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氣體儲存方式(力學 材料 化學)?

時間 2021-05-11 17:03:10

1樓:

@秦煜博說得已經很充分了,我補充一點。我關注了六年的多孔材料儲存氣體,這裡的多孔材料包含沸石與分子篩,活性炭,金屬有機骨架Mof,沸石咪唑骨架ZIF,碳奈米管等等。只能說,吸附儲存氣體還僅在實驗階段,大規模應用仍然較少,尤其是氫氣儲存,絕大部分材料只有在77K下才能到DOE的商用儲氫標準(記得是6 wt.

%),常溫下慘不忍睹,所以後來老美在奧黑上台後放棄了。後來就是儲存天然氣,效果比氫氣好,個別材料可以實現DOE要求的35 bar下180 L/L的要求,但也是個別材料,實驗室階段的,成本不得了,而且是粉末吸附,沒有粘合成顆粒,沒有做過穩定性實驗。之後就是二氧化碳捕捉,現在看來這個是最容易實現的,效能好的比較多,因為二氧化碳分子的特性,功能材料經過改造吸附量超大,是上述三種氣體中應該最先可能工業化的體系。

手機碼字,很多東西就不說了。

2樓:柏青

低溫的時候,氣體就會液化,比如100度以下水蒸氣就會變為水當然這是比較高的,低的是液氮,液氦要接近絕對零度-273才液化。要想高溫液化就要增加壓力像煤氣罐

強還原性物質能把水中的氫離子置換出來變成氫氣(大量)比如鉀鈉但是鉀鈉在空氣中就會被氧化所以需要密閉儲存。

酸和鹼性物質反應有的能放出氣體反應很快,比如鹽酸和純鹼(or 小蘇打)

3樓:

目前對於儲存氫氣的材料的研究比較多,因為氫氣是公認的最有希望的新能源之一,卻因為難以大量儲存而受限(高壓儲氣罐方式比較危險,而且氫氣極難液化),用「儲氫材料」搜一下可以找到大量資料,最原始的儲氫材料可能是金屬鈀,鈀能夠把氫氣原子化,氫原子能夠在金屬鈀中擴散,也正因此鈀能催化很多氫氣參與的反應,這是一對很奇特的組合;似乎還有「儲氧材料」。

什麼烹飪方式可以把所有食材都加入並儲存一周以上?

江湖小俠 我乙個人住了25年,可以說天天自己做飯吃,省錢省事兼具美味與營養的妙招如下 一 主食 肉類 週日製作,咖哩雞 或者紅燒牛肉 控肉 肉燥加滷蛋這一類的主食,擅用小食袋 以前用普通夾鏈袋,現在用矽膠制的食物袋,現在家用的真空包裝機也可以 冷卻之後分裝成一餐的份量,標示日期與品項放入冷凍庫 正常...

中餐有哪些烹飪技巧 食材處理或者調味方式,是值得其它國家的廚師借鑑和學習的?為什麼?

kirbyx 當然是炒菜了。這不是一種技法,而是乙個體系。中中國人命苦,用煤少,都是木柴和木炭。為了做點東西吃,想方設法設計了圓底炒鍋和土灶。把燃料散發的一點熱量小心的收集好,對鍋內食材進行除了頂面以外的全方位加熱。而為了節省燃料,對事物進行預加工也出現並且演變的越來越精道。具備了片 塊 絲 丁各種...

有什麼可以在宿舍吃的食材(可長期儲存的)?

何和合 看到其他答主寫的都是泡麵 餅乾之類,感覺自己腦迴路清奇。本人腦海裡蹦出來的竟然是土豆 番茄 大白菜,emmm.冬天雞蛋也能放挺久的。 下文村人 在房間泡麵都會有味道,很難散去!麵包 泡麵就不推了 速食湯類 味增湯 海帶嫩芽湯,這些都是 即衝即食的,儲存容易,又可以填飽肚子當宵夜!餅乾 旺旺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