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為何被稱為漢高祖?

時間 2021-05-10 00:26:56

1樓:

應該是一種通用叫法。

丙寅,葬。己巳,立太子,至太上皇廟。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細,撥亂世反之正,平定天下,為漢太祖,功最高。」上尊號為高皇帝。——《史記·高祖本紀》

傍有黃門侍郎張節大喝曰:「晉王之言差矣!昔日魏武祖皇帝,東蕩西除,南征北討,非容易得此天下;今天子有德無罪,何故讓與人耶?」——《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九回

2樓:大黃扯點歷史

首先我們來區分一下諡號與廟號:

諡號是人死之後,後人給予評價的文字,是對乙個人一生功績的高度概括總結。在中國古代,一般只有皇帝、皇后和諸侯大臣等這種有較高社會地位的人,死後才會由後人根據生前功績,給予乙個總結性的諡號。根據諡法,分為「美諡」、「平諡」和「惡諡」,美諡如:

經天緯地曰文;平諡如:在國遭憂曰愍;惡諡如:好內遠禮曰煬。

諡號起源於周朝,到了秦始皇的時候,因為覺得「子議父,臣議君」不妥當,諡號被短暫廢除了,漢朝開始再次恢復。隋唐以前的皇帝諡號為乙個字,稱呼的時候在前面加上朝代,稱XY帝,X代表朝代,Y為諡號,如漢武帝,隋煬帝等,也有個別諡號為兩個字的,如漢光武帝。從唐朝開始,皇帝的諡號字數逐漸增加,例天寶十三年,玄宗李隆基決定將先帝的諡號都改為七個字,如李淵為「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李世民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唐朝以後各代皇帝的諡號,一般都偏長,其中稱冠的清太祖努爾哈赤,諡號竟長達二十五個字「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因此從唐代以後,為了方便起見,後人漸漸不再稱呼皇帝的諡號了,一是太難記了,二是說起來太麻煩了。

唐太宗廟號

顧名思義,在廟裡的稱號,當然指的不是和尚廟,而是皇家宗廟,即供奉祖先的地方。其基本格式與諡號類似,只不過最後的字改成祖宗了,為XY祖或XY宗,例如漢高祖,唐太宗。一般只有開國皇帝稱祖,後世的皇帝皆稱宗,但也有例外的時候,比如十六國時期「祖」字氾濫,清朝有三個「祖」。

清朝皇帝列表

廟號起源於商朝,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世代祭祀的先王,就會特別追上廟號,以視永遠立廟祭祀之意。周朝時由於產生了諡號制度,因此廢除了廟號(二者有些異曲同工),直到漢朝建立,再次恢復了廟號制度,與諡號並存。漢代的廟號也同商代一樣,只有做出大功績的皇帝才會有廟號,因此很多歷史上名聲不顯的皇帝沒有得到這一殊榮。

從魏晉開始廟號氾濫,除了亡國的皇帝外,基本人手乙個。到了隋唐以後,因為諡號的膨脹,對於皇帝的稱呼開始用廟號多起來了,如唐太宗,宋太祖。

一般來說,廟號的選字並不參照諡法,但是也有褒貶之意:太祖、高祖開國立業;太宗發揚光大;仁宗、孝宗、睿宗乃仁愛孝順的賢主;哲宗、興宗、成宗、顯宗是守成之君;哀宗、思宗則應用於較為悲情的亡國之君等等。

西漢時期君主

然後我們再回到問題。

劉邦的諡號是「高」,廟號為「太祖」,正常的稱呼應該是「漢太祖」或者「漢高帝」,又或者是連起來的「太祖高皇帝」。那麼為什麼我們通常叫劉邦為「漢高祖」呢?主要是因為司馬遷的《史記》中,劉邦的傳記稱為《高祖本紀》,而司馬遷的史記太出名了,以至於世人都稱呼劉邦為「漢高祖」。

那麼司馬遷為什麼用這種錯誤的稱呼呢,我分析原因有二:

一是漢朝初年才恢復諡號廟號這些東西,制度還不夠規範,因此司馬遷就憑個人喜好稱劉邦為漢高祖了。

二是司馬遷稱劉邦為「高祖」,乃是諡號與廟號的雜糅,稱其廟號,乃是為了突出劉邦建立大漢基業之功勳。稱其諡號,乃是源於當時的習慣(週至隋,稱諡號)。而諡號本無「高」,後以「開國立朝」功最高,故特起該諡號。

司馬遷稱劉邦為高祖,即有突出劉邦功勳的意味,也是受到當時「諡號」通行的背景影響。

3樓:十八畫生

劉邦廟號太祖,諡號高。

史記寫成高祖,到底是簡寫還是寫錯了,因為史記剛成書的時候沒有發表,發表的時候司馬遷已經死了,所以書中的一些問題後世不得而知。

4樓:晨星

劉邦的廟號是「太祖」,但「高祖」的稱謂也沒有錯。「高祖」並不是只能作為廟號,根據《辭源》,這個詞可以有以下三種義項:

1、遠祖。《左傳·昭公十五年》:「且昔而高祖孫伯黶司晉之典籍,以為大政,故曰籍氏。」孔穎達疏:「九世之祖稱高祖者,言是高遠之祖也。」

2、祖父的祖父。《禮·喪服小記》:「繼禰者為小宗。

有五世而遷之宗,其繼高祖者也。」鄭玄注:「小宗有四:

或繼高祖,或繼曾祖,或繼祖,或繼禰,皆至五世則遷。」

3、開國的帝王。子孫以其功最高,稱為高祖。《書·盤庚下》:

「肆上帝將復我高祖之德。」此指商湯,又《康王之誥》:「無壞我高祖寡命。

」此指周文王、周武王。

劉邦作為開國之君, 司馬遷取該詞最後乙個義項稱「高祖」,沒有問題。

此外,廟號和諡號的制度並不是從遠古開始就一直固定不變,而是在不斷變化,不同時期對於廟號和諡號的區分程度也是不同的。

廟號起源於商朝,如太甲稱太宗,太戊稱中宗,武丁稱高宗;諡號起源於周初,最初用於追諡周文王和周武王。到秦朝秦始皇廢除諡法,皇帝的稱謂按世次計數,自己作為第一代稱始皇帝,以後則稱二世、三世乃至萬世,由於秦王朝短命,所以當時並沒有廟號。

漢初恢復諡法,但宗廟相關制度還並不成熟,一直到漢元帝永光年間才依據儒家經典初步形成了定製。東漢初期沿襲了「一祖二宗四親廟」七廟制度,但之後也經常變化,朝堂之上屢有禮議之爭。

所以可以推測,在司馬遷和班固的時代,高祖、太祖、高帝,這些稱謂並不如後世那麼嚴格,因此《史記》和《漢書》在行文中大都採用了「高祖」的說法,但在記載官方口徑時仍按「漢太祖」記錄。

己巳,立太子,至太上皇廟。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細,撥亂世反之正,平定天下,為漢太祖,功最高。」上尊號為高皇帝。(《史記·高祖本紀》)

己下,皇太子群臣皆反至太上皇廟。群臣曰:「高祖起微細,撥亂世反之正,平定天下,為漢太祖,功最高。」上尊號為高皇帝。(《漢書·高帝紀》)

5樓:次元妹妹

這個原因你還不知道嗎?易小川在第一次見到劉邦時就說了:"你是漢高祖劉邦?"

劉邦答:"在下不是什麼漢高祖,在家排行老三,劉邦是也"

然後又接著說:"不過漢高祖這個稱謂倒是挺好"

從那以後,劉邦就記住漢高祖這三個字了,估計當了皇帝之後,就命人在史書記載自己為"漢高祖"了吧!

電視劇集【神話】都講的明明白白,還在這兒問!

6樓:不可語上者

高祖的稱呼主要出自《史記》,並因為《史記》的影響而成為大家的通稱,太史公為什麼稱高祖而不稱太祖或高皇帝,我覺得和時代有關,和太史公相愛相殺的武帝,父親景帝,祖父文帝,高祖是邦。惠帝和呂后不亂輩份。

7樓:大石

問司馬遷去

劉邦,劉季,劉老四,死後廟號太祖,諡」高「。

司馬遷寫本紀的時候稱呼為高祖,以此開創乙個慣例,開國皇帝有的會被叫高祖,比如唐高祖。

8樓:安國大將軍

一定程度上就是司馬遷的錯

因為他給劉邦寫的個人傳記裡面,通篇都是「高祖」,連題目都是「高祖」——只有到結尾處才冒出了「太祖」二字

丙寅,葬。己巳,立太子,至太上皇廟。群臣皆曰:

高祖起微細,撥亂世反之正,平定天下,為漢太祖,功最高。」上尊號為高皇帝。太子襲號為皇帝,孝惠帝也。

令郡國諸侯各立高祖廟,以歲時祠。

——《史記·高祖本紀》

「高祖」甚至不是「高(皇)帝」的訛寫,因為《高祖本紀》全篇只有結尾出現「高帝」二字

高帝八男:長庶齊悼惠王肥;次孝惠,呂后子;次戚夫人子趙隱王如意;次代王恆,已立為孝文帝,薄太后子;次梁王恢,呂太后時徙為趙共王;次淮陽王友,呂太后時徙為趙幽王;次淮南厲王長;次燕王建。

——《史記·高祖本紀》

甚至在別人的傳記裡,也寫作「高祖」,或「高祖」、「高帝」並用——至於「太祖」二字,反倒幾無出現~

呂太后者,高祖微時妃也,生孝惠帝、女魯元太后。及高祖為漢王,得定陶戚姬,愛幸,生趙隱王如意。孝惠為人仁弱,高祖以為不類我,常欲廢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類我……

——《史記·呂太后本紀》

高祖曰:「善。」於是乃令蕭何第一,賜帶劍履上殿,入朝不趨。

相國從其計,高帝乃大喜。

——《史記·蕭相國世家》

高祖之為沛公初起,勃以中涓從攻胡陵,下方與。

以將軍從高帝反者燕王臧荼,破之易下。

勃為人木強敦厚,高帝以為可屬大事。

勃既定燕而歸,高祖已崩矣,以列侯事孝惠帝。

——《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漢六年,人有上書告楚王信反。高帝以陳平計,天子巡狩會諸侯,南方有雲夢,發使告諸侯會陳:「吾將遊雲夢。

」實欲襲信,信弗知。高祖且至楚,信欲發兵反,自度無罪,欲謁上,恐見禽。

——《史記·淮陰侯列傳》

如此高頻率的出現「高祖」二字,恐怕也非傳抄失誤所致

可能就是司馬公本人並不認為稱劉邦為「高祖」有何不妥罷了~

漢高祖劉邦是項羽分封的「漢王」,為何劉邦打敗項羽後,仍以手下敗將封的「漢」作為國號呢?

劉博通 項羽是戰敗了,他是手下敗將。但是漢王劉邦戰勝了勝者王侯敗者賊,所以他用漢王的封號作為國號是再正常不過了。項羽戰敗,那是他的事,與國號沒有關係。 夫子曰 首先,劉邦只是接受了項羽的分配 劉邦對分配結果非常不滿,但迫於形勢,只得接受 得到分配的原因是 自己參與了倒秦戰爭,且在戰爭中有卓絕貢獻 而...

如何評價漢高祖劉邦的謀士陳平?

孫之燕 總評陳平的 六出奇計 為劉邦奪取天下起了重要作用。歷史典籍中給他總結的六種計策是 第一 離間項羽 范增,楚勢由此頹衰。第二 喬裝誘敵,使劉邦從滎陽安全撤退。第三 封韓信王郊,使韓信耿心效命劉邦。第四 聯齊滅楚,劉邦於是戰勝項羽。第五 計擒韓信,使劉邦翦滅異姓王而固其劉家天下。第六 解白登之圍...

漢高祖劉邦與唐太宗李世民,哪個更強?

不覺得劉邦配跟李世民比較,下面試著分析一下劉邦的生平。分幾個階段來說吧 起義前,起義前期,滅秦,滅項羽,平諸侯。起義前,主要是各種認大哥,比如認王陵為大哥,這一階段沒有展現什麼統帥才能 高祖微時兄事陵 起義前期,這個時候被雍齒教做人,沒什麼好說的。雍齒與我有故怨,數窘辱我 滅秦,這是乙個比較重要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