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歐美日艦炮效能差距幾何?

時間 2021-05-31 16:04:52

1樓:

先回答第二個問題:沒道理

ijn採用更大口徑的主炮乃至研究超級戰列艦,目的還是很明確的,就是抵消艦隊規模的整體劣勢。

從金剛代艦案來看日本人還是考慮過遵守條約的,不過「以質勝量」這種想法,從華盛頓海軍條約之後在ijn內部就很有市場。關於超戰艦,實際上在昭和8年已有初步構想,搭載20吋主炮,而防護則只要求抵禦現有的40cm艦炮。拿到超戰艦後ijn將轉變為優勢,原因一是巴拿馬運河的問題,二是基地的問題,三是美中國人即使想追趕上來製造16吋以上的主炮也要花費不少時間,日本海軍即可取得先機。

從這個思路來看,日本海軍研究更大口徑的主炮就是希望一舉碾壓,不存在彌補自己火炮效能不足的問題。何況免疫區的制定是按照自己的40cm艦炮的效能,若是認為自己的火炮達不到美中國人的效能,這麼幹無疑是很愚蠢的。

然後第三個問題,美中國人在冶金技術上的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綜合16''/50 Mark7和18''/47 Mark A來看,美中國人的18吋艦炮有很大可能比日本人強。不過這也不絕對,萬一美中國人沒上超重彈呢(笑)。而如果沒有超重彈的話,對比美中國人14吋Mark16和36cm九一式,美國炮彈略強,但日本一式彈的效能到底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歐洲的問題很難說。

判斷艦炮的效能如何是個非常複雜的問題。且不論各國的穿甲測試標準不一難以比較,不同火炮的效能優化方向本就不一樣,這又涉及到對交戰態勢的判斷、具體戰術的選擇、對方戰艦的裝甲防護等多方面的問題,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清楚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美軍16吋Mark6這種極度優化水平穿深的艦炮,在預計在12000-16000碼取得決定性戰果的皇家海軍眼中顯然不會是乙個很好的選擇。

回到第乙個問題,可以認為美中國人的16吋Mark7是綜合性能最優秀的火炮,但這裡面有兩點,一是美中國人領先世界的冶金技術二是這種火炮本身較為平衡(換個說法就是中庸)的效能。即使這樣也有觀點認為由於它的水平穿深相對弱化,實際上不如16吋Mark6。具體如何,就是個涉及主觀評判的問題了。

另外@@Lexington

那個日本艦炮的資料我還是給個完整版吧

資料分三列,第一列為射程(單位m),第二列為垂直穿深(VC裝甲,單位in),第三列為水平穿深(NVNC裝甲,單位in),出處軍艦基本計畫資料

36cm九一式穿甲彈

15000——16.8——4.9

20000——14.1——5.3

25000——10.7——6.2

30000——無——8.2

40cm九一式穿甲彈

15000——20.7——6.2

20000——17.9——6.5

25000——15.4——7.2

30000——12.8——9.1

35000——11.4——12.3

46cm九一式穿甲彈(原文寫作45cm,應為筆誤)

15000——無——7.8

20000——23.4——8.1

25000——21.4——8.6

30000——18.4——9.6

35000——15.6——11.4

老實說這些資料的問題還是挺大的。具體問題麼,結合日本30年代與超戰艦有關的一系列設計,她們的裝甲防護,多少可以看出些端倪,這裡不展開了。

二戰法國和德國差距到底如何?

ELSA 1940年 德中國人口 8000w 鋼鐵產量 2250wt 野戰陸軍 365w 420w 戰機 3157架 8月17日 坦克 1950 全年產量 法中國人口 4100w 鋼鐵產量 811wt 野戰陸軍 300w 戰機 1700 坦克 2000 總共 綜上可知,其實差距是有一定的,而且並不小...

如果用二戰戰列艦艦炮打現代主戰坦克,能一炮擊毀嗎

Tgh928 我就這麼說吧,大口徑榴彈的威力大的一批,按照某蘇軍軍官的回憶,JSU 152的炮彈擊中了黑豹的後方四五百公尺,炮塔直接被從車身上震飛了數公尺,這還是陸炮,艦炮為了打船裝藥更多,就是不用主炮各種口徑的副炮也能教坦克懷疑人生了 打固定靶,當然能。打移動靶,三分天注定。實戰,二戰的戰列艦能找...

現代驅逐艦艦炮能否擊落二戰時期戰鬥機群?

賽博飛媽操作員 那必然可以 畢竟二戰美帝驅逐艦的127炮就已經有了對空利器無線電近炸引信 地獄鳳凰75 我覺得單論題目肯定是沒有問題的,現在艦艇的各種現代化裝置和配備的飛彈可以讓二戰的飛機根本連起飛的時間都沒有!但是基於題主的背景,我覺得是不可能的,現代的軍備是需要大量的人員和經費維護的,特別是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