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學生和知識之間的關係應該是怎樣的?

時間 2021-12-21 14:57:48

1樓:

我說現在的武功秘籍老師已經傳授給你們了,可以算是內功心法。但是光聽了一遍心法就能練成絕世武功嗎?不行的。

你如果想成為大俠,那一定是要反覆背誦、領悟內功心法再加上勤練武功招式的。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就是這個意思。武功學成了是自己的,在這個練功的過程中你有任何理解不了的地方都能來問師傅。

可是你一定要用自己的頭腦和努力去參透心法和招式。

2樓:風來運轉

對我來說的話,老師應該是告訴我我想知道的答案的那個人,但是很可惜,他只告訴我他想告訴我的東西,因為無法達成共識,所以我就只能自己去找我想要的答案了,但是我還是要感謝他教會了我漢語拼音

3樓:劉水清

乙個人如果遇上乙個好老師的確是一件幸事,例如黎曼遇到了高斯。但是,老師不是決定性的因素。乙個人成長世界一流人才,也可自學成才。

這在數學史上有很好的例子。塔爾塔里亞,格林,格拉斯曼都是自學成了世界一流數學大師。

4樓:攝影盛老師

亞里斯多德曾經說過:吾愛吾師,但是我更愛真理。簡單吧,其實也不簡單,人家亞里斯多德是跟隨了柏拉圖十幾年後才說出的這句話的,在了解老師到底說的是什麼之前,任何人都沒權利這麼說。

5樓:常胖胖

老師的任務是教授知識,學生的任務是學知識。作為老師,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懂,學會去。作為學生,要理解老師教的知識,但是掌握以及靈活運用都是在自己聽懂聽會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來的。

老師要會教,學生要會學,老師和學生永遠是雙向奔赴的關係。互相成就方能更好。

6樓:DerekDDing

知識,不管你知不知道,它就在那。

老師的專業知識侷限性很強,偶爾從學生學點年輕人的東西也很有意思。

我和學生就是亦師亦友,課堂上聽我的,課下聽真理。

7樓:椒鹽雪橇犬

都是趕路人,只不過老師稍早一點出發,並且願意領著你走一段。有的老師走到一半不走了,有的學生走到一半不走了,有的學生走到老師前面去了。僅此而已,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8樓:嚴介寬

可能是由於中國教育資源長期匱乏,所以給一大部分學生造成了一種印象,那就是學習很困難,很苦,自己很笨,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沒法獲得成就感,學習一點也不快樂。前面幾位老師的回答裡,這股味兒就比較衝了。

但實際上情況是,老師更像是廚師,學生更像是食客,知識更像是生肉生薑生菜。你要是碰上了不會教的老師,你可能吃到的就是生薑拌生肉塊。要碰上會教的老師,那你就能吃上小炒肉絲。

要是碰上特別厲害的老師,還能加料加菜給你做一頓紅燒肉,魚香肉絲。許多老師你要說他故意藏著掖著,那是抬舉他了。他就壓根講不明白。

但是,做菜這件事影響因素很多。首先,再厲害的廚師也沒辦法在40分鐘裡一口氣做50人份的菜。於是迫不得已,總是有一些食客得自己領材料自己做菜。

許多食客在雪梟大餐廳裡不但要天天吃生薑拌肉塊,還要被一遍一遍地告知,呀,這道菜就得這麼做,世界上哪有好吃的豬肉,豬肉都是腥臊的,我們都是茹毛飲血過來的,你要堅持,相信自己你最棒,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你要是這部分食客,那你的體驗可太差了。

有一小部分食客,拿到生食材以後,自己掏出鍋灶來簡單處理一下就很爽口。這鍋灶啊,有的是出生的時候附送的,有的是爸媽從小投入時間慢慢造出來的,有的是從小花錢打造的。總之對這一部分學生來說,有現成的菜就吃現成的,沒現成的自己處理一下也能吃得舒服。

你要是這部分食客,體驗就還不錯。

還有一部分現在已經幾乎不存在的食客,曾經拿到食材以後就送去外面的館子裡交點加工費處理好。雖說外面館子水平參差不齊,上菜也比較慢,經常一做就是一晚上,要麼倆週末,要麼一暑假。但至少比生吃強。

你要是這部分食客,體驗雖然也不差,但費時費錢,總的來說心裡也不舒服,人還搞得很累。

在這個過程中,食客互相之間看不見誰吃了什麼菜,怎麼吃的,所以也判斷不出來廚師到底有沒有做菜,給多少人做了菜。事後總有人吃飽了,總有人還餓著。問吃飽了的人,可能他自己也說不明白是自己做的菜還是廚師做的菜,還是此獠天生就善於吃糠咽菜。

有的人事後看到別人吃飽了,會以為自己也吃飽了。然後在高考牌x光機前一站,才發現,喲,我原來沒吃到菜!

有的笨廚師帶了一群帶藝投師的食客,每次都只給全餐廳發生食材。但架不住食客手藝高強,自己炒炒也吃得營養健康。完了食客還不自知,紛紛誇笨廚師廚藝了得。

結果引來一群笨食客,吃得滿口血之後大惑不解。但畢竟之前的食客吃得太香,笨廚師名聲大躁,自己覺得不好吃那搞不好是自己的問題。

話說這高考牌x光機有的時候也挺離譜。時不時地會有部分食材不顯示,你說氣不氣人。有的人吃了一肚子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結果照光的那天只能照出來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

完了食客還覺得,哎,是我沒發揮好。

在這雪梟大餐廳裡,有人吃飽,身強體壯。有人挨餓,瘦骨嶙峋。有人乙個人吃十個人的份,有人一頓飯只吃十顆生公尺。

有的廚師做菜風生水起,有的廚師發下生材就閉目養神。但因為大家都坐在自己的單間裡,所以誰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就這樣,餐館生意興隆,食客走了一茬又來一茬。

偶有路過的黃口小兒從樓外落地窗看進去,告訴餐廳裡的人,但也不會有人在意。

9樓:但願

知識是種子,老師是農具,學生是地。

地里長出啥?長啥樣?取決於鋤頭鋤了多少遍,耬犁耙怎麼鬆土,播種和伺弄;更決定於地是什麼地,土是什麼土;至於風調雨順,還是旱澇災害是大環境和小運氣;最後添一句,家長父母是農夫,付出和收益都是農夫的。

10樓:

見過學校食堂嗎?

老師是那個負責盛菜的角色。

學生就是學生本人了。

你所學的知識是學校食堂櫥窗裡各式各樣的菜品。

老師可以把知識給你描述的很美好,彷彿是食堂櫥窗裡展示的菜品,也可以在傳授給你的時候,類似於抖手一樣,給自己留一手。

學習的時候,類似於你去食堂打菜。很多菜品看上去光鮮亮麗,真正學起來的時候,不一定像看起來那麼誘人。

至於你吃下去以後,有多少菜品化成你自己身上的肉或者思想,那就看你的消化系統了。

補課這種東西,就類似於食堂吃不飽,然後點外賣。

偶爾吃食堂的時候,帶進食堂裡的各色飲料,就類似於你從課外書上獲取的知識。

11樓:智木塔-智木君

作為大學老師的我嘗試說兩句:

知識是中藥,娛樂至死年代,知識很生澀的,越專業越苦,誰不想只看有趣的只吃好吃的

老師其實是商家,為什麼要說是商家呢?那不顯得老師很功利麼?不不,我只是想傳達,老師應該要有使用者思維,而不是傳統的那種中醫藥館,看病給錢,給你開藥,愛吃不吃,反正就很苦,東西我也告訴你了,我領我的工資,咱們兩清。

真的不能這樣的,知識是有價的,老師在傳遞知識過程中,要考慮學生怎麼樣才能更好地喝下中藥並且這味藥有奇效。所以老師除了本身要知識過硬,還得會給中藥包裹上糖衣,至少讓學生在知識獲取過程中不那麼難以下嚥

學生是客戶,過去的傳統老師可能會覺得我給你傳授知識,我自然高你一等,你得聽我的。可實現是老師得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用他們喜歡的方式來傳遞知識,學生如果不喜歡,那大概率是你真的需要調整調整了

老師是商家,知識是產品,學生是客戶

商家要打完好的產品,最大程度滿足客戶

而客戶同樣也可以為商家反哺產品知識

三者是緊密聯絡一起往前走的,缺一不可

和父母之間應該是長輩關係還是朋友關係

閒人yi小兔 比較合理的說法應該是朋友式的親子關係 子女與父母之間肯定不是完全的朋友式相處,畢竟長幼有序,父母與子女之間最好的狀態當然是父慈子孝,關係融洽,輕鬆愉快,互相之間都有尊重和體諒,各自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從道理上來講,公公婆婆和兒媳之間的關係也遵從上面的規則,不管方式如何,總應該求同存異,...

真正的好兄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怎樣的?

城南花已開 大學週末回家錢包丟在桌子上忘記帶,回家比較忙也沒想起來,畢竟都是支付寶出行。但是在回來的時候,做那種黑滴,快到學校要給錢,我尋思我拿錢包拿零錢給,結果一摸錢包沒得。這才想起來這個事。完了我回到寢室,一看桌面上,錢包果然沒有了,當時我還尋思著這群B怕不是偷了我的錢啥的。我把東西放床上,正想...

法律與道德之間應該是什麼樣關係?

中印貿易 孫可林 個人認為法律應該是以道德為參考基礎指定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強制執行辦法。而道德應該是尊重法律,但可以在法律之外適當緩衝的乙個地帶!該約束就得約束。該放開就得放開!他們兩互為一種約束機制。對待教化民眾,約束民眾。 陳樂山 用乙個比較典型的例子來區分這二者的關係吧。就是婚姻期間的出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