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翔老師為什麼說學太深通不過法考?

時間 2021-06-02 14:26:54

1樓:蕭蕭民

我記得羅老師這句話的意思是,學法學的太深了就少了人性,不會從弱者受害者的角度去思考沒有同理心,而法考有幾題,考的就是人性。

2樓:黛緣

怎麼說呢,舉個例子

我現在滿腦子都是義大利共犯理論。

PS:義大利共犯理論是和中國完全不同的一元論,參與犯罪的每個人無論參與如何都一律按照主犯處理,還分很多的學說分支。

包括現在腦子裡都是英美法系那一套怎麼判斷占有盜竊的東西。

orz這一套理論學術上還能扯一扯,要是用這一套理論去法考題,可以說真的是夭壽了

3樓:天曉

法考題目很多都能夠跟實際結合的,除了某些真的特別奇葩的題目,所以法考本身也離不開社會經驗和生活常識。

學得太深長期沉迷理論之中,一來浪費時間,二來它脫離了實際。很多學霸學到最後已經枉顧現實,忘卻了最基本的常識和最樸素的人性。

例如,在馬路上燒起乙個30cm的火堆,小孩子撒尿都能解決的事偏要有人糾結是不是放火罪;為了報復社會開車衝向人群,針對的明顯就是公共安全偏偏某些法學老師說這是故意殺人……

4樓:二十一

不用管他說什麼啦啥都聽老師的也太提線木偶了老師只是給你傳播知識怎麼學學到什麼程度還得看你自己吧他說的意思可能是你把他講的考點什麼的都搞懂就好了鑽太深容易顧此失彼?

5樓:波波

這就跟學霸說沒考好乙個道理,誰信了誰就是傻子?

十年前從法學院畢業,同學當中,但凡學得好的,都是一次性通過;學得中等的,也不過二刷或者三刷時也過了;學得特別差的,可能到現在也沒過吧。

6樓:銅牆鐵壁方校長

其實也有一種可能:

往深了學發現理論本身缺乏體系性(尤其是法理學和部門法學之間的體系性,說人話就是部門法學的底子吊在天上)

發現實務簡直是一團漿糊。

7樓:北京王威律師

這個觀點不贊同。只能說,任何種思維模式,學深了,都不容易適應其他的思維模式。假如你按照法考的思維模式去學,當然是越深越容易過。

但你如果按照學術的思維模式去學,或者按照實務的思維模式去學,當然越深,越難轉彎。與思維模式有關,無它,不應該由「學的太深」來背鍋。

8樓:華少

因為學的太深了你就會對某些問題持懷疑態度,法學是社會科學,永遠沒有標準答案,而法考是應試考試一就是二就是二年命題人的觀點只能是多種觀點中一種,

9樓:嘎嘎

我聽了兩年課了,他一般會在總則的理論部分講到這個,意思是,大部分學說有正說,反說,折中說,法考是乙個考試,掌握折中說,通說就好,深入理論,會糾結理論立場,忘了本質是考試

10樓:法律諮詢

學太深了,你會把乙個簡單的法律問題從法學推理到社會學在到哲學到科學最後到神學。想通了的人可能成為法學大家,想不通?我們手牽手進精神病院的。

11樓:給你摘星星

          羅翔老師談家庭教育問題,為人父母我們應該學會為孩子考慮,也要學會為孩子換位思考。而作為父母,也更應該做好乙個父母該做的事情,這也不僅僅是看顧責任,父母身上責任也是很大。因為孩子也是上天給予我們禮物,孩子也是最珍貴。

對於教育孩子,不僅僅要用暴力去征服,孩子也是需要父母用心去灌注,用心去培養,每乙個孩子也都是獨一無二,每乙個孩子都是很特別,我們作為父母也更應該認真對待孩子。

           很多父母可能認為,對孩子好就是要給他最好物質生活,什麼都要給他最好,但是物質生活基礎肯定也是需要努力工作,那麼努力工作那你就會一天到晚不在家,那麼孩子自然就會和你不怎麼親近,了。因此,父母不應該對孩子只關注物質生活,因為其實小孩子心靈要比大人簡單多,因為孩子也是需要我們大人去陪伴,他們也需要母愛,需要父愛,如果缺少了親情,那麼再多物質也沒有用,因為孩子需要是父母對他們陪伴。因此,在孩子成長過程過,父母陪伴也是非常重要。

          孩子小肯定難免會犯錯,那麼作為父母,此時不應該是怪孩子,責罵孩子,更是應該悉心教誨,很多大人就是沒有學會為孩子換位思考,覺得自己可以犯錯,那麼一到孩子犯錯時候也是覺得接受不了,覺得就是犯下了很大錯誤,但往往也是沒有什麼。因此作為父母,更應該去學會原諒孩子。

          因此,綜上所述,作為父母我們應該給予孩子陪伴,學會為她們去換位思考。

12樓:烈馬人

考法考我有幾點體會,特別對於刑法,罪名太多了,我考的時候是聽的劉鳳科講的刑法,我針對很多罪名都是淺嘗輒止,首先罪名太多了根本沒有太多時間去深入學習,其次法考畢竟是應試考試,考試的特點就是內容廣而且深度淺,因為我本來就不是學法學的,所以基礎差,只是為了針對考試,我就把一些很難而且考試分值不太大的科目給直接捨棄了。

13樓:粥 兮兮

因為法考只是個法律從業入門級考試,不是為了讓你做研究,出題難度也不是為了考倒一大片學生,而是為了考驗學生法律思維的掌握。

法考確實難,但是對於掌握了的同學,通過是不成問題的。

14樓:Chenoice

咋說呢,

第一、關於學太深。馬哲有個否定之否定原理,就是a→b→a'的過程,簡單來講就是: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過程。

羅翔老師說的學太深應該是第二階段,因為1年的學習我們目前達不到第三階段,第三階段至少得4-5年。

第二、關於為什麼通不過法考。第二階段是對第一階段的否定,不會像第一階段簡單的理解,你會加入自己的想法,導致和第三階段人寫的書出的題出現偏差思維模式不一樣。其實第三階段和第一階段一樣,第三階段只是昇華,所以以一階段的懵懂沒有太多思考其實更好通過考試。

另外我有乙個朋友(真的是朋友不是本人 )學習兩個月真正切切兩個月過客觀(超一分)一周過了主觀(超一分) ,本人一月份學到考試10月也過。本人求穩,他求過。

祝大家通過法考千萬別考法碩。

15樓:康味美思雷神

法考考的主要是法律實務的內容,不是讓你去研究什麼大學問的。如果你學的太深,那你更適合去考研,甚至可以考慮讀個博士。

法學專業主要就分為理論和實務兩個大方面,這兩方面有交叉,有區別。法學專業的學生到了大四如果想以後繼續走法律這條路,基本上就面臨兩條路,要麼繼續讀研深造學問,要麼法考過了出來幹點實際的事情。

那麼怎樣才叫學的太深?舉個例子,比如刑法中信用卡詐騙罪,法考並不需要你去闡述什麼是信用卡詐騙罪,也不需要你去區分使用信用卡對人犯罪和對機器犯罪,你只需要明白信用卡詐騙罪的構成要件,判斷出題目中的例子是否是信用卡詐騙罪即可,你只需要知道唯二的兩種情況是搶劫、盜竊信用卡並使用的構成搶劫罪和盜竊罪,你不需要寫太多理論的東西,你也不需要去寫德國、日本他們對這個罪是怎麼研究的,中國又是怎樣怎樣區分的。但是考研如果是學碩的話,可能就會考到,法考考的遠沒有那麼學理。

說到底,法考主要是希望得到實用型人才,理論型人才就交給各個有名的大學去吧,社會更需要實用型的,所以學的太深對法考而言,也不符合它考試的目的和初衷。所以法考的題目本身就不深奧,都是從具體的案例中改編的,你學的太深反而容易把自己繞進去,走進個死胡同。

我有幸大四第一次法考就通過了。反觀我們學院乙個老師,他是個刑法學博士,西政的刑法學碩士,考了幾年法考才考過。這裡並沒有吹自己的意思,我想說的只是,你猜我想說什麼。(下面告訴你)

我想說的是,那個老師確實挺水的,還掛過我刑法,去nmd吧,老子就是一次考過了,sb博士。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16樓:糖豆麻麻

其實任何考試其實都一樣,學太深可能不利於通過考試。

考試畢竟是考試,有出題老師也有標答,有標答就必然是唯一的,有出題老師就必然會有傾向性。學太深本身不是壞事,但如果學太深老覺得出題老師有問題,標答有問題。那真的可能考了很多年還是不能通過。

總結一下,考試最重要的是什麼:放空自己,出題老師說啥就是啥,不要槓,搞清楚考試規則,往標答方向猜。

學太深最怕的是什麼,總覺得自己是對的,世人皆醉我獨醒,肯定是題出錯了,肯定是答案錯了。

醒醒吧,我們只是要通過考試而已,管它題目本身對不對,有沒有道理呢。

17樓:有顏有甜

有乙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法律小白反而比法律專業的學生更容易通過考試。因為小白什麼都不懂,所以他完全信任授課老師,完全按照老師的建議來安排複習,結果反而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彎道超車,通過考試。相反,那些自以為什麼都懂的學生,總是帶著挑剔的心態來對待他所聽到的一切,半桶水晃來晃去也就漏光了。

難怪箴言有說:「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

法考考試人群有這樣幾類人:在職的考試、零基礎考生、法學生、在校大學生等等,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在職考生跟零基礎考生都過了,但是法學生卻落榜了,這是為什麼呢?明明法學生從進入校門那刻開始,就在學習法學,肯定是要比零基礎的考生對於法學的理解深刻,為什麼還是過不了呢?

法考實際上對於大家來說,就是一場考試,你就算是零基礎或者是法學生,在複習法考的時候,重點其實都是圍繞考試內容展開的,且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容做到無限的可能性。

要想通過法考,那必須掌握正確的知識儲備,法學生雖然說學習了四年的法律知識,對於法律有深入的研究,但是並不一定適合考試。

法考複習主要是複習那些必考點、高頻考點,都是圍繞司法部發布的法考大綱展開的複習,歸根結底我們複習法考主要是為了能夠通過考試,並不一定說要學習的有多麼的好。考試是有一定的運氣存在,有可能你複習得很好,但是真正到考試的時候卻不是那麼的盡人意;有可能你複習的不是特別好,但是考試的時候就能夠脫穎而出,打敗眾多的競爭者。

一切的一切都是圍繞考試來展開的,所以並不一定說你學習的多麼的深就可以通過。我們的最終目的還是要以通過考試為主。

18樓:

基本所有考試的特徵都是:知識點巨多,但是因為考場時間有點,所以單個題的複雜度不能太高,不然考場上時間不夠用做不出來。

所以如果乙個內容,在理論純熟的情況下,出的題目需要15分鐘以上才能解,那麼這個基本就可以放棄了。壓軸大題也絕對絕對不能超過30分鐘,不然就太離譜了。

普遍類考試中能夠遇到的最難的內容,比如說數學高考卷的壓軸大題,理論純熟的同學一樣能夠在15分鐘內解。當然絕大部分同學都解不了還是因為理解不夠深,沒有思路。

所以考試就沒辦法考過於複雜的內容,時間不允許啊。

所以學生複習考試,任何考試,要點就是在於要盡可能的覆蓋住所有可以在15分鐘以內做出來的題,盡量保證確實能夠用合理的時間把它們做出來。

當然普通學生學習的特徵永遠是邊學邊忘,當然學的越多,忘得也就越多。為了避免忘就只好複習,所以能夠學的東西是有限的。必須讓有限的學習能力盡量的覆蓋更多的考點。

所以要點就是覆蓋更多的考點。當然如果能夠知道哪些考點的概率更高,那就更好了。當然是先覆蓋住概率高的!這樣分數的期望才高啊。

為什麼羅翔老師說死刑從來不能遏制犯罪?

BvJdLW6B82m6UyW 說得沒錯,死刑確實不能遏制犯罪。就像醫學也無法阻止疫情的發生,但沒有哪個煞筆因此說要廢除醫學吧。廢除死刑,把死刑犯養在監獄幾十年,要花多少錢?這筆錢誰來出?有這筆錢,為何要去養個死刑犯,把這筆錢補償給受害者不好嗎? aogutu葛忠濤 本來,死刑 懲罰都不是遏制犯罪的...

羅翔老師有什麼話或者三觀驚豔到你?

杰尼龜漫遊仙境 張三開著挖掘機,一下子挖走了10臺ATM 這構成搶劫還是盜竊?比起十三邀上那個皺著眉談法哲學的羅翔,我還是更喜歡b站上的那個法考老師,雖然可能前乙個形象更符合羅翔的內心。開頭這個問題,沒有投幣沒看到答案,現在仍然耿耿於懷睡不著覺。 viggie 乙個知識越貧乏的人,越是擁有一種莫名奇...

羅翔老師說要做能力範圍內的事,稻盛和夫說只要肯努力,什麼都能做到。所以我們的能力到底能到什麼地步呢?

首先我覺得你要明白他們所說的概念。羅老師所說的 做能力範圍內的事 指的是人的極限範圍內的事情。就比如說人本來不會飛,你非要去飛,這就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因為你沒有翅膀,你頂多只能去造一架飛機,坐上飛機飛上天 然後稻盛和夫所說的 只要你肯努力,什麼都能做到。指的是乙個人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得到這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