒根本就不用分析什麼古音、歷史、政治……假設上級讓你去shanxi,該去陝西的你去了山西,這事有可能發生嗎?

你覺得命令是會具體到shanxi的西安、咸陽或太原、大同,甚至細分到縣村。

還是讓你幾十萬平方公里土地想去哪兒就去哪兒,踩到國界線就算完成任務?

能問出這問題,純屬巨集觀敘事想太多,思維都落不了地了。

2樓:李虹

什麼時候軍令會以國為目標啊?那就是王上給上將軍下令了,然後上將軍傳令下來,這個將軍打這個城那個將軍打那個城。上將軍那個級別會不識字嗎?

3樓:慶曉筱

不會。戰國時期的話,漢語還處於上古漢語時期,魏和衛發音差距挺大的。

鄭張尚芳和潘悟雲給「衛」的擬音中有個[G],這個國際音標是個濁小舌塞音。發音部位和法語r的發音差不多。不過法語r是濁的小舌擦音。這個聽起來像個g,不過更靠後。

當偶爾需要呼叫上古音解決問題的時候,最好先看新三家的擬音,即是白一平、斯塔羅斯金、鄭張尚芳-潘悟雲的擬音(上表沒有斯氏的擬音),高本漢、王力和李方桂也是著名語言學家,但是這幾十年來音韻學有很大的發展,他們的擬音未免稍微陳舊了一點。

我們並不是要搞音韻研究,前面列表中的擬音已經足夠解決這個問題了。從表中可以看出:魏和衛的上古音聲母和韻母都不一樣。

「魏」字聽起來大概像「嗯古爾斯」,「衛」字聽起來像「呃古瓦茲」,兩個字不太容易聽混淆。

4樓:Xiuquan Yu

1 倆字讀音不同聲母不一樣

問題根本不存在這兩個字沒什麼相似的

2 衛國在春秋晚期很弱了基本已經退出歷史舞台了而魏國是戰國初才建立的關公戰秦瓊

3 戰國開局趙國稀里嘩啦把衛國的領土全吃了衛國就剩下了首都濮陽想打蒙古?你得先打穿中國或者打穿俄羅斯

4 魏國後來把孤城挑戰的衛國也滅了立了衛君的弟弟當封君理論上來說原來的衛國已經亡了它現在是魏國的附庸衛國是魏國領土的一部分

5 實際上自從魏國遷都到大樑

魏國很少被叫做魏而是叫梁

比如《孟子見梁惠王》

倒是經常被叫做「魏氏」

因為魏國是從晉國的卿大夫開局的最早都叫魏氏沒國家6 軍令正常必須有實體檔案的只有極其特殊的命令才會通過口頭下達就像工作上很多事情都得走郵件一樣

不管你認字不認字檔案也必須得留著

實在不認字也得找認字的人給你念

不然出了問題給你來個翻臉不認賬你可就得掉腦袋

5樓:張浩

知乎上已經有人問過幾次了, 現代很多方言裡魏衛仍然不同音.

戰國時期僅憑字音能否區分「魏」「衛」?

戰國時代「魏」「衛」同音嗎?

6樓:「已登出」

執掌兵符的都是懂文字的,國君和大將之間溝通的文書一般還有加密措施。想看錯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大將和偏將前鋒之間會溝通駐紮,糧食轉運地點,口頭傳達的確有出錯的可能。

7樓:愛玉的半獸人

歪個樓七十年代,在朝韓板門店停火區,美韓這邊要砍掉觀察所的一棵樹,然後北韓士兵和美韓士兵發生了肢體衝突。美國兵拿著砍樹的斧頭,被北北韓士兵搶走了。 斧頭上交到政治部,斧頭上用英語標明made in Austria(奧地利)。

北韓給誤翻譯成澳大利亞(Australia)了。然後北韓和澳大利亞斷交了20多年,2023年才恢復。狗頭

8樓:言必有證無情緒

打仗的將軍肯定是個貴族了,最起碼也得是個士,不識字是不可能的。

還有古代識字率的問題,是比今天低,但劉邦平民家庭,也上得起學啊,也沒聽說樊噲,周勃屠販之輩不識字吧;還有什麼鑿壁偷光,囊螢夜讀,窮不代表不能上兩天私塾,認兩個字吧。近了說,朱元璋出生很低,但也識字吧,部下一大幫人也草根出生,誰是文盲?正史裡記載王平,石勒不識字現象不是很少見的麼。

9樓:陳昆

上級命令你去打wei國,問題是wei國也挺打乙個地上級命令的話應該是wei國xx城而不是簡單的說wei國。題主的烏龍戰國時期應該是沒有發生,但是抗日戰爭倒是發生了。參謀們把沁縣和泌縣搞混了……

10樓:江口洋介

這個問題?

趙國用血的教訓告訴我們:打魏國不等於打衛國,但打衛國等於打魏國。

但凡腦子正常的將軍告訴我們:即便是打魏國或者衛國,也是打某一城池、地區或者某一城市群。

11樓:禁與千尋

當然不會了。

衛國也好,魏國也好,再怎麼不濟也不會是乙個小村莊。

你要打魏國也好,衛國也好,也是打其中乙個城市。

這怎麼不能區分呢?

別說古代了,我們這邊方言裡,河南和湖南一模一樣。

一般安排出差根本不會有文字,直介面頭交代。

一般直接說城市,你就能區分是河南還是湖南。

例如,鄭州或者長沙。

如果城市名字差不多,就會問是哪個省的。

例如麗水,溧水。就會問是南京還是浙江,而這兩個城市距離很近,還恰好一條線路上,還是線路相反,乙個是南京方向,乙個是浙江方向。

任何時候都是如此,國與國的戰鬥,往往是發生在某一地。

而且能發生國與國的戰鬥,往往都有鋪墊。

又不是遊戲,君上突然跟你說要打某國。

事實上古代傳令很多時候是兵符+詔書一起的,兵符負責調兵,詔書負責調動說明。這裡面哪怕再不懂傳令者也會交代清楚。

就和安排出差一樣。

huonanzhengzhou

huonanchangsha

這個文盲也能分得清。

12樓:會飛的蛐蛐

這兩張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地圖

主要說一下魏國

魏國在戰國時期有非常特殊的地位,被稱為戰國七雄之一,綜合實力雄厚,軍隊變革魏武卒橫掃諸侯多國,令人聞風喪膽,且軍隊內部等級森然、分工明確,數量龐大。

魏襄王時期(魏軍種類數量)

魏有武卒(步兵)二十萬;

奮擊(輕銳步兵)二十萬;

蒼頭(裹頭巾的待選新兵)二十萬;

廝徒(軍工、勤務兵、輜重兵)二十萬。

車六百乘、騎五千匹。

魏軍數量強大,就連同時期的強國秦國也極為稱讚,故蘇秦語:魏乃天下之強國也。魏軍精選,卒成為各代定製,魏武卒披重甲,持戈配劍,操12擔之弩,負矢囊內裝弩箭50枝,攜三日口糧,半天能走一百里。

如果有個人他不識字,冒險攻打了魏國,前提必須要看到虎符,接著要和諸多將軍策劃如何攻打才能取勝,就算你乙個將軍不識字,難道那麼多人都不識字嗎?

要想打魏國,結果去打了衛國,那是不可能的。

以下情況有充分說明。

1.古時所用古語,不用現代語,那是你用現代語思考的,不是用古語說話的。

2.將軍多了,又不是你乙個人去打,那麼多將軍都會打錯國家嗎?

3.地圖你也會看錯嗎?走哪都走錯了?

所以,除非底下人想兵變,打錯國家是不存在的。

13樓:漫捲詩書

戰國時期各國文字並不統一,是秦滅六國後才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

請大家在中學歷史教科書上看一下戰國時期七雄的文字。

衛國與魏國,在戰國時期各國文字裡的表述肯定不一樣。

所以,個人認為不會寫錯。

14樓:屋大維

現代漢語拼音兩個字發音確實是一致的,口語上確實要區分一下,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在某些方言裡兩個字發音是不一樣的,而且戰國時期的語言很有可能跟現代部分地區的方言更接近。古代拼音跟現代拼音區別很大。

再者,兩個wei國興起的時間不一致,衛國是西周至春秋初期地位比較顯赫,魏國是春秋末期分晉自立,戰國初期稱霸,而古魏地跟衛國同時存在但是概念不同,就算戰國時期商鞅這種人物出生衛國,尋常人也能分清衛鞅還是魏鞅,就像現代人能輕易分清河南跟荷蘭一樣。

15樓:悟華

不會的,這倆差距太大了,早期的魏國是戰國時期無疑的老大,即使到了後期,也一直有一席之地。

而衛國呢?太小了,小到什麼程度呢?就舉乙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時候,沒帶衛國~

啥意思呢?

就是說秦始皇根本沒把衛國當乙個國家,覺得他存在也好,不存在也罷,對整個局面沒啥影響嘛,所以就自動忽略了。

不過衛國當小弟的本領也真是高超,到了秦二世才滅國,歷經907年,這個數字可以說相當長了,魏國179年,秦國563年,周王朝大約800年,漢大約407年,唐大約289年,雖然人家小,但壽命是真長。

16樓:

我覺得題主這個問題是很有價值的。

價值體現在這個問題說明了演化論在人類社會的體現。

魯迅說有人吃螃蟹那肯定也是有人吃蜘蛛的,只是發現不好吃就不吃了。

於是我們可以得出結論,

有人理解對了指令就肯定有人理解錯,只是理解錯的人都被滅了三族,後來就沒人理解錯了……

17樓:hoase

概率很小!因為衛是公爵,魏先人是諸侯大夫,前者地位高,敢造次的人不多。衛國小力單,攻下來意義不大。魏是大國,攻魏者亦應是大國,大國之軍是王者之師,王者之師出大錯者少

18樓:明仕

看一眼平水韻表,

去聲五未,未味氣貴費沸尉畏慰蔚魏胃渭謂諱卉毅溉既衣愾誹痱蜚翡「魏」在這裡面

去聲八霽,

「衛」在這裡面

明顯是完全不一樣的兩個音,況且字形從古至今差的十萬八千里,怎麼可能分不清楚?

19樓:楚去病

1.古讀音肯定不一樣。我用粵語念也不是乙個讀音,衛讀音接近wai,魏讀音接近ai。

2.戰國時期領軍統帥一般是貴族,即使不是,也有參軍、監軍、副將,肯定會有識字的。

20樓:正則

我沒研究過古代文字的讀音,假設他是一樣的吧。

第一,從國力上看兩者相差太遠。魏國是三晉之一,不敢說出道即巔峰,但是領地都非常富庶,國力很強。

而衛國在絕大部分時間在戰國都是小蝦公尺一樣的存在。

就比如老闆給你50塊讓你買個表,你肯定不會去買勞力士。攻打這兩個國家需要的軍力相差太遠了。第二,軍事是政治的延伸

這也涉及到地理的問題,如果與相應的國家沒有領土接壤,那麼即使攻打成功得到的土地也是「飛地」,飛地四面皆敵,難有後援,通常是很忌諱的。

所以只與衛國接壤的話,自然是攻打衛國可能性大,反之亦然。

第三,能領兵決定進兵路線的,都是高層將領,真的會不識字嗎…

整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相互攻伐,當時的東周朝廷真的沒有翻身的機會嗎?

四葉的三葉草 戰國時代的東周,連現在的聯合國都不如,聯合國還能收會費呢。洛陽成周不被打就算幸運。你怎樣看待聯合國的權利?東周還不如它。洛陽人民在東周時代大概是最屈辱的時代,屈辱了600多年,太窩囊。 逝影絕憂 沒有週六師殷八師失去 自身是宗法家長,最大的反動派,難以改革 另外東周的誕生就是王子內亂,...

戰國時期的大墓有什麼特點?

戰國時代大墓的形制,有其共同的特點 1.在地面上築有墳丘,即有高大的封土堆,呈覆鬥形或方錐形。2.地下墓室仍然保持商周以來的形制,即長方形竪穴木槨墓,個別有凸字形竪穴木槨墓,一般長寬約10 20公尺,深工16 17公尺,個別也有長寬不足10公尺的。有的大墓還保留著腰坑。墓道有雙墓道 單墓道 無墓道三...

為什麼日本戰國時期有很多名將?

稀奇 我們這裡有兩個村子,七十年代以前經常械鬥,這兩個村子就出了不少名將。其中乙個雄風村的民兵隊長,只記得姓馮,帶領本村100人,其中還有女人,打垮了對方300人,還都是壯年男子。日本戰國時期那些名將,能做到這一點的只怕不多。可這樣的名將,在中國太多了,連名字都沒傳開,只知道姓馮。 亂世狂刀 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