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索尼的一些產品效能很強,但是使用者體驗卻非常糟糕?

時間 2021-05-10 13:02:35

1樓:

說得好,Sony就是軟體爛,直出爛,拍完沒法直接給妹子看我那rx1到現在一直不更新韌體簡直讓人懷疑軟體部門是不是倒閉了然而我還是會買a系列和gm鏡頭,就覺得習慣了話說我是直接從5d2到a7r2,大家都吐槽選單難用但我是真沒感覺

2樓:評者N大

老實說,我是A7R3/4的使用者,但我只在不得不用適馬70art(FE口),福倫達65APO,110APO,50APO(都只有FE口)的場合才會拿起這兩台機身。

EVF品質(AFC時的解析力與出廠色準)與LCD品質,手柄握感之類的就不說了,但波輪轉動的手感是我手頭機器群裡最差的。(松下,適馬,尼康,富士,索尼)波輪可是拍攝時幾乎每一秒都要接觸的啊。

既然非議那麼多,我為什麼還買索尼機身?

我TM有什麼辦法?!我有興趣的鏡頭裡就是有那麼幾個支手動頭只出FE口啊!為了玩鏡頭,不得不去買機身,就是在下了……

3樓:攝影師韌韌

索尼經常會推出很多很驚豔但是沒有什麼用的東西啊,比如QX系列鏡頭相機。

索尼應該是兩條腿走路,一條負責拼命賺錢,一條負責放飛自我。

4樓:小協

籠統的講,索尼的東西中看不中用。

從用的角度來講索尼不適合普通使用者,索尼的東西比較適合於玩。

這是我從80、90年代到現在用過的一些索尼產品的感受。

5樓:水暖自東流

效能強是硬體堆出來的,可惜啊使用者體驗糟糕是軟體問題,軟體穩定性不足,對應個別顏色補償過度等等,這就像是給一台高配電腦搭了個95的系統一樣,軟體水平層次和客戶需求還有電腦效能配不上啊。

6樓:Taki 薄荷面

硬體黑科技

軟體上世紀

a73使用者表示非常想換四代機握感按鍵撥盤體驗好太多了sony真的是每個產品都能找到一兩個很難受的點比如19年的r4沒用xqd或者cfe 還在堅守sd uhs2也還是很慢用到現在我感覺唯一乙個什麼問題都沒有的東西就是24gm了 18105g也還行不過畸變和畫質一般般

m3用的真的是哪哪都不舒服趕緊出m4讓我換換掉吧

7樓:祝智

我就覺得有的人只會噴a7系列的選單,選單說明書本來就是用好乙個相機必須熟悉的東西。你拿乙個小時的時間來好好看看說明書和相機選單並且設定好順手的快捷鍵很難麼。

有的人機子都沒摸過就來噴

放張圖證明我摸過

又想到乙個理念,可能有的人沒有用到點上或者說是和索尼的觀念不同

8樓:一分

14年的塑料6000竟然還能用,說好的2w快門就掛,怎麼能不講道理呢?我想買6600啊。還有索愛T618,VAIO,竟然還能用。

什麼情況?體驗非常非常糟糕。尤其是設計,現在看都不過時,讓我怎麼扔?

前幾天,翻箱子找到個PSP1000,竟然可以開機(放了快兩年還有電),簡直就是詐屍,隨手我就扔了,這東西太不吉利了。一會有找一下,伍佰的《愛情的盡頭》,我試試能不能去2023年。

9樓:要獻便獻吻

我和答主一樣a73使用者

買之前朋友已經給我打好預防針,說說索尼操作有多爛,我不以為然。

買來之後,那個觸控,除了對焦,屁用沒有。

選單我也吐了,迷失。

所以說相機這一塊,索尼要不是畫質和引數領先佳能太多太多,就很難了。

10樓:清羽

索尼的產品,特別是a7一代,感覺就是

「我要把黑科技都塞裡面!產品做到市面最弔!別家產品都沒有!」

但實際上「使用者真正需要什麼」「我的產品使用者體驗如何」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11樓:邢國璽

正常公司的思維方式

1.我要做乙個產品

2.這項產品需要十個配件

3.努力做好這十個配件

4.測試這十個配件的相容程度

5.推出產品

索尼的思維方式

1.A部門出了乙個很牛的技術,生產了乙個很牛的配件a2.B部門出了乙個很牛的技術,生產了乙個很牛的配件b11.

索尼總部一看:「哎呦,不錯哦。咱們出個產品吧,肯定比市面上任何產品都好。

」12.十個部門把東西拼到了一塊

13.產品可以開機

14.推出市場

15.產品失敗,ABC…部門表示關我啥事,不是我們部門生產的。

12樓:三石琺子

因為索尼軟體一向差。誰還記得sonicstage,這軟體簡直是曠世奇葩。索尼其他軟體也是這樣,爛,懶得改。所以使用者體驗需要信仰加成才可以。

13樓:兮兮夜雨

幾個部門不是一通氣

——例如最後SONY總部給SONY電影分部施壓才讓小蜘蛛繼續留在了漫威。

都只考慮自己部門的財政營收,日本的典型。

14樓:惡少惡言

因為很簡單,他就真的不是以使用者體驗為導向的。

雖然「客戶是上帝 」這句話大家都會說,但很多公司的產品的確並不是以客戶為導向的,而且往往是一些技術比較強,自己有一種引領市場,教育客戶的自視的公司。索尼的很多產品就是這麼出來的。客戶的很多需要是基於眼前產品的,你如果以這個為導向很多產品根本開發不出來。

所以很多時候他們的產品進步是工程師眼中的進步,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資料上的進步,但體驗上跟不上,是正常的了,因為工程師眼中,都一樣 。

其次,當然還有個成本問題。比如你說的觸控螢幕問題,如果各類體驗都做成你說的這樣了,成本再上公升3000塊,但這樣產品可能競爭力就下降了,在這種情況下,要控制成本,當然首先把錢花在核心功能上。

第三,當然我們猜測,產品方本身是有一些傲慢的。比如徠卡,到今天主力的M鏡頭全是手動的,主力的M機型如果真從使用者使用體驗,選單易用性來說,和日本機器真的不好比,徠卡不會弄得好用點麼?不,人家就不,要好用是吧,弄個Q,再不行和松下一起貼標做個Vlux,你們慢慢玩,M就這樣。

為什麼?因為他本身就覺得我不是面向所有人的,能接受我的才算我的目標客戶。有自己傲慢的人本來就不取悅所有人。

這和第一點可以結合理解。我技術引領,當然不屑取悅所有人。

15樓:其土人老

索尼的攝像頭技術很厲害。

但是索尼攝像部門從來不給索尼手機部門配備。

原因是他們覺得手機部門不配使用他們技術。

索尼手機部門的優化,堪稱負優化。

16樓:jun ling

這個問題可以這樣玩…

老外用筷子吃牛排:然後開始吐槽,為啥中國作為5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吃飯的使用者體驗卻非常糟糕?一根筷子固定牛排,另一根負責撕扯?好不容易扯下來了,一根筷子怎麼插著吃?

某中國人用刀叉吃中國菜:然後開始吐槽,歐洲做為近代科學開拓者,吃飯的使用者體驗卻非常糟糕,這一刀一叉怎麼夾菜?又重還不對稱,zz

你品,你細細品。。。

正經答:題主你在用手機的體驗來要求一部全畫幅微單,你說的那些毛病專業使用者基本不關注,電池的電不是給螢幕體驗用的。

17樓:看聽

別家是,顧客喜歡什麼樣的我們造什麼樣的,適當推出點未必可靠的新噱頭吸引更多顧客

索尼是,我造我們想造我們能造我們最好的技術造我們認為最好的產品,顧客?什麼顧客?

18樓:

最近,小公尺電視被榮耀電視爆錘之後,有人在知乎提了這樣乙個問題:

小公尺電視與榮耀之爭,是否間接說明沒有核心科技,只靠組裝產品、整合產業鏈,是沒有未來的?

然而,在當前這個問題下,核心點似乎顛倒了:

光有核心技術,似乎也是不夠的。

實際上,兩種觀點其實都沒錯,而錯在了把「核心技術」範圍限制得太小了。

就某項具體技術而言,當然可以被算作「核心技術」。

比如攝像頭、比如各種所謂的「黑科技」。

這一點毋庸置疑。

但是,對於資源的整合能力,算不算「核心技術」呢?

顯然,很多人並不認可,或者有意無意忽視了這一點。

實際上,整合第三方技術,開發符合市場需要的產品,這種整合能力,同樣屬於「核心技術」。

所以問題其實就很簡單了。

小公尺的各方面的技術實際上較為薄弱,但是有一定的整合能力,同時軟體技術實力較為強大,所以能夠給使用者提供較為良好的使用者體驗,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畢竟,軟體的投入相對來說效果立竿見影。而硬體的研發則吃力不討好。

索尼屬於單項技術實力強大,但是整合能力羸弱,同時基於使用者需求開發優秀體驗的軟體能力更弱。所以,大家都說索尼黑科技很多,但是連最忠實的索尼粉,都難以認為索尼的產品使用者體驗令人滿意。

而華為則屬於單項技術實力強大、整合能力同樣強大,相比小公尺也就是軟體能力較弱,所以可以看到華為的產品實際上相比小公尺已經有了明顯優勢,但是使用體驗還有進步空間。我認為後面華為的軟體實力會逐步增強並領先。

而關於使用者體驗,我再多說一點。

按理說,市場與使用者打交道,應該了解使用者需求。

那麼,市場有什麼反饋,研發能及時了解並對自己的工作加以修正麼?很難,很多東西一旦要改,就要推到重來。

研發在做什麼,市場能實時了解麼?誰知道什麼時候就跑偏了?

現在要研發滿足未來5年需求的技術,請問這個技術是不是真的是5年後需要的?沒人敢確定。

退一步講,即便市場給研發提供了產品開發需求,研發會遵循麼?

實際上,有相當一部分研發人員,對於使用者需求是相當不屑一顧的。在他們看來,使用者實際上都是S*,因為使用者確實不懂技術,他們認為使用者是瞎BB。使用者抱怨的問題,工程師往往覺得不是問題,反而覺得使用者是事兒逼。

等等等等

所以,技術的開發與管理、技術與市場結合。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19樓:Jesse Chan

蘋果做產品:自研、投資一百項大大小小技術,做幾十種產品方案,最後拿出那些最成熟的技術,與最合理的產品方案結合,再打磨修改,做到 90% 完成度,推出市場。(像 EarPods 到 AirPods 的耳機模具,可以說是 120% 完成度)

索尼做產品:自研十項黑科技,等技術能用了,臨時挖乙個產品的坑給它填進去。做到 10% 的完成度,推出市場。

某些公司做產品:去上游看看有什麼蘋果還沒用的技術方案,或者跟蘋果很像且可以很便宜的方案,買回來。然後讓員工 996,挖一堆坑,做成產品推出市場。

有沒有人買無所謂,PPT 上贏了就叫贏。

20樓:

人機互動奇葩,不注重使用者體驗不是索尼的專利,這基本上是日本產品的通病,我過去用過的所有日本產品都有這種感覺,僅僅在近些年才逐漸有所改善。

21樓:我就是瑞瑞

沒咋用過其他的東西,索尼的東西,除了手機耳機加相機也沒用過其他的索尼產品。。。

耳機就不說了,一共也沒啥功能。

手機給我的第一感覺也沒啥,畢竟安卓嘛,不過電池是真的不夠用。。。我也沒搞懂為啥索尼電池會那麼不耐用。。。。

至於相機。。。。。螢幕不好我能理解可能是因為省電吧,畢竟螢幕好的,電池效能都偏差。

那個連線軟體那個。。。。其實尼康也沒好哪去,有的時候也不好使。。。相機廠商裡面,軟體也就是佳能的好用一些,這也是為啥用入門機的人我極度不願意他們用索尼的原因,因為索尼實在人機互動太差,沒啥真正的能讓我感覺不差的東西。。。。

雖然效能強大,cmos霸主,解析力也強,效能也是行業標桿。

但是真的。。。。這個翻譯。。。我都懷疑翻譯那個人沒玩過相機。

加上操作介面一塌糊塗,就是典型的我都給你了。。。你自己找吧。。。。

說到底,索尼根本就不注重這玩意,尤其是相機,因為他認為自定義的東西多,就不需要這玩意

都說炫耀什麼就是沒有什麼,但為什麼一些從小家境好又條件優越的人,也會經常充滿優越感地炫耀自己呢?

子若不語 對於擁有的人而言那叫陳述事實,對於沒有擁有的我們而言那叫炫耀家世。你要知道不同的境界 或階級 決定了每個人所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在他們看來這就是乙個極其普通的事情,對於我們而言那就是炫耀。高度決定眼界 他們就是單純的想讓別人羨慕,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是不是裝逼就要看錢是不是自己賺的了,我身...

車評為什麼都是一些效能測試,而沒有耐用性和實用性的測評?

lecan 耐用性,需要時間,如果拿非測試的車來測評,因為使用條件不一樣保養保護不一樣,對比結果容易不客觀。實用性,就是實際用途,每個人的需求點不一樣,這甲這裡實用,別人那裡不一定,所以評常用的好用與否。評測中需要融入太多人的使用場景,對於評測來說,不太現實。 tomson 保養維修到位,就可以保證...

為什麼索尼不出一款超越頂尖 PC 效能的遊戲主機?如果 ps5 可以外接電腦顯示卡是什麼結果?

你以為的遊戲主機 廠商們為了高貴的遊戲界婆羅門所開發的,能帶來最頂尖遊戲體驗的裝置,不惜一切代價。實際的遊戲主機 廠商們給買不起高配PC的紅脖子們提供的,能滿足接下來幾年主流遊戲畫質的,最便宜最廉價的平台。為什麼會造成上述誤解呢?主要是因為越南畸形的遊戲市場導致,過往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遊戲主機都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