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有沒有類似向死而生的表述?

時間 2021-06-08 17:30:25

1樓:

先了解一下十二因緣,只要存在根本無明就會有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如果只是從字面意思來說,死了就是另一種生,所有的遊戲又開始了。

如果以向死而生這個行為來說,我覺得

1.淨土法門;2.發心菩薩的無畏和勇猛精進;3.佛陀往昔曾為梵施國王時,為了一句偈誦願意付出生命……等等,

這些何嘗不是向死而生。

2樓:林彬懋

藏傳佛學詮釋「十二緣起」有乙個「二世一重因果」的說法,以「死亡」的黑暗過程為「無明」,先進入「中陰身」,以令「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等九支都在「中陰身」裡醞釀,而「取」相當於「入胎」,「有」則為「住胎」,賸下的「生」就是「出生」了,然後「大千世界」剎那成形,倏忽「老死」,人生匆匆,當真是「白駒過隙」。

這裡的解說與海德格的「向死而生」絲絲入扣,只不過海德格沒有「緣起」的觀念,更沒有「中陰身」的概念,所以他把這段在「中陰身」裡醞釀的「無明、行……取」的過程以「非存在」的概念來敘述,但是「中陰身」所歷經的「時間」不是人世間所了解的「時間」,只能是當「存在(生,或being)」與「非存在(死,或death)」俱在(mit-da-sein)時的「即起」的觀念。

這也是我認為《存在與時間》的翻譯不甚妥當的原因。海德格其實並沒有談到「時間」,而他的「存在」實以「非存在」為其內涵,所以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俱在與即起」,是為「死生」俱在,「向死而生」即起即滅之意。

3樓:普波居士

是呀,佛法之中壓根沒有向死而生的文化 。向死而生不是佛法的概念,佛法中從來也沒有這種莫名其妙的邏輯。佛法講的是解脫的智慧型,是讓眾生學到從煩惱痛苦中得到解脫的智慧型。

人們每天面對的不是死,也沒人天天去想到向死而生。人們每天都是面對著大大小小的各種生活問題、煩惱和病苦。所以佛法的目的就讓眾生離苦,無復煩惱,解脫自在。

你把佛經理解錯了,要多聽經聞法,不要一葉障目。

4樓:阿公尺

沒有,佛教中死亡和海德格爾說的死亡不同。海德格爾說死亡是最本己的,無所關聯的,確知而不確定的,超不過的,所以才有了向死而生。但在佛教的觀點裡,死亡不是終點,死亡不是一切的解脫,所以不會有向死而生的理念的出現。

5樓:「已登出」

心經總綱。

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我連恐懼都沒有了,我都沒有牽掛了

我為什麼會怕死?

我連做凡人的執念都不要了

我怎麼會不能涅槃

這條路,捨棄需要捨棄的一切

又有什麼

生死?何其淺薄

向死而生是可悲的嗎?

想吃小核桃仁 當你覺得它可悲的時候,你就會收集證據去證明它可悲。當你覺得慶幸的時候,你就會收集證據去證明這是何等的幸運。當你在思考死亡的時候一定要記住乙個前提。我們的存在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就像黴菌在合適的培養皿中就會瘋狂生長一樣,我們只是被稱作生命的化學反應。這生物性的本質是不變的,而主觀性的觀點是...

向死而生的意義是什麼?

小小的行星 向死而生有助於克服對壓力和未知未來的恐懼感和不安全感,沒有別的用處,只有給你真正的安靜,心靜的狀態,也就是禪定,福報大的人,容易禪定,福報淺的人,注意力不會集中。不會被八風吹動。淡定,從容 反過來,就是向生而死 什麼都怕,這個那個,這個又怎麼樣,那個又說了什麼話呀?他今天眼神不對.這種,...

如何克服向死而生的恐懼

曉曉的小空間 我的經驗是,畢業後工作,在熟悉工作之後,就是懶惰,每天無意義重複,圍繞著孩子過日子,沒有去想自己的生活,隔一段時間就會難受,鬱悶 去年自己在外晃蕩一天後,想清楚了,要改變,去年6月開始跑步,開始買感興趣的書看 去年年底看到向死而生這句話,出生或許帶有計畫性,但是死亡是沒辦法計畫的,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