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社會科學 心理學和經濟學是最基礎的科學嗎?

時間 2021-06-12 03:10:05

1樓:字興

物理學算科學吧?

我先避開談經濟學和科學的關係,因為在每個人的心中科學的定義可能都不一樣

我來談談經濟學理論和物理學理論有什麼異同

1.先說同:兩者研究方法是類似的

兩者都是採用的歸納法和演繹法,即通過對觀察到的客觀現象進行總結歸納,然後建立模型,推演模型,最後通過實驗或者各種現象驗證模型。

例如:牛頓提出了三定律,亞當斯密提出了理性人。

2.再說異:兩者理論的邊界寬度不同

理論邊界寬度衡量的是理論適用範圍的大小,衡量它的尺度這裡考察三個方面時間上是否守恆,空間上是否守恆,個體之間是否守恆

物理學定律,在今天的觀察能力看來,三者基本上都是守恆的(除開K介子)

即使說,物理學定律在100年前是對的,在現在他也是對的,200年後他應該也是對的(觀察能力不變的情況下)物理學定律,在美國成立,在中國也成立,在太陽上也成立,在三體星上也成立。物理學定律對個體之間是沒有差異的,石頭受萬有引力,蘋果受萬有引力,只要物體本質沒發生變化,他就會受到物理規律的影響。

經濟學規律的話,適用性就要窄很多了

經濟學規律每經過一段時間就要失效,需要由新的經濟學家來提出適應當時時代的經濟理論,從古典經濟學到現在的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和新古典經濟學,除開主流的經濟學理論,還有很多非主流的經濟學理論,例如區域經濟學,側重於研究乙個社會集群的發展,發展經濟學,關注於研究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德國歷史學派,新制度經濟學等等

前者說明了經濟學理論在時間上不守恆,後者說明了經濟學理論在空間上不守恆,行為經濟學的研究還告訴了我們人與人之間還不是守恆的。

造成這些不守恆根本原因是由於,人類社會的差異化,變化性太大了,而且無法嚴格做控制變數的實驗,沒有乙個經濟學家能夠跨越時間、空間以及個體之間的無窮變化,抓住那萬變中的不變,甚至不用說不變,就算抓住那些變得很慢的量,也是相當難的

經濟學歷史上一共有兩個人,抓到過這萬變之中變得很慢的量,乙個亞當斯密乙個馬克思

亞當斯密,提出理性人假設,認為人都是趨利的。就這短短乙個假設,讓他成為經濟學鼻祖,開創了用數學方法研究社會問題的先河,因為「利」這個字是可以進行量化研究的,例如工資、利潤等。

馬克思,用生產力的進步解釋了人類社會為什麼會發生變革。但馬克思的經濟理論並沒有被主流經濟學所接納,一部分原因可能是政治利益和意識形態不符合西方價值觀,另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馬克思理論是定性描述而不是定量描述,不能用數學的方法驗證。

說到後面有點偏題了,就這樣吧,反正也沒什麼人看

2樓:

不過我有個猜想,前人應該已經提出過了,人類用自己的大腦研究人本身所能獲取的知識的是有極限的,必須出現乙個「他者」,才能徹底看清人類自己。

科學最重要的是客觀和精準,科學由人操控,客觀性和精準性就必然受限。

比如常見的倫理審查問題,以正常人類的觀點,倫理審查是必需的,但是,科學的發展必然會在這方面受限。

將來這個「他者」可能是外星人或者可以自我繁殖的強人工智慧。

為什麼社會科學(心理學 經濟學 政治學)至今沒有誕生牛頓定律那樣的第一性原理?

因為人的主觀性和侷限性,事實經驗的動態檢驗相比自然科學重要的多,光靠想象拍腦袋是行不通的 研究自然科學時做出先驗假設是常規操作,這個時候隱含了 正確概率很大 的期盼,這個方式對於社會科學適用範圍就窄得多,不光微觀上的 假設 本身經常就是錯的,更重要的是巨集觀上人的主觀性會動態影響規律 從而造成預期設...

心理學 社會學和經濟學都是屬於科學嗎?

你好明天 心理學,社會學和經濟學中,使用不科學的方法研究,大有人在。沒人關心它的學科分類,就只是看有沒有符合科學精神。科學是工具,你在敲釘子的時候會用錘子 而不是榔頭。例子 和人類談感情的時候,用感情,比較有效。 范不說 我認為純粹科學的代表是理論物理學,和認識論。對於心理學的認知心理學和認知科學是...

在社會科學中,為什麼經濟學不再以 某某主義 為主流了?

李以漁 有人問 星巴克的咖啡為什麼賣這麼貴?有人答 喝得起星巴克,表示我有錢有品位,星巴克真賣便宜了變成街邊上蘭州拉麵的檔次,鬼才去。帶上MacBookAir,點一杯卡普奇諾,望著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星巴克裡打發乙個下午的時光,個人的白領商務形象就堅挺了。星巴克也深蘊部分中國人的心理,傾力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