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申請 PhD 時重視學校名氣超過導師和專業水平?

時間 2021-05-07 03:41:47

1樓:

小眾社科 + 小眾領域這決定了我很難在高名氣的學校裡找到我想做的方向的老師, 更不要提有若干潛在導師的幻想了。 這是小眾的不好之處,但是也有好處:圈子裡哪位老師出身於什麼lab的訊息( PhD or postdoc) 很快就能理清楚。

以我的方向為例,老師們基本都是出身於兩個lab的,選校工作量大大減少。

再說說個人的phd專案選擇標準:系裡國際生的placement & 系裡是否有超過3個以上的潛在導師符合我未來想做的方向 & 系裡老師這幾年發的文章裡非本校的coauthor有哪些 & 近幾年畢業和在讀生phd期間文章數量和質量 :P

之前phd quit過,讓我清醒地意識到去做乙個自己絲毫無興趣的領域 + 糟糕的導師會有什麼後果。 當然這也和個人期待相關。我的目標就是畢業後去個名不見經傳的公立TT AP,灣區賺大錢和我應該沒什麼關係叻。

2樓:張俊傑

如果讀博動機單純,將來準備走學術界道路,應該以選擇導師為優先。

如果讀博動機「不純」,為了出國、戶口、學位而讀博,不確定將來是否去學術界,可以以選校為優先。

從導師的角度來看,會盡量避免挑到第二類學生。

3樓:

目前申請季,可能未來也會經歷類似的問題。

大致看了一圈,這裡的回覆基本上是基於「你的經歷」會怎樣被他人衡量的角度作出的。

其實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考慮:

1. 高的平台是否一定適合你?

2. 研究興趣的匹配程度?

對於我而言,我需要考慮的乙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是否平台越高越好?以我的個人經歷而言,在乙個人才濟濟的地方(想到我高中,學霸遍地,我一直都是吊車尾的那個,頻繁的負反饋對我的成績必然起到了負面影響,最後高考也只是剛過一本線),是否受得了同儕壓力?我個人的感覺是,如果能找到乙個溫馨的、寬鬆的、熟悉的環境,對我來說是比較合適的。

不過我也許確實會因為放棄更高的平台後悔,現在想來主要是我的虛榮心和長輩的壓力,這個問題也許是次要的,但是解決不好後患也可能很大。

總之個人認為很重要的一條是個人的意願。

4樓:

我今年申請phd也遇到了這個問題啊啊啊

轉專業,幾個大牛老師,喜歡的科研方向,學校UMN

和乙個自己擅長的專業,學校某H

5樓:Lee luck

這個問題可能不久以後我也要遇到。目前自己的大致想法是:

把學校的綜合排名大致分層,每一層裡分別比較適合的導師,進行意願排名。申到更高一層就不考慮低一層的學校,選擇同一層裡最適合的導師,這時候就不需要考慮同一層次裡學校綜合排名的細小差別了。

6樓:今天做實驗了嗎

你博士期間的時候如果能做出點什麼好的成果那麼學校名氣的作用就不是那麼大了,但是如果你博士期間做不出什麼東西,等你畢業了,學校名氣就是你兜底的東西

7樓:

「如果你申請/去乙個學校只是因為某乙個導師,那就不應該申請/去。」

有的答主也說了,進組都是有不確定因素的。比如funding不夠,正好沒有專案,甚至導師跳槽你不知道等等。

導師水平和學校名氣都是要考慮的。乙個好的導師對博士生真的很重要。北美的教授(其他國家不清楚所以說北美)的組更像乙個小型公司,導師在經濟、精神、學術上的指導等於你公司的老闆+頂頭上司。

同時學校的資源(設施,政策,學術工業界資源,校內外funding,校友網路等等)也很重要。

不覺得這是乙個0和1的問題,沒人能告訴你絕對的答案。

8樓:

有個前提問題是:

你確定你們所了解的學校名氣一定是你們想象中的名氣嗎?

通俗點:

你確定你所了解的學校排名是業內認可的排名嗎?以及你確定你的學校的綜排差10或20個名次真的影響能大過某些導師在業內的排名嗎?

9樓:斷魂槍

好學校更重要,主要是因為在接觸導師之前,你對他/她的了解很有限。如果合作愉快則萬事大吉,如果不愉快呢?好學校也許會保護學生,差學校,尤其在大牛導師面前,會保護學生嗎?

當然,如果確認對導師有深刻了解,比方說之前就在組裡實習過,那就沒毛病。其實很多人讀博有點太急於求成,想讀書的時候就發好文章,一舉成功,其實不必。

10樓:

看你讀博的意圖究竟是什麼。如果是為了好好做學術,那跟乙個好專案組好導師是最好的。如果只是想刷一刷學歷,去個好學校裡比較容易水過的組是價效比最高的。

怕就怕,想刷學歷的人去了普通的學校跟了嚴厲的大牛;想做科研的人去了名校跟了混日子的tenure。

11樓:亞林的自由世界

作為業內人士非著名創業公司CEO,行業內摸爬滾打小十載,可以回答一波。這兩種選校方式並不衝突,沒必要對立起來,只是挑選的順序不一樣。

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來看。

首先是考慮申請成功率,尤其是獎學金的申請成功率,而PHD階段大家都知道,導師的許可權非常大,能決定錄用與否,所以方向合適又能聊得來的導師,自然是首選。這個思路沒有任何問題,畢竟你的老闆才是你的衣食父母,不然誰給你錢誰帶你做專案。

其次是未來發展,排名更高的學校往往決定的是下限,導師決定的是上限。業內還是學術界的需求不太一樣,如果導師的確挺牛,往往上限更高,如果跨行跨領域比較大了,導師的作用肯定比學校的小,此時學校的下限作用就會更重要。

還有就是回國,學校更吃香。導師是只是乙個人,是人就會出現不穩定性,按有的答主說的萬一歸天了(這個真的會存在),畢竟人不在了關係網就很容易不在了。

導師存在更多不穩定因素,可能今年在A校實驗室,下一年某些原因不招生,再下一年專案結束換到了B校,如果跟導師混的好,也可能會跟著去B校,混不好的咋整呢,換導師,換課題,提前畢業還是轉master呢?

就跟我當年一學生申請到了一世界top5的學校A和一專業世界top5,導師是大牛的學校B,學生想去B,我也非常喜歡B,但是我還是推薦他去A,因為他考慮回國,目前也的確是回來了,在深圳發展甚好。他說當年在A都差點沒畢業,B的導師據說要求超嚴格,想想就可怕。

但是,針對申PHD的學生,我的建議依然是先劃定好選擇的學校範圍層次,考慮排名專業名氣等因素,然後再從這些學校中選合適的導師。除非自己本校有大牛教授能推薦的,否則選導師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

12樓:Alpaca

看什麼學校什麼老師吧。有些學校是頂尖學校是國內人耳熟能詳的,比如哈佛MIT可能看學校名氣有點用。有些學校沒啥名氣但是乙個排名30乙個排名40。

那40的學校有好老師那肯定去40的啊,反正管你排名多少,國內hr都不認識 。我們這裡八大讀博都沒啥區別,頂多可能雪梨大學,墨爾本大學更有名一些。我甚至見到很多國內頂尖985的讀AI博士不去八大去UTS的,畢業後也發展的很好(e.

g. 去deepmind,找到八大的教職)。

13樓:

無腦回答一下:選學校,而不是選導師,也不要看專業實力。

兩件事:

第一件:入學前,我跟乙個同學聊天,驚然得知,他拿到了比我們學校排名高很多的學校的Offer,然後選擇了我們學校。當時我就,整個人黑人問號臉。

答曰:我們學校的這個老師比較nice專業水平也好些。現在呢,天天跟我們吐槽他老闆奇葩。

所以說什麼呢,你「覺得」老闆專業水平好,人nice,只不過是你的主觀感受罷了。。。學校排名和聲譽是客觀的不是假的。

第二件:一同學,拿了綜合非常top的學校的offer和我們學校的offer,但是呢,他那個專業吧,我們學校整體實力好一些,歷史也悠久一些,遂來了我們學校。但是實際情況呢?

那個專業實力差但是排名高聲譽巨好的學校,基本能靠各種方法,讓畢業生至少人手一篇top,我們這裡呢,自然是基本不可能的。原因就在於,很多東西存在資訊不對稱,作為掌握資源少的一方的我們,做了錯誤的判斷。

所以呢,最正確的應該是,基於可靠性高的客觀指標來做決定。

選導師而不是選學校,真的是太天真了。

14樓:

優先選擇名校而不是導師,可以增加PhD期間抵禦風險的能力。換句話說,優先選擇名校在可能犧牲一部分上限的前提下確保足夠高的下限。

假設乙個學生拒絕了名校的offer,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普通學校的牛導師。一旦下面其中任何情況發生,這個學生都有可能會後悔當年的選擇:

風雲突變

入學之後牛導師突然說組裡因為經費短缺,今年不新招學生了。

牛導師同時讓三個學生進組輪轉,但只有乙個新招學生的名額。

進組一年以後牛導師跑路去industry了,所有學生要麼畢業要麼換新組

導師歸天( @P總 補充)

如果在名校這種必須換導師的情況發生,同樣級別的好導師數量會多不少,會增加選擇麵。

2. 磨合失敗

牛導師組裡有50個人,互相競爭學生優勝劣汰

牛導師是空中飛人,全國各地巡迴演講拉funding,基本不管學生

和牛導師有非常大的分歧或意見衝突

和1.一樣,在名校換導師或者找到乙個不錯的co-advisor的可能性會大很多。

3. 中途跑路

qualifying exam沒有通過,讀博不能繼續,只能拿master走人

因為種種原因個人不想繼續讀博了,只想拿master走人

名校的master依然可以開啟很多大門,但普通學校的master就不一定了

4. 敗給現實

讀博課題不順,6年過後沒有大文章,找教職希望渺茫

讀博課題不順,對學術界失去熱情,只想找工作

讀博課題很順,但去工業界的朋友已經年薪30萬刀,想想未來在學術界的苦日子,跳坑蠢蠢欲動

博士畢業找工業界機會,名校的名氣加成非常重要。

5. 切換領域

物理PhD畢業後發現生物口人傻錢多,想來分一杯羹

統計PhD畢業後發現生物口人傻錢多,想來分一杯羹

化學PhD畢業後發現生物口人傻錢多,想來分一杯羹

牛導師的名氣很多時候侷限在領域之內,如果想要換領域尋找機會,可能牛導師的名氣沒有太多作用。學校名氣加成很大。比如如果醫院新開乙個DL的坑,主管招聘的醫生們大概率不知道computer vision領域的大佬和頂會,但大概率會把Yale和MIT的CS PhD放在同樣的心理檔次。

(這個回答主要針對北美實驗學科的PhD,其他情形請謹慎參考)

15樓:

我的很多同學在剛開始讀博的時候,並沒有明確的研究方向或者確定的導師,而是在逐漸摸索嘗試中確定下來。有些雖然開始有確定的方向和導師,但後來又換了。那種入學前就確定了導師和方向,並且一直堅持到畢業的,並不多見。

畢竟本科畢業能有多大的學術成熟度。

所以太過看重導師和特定方向的專業水平,而去乙個綜合較差的學校,風險比較大,後面沒有反悔的餘地。

以上還說的去學界。要是去業界那就更看學校的綜合水平了。湘潭大學計算數學那麼好,出了計算數學的圈子,有誰認這個學校?

如何看待找工作時重視第一學歷?

其實這個答案很簡單 目的就是選拔 有時候不僅僅是你的本科學校是找工作時候的參考標準 你的性別 長相 身高 年齡 家庭背景 政治面貌 普通話水平 外語口語 視力 聽力 肢體協調度 高考成績等等也都是選撥標準。只不過有些是你後天通過努力可以改變的,有些是你過了這個階段就無法改變的罷了。本科學校不是無法改...

申請美國數學phd如何套磁?

明德立人趙老師 說一下套磁的基本操作吧。套磁的基本操作步驟呢 1.首先明確自己要申請的專案具體的研究方向,準確定位 2.定位明確後,對目標學校的目標院系做充分調研,篩選出每個目標學校符合自己申請方向匹配的教授名單。3.根據匹配程度和感興趣程度為每個學校的professors列出乙個1234.的先後順...

轉專業MA與本專業PHD,如何抉擇 申請北美的研究生專案?

PhilosophyXue 我本科也是在國內讀的法學專業,今年秋季開始在美國乙個top的哲學MA專案讀書。看到題主也是法學背景感覺很親切,也十分理解您現在的心情。我當時著手申請的時候也是因為自己是非哲學專業而感到焦慮。但是,我能夠申請上現在所在的專案至少也說明了雖然非哲學背景在申請中可能會是劣勢,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