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派關羽守華容道?

時間 2021-05-12 21:24:09

1樓:ZenDon

三國演義,赤壁鏖戰,孔明知羽必義釋孟德,執意譴羽守華容道,何故?官渡之戰前,英雄四起。何進,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

袁紹,袁術,孟德等十八路諸侯群起而攻之。然十八路諸侯各懷心事,半途而廢。彼時劉備初破黃巾,四處飄盪。

直至官渡之戰,孟德以少勝多,大獲全勝。天下大勢至此基本已定,唯有孫權以長江之險可抗曹操。此時劉備,謀不過糜竺等輩,武不過關羽,張飛,趙雲,更無城池可守。

幸得徐元直走馬薦臥龍,才得三分天下之戰略。赤壁鏖戰,曹操敗於火,但此戰並未動搖其根基,僅傷其筋骨。孫權雖大獲全勝,仍不能一舉拿下北方,仍需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制衡曹操。

而此時的皇叔,寄劉琪籬下,以圖荊州。勢雖不低東吳,但此時的玄德是除孫權,曹操之外的第三大勢力。放走曹操,可讓東吳投鼠忌器,不敢與劉備倒戈。

此時劉備可佔荊州,圖巴蜀。不得不嘆服諸葛亮之深謀遠慮,為劉備製造了戰略視窗期。

2樓:飛雲

華容道關羽放曹操是諸葛亮預料中的事!也可以說曹操的生死掌握在諸葛亮手中,這是按照羅氏三國的論斷!首先要說一下當時的局勢,曹操若死,則曹操剛剛統一的北方政權將瓦解!

東吳勢必會一枝獨大,曹操舊部很有可能投靠歸順孫權,憑孫郎之才也會拉攏曹氏嫡系!理由是殺曹操畢竟是劉備啊!這樣的局面對劉備很不利,也是諸葛亮最不願意看到的!

曹操若活,則孫曹對勢!曹操想報赤壁之仇,孫權要時刻防禦!劉備才好混水摸魚!

這才有巧取荊襄,智奪巴蜀,天下三分!隆中對的根本在天下分爭,方可有利可圖!戰國時魏國魏惠王派龐涓攻趙國和南韓,齊國齊威王派田忌孫臏救趙韓!

著名的「圍魏救趙」桂陵之戰,「圍魏救韓」馬陵之戰!其戰略思想就是維持天下勻勢,阻止魏國獨大!否則魏國滅齊國是早晚的事!

當時的秦國抓住這個機會一舉從魏國手中奪回函谷關,成為七大戰國之一!諸葛亮不會不知道這段歷史,他要的也是這個機會!為何派關羽?

曹操對關羽有舊恩,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馬提金,下馬提銀,賜馬贈袍,送須囊!估計曹操親爹在世也不會有這樣的待遇吧?關羽性格吃軟不吃硬,外冷內熱,重義氣 !

心裡自然是有數,嘴上說斬顏良誅文醜丞相大恩以報!實際上救助臨危就難,不殺之恩,心裡還是不能忘的!人怕見面,見到曹操的慘像,憑關羽的性格一定會動惻隱之心的!

之後諸葛亮放關羽,無非就是刁買人心!同時也降服了關羽,穩固了自己的地位!這是多麼高明的一步棋啊!

3樓:Yuucan

我猜你的意思是「諸葛亮為什麼不派張飛(或者別人)守華容道,這樣就把曹操乾掉了!漢賊一死則我大漢可興!主公劉備一統天下,仙福永享,壽與天齊!巴拉巴拉巴拉。。。」

答案就是諸葛亮不想乾掉曹操(假設華容道這事是真的為前提)兩層意思(簡答說下,有空來補):

第一:曹操死後最大受益者是誰?劉備嗎?

錯,是孫權。曹操一死,引起的連鎖反應很有可能使曹魏集團坍塌,現存的軍閥有西北馬家,西南劉璋,江東孫權,劉備此時並無基地,兵少將微,而其中實力最強的,又是赤壁贏家的孫權最有可能問鼎中原,劉備幾乎沒有翻盤機會。反觀將曹操放走,曹魏元氣大傷,但實力任在,可以再次制約孫權,在長江一線魏吳拉鋸。

劉備才有時間最終實現借荊州,入西川,最後三分天下的大局面。

第二:諸葛亮並非劉備原班草創人馬,關張趙此時已有勇名。諸葛作為新來的謀主,集團二把手,內部肯定有人不服氣,特別是前二把手關羽同學。

史書大概說關羽是對當兵的好,對士人差。張飛是對士人好,對當兵的差。華容道放走曹操,關羽心懷內疚,諸葛拿著軍令沒砍了關羽。

這下,諸葛坐穩了集團二把手,方便了日後的管理工作。

大概就是這樣,唉。。。明就上班了。。。

諸葛亮算到關羽會在華容道放走曹操,為何還派關羽守華容道?

月光下的9527 偷偷看訴你乙個秘密,其實華容道關羽不是諸葛亮派去的,是羅貫中!這主要的目地當然是為了凸顯關羽的義薄雲天,甘當軍法也要放走故人,同時償還五關六將的恩怨,從此與曹操再無虧欠。有了義釋華容道,是不是感覺關二爺的形象更加飽滿立體了呢?至於諸葛亮為什麼要派關羽守華容道,可能是立威吧!之前派趙...

如何看待諸葛亮智算華容道放走曹操?

老男孩 一些個人想法 從作者的角度出發,三國演義需要遵循歷史,這個階段曹操還沒有死,但是作者還想捧諸葛丞相,所以寫成了曹操是在諸葛丞相的計謀下逃生。 按 三國演義 的世界觀來說,義釋曹操是為保持隆中對的路線不動搖。隆中對裡面有一句話。是劉備奪取天下的契機 待 天下有變。赤壁之戰算乙個變數,曹操之死算...

華容道時曹操有兩條路可走,諸葛亮為什麼不分兵兩路 他就這麼自信吃定了曹操?就這麼自信他會走華容道?

題主要搞明白,演義裡華容道的仗怎麼打,不是諸葛亮能決定的,關鍵要看羅貫中怎麼寫。羅老師是個精通三國正史的人,三國志作為主要參考資料估計都快翻爛。寫到赤壁的時候,他發現三國志裴注裡有這麼一段。山陽公載記曰 公船艦為備所燒,引軍從華容道步歸,遇泥濘,道不通,天又大風,悉使羸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羸兵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