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的能正確得知自己的mbti嗎

時間 2021-12-20 03:34:06

1樓:Type Gray

同是intp,但是個4w5。

在心理測量的教材裡仍然有許多合適的量表,所以不應該單注意於這一類量表所代表的含義。

乙個測量評價體系(應該可以說是體系),決定其可信程度我們稱之為信度,但是迄今為止我們依然沒有辦法找到乙個有著絕對信度的體系。所以前提條件無法完全能夠推論出「我們能夠正確的得知自己的mbti」,而是能夠得出「我們能夠較為客觀的得知自己在mbti這個體系中的偏向」。

同我自己的描述一樣,我是個4w5,但我依舊不是同常類的(指intp,當然也是我近日通過很少的資訊收集到的)9w1、1w9類,所以又論證了一遍我的觀點:我更加認同的是這項評價體系所給予的價值在於使人了解在這個評價體系中的偏向,而非自己之後發展的完全軌跡於絕對兩極的取用。

綜上,能正確得知自己在MBTI下的評價結果,但不能得到自己人格的完全表述。

2樓:

說一點個人主觀的理解。

同一功能在不同的位置起作用產生的思考角度或者思考方式是不一樣的,但不同的內在思考可能有同樣的外在行為表現。

在此理論基礎上,判型是根據被分析者的話語或者行為之類的資訊來順藤摸瓜試圖去還原他的思考鏈,從而理解這背後是哪個位置的啥功能在起作用。對於有的人來說,相似案例見得多了,就會通過只言片語來直接下定論。

至於功能強度與功能位置的關係,我隨便用道路比喻一下,不同位置的功能就好比不同的道路,而功能的強度就是道路的順暢度——泥路和大理石路的區別。

這僅僅只是理論概念上的模型,然而就像你說的那樣,在理論模型落地的過程中肯定會不可避免地受限於判型者和被判型者主觀視角的侷限性——沒辦法嘛,精神分析就是這個樣子的。

3樓:

題主說的這個事我好像看過辯論現場(捂臉

自測的話我目前體感最準的是找乙個比較符合標準模型的人在確定此人型號後與其深層交流(因為需要排除人格面具)後進行比對起碼能夠確定自身的前二功能是否一樣也就是排除法當然缺點就是運氣不好需要的人挺多的

最後關於題主人格八維不確定不過確實眼熟類似的文風我在乙個量表測出isfj的人那裡見過但此人得雙相以前有是entp的可能(因為僅有口述的行為模式參考只能說我覺得有可能)

對九型一竅不通就不提了這個理論我除了副型全都看不懂

4樓:

!顯然不能啊,回答區在聊什麼?耐心+探索=真理的前提是那個真理存在啊?

(不會吧,不會真的有人覺得mbti的分類方法能涵蓋全球76億人吧,不會真的有人沒發現有些案例用16型中的任何一種去衡量都自相矛盾吧,不會有人覺得4個字母8個功能可以完美概括乙個複雜的個體吧……榮格自己都沒這麼狂)

理論上來說只有契合mbti判斷框架的人才適合用mbti衡量自己,只有這些人才有基礎去考慮自己到底是哪個型別。

世界上又不是只有一套人格分類學……有的人適合九型人格,有的人適合大五人格之類的性格分類。有的人沒有人格,不適合人格分類。有的人適合用階級、家境、社會環境等不因主觀轉移的客觀因素劃分(不要驚訝,社會上的不小一部分人從頭到腳只是自己階級的化身)。

更有些人甚至用星座就可以完全概括。——即使他們有很大的可能首先就沒有興趣接觸mbti(認為這不準確/不科學)。

所以,如果有乙個人覺得mbti不能準確的形容自己……我傾向於覺得,是mbti真的不能準確的形容他。相比之下"他本人對自己認知失誤"這個可能性的優先性是更後的,我個人認為啊,乙個人對於自己的認知,即使不準確,但也比陌生人隨意論斷的正確性要更高不是嗎?即使個人對自己的評斷含主觀態度,但難道陌生人就不含先天立場?

半斤八兩罷了。相比之下本人對自己的了解更全面豐富,而且出於靈魂特質的種種玄妙不能解釋的原因,其本人對自己的論斷,我覺得有很大可能最終是更正確而且更有預見性的。你已經和你自己相處了十幾或者二十幾年了,在自我認知的問題上,你是自己的權威。

如果不想脫離mbti這套體系,那就選個自己認同度最高的型別作為自我定位,選擇性接收資訊就完事了。不用特別糾結這個問題,說到底,你是哪個人格型別怎麼可能影響到你(事實上)是個什麼樣的人?

——哦對了,如果乙個人相信mbti型別有乙個最終的正確答案的話——反映在行為上,就是會三天兩頭換乙個型別,在多個型別之間左右橫跳,美名其曰自我探索。

這是自我探索嗎?明明是自我原地打轉。剛剛建立起一點自我認知,就立馬用相反的認知推翻掉——用功的精神值得嘉獎,可惜這種方式就算是在跟本來能探索到的人格深度說拜拜了。

算力全都耗在左右互搏上了。

盡信書不如無書。盡信mbti——還不如不要接觸的好。

5樓:喬肆雨

以及十六種人格大概也只是解構的不同層級,它的濾網只有這麼大,你可以說你在某一瞬間呈現出其它型別的行為模式,但在MBTI的精細度下注定會被忽略,所得出的也注定只有十六種結果的其中之一

6樓:King

我以前肯定不是intp

也沒那麼內傾

遇到重大挫折困頓後自我開始覺醒

自己的人格發展經歷一系列波動

現在才有點穩定下來

基礎是inxx

不過到底是infp intp intj還是其它還得看後續發展我日常懷疑自己不是intp

而且不太喜歡intp

因為我的生存環境如果是intp真的很難活下去希望自己之後能活潑一點而不是現在這麼佛

7樓:

我認為可以,但是需要你對自己相對誠實,並具備一定的自我分析能力。

鑑於我也還在探索自己的mbti,我也不敢對這個問題下定論。但是我認為,通過對自己的行為邏輯進行分析,起碼能把自己的mbti鎖定在乙個範圍內。比如我現在就比較確認自己應該是intp/entp/infj/isfj中的乙個。

說到提問者比較關心的問題,即自己是哪個型別,是intp還是isfj。我認為考慮到九型差異會造成比較大的影響,故不建議你用查閱isfj和intp的人格特徵和你自己比對這種方式給自己判型。而且榮格八維是對認知功能的描述,並不能代表人的性格特徵。

如果提問者想要區分的話,我覺得提問者應該先了解榮格八維的具體內容,再通過分析自己對某事物做出的第一反應來判斷自己在做出反應時運用了哪些功能,由此推出自己的陽面功能。然後分辨自己最經常產生的是感知還是判斷(我認為最偏好使用的就是主導功能,與強度無關),如果是判斷,那是外傾判斷還是內傾判斷,是t還是f,由此推出自己的主導功能,再進一步確認自己的型別。

8樓:Ch.Janice

理論上必然能。了解理論是重要的一方面,然後就是多收集別人是怎麼看自己的,打破自己對自己可能有偏頗的看法。以及不依附於任何「描述」,只相信推理。

實際上也許不太好說。向真正懂MBTI的他人徵求意見,他們就有主動權了,可以隨時把你(即使是正確的)認識推翻。

然而我還是相信一切只是時間和閱歷問題。對自己跳出來看,對他人也旁觀,那麼撥雲見日還是可以期待的。

9樓:式量

我對於題主沒說完但點到為止的內容進行一些延伸,這樣方便把一些人沒看懂的講清楚

1.型別學伴隨很高程度上的機械性,如何分辨其中的機械性,以及在之外定義真正的自我

2.型別不定性每個時刻的功能使用,對於不同於符合自己型別整體性的主題的探索,如何定義這些其他時刻的真實「型別」

3.將型別學聯絡觀念/深層的靈感和理解

題主可以試一下這個

mbti圈的你們,給別人判型的方法和思路是怎樣的?

額我覺得明顯其他有的人沒理解題主的意思。這其實是建立在一種元認知的思考角度。

型別學的意義,以我暫時的理解是一種有關本質上的興趣,它的啟發是一種精確的靈感,純度總是更高。這本身就接近更高的思考維度。而題主所說的「真理」實際上是深度思考的出發。

就像有時抽象也是表象,而挑剔是多此一舉,不同於這種身臨其境的有時沒有意識到的無知,題主而是試圖利用與現實聯動性強的材料將常見實體中不被解釋的事實/意義去真正理解自我。

這個提問是有關這種意義的提問而非就淪表象/判型。

10樓:

或者你還想通過什麼其他途徑得知自己的人格呢?聽取他人的意見,讀書,對比自己與該人格特徵的異同?上述都有幫助。

可是他人的意見不見得能真正說服你。而進行自身對比的過程需要在現有印象的範疇裡挖掘,模稜兩可是因為對比方式,還是現有印象的容量不夠呢?讀書讀理論固然提供了有力的支援,而現實中立體的人遠非書能承載。

。 我想說的是:相信唯有去到外部客體那一端、去到多樣的人群裡,將理論帶到實踐分析裡,在分析中完善理論,能為你帶來最終的答案。

「自己是什麼」的結論被下下來,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對型別界定考察的告一段落與觀察更新的止步。那找到人格是乙個結果,亦是乙個過程。何況此過程也能見識、整理不同人類 ,擁有諸多收貨。

甚至或許,結果僅是乙個必要牽引,其本身都不是必要的呢?(這是另乙個問題了扯遠了)

至於直面那個終極問題:人的認知到底可不可以被徹底分類,到底存不存在非此即彼的變數......。我沒有足夠可言說的證據,但我想說可以(也許有些情緒化)。

我試著慢慢推導乙個必然互斥的例子。

(案例的具體資料不在我身邊,明天去翻,咕咕一下.. )

還有一些可以探索的地方,關於人格是否在時間尺度上固定。

假如乙個人A從小到大狀態穩定,採用較為典型的fi判斷方式,另乙個人B是同樣穩定典型的ti判斷方式。乙個人C在嬰幼兒時期,認知從無到有,0到1的階段採用了fi的判斷方式,長大後由於生活環境變化受到了ti判斷方式的影響。那成年C在判斷上將更接近與A一類還是更接近與B一類?

當然要看影響的程度,可是且慢,從0到1的階段是否具有特殊性。如果所有後一刻的認知活動建立在前一刻的基礎上,那麼可不可以說C在理解並進入ti模式的過程,其實是有fi功能在參與的(此過程需要時間且是漸變式的),理解方式影響理解結果,C通過fi理解出的ti與B的純淨ti,理因有所差距。

好了,現在我們對比AC與BC之間的差距,通過固定C、看AB可分別變得與C多麼接近的方式。首先A如果受到環境影響接觸ti,與C同為在fi的基礎上接觸ti,可慢慢變得接近C;而B無法補足在「fi基礎上」這一條件,就算B後天接觸fi試圖中和,那也因是在ti基礎上的fi而全然不同。再接著繼續,從目前呈現出的現象來觀察:

C同A一般擁有理解fi迴路、動機、情形的能力,處於了解卻不全然認可的狀態;較之B鮮有了解fi,C同B相比對ti的了解則弱乙個層次。如此來看,將C與A歸為一類顯然地優於將C與B歸為一類。那麼推廣開,從0到1這一特殊時期發展為相同人格的個體們,被終身歸為一類也許是恰當的。

人格不變論是否有立足之地了呢?

(我試著給出乙個解釋,後期施加影響的模式被初始模式收納置於最高層級之下,發展順序與元敘事的屬性決定其無法顛倒位次。)

而上述設想也並非完美:想想嬰幼兒階段因認知功能薄弱也許經歷過軸別選擇的搖擺;還比如認知方式的迭代或許可強大到將異端在新迴圈的反覆中隨時間慢慢排除(,可是這不是近乎覆蓋過去的所感甚至記憶了麼?如若過去有記憶在,記憶能否承載過去的認知模式殘片對當下產生影響,從而與純淨典型者的模板區分開。

倘若乙個人站出來說ta的人格改變過,那ta的記憶是否有被完全迭代乾淨了呢?變得對自己過去的行為完全不理解,好似一切存在於另乙個人身上,這會發生麼?

總的來說我傾向於人的認知在時間尺度上有不變的部分。那我們到底據此來界定單一人格的範圍,還是尋找其他恰當依據,更對大家而言有意義呢?

。。。。。

阿還有許多等待思考的問題吶(tbc)

我們真的能清楚感知到自己的全部意識活動嗎

方外 這種問題很好,只是問題太大,非三言兩語能說清啊。我們的意識遍布宇空,只有佛才能坐觀天下。常人的意識是月明星稀,一葉障目,極難全部感知只能感知到很少一部分。 動停 當然能。但是要有正確的方法,沒有正確的方法當然就不可能,而 道德經 講的就是一種這樣的,通過自己的看得見的身體,控制自己的看不見的心...

我們追求的東西真的能得到嗎?

閒聊 既然是追求的東西,那得到的記錄也是非常小的,舉個例子,我們人人都嚮往真摯的愛情,這也是我們追求的東西。但是到了最後我們真的得到了嗎,大多數人的結果應該是並沒有。其實追求的東西往往會隨時間改變的,在我們得到了一件嚮往已久的東西時,這個也就只能讓我們滿足於那一時,過段時間,我們就會去追求新的事物。...

我們真的能遇到真正的朋友嗎?

放不下 好朋友應該不是非得粘在一起,畢竟人都需要隱私的。然後友情這個玩意兒,比較微妙,但是我們還應該用真心對他 她,他總會看到的。或者自己自強好了,變的圓滑 人未走茶已涼 真正的朋友,你指的是無話不說的那種吧。能遇到,肯定能遇到!但是無話不說的話,應該不會持續太長久。你的這個問題,應該是很多青年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