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6戰鬥機的解鎖飛彈引導頭效果咋樣?

時間 2021-05-06 07:53:28

1樓:wdw454363sbn

如果沒有條件安裝對空雷達,用解鎖導引頭的紅外飛彈來近距離空戰是非常常見的解決辦法。而且靠這個方法進行空戰的優點是不易被敵方的RWR提前告警。其他回答雖然原理都說的很清楚,但是對於這個技術到底有沒有實際應用在殲6上並沒有考證,如果老兵所說為真,飛彈經過改裝以後在第一代空空飛彈上實踐了第三代空空飛彈的區域性先進技術。

具有解鎖導引頭的功能,而且還能反饋給飛行員,那絕不僅僅的土法上馬那麼簡單,對作戰效能影響已經很大了。對付一下對岸的F5E不成問題。

下面是老兵回憶原文

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空空飛彈屬第一代水平,只能定軸發射,飛行員在空戰中捕捉目標、保持跟蹤十分困難,極易失去戰機。空軍科研機構與部隊結合,研究了空空飛彈離軸發射系統,在第一代空空飛彈上實踐了第三代空空飛彈的區域性先進技術。它是通過給機上加裝乙個小小的控制盒,將飛彈的紅外位標器解鎖,讓其按一定規律在空中用一定視場角進行搜尋,相當於乙個小型的紅外雷達。

當位標器發現敵機的紅外源時就自動截獲,這個位標器像眼睛一樣盯上目標,飛行員從瞄準具中看到飛彈鎖定了目標的資訊後,就操縱飛機湊成允許發射條件距離、方向,然後發射飛彈。這種使飛彈解鎖進入搜尋狀態的做法擴大了攻擊區範圍,提高了飛機的作戰能力。這個技術的突破,當時填補了國內空白,後來在部分飛機型號上得到了推廣應用。

2樓:Xi Yang

殲6的紅外彈就是PL2。那玩意(以及同時代的環礁、響尾蛇B)作戰效能無窮接近於零,光是改改導引頭的掃瞄模式沒有任何本質區別。

現在殲7在用嗎?效果如何?

現代紅外彈雖然有類似的工作方式,不過和那會兒的破玩意完全沒有可比性。所以稱不上「效果如何」。實際上,更常見的格鬥彈使用方式是雷達工作在垂直掃瞄模式:

天線在左右窄、上下高的乙個豎條區域快速掃瞄。然後飛彈的紅外導引頭在雷達鎖定目標之後隨動。這個能提供的作戰靈活性要高得多。

但顯然你必須有雷達才行,而殲6的雷達(以現代技術水平來看)可以忽略不計:那個年代的雷達是用來截擊大型平緩飛行的目標的,不能提供在劇烈的格鬥機動時進行索敵;殲7絕大部分型號(除了7III/IV、7G)都只有測距儀。

3樓:軍編部 哈雷

2023年4月德國首先製成X-4型有線制導空空飛彈,但尚未投入使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告結束。戰後,空空飛彈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20世紀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中期。空空飛彈只能對機動性能比較差的亞音速轟炸機實施尾追攻擊,射程2~6千公尺,主要有美國的「響尾蛇」AIM-9B,蘇聯的AA-1飛彈。

第二階段為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超音速轟炸機的出現和電子技術的發展,促使空空飛彈的射程、橫向過載、適用的高度和速度都有很大提高。制導規律普遍採用比例導引,飛彈具有一定的攔射和全天候作戰的能力,主要有美國的「麻雀」AIM-7E飛彈等。

但在越南和中東戰爭中的使用結果證明,這類空空飛彈不宜用於攻擊高速度、大機動飛行的目標。

第三階段是60年代後期至90年代。空空飛彈在遠距全方向、全高度、全天候攔射和近距格鬥效能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發展,如美國的「不死鳥」AIM-54C、「先進中距空空飛彈(AMRAAM)」AIM -120、「響尾蛇」AIM-9L,蘇聯的AA-11、AA-12,法國的「魔術」2、「公尺卡」,美、英、聯邦德國等國家合作研製的AIM-132等。2023年以來,美國和利比亞、敘利亞和以色列、英國和阿根廷等在空戰中,都使用了近距格鬥飛彈,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大大提高了空空飛彈在空戰中的地位。

中國從50年代以來先後研製出數種空空飛彈裝備部隊使用,根據公開資訊上已知的如PL-5,PL -8,PL-9C, PL-12,PL-15等等。

導引頭有三種工作狀態:電鎖、搜尋和跟蹤。

電鎖狀態:當光軸與彈軸不一致時,由角度感測器將誤差訊號直接輸給功放,力矩變換器將電訊號變成力矩,驅動轉子帶動光軸進動,使光軸與彈軸一致,實現電鎖。

搜尋狀態:訊號傳送過程與電鎖類似。在這種狀態中,導引頭裡應有乙個搜尋圖形發生器,產生所要求的搜尋圖案,光軸就在空間復現這個圖案。

跟蹤狀態:訊號處理電路輸出的角誤差訊號經功放後,分兩路輸出。第一路加到力矩器,將電訊號變成力矩,驅動轉子軸,使光軸向減小目標角位置誤差方向運動。

這就是導引頭角跟蹤迴路。第二路與目標視線角速率成比例的誤差訊號加到座標變換器,將前面來的極座標訊號變成直角座標訊號。其相位取決於由基準訊號發生器來的基準訊號。

變換後的訊號送自動駕駛儀的兩個通道。

如果飛彈採用旋轉彈單通道控制方式,則不需要座標變換,直接將功率放大器輸出的與飛彈一目標視線角速率成比例的誤差訊號送給自動駕駛儀。

從以上簡述的導引頭組成和工作過程可見,紅外導引頭的乙個重要功能就是探測目標的紅外輻射能量,測定目標的角位置;它的另乙個重要功能是輸出比例導引規律所需的飛彈一目標視線角速率訊號。

殲-7空空飛彈更新近一些,就拿霹靂-8來說:

該彈採用十字形雙鴨式氣動外形布局,鴨式舵面位於飛彈重心之前,同裝在尾部的大翼展、大面積彈翼相配合,可減少舵面偏轉響應時間,提高飛彈的機動性,並提供飛彈最大平衡攻角,提高近距格鬥時的安全性。此外,旋轉式尾翼可提高舵面橫滾控制效率;固定式前翼可增大舵面效應,減少偏航力矩。該彈在結構上的另一特點,是將飛彈分為前、後2個艙段,以利於維護使用,而不是按飛彈各部件分為多個艙段。

該彈的效能特點,是具有自動搜尋截獲能力、大機動過載和離軸發射能力、以及高的毀傷目標能力。

4樓:

怎麼說吧。。。這個飛彈的紅外導引頭本來就是自己找目標的,你有沒有雷達都可以,至於這個拿那玩意當探測器。。。還不如老老實實裝個前視紅外探測器,那東西工作時間長而且還更好(紅外導引頭工作前還要冷卻而且還要在規定時間內發射出去,不然就報廢了)

5樓:RNAVision

紅外導引頭工作的時候一般都需要製冷,飛彈基本上是靠製冷劑,工作時間很短的。別說當雷達用,就是正常使用,飛彈通電一定時間內沒發射,導引頭就已經報廢了。你說的這個情況不存在。

6樓:張一一

殲6飛機已經全部退役,部分封存。

離軸發射能力在三代機上得到發展,部分戰機甚至有全向攻擊能力。第一代空空飛彈只能做到定軸搜尋,即目標位於飛彈彈體中軸線上時才能截獲目標,制動鎖解鎖後實現離軸跟蹤,但現在各型飛彈都能實現。

比效能殲5戰鬥機和F86F戰鬥機誰更好?

向樂天 殲 5 公尺格 17 的優勢在於推比高,加速性和垂直機動性好,而且高速下穩盤也比F 86F好。23機炮和37機炮的組合火力兇猛,同樣有限的短射擊視窗內更容易對F 86F造成致命傷害。但綜合來說,F 86F優勢比較明顯。它在中 低空和中等速度時的跟隨性比殲 5好,瞬盤也比殲 5強,水平機動性優...

殲20戰鬥機為什麼採用單座設計而不是雙座?

Nason0107 所有的軍事裝備,都是需求決定產品。所以縱觀整個航空業發展史我們不難發現,只有兩種情況下需要雙座機,第一,教練機。第二,多用途攻擊機。先說第一,包括上個世紀就擁有四代機的美軍在內,沒有國家開發過四代機的教練機,因為教練機的要求就是結實耐用,然後良好的視野和可操控性,便於教學上手,在...

蘇47戰鬥機的氣動設計能否實現?

迷彩虎哥 瀉藥。蘇47的前掠翼布局是一種優秀的氣動布局。在二戰間,1944年德國黑科技製造出第一架前掠翼飛機Ju287,機翼前掠角為15 通常的後掠翼翼尖容易失速,而前掠翼則相反,機動性很高。早期的飛機並沒有大量使用前掠翼的原因是材料不過關,由於前掠翼容易發生氣動彈性發散,機翼容易斷裂。但是複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