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道是不是必須得具備宿命通?

時間 2021-05-31 19:13:08

1樓:禪意人間

不一定。

見道需要的是定,以定為基礎修觀,以成熟和相應的觀智才可以見涅槃。

宿命通可以幫助了知前生後世,度有無因果之疑惑。

神通可以通過各種定而修得,有具體方法,也可以是證得相應的果位後隨即成就。

2樓:如來光明臧

小乘的見道位是初果,不必有宿命通,只要現觀緣起證悟「無我」的觀智,就算見道了。其實小乘見道並不難,這裡面最重要的是破我見,目前南傳上座部佛教當中還有很多證悟的聖者。根據經典,破我見、戒禁取見和疑的行者,至多七返人間,即可證得涅槃。

但須注意的是,初果聖者只是破我見,依然有我執,只有四果阿羅漢才斷除我執。

大乘的見道位是初地菩薩,標準其實很高,因為初地菩薩又稱歡喜地,見萬法本來清淨,同時還要有能力證得法性光明。如標準放低一點,禪宗講的破本參可以勉強稱為見道。

小乘見道是破人我見,大乘見道是同時證人無我和法無我。

3樓:

第一,見道分多鐘,最起碼有聲聞見道、緣覺見道、菩薩見道之分。聲聞見道證須陀洹,菩薩見道證初地。緣覺見道、修道、悟入極果往往是一時成就。

《成唯識論》及《瑜伽師地論》等所說的見道,有時候是說菩薩見道,有時候是說聲聞見道,有時候是三乘通說,應予以區分。

第二,聲聞見道需要的禪定下限是未到地定。而獲得神通的禪定下限是初靜慮。所以依未道地定證悟四聖諦得須陀洹者,並不具備引發神通的條件。

第三,菩薩見道必須依第四禪。佛陀的證悟,是依第四禪,直接證悟佛果。

第四,依據未到地定,能證得須陀洹,也能證得二果、三果、四果。所以,乃至證得阿羅漢,也不必具備靜慮的能力,更不要說依據禪定力引發的神通。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6〈得品 3〉:

「復次如說預流果補特伽羅,此有二種。一、漸出離。二、頓出離。

漸出離者,如前廣說。

頓出離者,謂入諦現觀已,依止未至定發出世間道,頓斷三界一切煩惱。」

《集論》中說,有兩種證阿羅漢的套路,一種是先證初果,然後再

二、三、四果漸次地證。還有一種是先證初,然後依未到地定直接證到阿羅漢。後一種在《雜阿含經》中常見。

譬如某外道在馬路上拉著世尊非要請法,世尊為他略說法要,此人頓時證得須陀洹。回頭此人被牛抵死了,世尊卻安排人說按照阿羅漢的標準火化起塔,因為他在臨終前證得阿羅漢然後入滅了。這就是頓證,不經二果、三果。

另外乙個例子就是阿難尊者,他是從初果直接證到阿羅漢的。這種情況下不安立二果、三果。

第五,有足夠的禪定,若不做相應的引發神通的加行,也不一定能引發神通。如佛陀時代的蓮花色比丘尼,身具四禪且已證悟阿羅漢,但是並未做神通加行,不能引生神通。

第六,引證。如《瑜伽師地論》中闡述初果的果德中,並不包含必須具備某種神通。

《瑜伽師地論》:

1、謂證如是諦現觀故,獲得四智 。謂於一切若行若住諸作意中善推求故,得唯法智,得非斷智,得非常智,得緣生行如幻事智。

2、若行境界、由失念故,雖起猛利諸煩惱纏;暫作意時、速疾除遣;

3、又能畢竟不墮惡趣;

4、終不故思違越所學,乃至傍生亦不害命;

5、終不退轉,棄捨所學;

6、不復能造五無間業;

7、定知苦樂,非自所作、非他所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無因而生;

8、終不求請外道為師,亦不於彼起福田想。

9、於他沙門婆羅門等,終不觀瞻口及顏面。唯自見法、得法、知法、證法源底,越度疑惑,不由他緣;於大師教、非他所引,於諸法中,得無所畏;

10、終不妄計世瑞吉祥以為清淨;

11、終不更受第八有生,

12、具足成就四種證淨

4樓:Sunflower

不是,這個很明確

須陀洹不可能證入任何禪定,一旦證入禪定立刻成為三果。

為什麼?因為禪定已經斷除欲界貪愛。

可以看看早期經典,裡面帝釋天聞法立刻初果,但是梵天人聞法都是立刻三果,原因就是如此。

見道的關鍵在於破除身見,觀察十二因緣。

不過在最後的阿羅漢果有分歧,在北傳須深經中,阿羅漢不必要證得任何禪定神通。而南傳的經文只明確了不必要神通。

對此我相信的解釋是證得阿羅漢需要定力,不過是一種正定,

5樓:洪達

這應該能說明問題:

有一次,世尊與五百位比丘全都是阿羅漢的大比丘僧團,住在舍衛城東園鹿母講堂。

....

舍利弗!沒有任何這五百位比丘的有關身體或有關言語我應該責備的,舍利弗!因為,這五百位比丘的六十位比丘是三明者,六十位比丘是六神通者,六十位比丘是俱分解脫者,而其他是慧解脫者

--SN.8.7

6樓:「已登出」

不用,原因有二:

1.緣起法,顧名思義要觀察緣起,即導致當下發生的直接原因,所以並不必須觀察輪迴中的根本原因;

2.雜阿含經347明確證明觀察十二緣起無須禪定,說明十二緣起支在當世全部含攝。

7樓:離即離非

是人既得生機全破。乘於眼根八百功德,見八萬劫所有眾生,業流灣環,死此生彼

。只見眾生輪迴其處。八萬劫外,冥無所觀。便作是解,此等世間十方眾生,八萬劫來,無因自有。

由此計度,亡正遍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即使看到了八萬劫的生滅,仍然不一定得正見,不能了解本自不生,今實不滅的道理。

定起輔助作用,為的是能更專注的正思維佛理。

8樓:有道則安

首先要明確佛教是不求神通的,如果有了神通也只是副產品。佛教的根本目的在於熄滅煩惱,小乘是出離輪迴,不受後有,大乘佛教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第二,什麼是見道?此道應該是根本真理,諸法實相。而見此真諦,並不需要宿命通。見道法門很多,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進一步說,有了宿命通,也未必能證悟此真理。

上大學是不是必須得有平板電腦?

錢程普普PC終結者 很多東西需要用電腦來完成的,平板電腦是介於手機和電腦之間的產品。有些事情平板電腦和手機處理不了。難不成你去機房還是去找別人借?還是去網咖呢? 酒足飯飽 完全不需要平板電腦,如果你的專業是電腦網路相關的會需要一台不錯的筆記本。平板電腦的全部功能都可以用手機來代替,電腦則不同,電腦很...

家暴,是不是必須離婚?

萬家無暴萬飛 家暴和離婚間沒有必然關係。把吵架歸因於某一方可能不公平,那也許只是某一方的看法。夫妻間有分歧是太正常不過的事,雙方有言語衝突也屬正常。可如果把小事放大,爭吵時情緒失控,無端指責,甚至罵人,可能會嚴重傷害另一方。夫妻間常發生一方可以自己放任情緒,卻不允許對方情緒爆發的事。有了家暴,可以報...

一見鐘情是不是見色起意

水之姿態 每個人都有他 她的磁場,於相遇的時候被吸引不一定都是外貌,不是所有的一見鐘情都是見色起意,但不難不認同,大部分的一見鐘情出於見色起意。每個人都是追求美的,每個人對美的定義也各不相同。好感這詞來得莫名其妙,去得也毫無預見。留存的也不過是相遇時心中悸動那幾秒短暫的光陰的無數次延長。那個人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