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劉備,孫權和曹操都有以多敗於少的經歷,但只有孫十萬被嘲諷的那麼厲害?

時間 2021-05-05 23:56:08

1樓:不近女色董太師

孫策很明智,至少死前很明智:

郭嘉:「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孫策: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所謂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一句屁話爾。死去的人已再無現世的關係,而活著的人,還得拼盡一切的活著。

相信孫堅這個三國第一打工人窩囊的撒手人寰的時候孫策也是這個感覺。

孫策帶領著一群外地人,跑到江左(長江以南,蘇南、浙、皖南、贛東北,也就是江東)的地界上,企圖繼志東山再起。江左士族出力不少,好處卻不多,處處得聽這個年輕氣盛的外鄉人指示。孫策那時恐怕也得常常防備第二天早上被發現在浴缸裡向自己背後連射一箭袋神臂弓自殺身亡。

於是當小霸王去世,孫權尚且年幼,江左諸族一度心思活泛了起來。這個時候周瑜提兵奔喪穩定大局。用現實行動向本土列僚表示,凡是不跟小孫將軍走的,我讓他跟大孫將軍走………於是才暫時穩定了局勢。

孫策被害後,孫權運用自身智謀和對江東士族的權衡站穩腳跟之後,本質上他已經不再是所謂的三世了;而是類似於單騎入荊州的劉表一樣,以自身能力和江東士族融合成了乙個縫合怪,憑藉暫時的共同利益同舟共濟。簡而言之,他已經被「異化」了

堅定的主戰派魯肅周瑜歿後,張昭陸遜為代表的本土士族表示誰當縣長我管不著,但是我要當縣長夫人。所以守土屢屢建功,外攻常常乏力(參考合肥會員卡),打山越卻越打越順……即使出手也必束手束腳難以大勝,屁股到死都掛在樹上;而後進的堅定的服從者和執行者們(呂蒙,諸葛恪)則成為了江東士族的異類,有外進之心,但或因本土士族的不配合或戰略上的差池,即使知道山西確實是在東邊,也沒有辦法避開地雷,要麼只能窩囊的聽從調劑,要麼則要小心第二天早上被發現在浴缸裡向自己後背連射一箭袋神臂弓自殺身亡(誤)這樣的作戰方針,論防守必足以劃江自保固若金湯,不生肘腋厲變則足獨步海內保此生富貴;說進攻嘛……還是算了。

諸葛亮:今議者咸以權利在鼎足,不能並力,且志望以滿,無上岸之情,推此,皆似是而非也。何者?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權之不能越江,猶魏賊之不能渡漢,非力有餘而利不取也。

而孫權又能怎麼樣呢?他不能全力出攻,勝則勝矣,鞏固新土又是問題;若遭大敗,則很有可能與本土士族有喺;他無法短時間內大力變革,否則會得到和他哥差不多的下場;他所能做的就是成為乙個擁王者或選帝侯,在某一勝者將大獲全勝前將他從獎盃旁拽下來,由此「以待天下之變」。在此之前,在等待的途中,只能促進與士族的融合和控制以保全目前的基業,通過無休止的宮廷風雲和權謀制衡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張遼:向有紫髯將軍,長上短下,便馬善射。

錯了……是這一句:

陳壽: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

而事實證明,他能做的,已經做到了最好;他所無能為力的,也確實不擅長。

孫盛:盛聞國將興,聽於民;國將亡,聽於神。權年老志衰,讒臣在側,廢適立庶,以妾為妻,可謂多涼德矣。而偽設符命,求福妖邪,將亡之兆,不亦顯乎!

而晝等到夜,夜等到晝……

憑什麼,只是你等別人內亂呢?

old brother watching you(笑).

2樓:走開

曹魏粉:我曹睿在多活幾年還能有司馬家的事?

蜀漢粉:我武侯在多活幾年你就敢說他不能還於舊都?

東吳粉:我家孫權要晚活幾年

3樓:小龍偶線上

赤壁之戰,我想是曹操一生中打的最富裕的一戰。然而失敗了,而且敗得非常的慘。夷陵之戰同樣是劉備一生中打的最富裕的一戰,然而還是同樣的慘。

但他們有乙個共同點,都是同級跟同級別的打,打的都是舉國之力,一戰定局面。赤壁之戰,曹操再無統一之決心,夷陵之戰,劉備直接被打殘。這沒什麼,只敗在乙個驕字,因為力量懸殊所以才會驕。

而孫權打合肥,舉全國之力,只打人家曹氏手下的一員將,無論是人力,物力都不是一般的懸殊,竟然敗了。而且,東吳守著荊州這麼好一塊地,薥國連年伐曹,而東吳那裡在幹嘛呢。這就有點讓人瞧不起了。

4樓:遇飛哥與小佛

因為吹得多唄,可能看都沒看過,合肥換誰打,短時間都打不下來,只是張遼過程處理得很漂亮,換乙個一般武將一樣可以守住,後續曹魏必然救援,7000人馬,守城已經不少了,又是堅城,十萬人馬,能同時上場?張遼趁東吳前鋒立足未穩,挫其銳氣,後東吳軍中疫病四起,主力撤退,孫權殿後,張遼以騎兵捻住了孫權,吳軍多是步兵,又是歸吳,已無戰心,不是合情合理?郝昭守陳倉諸葛不能克,這些多了,曹操,孫權,劉備這些軍閥丟臉的時候多了,是個人都怕死,特別是打完敗仗

5樓:王羊

打個比方吧,解放戰爭時期蔣介石親率百萬大軍準備圍攻延安。而延安這個時候已經是半座空城,想要攻打延安就先要拿下x縣,裡面滿打滿算駐紮了乙個半師的兵力。

然後蔣介石派出自己的全明星陣容什麼孫立人杜聿明衛立煌廖耀湘胡宗南陳誠什麼的等等全部安排上,四面合圍,打了三天三夜,被這個師派出的乙個團打了兩次對穿,蔣介石差點被生擒,還死了一堆有名的軍官,膽氣盡喪,不得不灰溜溜得撤退。

雖然不是啥決定性的戰役,你就說吧,這場戰役是不是該載入史冊。相比之下渡江戰役或者三大戰役甚至還輸得挺有尊嚴的,是不是?

6樓:

三國中稱得上「霸」這個字的諸侯,私以為有這麼幾位:董卓,公孫瓚,袁紹,曹操,劉備,孫策,劉表,劉焉,孫權。

那麼把他們和他們的部下都放在逍遙津:

董卓,年輕時候漢羌大戰殺出來的猛將型軍閥,能左右開弓:張遼來啦!——命樊稠、張濟二人夾擊兩翼,飛熊軍隨吾殺賊!

公孫瓚,白馬將軍,威震北疆,演義中在呂布手下全須全尾活下來的雙刃槊使用者:張遼來啦!——張遼何在?左右隨吾斬卻敵酋!(義之所至......)

袁紹,河北霸主,從乙個渤海太守到執掌四州,「色厲膽薄」,「見小利而忘義,幹大事而惜身」:張遼來啦!——大丈夫願臨陣鬥死,豈可入牆而望活乎!

曹操,中原雄主,帶著一幫世家私兵殺成天下第一勢力,著名軍事大家:張遼來啦!——許褚帶三千虎衛軍護住中軍,不得動搖。

搖動旗幟,召於禁引本部切斷此軍退路,妙才、子孝左右夾擊,務必留下這員虎將。吾當親自擂鼓助威。

劉備,三國勵志典範,演義中徒手掰開關張拳頭、並稱三英戰呂布、單挑高覽不輸的猛人:張遼來啦!——傳令二弟休得顧我,優先擊破這支賊軍,為兄無恙。

速速鳴金讓翼德回返,子龍護住軍師,休有閃失(叮叮噹噹叮叮噹噹)

孫策,橫掃江東,做回自己,和手下第一大將打個平手的君主:張遼來啦!——來的好!來將可敢與我大戰三百回合?

劉表,單騎定荊州,借力打力在世家勢力頑固如鐵塊的荊州立下了自己的派系:張遼來啦!——命王威前去抵禦,速召文聘返回救吾。侄兒萬萬不可輕敵,且先護住中軍。

劉焉,做夢想吃皇氣的男人,親手埋下張魯阻斷進川道路只為自立一方的野心家:張遼來啦!——吳懿等人如此不濟,使賊將竟能到吾眼前。張魯速速引軍殺之,非則吾當殺汝母!

孫權,獲得父兄基業後專注平內、未曾親自領兵起於草莽的割據型君主,在赤壁決心割據一方、在襄樊決定全據長江的吳大帝:張遼來啦!——「陛下何不速渡小師橋?」

7樓:風雨雲台

這位兄台應該是一位「權粉」吧,不過黑孫權其實代表了一種價值取向。我覺得孫權之所以被黑得那麼慘,只因為他得罪了一位最不應該得罪的人——關二爺。

話說當今天下只要有漢人在的地方必有關帝廟,哪個行業敢不拜二爺?哪條道兒上的敢不敬二爺?關二爺代表了什麼?

代表著:」忠、義、仁、勇「,二爺對國以忠,待人以義,處世以仁,作戰以勇。關公文化在海內外有著巨大的影響力,無數的善男信女都定期或不定期地去關帝廟朝拜,敬香。

無數的人會在朝拜的路上痛罵孫權等「吳狗」,這一切是孫權必須承受的。

唉,孫權也是可憐,他得罪的是一群人,更是是一種影響力巨大的文化。

8樓:林森

因為嘲笑孫權就有流量唄,喜歡看笑話的人多嘛。

孫權在周瑜,魯肅死後,基本盤基本上已經沒了,江東家族根本對北伐沒有興趣。

對於江東世家來說,真正的敵人是劉備而不是曹氏。

曹操去世後,曹丕倒向世族,對東吳世族的吸引力越來越大,這些大家族巴不得孫權出洋相,所以對這些糗事往往會大書特書,從而削弱君主的威信。

無奈孫仲謀玩的一手好制衡,才使得局面沒有崩盤,要是換那些嘲笑人家的噴子上去,都是分分鐘領盒飯的節奏。

看周瑜打赤壁,呂蒙奪荊州,陸遜戰夷陵,面對核心利益,東吳從不手軟,但是面對不那麼重要的合肥,不趁機做掉孫權就不錯了。

所以要搞清楚東吳的核心利益是什麼?孫權的核心利益是什麼?孫權面對的是什麼局面?

東吳一直是乙個鬆散的聯盟,孫權上位後也沒有自己的核心團隊,一邊要防止曹老闆惡意併購,又要防止劉老闆做大,曹劉老闆領盒飯後又要面對兩家的二號人物。孫老闆根本上不具備爭奪天下的能力,唯一能做的就是保全自己,同時把江東世家跟自己進行深度繫結,所以荊州這個戰略重地無論如何都是要握在手裡的。

從戰略角度看,孫權的操作都是非常高明的,戰術上他的操作空間非常有限。

如果換成他哥他爸,說不定東吳早被滅了,漢室早匡扶了。

9樓:實驗室的深夜猛獸

孫十萬被張八百騎臉一次我只會覺得張八百牛X,但是孫十萬是在同乙個地點被不同的魏國將領刷了N次戰功,在乙個石頭上絆倒那麼多次,那只能說明孫十萬傻X。

10樓:常言笑

排除粉圈說事兒,網路上的表態,畢竟是脫離了現實生活,屬於虛擬世界。在虛擬世界裡面,孫權被嘲諷的很厲害。這麼說,大家應該沒太大意見吧。

我說一句現實社會的話,孫權作為乙個君主,對著曹操和劉備這種大輩兒裡面的尖貨,能保住江東,有所擴張,已經是十分成功的角色了。

大家嘲諷孫權,分幾個層次。

第乙個,是覺得東吳有實力,孫權沒本事,不敢北上,爭霸天下。

其實孫權不是不敢北上,他是打合肥打了十年光景,打到最後洩氣了,實在沒勁兒了。孫權轉念一想,福建、廣東、湖南、廣西、交趾、夷州和海南島不也是土地嘛。那些土地上也沒有曹操和劉備啊。

咱們沒有馬場,沒有騎兵,咱們有大象,有玳瑁,有珍珠不是也挺好的嘛?天下與我孫權何益?我在南方稱帝就好了。

起碼比袁術強。

第二個,是覺得孫權打合肥,打不下來。十萬人沒能拿下張遼。所以孫權沒本事。

孫權確實是拿不下張遼。而誰能拿下張遼呢,縱觀三國,就曹操能拿下張遼。何進、董卓和呂布都是憑藉行政管理專業拿下張遼;只有曹操作戰中拿下張遼。

孫權也生氣啊,我一說要親自領兵,正副都督們就划水去了。你們正副都督就不能主動幫我做個前鋒小兵,修好防禦工事,安好大營,放上鹿角和拒馬,挖上深壕和陷坑,架起強弩和硬弓,然後請我進入營壘,讓我作壁上觀不行嗎?我又不是我哥。

沒事兒去和太史慈這種猛人滿山打滾兒去。過分!!!

第三個,是覺得孫權背刺關羽,投靠曹丕,做大魏吳王,所以孫權沒本事。

孫權很清楚,東吳是現實主義者+機會主義者。蜀漢的土地或者大魏的土地,那不都是土地嘛。土地上又沒寫誰的名字。

至於投靠曹丕,孫權和曹丕才是同一代人。劉備和曹操是孫堅那一代的梟雄。關羽也一樣。

後浪推前浪,怎麼推還是後浪做主。孫權喜歡陰人,自然招黑。

為什麼曹操對陣劉備,劉備是敗多勝少?曹操對陣孫權,孫權卻是勝多敗少?僅僅是君主個人素質的問題嗎?

錢隊基友尤里醬 目測肯定又要吹什麼煮酒論英雄,或者世界不給劉備機會。我個人是這麼認為 論創業能力,劉備終究比不上曹操。而曹操攻伐內部團結的勢力,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前一句估計蜀漢粉,不,是現實中所有失敗者都不認同,一定拿那句 備若有根本 來當擋箭牌。實際上老天已經給過劉備機會了 徐州。義救徐州,英雄...

劉備桃園結義時候為什麼不和曹操孫權結義?那不就直接一統天下了嗎?

老槍 題主還真是天真幼稚加無知!劉備桃園結義時孫權才兩歲,如何結拜?而曹操比劉備年長,名聲比劉備響亮,兩人結拜,誰當大哥呢?況且,那時的他們即使結拜了,又怎麼可能 直接 一統天下呢?漢靈帝都還沒死呢!你說這三人在赤壁之戰時結拜還差不多,不過那樣的話,直接一統天下的只能是曹操,有劉備孫權什麼事呢? 十...

為什麼蜀漢粉們喜歡論證劉備比曹操孫權成功,而且還經常用不同的標準分別論證?

呱呱子 這類問題最近推送了好多,我直接把另乙個說關羽的問題的答案改一改搬過來算了。這種預設立場充滿暗示直接扣帽子的問題並沒有什麼意義,題主就是想找認同罷了。明顯題主對知乎某些人吹劉備的行為有所不滿,劉備只是乙個躺槍背鍋的人罷了,而且還是個早已經死去的人。像劉備這樣的不只乙個,很多歷史人物都有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