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眾多基礎學科的博士後最終去向是什麼?

時間 2021-05-05 20:51:22

1樓:

生物、化學、物理等基礎學科的博士,如果不適合做faculty+找不到tenure track,很多會在各大知名院校之間周轉來周轉去,不停地讀Postdoc。

2樓:投必得論文編譯

很多繼續做博士後,成為千老。或者轉行進入工業界,最近data scientist比較火,只要你懂統計和程式設計,加上博士研究背景,可以去很多行業,比如金融,網路公司等等。很少一部分,能夠靠自己的專業技能進入工業界,因為需求量太少了。

還有很大一部分華裔博士後,回國做學術去了,國內給的待遇還是不錯的,至少有很強的成就感。很少一部分,找到了教授工作,在學術界繼續奮鬥。

3樓:嘿嘿嘿

轉cs吧。

美帝教職有多難你們比我清楚吧?

想回國找教職,那先看看這個問題下面的回答吧http://www.

41個回答。

4個被摺疊。

36個回答反應很難,山大這種要十篇核心,浙大這種大家就不要想了。

還有乙個回答說很簡單,怎麼個簡單法?中西部、三本、月薪5000。

呵呵。我看還有很多材化生環境醫藥,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早點轉cs吧。

4樓:[已重置]

我似乎可以談談天文學科。一般能找到postdoc的就算是不錯的研究者,然而想找到教職,那麼就需要在名校做postdoc了。我的認知是,天文領域牛校和普通學校的差距非常大,具體說來,牛校指專業前10,普通學校指專業30以後,普通學校不論從師資還有硬體到人際關係都差很多。

可以說,天文領域到30之後的學校做postdoc以後想找到教職的機會會大大減小。

不過天文應該不能算火坑專業,做觀測的去工業界搞搞大資料啥的沒什麼壓力,做儀器的可以去做精密儀器,做計算天體物理的最不濟就是去當碼農,有的還可以找到油工這種,可能只有做理論的比較慘,但這類人很少很少。

同時,國內天文發展比較快,目前招人似乎比較積極,10年後等山頭佔完了會不好說。

5樓:Mellisacat

個人經驗: 數學,統計,理論物理,反正和stochastic equation沾邊的,去投行幾年後,做quant 收入上都是1%的。 化學,生物,物理,專業偏實驗的, 多半要在學術界和lab裡打拼。

如果可以進學校,最後混到tenure, 收入主要不是工資,而是funding 和外面的consulting. 也算是名利雙收。當然,個人的導論,運氣和實力並存,也是看造化的。

6樓:

quant碼農說轉就轉嗎???基礎學科PhD平時整天做實驗做個五年,頂多下班了放假了準備一下轉行,為什麼就覺得自己憑著乙個PhD學位,就能競爭過那些本科就開始勤勉地朝著金融CS方向努力的人???隨機分析學會了嗎?

C++寫了多少行?機器學習演算法會幾個?不要覺得學了基礎學科自己就什麼都能瞬間學會了,尤其是某些數學物理方向的,還以轉行容易勸人入坑,你們的心比勸人入坑的生化情懷黨教授還黑!

7樓:包子

強答乙個,並不在美國,但身邊所有的PhD都是異口同聲,去industry。我問他們有這麼多position嗎?他們說盡力。目前來看,沒有乙個想繼續留在學術界的。

然而我心裡想的是: 除了分析proteome資料和做些lab work,你們還會啥,又想去工業界又不多學點相關的。。。看人家CS博士晚上還在做那麼晚,你們五點一到就跑了……

8樓:Yuhang Liu

我老闆手下乙個博后(巴西出生的義大利人,雙重國籍),去年跟我們透露他在面倫敦的一家hedge fund。他說他平時大約花30%的時間自學金融數學的一些東西,也去沃頓旁聽過一些課程。

然後他說他拿到過那家hedge fund的員工資料,裡面也有純數轉行出來的,最牛的那乙個兩位數的publication,還發過Annals.博后的原話是:"I'm pretty sure they could find a good position in academia.

But they chose to quit.."

不過他應該還是更願意留在學術界。明年博後期結束他又會被扔回到job market上,他跟我們說先看看能不能找到位置,找不到就退出吧。

然後也見過系裡其他一些博后也在自學機器學習之類的。其實身處學術界的人對job market都是很了解的,有人願意留,有人願意退出,都是個人選擇;在現在這個市場環境下,願意退出的人多,我覺得也是很正常的。

9樓:

極少數的牛人成功得成為了奴隸主,繼續著前輩奴隸主們的印記。一部分的人幸運的在工業界拿到了職位,但是戰戰兢兢朝不保夕,一部分人自學程式設計資料改行去做了馬公,還有一些人一致死磕自己,終於成了千老

10樓:Ke Xu

phd畢業要走學術路線當然必須做postdoc。不做postdoc的話出路還是挺多的比如進投行,搞資訊,做科學寫手,做編輯,進law firm都大有人在。不過話說回來了,科研是有錢人的遊戲,屌絲就不要進來玩了,你們玩不起,還是本科畢業就老老實實找工作賺錢養家吧,現在生物圈怨氣沖天就是被你們這幫屌絲搞的。

11樓:侏醫生

好心酸啊。

不過我自己有過一段純科研經歷,體會是純科研由於不接地氣,在經濟收入上是絕對普遍低於實用性崗位的。

不過還是有一小部分大牛,能混出頭,過的很滋潤。

唉。看個人吧。

12樓:

PhD只有不到10%能找到教職(還是在不看學校好壞的情況下)。

就物理來說,不做學術的PhD畢業後通常會去做碼農和quant,也有自己創業的。

13樓:

說說我知道的情況吧。大部分想留在學術界的都留下來了,但是難度肯定越來越大,現在組裡找教職的博士後去年沒找到,今年繼續找的好幾個,應該也會有還是找不到的。要麼放低標準去爛學校,要麼就繼續做博后。

留在學術界的除了找研究型大學的教職,還可以去當學術期刊的編輯。如果能做到高影響因子的雜誌還是很吃香的,去哪兒都有人追捧。比如我老闆以前的學生有個已經當上Nature Chemistry的主編了About | Chemical connections on WordPress.

com還有個選擇就是去當老師,非研究型大學,文理學院,就上課基本不用搞研究,這種基本就算脫離學術界了吧。

另外的就是去工業界了,了解並不是很多。

14樓:

有趣的問題。

有個反映美帝國主義頂級學校基礎學科PHD的生活的電影叫做博學無術 (豆瓣)

影片中的角色都是真人出演的,我當時看完了想知道美國基礎學科博士的出路,於是就上L家搜了他們的名字。

女主角專職做這方面的電影工作了,男主角在NASA,萬年沒畢業的師兄去了一家糖果公司,還有其他幾個人,總之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出路最好的就是男主角了……

15樓:天將明

第乙個對綠色螢光蛋白基因進行了轉殖和測序的生化學家Douglas Prasher,令人遺憾的退出學術界後。。。。開出租去了。

不是吐槽,是感到遺憾(私貨:做基礎真的要蠻苦的)

16樓:

據說:能留在美國做終身教授的為數不多。許多人做了幾年博后還沒拿到助理教授的offer,還有一些拿到了助理教授的offer,但幾年下來又拿不到副教授的offer,只能走人。

能拿到副教授及以上的offer的很少,他們一般在他們領域都做出了不錯的成績。

那些最終沒拿到終身職位的人,很多選擇回國,在國內他們還是相對比較有優勢的,有些不願回來,甚至轉了行…

總之,形勢不那麼好,出國也不一定好玩,造化在個人。

17樓:

不得不告訴你的乙個悲劇就是:出路很差。

就中中國人而言,大部分是無窮無盡的博士後,然後再找個很差的學校留校做教授。這幫人的心態是有嚴重問題的。因為等到事業安頓(且把獲得教職說為安頓。

實際上獲得教職僅僅是悲劇的開始。中國的青年教師是乙個比乙個悲劇),發現以前一起玩耍的夥伴都兒女成群,結隊去打醬油了。

這些年,名校基礎學科畢業的博士能去的學校越來越差。不過這還有一些市場,畢竟中國好多高校充斥著沒有博士學位的「教授」們。

剩下的就很亂了,有的人可以去投行,有的人去IT公司,有的人進事業單位,有的人進名企做非技術,有的人繼承家產。

研究宇宙的基礎學科是什麼?

春風 宇宙的基礎學科當然是自然,因為宇宙是自然運動之結果。物理雖然可以解釋一些自然運動和分子運動,但無法解釋一切自然運動。數學也如此,就像數學來自自然數而解釋不了自然數一樣。自然科學之神密無法想象,每乙個自然點都是乙個無解之迷,所以到現在世界基本沒有什麼關於自然的教材,所以自然這個學科在教程中只是曇...

博士和博士後的區別?

很多人都拿國外的博后和國內的混為一談。這兩種情況需要區別對待。在中國,博士後不太像一種工作經歷。首先入站需要許多的手續和報備,還有乙個導師 雖說是合作的,但是人事都會預設他是導師身份 其次博士後的報到證本來是不發放的,後來改為了需要報到證並且只能打一遍 區別於工作的同學在兩年擇業期內可以改派,可以列...

如何自學社會學這樣的基礎學科?

傻白甜 社會學科,即 社會網路分析 它表明工作任務往往通過傳統組織邊界之外的社會網路完成,涉及很多正式員工之外的工作者。全域性互連 李治 如果題主是覺得有意思而有這類想法,我還是勸題主放棄吧,任何學科如果想學習的話都是極其無聊的過程。沒有強大的環境下,盡量還是學好自己的學科就好了。另外,個人覺得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