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為什麼一代而亡?

時間 2021-05-11 19:57:06

1樓:流風詼諧

秦亡一世,隋滅二朝。

這兩個朝代特別相似。

拾人牙慧的說,就是在面對「前所未有的大變局」的時候首先順應了時代,同時承受了反動力量的全力反撲。

也許類似的還有:英國「護國公」克倫威爾、法國大革命之類的吧,世界史不熟,權當瞎說。

2樓:宇文

步子太大,扯碎蛋了

秦一統後,摧毀原貴族階層,遷移豪強,焚書坑儒,對列國民生秩序進行了顛覆性的破壞,卻沒有建立有效的管理秩序和新的意識核心,完成對列國的消化,結果民間暗流湧動,星火餘燼,又攤上二世這個敗家子,連退守函關都做不到了。

一曲悲歌,留作後人笑。

3樓:冰熊

秦信宗室而亡,這個宗室就是趙高,趙高做為乙個保鏢隊長,只有內務手段,缺少行政管理經驗,秦從春秋後期開始,一旦王權較弱,無非太后稱制或從宗室裡強拔這樣的小人物,不管太后還是宗室裡的小人物,都沒有行政經驗。

秦能統一,是其他六國也有同樣問題,統一之後,秦始皇一死,趙高面對的不是六國同樣昏庸的弱主權臣色后們,是天下英雄豪傑,就憑一保鏢豈能不亡國?

4樓:

秦朝的壽命總共有15年,可作為乙個政權,秦已經存活563年了(B.C770–B.C207)他已經活得夠久了,該壽終正寢了,對於乙個古王國而言,在度過7個世紀的漫長壽命必然會腐朽糜爛。

具體可見《秦本紀》及《秦始皇本紀》所以,秦王朝在最後的雄主逝世之後立即崩潰實在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不過是乙個老邁王朝的壽終正寢。

5樓:飛躍本屯

對比劉邦的操作就知道了。

經濟上秦始皇在多場滅國大戰後馬上開始繼續上馬大批工程,劉邦休養生息。

政治上秦始皇在沒有足夠合格官僚的情況下全面推行郡縣,劉邦是一邊培養官僚一邊逐步推進。

軍事上秦始皇把核心戰力放到邊境排程困難,劉邦把核心戰力放到京城大營隨時可用。

6樓:焱垚

從統一到秦始皇駕崩才9年時間,如果他多活十年,結果應該會好很多!從分封到郡縣這個跨越多大?而實際上還有不少六國貴族是沒有乾掉的!

權力的交接沒有做好,如果胡亥的上位是沒有爭議的,很多大臣也不會被乾掉!

如果莊襄王多活十年,可能會更順暢!

7樓:烏合

秦國是乙個打仗打了十幾代君主的國家。當統一了全中國以後,他們的習慣還在打仗。一開始征戰6國,只是在全秦國範圍內進行軍事總動員。

但統一傳國以後,就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進行軍事總動員。問題是打誰去啊?

歷史史書上說全國統一是人民的選擇。但全國統一後繼續戰爭不會是全中國人民的選擇。該打仗的時候打仗,該生產的時候就應該組織生產。

秦二世其實一直在打仗。

8樓:Fix

這個問題真要深究,恐怕原因很多,不是幾句話就能說完的。

先不說嬴政執政如何,就單說天下人失去自己的國家和文字,使用秦的文字度量衡這一點,恐怕一代人都會因此仇秦,根基不夠牢固,嬴政又死得早。分封制突然變成郡縣制,也很難。要知道劉邦開創漢朝,也沒敢完全廢掉分封制。

項羽也只是做了個偏安一隅的王,將天下分開。項羽的想法應該代表了當時的主流觀念,分封制早已深入人心,豈能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

漢承秦制為什麼秦二世而亡,漢卻可延續400年?秦朝滅亡根源是什麼?

Arcobaleno 根源就是秦朝統一的太快了,再加上統一過後的快速進行一系列大規模改革。統一度量衡,大多數人不會有意見。投機倒把的除外但這是極少數。統一文字會得罪只會六國本國文字的人。而且數量眾多。統一法律強迫6中國人民重新定義生活標準。重外輕內,秦朝大規模主力軍分別在南方與北方,北方30萬,南方...

為什麼一代總會不喜歡下一代?

特立獨行的豬 哎哎,我年輕的時候就想要這個,我年輕的時候也想這麼做,他們居然做了 嫉妒臉 而且結果超出預料的好。我很生氣我當時沒這麼做。我很嫉妒他們。或者是,啊啊啊啊,我年輕的時候也這麼做過,現在看到他們在模仿我,扒我的黑歷史,簡直是赤裸裸的嘲笑我,我很生氣 憤怒臉 必須好好教育以前的我,不要讓他出...

為什麼現在的學生一代不如一代?

不靠譜先森 錯覺,巨集觀角度,高中生 別槓 扔秦朝,那都是妥妥的天才,開宗立派,唐朝,寫寫詩也能騙個風流才子,至於自然科學方面,你甚至可以比肩諸多科學家 大學差不多就人均小牛頓了,不過牛頓是發現那些理論,我們是學習理解就OK 微觀一下,你不知道分數線年年高,題年年難,中高考都一樣,現在都不流行早教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