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數學是不是必須有天賦?

時間 2021-05-07 11:38:14

1樓:

我這樣說吧。題主好理解一點。

數學所有人都可以學-但想要精通它的人-掌握它的精髓-少之又少。

數學所有人都覺得它沒有任何用-但人們說它的沒用-不是沒用-是不懂如何運用。

數學所有人都覺得它就是乙個學科-但這個學科我認為是最出色的一門學科。

數學所有人都覺得它只不過理論而已-如果是計算機科學家說的話-我認為他她不是真正計算機科學家。

2樓:小夏

每個行業,想做出成就,都是天賦 +努力+靈感(運氣)沒天賦的開始是學的慢,後來是學不懂。所以,天賦是必要條件。

努力是過程,是充分條件。興趣是持續努力最好的驅動力,名利是第二好的驅動力。

有天賦又努力,就等靈感吧,運氣好就出成績快,運氣差的出成績慢。

那些說天分不重要的,根本沒見過笨孩子。

3樓:端六

當我們面對乙個複雜問題時,常常將另乙個更複雜的問題丟擲來作為「答案」,並心安理得地認為已經找到了問題的答案。什麼是「天賦」呢?能力出色到怎樣的程度才算得上天賦呢?

哪些能力是解決問題必要的呢?…在科學上,你的問題要是明晰了,估計也就解決問題了。

你該問問自己,為了這個興趣,我能付出多大的代價?

4樓:東大日本秋武老師

我覺得研究數學和學數學不是乙個概念,學數學基本是套用公式,研究數學就是研究公式本身,沒有天賦很難,天賦不僅僅是智商,還會有「很難解釋」的「情有獨鍾「-比如喜歡玩兒數字遊戲,看文字「遊戲」腦袋疼但看數字題又會眼前一亮的感覺吧,另外我看朋友天天嘟囔累,還是「不厭其煩」地玩兒數字哈哈哈哈哈哈另外,我猜測,我的直覺,個別「天才」天賦的人思維很容易跳躍,說話方式一般人很難跟上節奏…甚至以為「胡說八道」「不著邊兒」的印象…

5樓:有趣

這麼說吧。

天賦就相當於f(x)=kx中的k,你付出的努力可以很多,但是你的努力的效率和天花板完全取決於k值。

研究數學需不需要天賦?怎麼,x屬於一到十的時候k就不重要了??為什麼有的f(10)可以大於F(10)?

宣揚天賦無用的不是蠢就是壞

當然也有第三種可能,人家看你可憐想給你一點點學習的希望

6樓:柚子

研究數學不一定需要什麼天賦

想出成果還是需要的

然後數學研究絕不是刷刷題答主這一點一定要改過來先留個坑吧有空再具體說下

7樓:

數學分析不是很難,甚至是數學系最簡單的課也不過分,而且是最最簡單基礎的課了。

多看幾本GTM再說難吧,近世代數代數幾何都難多了...

8樓:吃穿住行

研究數學,研究計算機。有什麼區別。

研究數學要天賦,研究計算機也要天賦。這是同乙個天賦嗎?

因為所以。有天賦的人,也要寫因為所以。

享福的科學家。

9樓:豆腐

長時間有堅定方向的努力,那樣研究下去,就可以有天賦。有些東西,不是有了天賦,研究起來就可以簡單些少走彎路什麼的,至少我知道數學不是。有時天賦就是給那些光靠努力不能說服眾人的乙個藉口。

一路走過來,努力啊汗水啊多走的彎路啊什麼的,都抵不過最終的成果,因此這些往往被忽視,最終還被冠以天賦之稱。其實啊,最終怎麼走過來的,究竟是不是天賦,已經不重要了,畢竟,天賦這東西的概念本身就很模糊啊_(:з」∠)_

10樓:水瀾

學數學又不是只有解決問題證明猜想…你也可以熟練的掌握數學工具然後轉行,後者尚在努力能及的範圍內,而且在其它人眼中已經是數學很厲害的人了。

11樓:朱小霖

看到有乙個回答說陶哲軒說不用天賦,想起來在清華的時候聽丘成桐的講座。講座結束提問環節裡,有人問丘先生,我很喜歡數學,但是覺得這東西很需要天賦,有點苦惱,丘先生的回答大致是,沒什麼天賦沒關係的,你看我,就沒什麼天賦,22歲才博士畢業....

12樓:權哥

任何事情都是講天賦的,說不需要天賦的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因為他們有天賦。就像馬雲說他對錢沒興趣,你信嗎?你可以反過來想,如果研究數學不需要天賦,是人是狗都能上,那麼眾生都是數學家了,牛頓尤拉高斯這些人還有那麼耀眼嗎?

如果相聲不需要天賦,是人是狗都能上,那德雲社還會顯得那麼耀眼嗎?如果物理不需要天賦,那麼是人是狗都能上,那麼人類早進去修真文明了。無視天賦,誇大努力,是畸形應試教育的產物,忽悠了一代又一代人,被忽悠的人還會繼續忽悠下一代人。

多麼可悲的惡性迴圈呀!

13樓:MOMO

說句不好聽的話,現在的中國大學不超過十所大學值得培養理論數學物理這些基礎學科的科研人才。其他大學即使培養的也都是分母,不排除個別天才後來發跡,但概率太低了。即使考上前十大學的學生,其實絕大多也沒有足夠的天分。

數學這種學科,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天分,如果學個數學分析還要抓破腦袋,還是果斷棄坑,轉學統計計算之類的吧。

14樓:想公尺的素素

肯定需要,我就是數學和物理聽不懂的那種人,我有我的優點,喜歡畫畫和色彩的搭配,可是父母不讓學,所以學習一塌糊塗,考了個大專。

15樓:

高一看看書做做題就自學完高中數學課程,整個高中生涯數學考試沒下過140分,由於主攻物理競賽數學競賽基本上是無準備直接上,拿了省內的二等獎。

進入top10大學的數學專業,在專業內選拔的數學尖子班裡大概是35/50左右的排名。平時考試基本上都集中在80分左右,而班內的大佬們則是數學相關課程基本都是滿分,這還沒算大佬們玩票搞得數模、ACM、辯論隊這些副業了,基本上有大佬就是被碾壓。

大佬們後續多數讀phd居多,我則是被碾壓的太狠所以改行做了金融。

然而目前看,大佬們混的好的也只是國內教職和國外二流院校任教職,一多半也和我一樣轉業做了金融或IT。。。

所以研究數學是否需要天賦?

16樓:RUKA醬

題主不妨先來考慮這麼幾個問題

Q1:天賦是什麼?

Q2:天賦的判別標準是什麼?

Q3:什麼樣的人能被稱之為有天賦呢?

Q4:XX研究本身到底需要什麼天賦呢?

回答完這幾個問題我們再繼續。

17樓:不知道

一,以個人經歷以及經驗來說的話,是的,雖然從事任何科學研究都需要或多或少的天賦,但有一些學科,比如數學,它格外需要天賦。

二,哪怕缺少天賦,從事數學研究也是可以的。那些頂尖的天才們的奇思妙想依舊需要廣大「普通」的科研工作者去做那些繁雜的,耗時耗力的「基礎工作」。

總之,科研是需要超越大多數人的頭腦去發現,去創造偉大成果的藍圖的。但有了藍圖後,搬磚建設的工作,讓普通的頭腦依然有用武之地。

18樓:

就說個例子,愛因斯坦的數學被稱為不咋地,但是也是個正常的數學家水平。

但是對比的物件是歷史上著名的數學家們,世人覺得他的數學不太好

數學沒天賦的最終目標應該轉投物理

19樓:ryanlalall

作為乙個phd學生強答一下吧

研究數學是需要天賦的

但是這個天賦是相對於所有人的,並不是數學專業的。並且天賦只是門檻。

如果你能夠在本科四年把數學專業不算十分吃力的讀完順利畢業並且成績不算太難看,那麼可以認為你是有學習數學的天賦的。

接下來,你就算是跨過了從事數學研究的門檻了。

20樓:開心就好

不說研究數學這麼高階別的了,就說我老婆吧,研究生的時候做過正規的智商測試的(導師課題研究需要),測出來一百三,據她自己透露,從初中開始數學不得滿分就算輸,高三幾次模考都是一百五,高考發揮失誤,最後一道題沒來得及做,135分。她也刷題,但不是為了提高,是無聊的時候刷一刷,座標江蘇。而我,自小數學就差,我也不算差學生,南通某省級重點中學中也能排進前一百的人,怎麼努力,數學最高考過一百二左右。

對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擅長點不一樣,揚長避短才是應該做的,像我當年文理分班選理科,明顯就是揚短避長,不可取。

21樓:小懶豬

沒有天賦就不能研究數學了嗎?那些民科不照樣研究的不亦樂乎嗎?

言歸正傳,研究數學,任何人都可以,但是要想在乙個領域有所建樹,必然需要天賦,努力只能決定你的下限,天賦才能決定上限,至於有些答主提出的,陶哲軒說的不需要天賦,我覺得,每個人的理解不一樣,陶哲軒所在的層次太高,他眼裡的沒有天賦和我們理解的沒有天賦可能完全不是一回事。學霸說考的不好和你說考的不好,顯然不是一回事。

但是我覺得題主也不要現在就下定論你沒有數學天賦,是否有天賦,這個其實並不容易判斷,是需要一定時間的。你之所以現在有這種疑問,是因為你覺得數學專業的課程和高中數學的味道很不一樣,感覺學著很吃力,其實這是正常的,高中數學,尤其是高考數學,很大程度上是屬於簡單重複,但是真正的數學絕不是這樣。所以你現在已經入了數學這個坑,就先一條路走到黑吧,說不定越學越來勁呢?

以後再考慮是否要走研究這條路,即便是要轉行,經過數學訓練的人也要當更聰明一些。

22樓:

結合本人的親身經歷,非常需要天賦。

在我還在讀小學的時候,幾年級我忘記了,印象中年齡不超過10歲。當時學校有奧數培訓班,第一輪測試我就被刷下來了。我當時很萬幸不用利用課餘時間去學這些頭疼的數學題。

但偏偏很不巧,我爸希望我多學一點東西,就硬著頭皮去上了一段時間的課。上課我非常集中精神聽課,認真做筆記,考試的結果還是很不如意。而且,我學起來相當痛苦。

後來到了初中,我的數學一直只處於中上游。高中更是有過不及格的時候。

我的看法是數學不像文科類,靠熟練度就可以穩得住。我也不會在這種不屬於自己的優勢專案類死磕到底。

23樓:念舒

勤能補拙的意思是,天才一天能算出來,一般人一年算出來。

在過去,很多人一被子做出一點成就,比如歌星做了一兩首歌就能吃一輩子,科學家搞了一點突破也是的,那麼如果絕大多數都是如此,做普通的數學家並不需要巨大的天賦,而是需要持續的思考,潛意識會在某天解決乙個問題,他是不是就成功了?

天賦大概就是可以持續的突破那種,比如歌星裡的周杰倫,數學界的陶澤軒。

24樓:HAPEr

以下節選自《牛津通識讀本.數學》,本書作者蒂莫西高爾斯(SirWilliam Timothy Gowers,2023年菲爾茨獎獲得者)在書後頁關於天賦與學術研究的論述可以作為一名專業研究者理性的態度和看法。

「一般來講,人們通常所想象的數學家的形象—可能很聰明,但有點古怪,穿著邋遢,毫無性慾,比較孤僻——的確不是一種討喜的形象。有一部分數學家在一定程度上的確符合這種形象,但如果你認為不這樣就做不好數學,這種想法可就太蠢了。實際上,如果所有其他條件都相同的話,可能你還要比這些怪數學家更勝一籌。

一開始學習數學的所有學生中,最後成為專職研究人員的比例極小,更多的人在早期階段便離開了數學,比如失去興趣、沒有申請到讀博機會,或者得到了博士學位但沒有獲得教職。在我看來(實際上不僅只有我這麼想),對最終通過了這層層考驗的人來說,那些「怪人」所佔的比例比佔一開始學習數學的學生的比例要小。

對數學家這樣的負面刻畫可能殺傷力很大,嚇走許多本來可能喜歡並且擅長這一領域的人,但是「天才」這個詞則更加惡毒,殺傷力更大。這裡有乙個現成的對「天才」的大致定義:對於別人必須經過多年實踐都未必能夠掌握的事情,天才就是那些在少年時期就能夠輕易做好這些事的人。

天才的成就有著魔法般的特質,就好像他們的大腦並不只是比我們更有效率,而是運轉方式完全不同。劍橋大學每年都會有一兩個數學系本科生,他們經常在數分鐘之內就能解決的問題,大多數人——包括應該能夠教他們的人——往往需要花上幾個小時以上。遇到這種人的時候,我們只能退避三舍、頂禮膜拜。

然而,這些超乎尋常的人並不總是最成功的數學研究者。

如果你想要解決某個問題,而之前嘗試過的數學家都以失敗告終,那麼你需要具備種種素質,在這其中天賦(如我所定義的那樣)既不是必要的也不是充分的。我們可以通過乙個極端一點的例子來說明這一點。安德魯·懷爾斯(在剛到40歲的時候)證明了費馬大定理(即對任意正整數x,y,z及大於2的正整數n,xn+yn不可能等於zn),解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數學難題。

毫無疑問他很聰明,但他並不是我所說的天才。你可能會問,如果沒有某種神秘的超常腦力,他還可能完成這一切嗎?回答是,儘管他的成就非常卓著,但也沒有卓越到無法解釋的程度。

我並不了解究竟是什麼因素促使他成功的,但他肯定需要非凡的勇氣,堅定和耐心,對他人完成的艱難工作的廣泛了解,在正確時間專攻正確領域的運氣,以及傑出的戰略性眼光。上面所說的最後一條素質,從根本上要比驚人的大腦運轉速度更加重要

數學中絕大多數影響深遠的貢獻是由「烏龜」們而不是「兔子」們做出的。隨著數學家的成長,他們都會逐漸學會這個行當裡的各種把戲,部分來自於其他數學家的工作,部分來自於自己對這個問題長時間的思考。是否能將他們的專長用於解決極其困難的問題,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細緻的規劃:

選取一些可能會結出豐碩成果的問題,知道什麼時候應該放棄一條思路(相當困難的判斷),能夠先勾勒出論證問題的大框架繼而再時不時地向裡面填充細節。這就需要對數學有相當成熟的把握,這不與天賦相矛盾,但也並不總是會伴隨著天賦。

愛情中 是不是都是付出了就要求對方必須有所回應 還是付出不求回報?

我的前半生 肯定會期待有所回應,但是現實是不可能100 會有完美的回應,付出不求回報,這個也是不現實的。愛情本來就是,互相需要,互相滿足。多溝通,跟對方清晰地表達自己的需求。也要詢問對方需要的是什麼,說不定人家需要的是蘋果,而你給的是雪梨呢? 小燕子姑娘 其實不管是愛情還是友情都應該是雙向奔赴吧,如...

大學是不是有硬性規定每個班必須有人期末不能過?

還有這種潛規則?我只知道優秀的班,可以乙個班28人得獎學金現在評獎學金更加公平了,以前是乙個班多少名額,現在是看全年級排名。至於掛科,是個人努力與否的問題。我指一般學校,特別的不管 不是但是如果乙個班好多人都掛了,這就是教學事故了,說明這個老師教的不咋地。考慮到以往的成績表現和考試科目的難度,乙個班...

申請日本的研究生(不是修士),必須有畢業證明嗎?

佲橋留學 國公立大學的話,一般的學校都會要求入學的時候提交畢業證明的。部分學校還要求追加提交學歷認證。看樣子,你應該是申請的十月生吧。你如果十月入學的時候拿不到畢業證,不知道是否能確保已經畢業了呢?如果十月入學的時候已經畢業了,學校又能給你開畢業證明書的話,是完全可以的。即使當時沒有拿到畢業證和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