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的「映象理論」在說些什麼?

時間 2021-05-07 22:07:06

1樓:carol

這是乙個匱乏、自卑之人,在慾望的驅使下,尋找理想自我的故事。

精神分析學中,弗洛伊德對人格層次的三個劃分,本我、自我、超我。

拉康提出了自己的心智模型:真實界、想象界和象徵界。

想象界,6-18個月,嬰兒在生活中體驗著某種匱乏(人類是大自然界的早產兒),對匱乏的否定促使人產生慾望,在慾望的驅使下,嬰兒被母親抱著對鏡自照,經過雙重誤識的階段,嬰兒最終將映象中反映出的完整肢體認作自己,將虛Phantom子當作真實,並由此產生極其強烈的喜悅,從此開始了一生對理想自我的追逐,或以為現實中的自己就是那一副理想景象而沾沾自喜,或以為現實中的自己與那理想景象相差太遠,而厭棄自己的現實生存。

之後兒童進入象徵界,大致等同於弗洛伊德所說的俄狄浦斯階段,兒童克服戀母情結,最終通過獲得語言,確立自我,將快樂原則轉化為現實原則,躋身社會領域,進入文化系統,接受文化系統中對人的某些約束和規則。

藉由拉康的映象理論,我們審視電影,常將銀幕比喻為一面鏡子,鏡子上的人物,經由觀眾的認同機制,成為觀眾心目中理想自我的化身,觀眾一邊追逐這樣的理想自我,一邊將這樣的形象回投至潛意識,參與著現實生活中的自我構型。

也常常借用映象理論,分析電影,如《情書》、《黑天鵝》、《日落大道》等影片,能看到人格中現實自我和理想自我的不同層次,以及類似鏡面的種種介質。

2樓:酷哲學

想象界01 02

象徵界03 語言交流的意義世界實相界不可能存在之真(徹底的虛無)01自我之鏡—自我的誤認—偽—幼年(首次照鏡子)02他人之鏡—面容和目光—自—童年(青春期)03語言之鏡—社會的語言—我—成年01 02 貫穿我們幼年,童年,成年,我們從自我,他人,語言這三面鏡子(他者)確認自我。

03能指先於所指(列維勞斯),即概念先於物件,描述先於事件,自我觀念先於自我。能指鏈構成意義之網(象徵世界)。

即自我一開始就生活在從他者確認自身的誤認之中,也禁錮在能指鏈構建的意義世界之內。

3樓:

我是在23歲生日的那天晚上才真正意識到這件事情。

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當我看著鏡子裡的自己時,她奇怪地說:「你怎麼會是這個表情?你在生活中從來沒有出現過這個表情。」

我起初不以為意。

她說:「你看著我」。我看向她,微笑著,目光柔和。

「你再看鏡子」。

鏡子中我看到一張表情嚴肅的臉。

「你再看我」,她說。我轉向她,覺得有點好笑。

「就這樣,不要動,來,慢慢地,再轉向鏡子」。她循循善誘,生怕打碎了我臉上的笑意。

在鏡子裡,我看到的,依然是原來那張,我從小到大十分熟悉的,冷峻和帶著些憂傷的臉。

表情在一瞬間被置換了。鬼使神差。在我無能為力的瞬間。

「天哪!」她叫起來。

「天哪!」我也在心裡叫起來。

「如果我從鏡中看到的那個人從來不是別人看到的那個人,那麼,難道……我從來沒有真正,見到過我自己??」

我有點暈。

身邊的人都認為我是乙個極其開朗搞笑的人,每當我懇切地告訴他們我認為自己其實是個從骨子裡面很憂鬱的人,他們都會哄堂大笑,認為我又在搞笑。我沒有辦法說服他們,就像我沒有辦法改變我每次照鏡子時下意識的表情。

「來,試著對鏡子笑一笑」,她似乎想吹口氣,把那個她所熟悉的靈魂從我頑固的鏡魘中解救出來。

我努力地笑了下,但依然不是她平時眼中的樣子。

2023年,法國著名精神學家拉康(Lacan)提出"映象理論"。理論的核心是一種「無意識的自欺關係」。拉康說:

「乙個不是我的他物事先強佔了我的位置,使我無意識地認同於他,並將這個他物作為自己的真在加以認同。」

誤讀在所難免,只是我沒有辦法確定是別人誤讀了我,還是我誤讀了我自己。

鏡子裡的我代表的是我內心對自己的自我認同。或是一種自我想象,自我審美。

而別人眼中的我代表著另乙個映象,它雖然不為我所見,但卻被大多數朋友認可和接受。

那麼,哪個算是真正的我呢?

黑格爾的關係性自我意識——主奴辯證法提供了乙個重要的關係式:

個人主體不能自我確立,它只是在另乙個物件化了的他人映象關係中認同自己。

而拉康的新發現是:這種認同最後以他者對主體自己的取代而告終。

是不是,換通俗的說法就是:人最終不是自己以為自己怎樣,也不是別人認為自己怎樣,而是自己認為別人認為自己怎樣最後就變成怎樣了呢?

臨睡前,我洗完臉站在鏡子的面前,玩那個古老的戲法:「Mirror mirror ,我問你……」

臉上許多小水珠,突然有種微觀的幻覺,是不是每個小水珠放大後都會有乙個球面的我的對映,當水珠重疊的時候,它們也就變成很多形狀各異的凸面鏡,如果小水珠上也有生物,他們透過水珠看到的我一定也是各不相同的吧?

4樓:Poppy

嬰兒通過第一次在鏡中看到自己,從此有了對自己作為乙個個體而存在的認知。

1 此處的認知並非是對個體所具特徵的認知,而是他之前及之後對自己的idea從此有了乙個subject可以attach上去,而之前對自己的認知只是零散的碎片的沒有乙個subject.

2 嬰兒在第一次看到鏡中的自己之前其實已經有過在母親的眼睛裡看到過自己,拉康認為如果嬰兒時期缺乏mother's gaze,這個人的subject形成可能就會產生問題。

3 鏡子提供的並不是subject本身,而是乙個'other'(the other在Lacan裡是個很重要的概念),是乙個alienated subject. 但這個alienation對subject的形成是很重要的。

能否通俗的解釋下拉康的 映象階段 理論?

微鶴 我來挖一波墳233 題主要通俗易懂,這個我擅長 乙個問題乙個問題來 1,什麼是映象理論,即你小時候第一次看鏡子的時候,突然知道,md老子原來就長這樣,這個就是老子了,行,以後這個就是我,我就是這個人 誒,有沒有發現,這個時候,是你在鏡中所呈現的這個衰樣 即能指 形成了臥槽這tm就是我的意識,即...

請問什麼是映象理論?

其實我也不知道,搜了下 嘿 映象理論是由雅克 拉康 Jacques Lacan,1901 1981 提出的。映象理論是指將一切混淆了現實與想象的情景意識稱為映象體驗的理論。映象階段 就是確立發生在嬰兒的前語言期的乙個神秘瞬間。拉康認為,意識的確立發生在嬰兒的前語言期的乙個神秘瞬間,此即為 映象階段 ...

足球運動員在場上到底在說些什麼?

Mr.Newbee 這個,職業的我不知道 我們就是說 cnm你瞅jb呢防守啊 回防回防 上乙個上乙個 nmb往前跑啊 瞎啊傳球啊 等等等 還有啊就是一些比如 好球就這麼踢 我的我的 怪我怪我這樣的 頂天立地楊敢當 我是踢中場的,我指揮的時候 跑位!跑位啊!去接他一下!還他媽愣!你漏人了!回防!往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