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和社會學專業人士如何看待「異化」和「物化」這兩個概念?

時間 2021-05-09 19:22:20

1樓:董震

正經的挺多人都說了,我來說些不正經的。

一開始馬克思寫1844手稿的時候,它只是個手稿,沒有變成一本書,所以大家不知道這玩意的存在。後來盧卡奇提物化,大家覺得挺靠譜,但這只能算馬克思主義,並不是革命導師提的,後來大家挖到了手稿,發現跟盧卡奇說的差不多。。。

所以你們說是不是盧卡奇很牛叉???反正我講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的時候確實認為他算個一流半馬克思主義哲學家。

2樓:Andy

作為社會學的學生,我來聊聊馬克思的觀點。拾人牙慧,大家笑看。

首先異化的是社會中整體人與人的關係。馬克思認為資產階級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將整個人類帶入到乙個單一社會秩序的範圍之內。但是,這是通過市場化的行為來實現的,通過把所有的個人依賴關係轉變為交換價值的方式來實現的。

資本主義社會所實現的這種普遍化社會關係,是一種變形了的階級關係。資本主義的核心建立在資本與勞動者對立關係的基礎上,既然它的運作只會使勞動者普遍處於一種異化的狀態,那麼,資本主義內部就不僅包含了將自身推向滅亡的力量,而且還為其超越鋪平了道路。

好,那異化的狀態到底一種怎麼樣的狀態呢。馬克思提到了四點,一是人同自己的勞動產品。二是同生產活動。

三是同人的類本質。四是人與人關係。(大家可以翻看1844經濟學哲學手稿,不過原文確實艱澀難懂,他的陳述也較為含蓄而簡略)

這裡面我提大家最容易有感觸,也最容易理解的第二點是人同生產活動。

勞動者在工作本身中異化:「如果勞動的產品是外化,那麼生產本身必然是能動的外化,或活動的外化,外化的活動。」工作並不會使工人產生內在滿足感,使工人「自由地發揮自己的體力和智力」,因為這種勞動僅僅是由外在環境所強加的。

工作成為達成某種目標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這一點可以從如下事實中看出:「只要肉體的強制或其他強制一停止,人們會像逃避瘟疫那樣逃避勞動。」

馬克思的訴求說簡單也非常簡單,那就是個體的特殊天賦和能力得到充分發展。

3樓:

「異化」這個概念最早是霍布斯使用,霍布斯在其著作《利維坦》中認為人性本惡,在自然狀態,抽象的原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像狼與狼之間的關係,長期處於爭鬥的狀態,在君權神授的自然社會裡面,人為了獲得對事物的占有和使用的權利,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東西,這也就是一種自然權利,而只要人類一直延續這種自然權利,將會導致人們永遠處於紛爭之中,這只會造成更加嚴重的相互鬥爭,使得他們無法活到自然賦予他們的應有的壽命,於是,人們便通過相互訂立契約來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每個結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權利全部都轉讓給整個的集體。因為,首先,每個人都把自己全部地奉獻出來,所以對於所有的人條件便是同等的』)他覺得「異化」就是權利或者是財富的讓渡或轉讓

盧梭利用政治異化角度揭示了國家產生的根源,他認為人們通過「社會契約」而建立的國家違背了人們最初的目的,而國家變成了壓迫人們的政治權力,因此,國家是社會異化的集中表現,人越是社會化就越是遠離自己的本性,人的自我完善化同人本身相對立

直到黑格爾出現,「異化」才算是被系統闡述並被正式使用,黑格爾明確了「異化」的三種形式;

一. 絕對精神可以通過「絕對理念」從而異化為自然界(絕對精神通過邏輯階段的「絕對理念」外化為自然界,過渡到了自然,而自然又反過來束縛理念)

二. 異化作為客觀精神物件化為社會制度和人們的社會活動(異化是客觀事物的本性)

三. 異化還體現為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交往關係

費爾巴哈認為『上帝是人的本質的異化』 宗教的人學根源是人的自我異化,在宗教異化中,人們所承受到的是精神的折磨,使得他們壓抑自己的理想和創造力,完全變成了宗教的犧牲品,上帝的本質是從人那裡得到,因此體現為人的本質,人把自己的本質給了上帝,人自身就會變得缺乏人性而貧乏,上帝則越來越富有人性。因此,宗教使得人與自己的本質相割裂,人與上帝相對立,人與自己的本質也相對立

馬克思認為勞動產品作為人的勞動物件,並不是人的自我創造的產物,它不屬於勞動者,相反它是與勞動者相對立的存在,勞動不是自由的活動,而是一種強制性的勞作,勞動已經不從屬於人本身,當勞動成為一種外在性的活動,它給人帶來的只是痛苦和壓抑,而不是勞動本身所應當帶給人的自我的滿足與快樂,所以在資本主義社會勞動本身就是異化的,這種異化即為人的自我異化,人是類的存在物,人的類本質即勞動。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勞動帶給人的並不是勞動的自由,勞動是人維持基本的生存的手段,此時,人的類本質是異己的,人同勞動產品的異化必然會導致人同勞動本身的異化

而盧卡奇的「物化」則是他認為在他所生活的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的時代,人的異化已經成為不可否認的關鍵性的問題,人與人、以及人與社會的關係已然成為了一種虛幻的關係,恰如物與物的關係那樣,人的勞動與人是對立的,且基於一種異己的力量,它不再依賴與人本身了。由人所生產的商品的生產規律和價值規律是自律性的,都不再由人的本身來控制,而是反過來控制了人本身。他認為人的勞動成為不依賴於人自身的客觀的東西,與人本身相對立,人作為主體日益變成了客體,並且成為「原子化」的孤立的存在

本身整個社會對於合理性的追求就必須符合物質生產的要求,所以無論是手工工場,還是大機器生產,商品的機制與運動規律,都使得包括勞動力在內的勞動產品相異於人的客觀性,其次,越來越機械化的精確分工,使人由主體變成客體,被生產技術所統治。生產專門化的結果就是導致勞動失去了整體性,也導致了人在社會中的聯絡逐漸減少,變得孤立,再次,作為上層建築的法律也同國家一起物化了,國家的工作人員也變得程式化,任何工作都變得可被計算,人的知識和能力同樣也都可以作為產品被售賣。看似精確合理的分工,實際上,人類的本性被專門化的分工所破壞,物質層面的合理化深入到了人的心靈的最深處,人已無法期望整體和未來

高階動物:關於《啟蒙辯證法》的一點看法

如何理解赫伯特·馬爾庫塞所說的「技術的合理性已經變成政治的合理性?」?

4樓:旗幟

異化是指,人或事物變成了一種畸形的,不受自己控制或支配的,不能保持原有的狀態的關係。

物化是指,人和事物的評價標準,墮落到了一種商品關係裡去,人們用商品價值來衡量一切事物。

5樓:無讓

本回答的考察範圍嚴格限定於馬克思本人的用法,至於黑格爾、盧卡奇等人的用法,如果有知友特別感興趣,以後再做補充。

異化:就是非正常化、非本質化。出自《44年手稿》。

按照辯證法的否定之否定規律,異化是「本質的生成—本質的異化—本質的復歸」這個三段式的中間階段。

例如,原始共產主義是人本質的生成,階級社會是對人本質的扭曲,即異化,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是人本質的復歸。

馬克思在《44年手稿》裡用「異化」來批判資本主義制度(四個方面的異化),大體上就是這個思路。

物化:就是以物為本,與「以神為本」的神化、「以人為本」的人道化相對立。出自《資本論》。

《資本論》把「生息資本」和「出租後的土地」作為了物化的典型例子。

在資本主義社會,一筆錢,存銀行之後,居然就會自動生產出利息。一塊土地,租給別人之後,居然就會自動生產出地租。

資產階級認為,利息和地租,既不是神的恩賜,也不是人的勞動創造,而是資本(物質的最高形式)內在固有的生殖能力。

資產階級的這種價值觀,就是物化。

對於資產階級的物化價值觀,封建貴族會用「神化」來批判之,而無產階級則會用「人道化」來批判之。

6樓:於連

異化就是工具化,人背離了自身的目的,成為了他人的工具。

物化就是商品化,人一切多元的價值和異質的特點、個性都要被放在一元的標準(通常是貨幣)上衡量。

強答路過。

――多嘴幾句,

濫用異化和物化沒有意義。既然引入了異化和物化也就要引入其反面作為區別。

異化的反面就是「人是自身的目的」。

物化的反面就是「以愛交換愛,以信任交換信任」。

7樓:大吉

。。。。。。不同時期的學者對異化的定義不一樣的,這個概念本身也是隨著發展更加複雜,樓主限定乙個人或者乙個時代才好回答呀,比如馬克思。a樓覺得b樓說的不對,b樓覺得c樓說的不對,你自己也會更混亂吧。

8樓:靜光

異化是指原先向著某一目的運動的事物,在某一歷史過程中,逐漸背離了原有的目的。例如說勞動,原先是為了生產出產品,來滿足人們的需要,而在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下,勞動生產出的產品越多,會導致資產階級的力量越強大,從而對勞動者造成更大的壓迫。

9樓:紀木林森

用「是」本身的差異化代替「應該」與「是」的對立,這就是辯證法的合理核心。結合我曾說過的哲學不過就是理想和現實的鬥爭,也就是說要用現實本身的多維度屬性,代替理想和現實之間的矛盾。而此一代替本身所揭示的正是物化本身作為異化邏輯的歷史表現,兩者是不同的。

物化,即物件化,而物件化永遠只能是特定物件的物件化。異化則不然,異化是物件本身的共在基礎,所以也可以將異化理解為社會關係中物件性的必然在場。黑格爾的問題,說白了就是沒有明確的區分物件化與物件性之間的差異,所以「自為」「為他」等概念在其著作中往往有著不同的含義(有待具體的資料補充)。

這是難免的,因為這種區分在概念本身之中是不可能完成,即不可能自己完成,從而必須和「他人」進行連線,物件性,實則可以理解為「他人(生產關係)的必然在場」。

物件化總是某個個體(實體)的物件化,而物件性則是建立在共在的社會生產關係中的。兩者完全可以在資本自身的分化、聚合、再生產中得到清楚的揭示和定位。

共產主義和人的解放,解放的正是因部分資本的過度凝聚所產生的其餘生產過程的匱乏。而不是任何特定的「階級」或「主體」。所以說解放本身,解放的是「需要被解放」的狀態本身。

這必然不是乙個「是」,而是對同一性的是的消除。所以解放不需要設定物件,解放的就是那被壟斷的物件化本身。

說白了,。從史前到資本主義,是乙個不斷被細化的資本聚集過程,個體性的人或者說主體,是在這個過程中被塑造出來的。而今後,這種個體化的資本聚合模式也和個體化的人一樣,會被更加細化的資本聚合模式所超越。

生產力或者說資本總體和生產關係、意識形態、特定的資本形式之間的關係,就類似於錄影帶和螢光屏之間的關係。或者更準確的說,是特定的資訊內容和不斷複雜化的可能資訊的生產模式之間的差異。錄影帶中記錄的總是錄影帶可能記錄的資訊,而資訊的再生產已經進入數位化和3D模式的今天,錄影帶自然就被揚棄了。

醫學專業人士如何看待非醫學專業人士口中的「醫學」?

橙哥 因為你的那些朋友們並沒有像你一樣有機會在醫學院校裡浸潤那麼久,平時也不會接觸到像樣的醫學常識,他們的社交活動裡,除了火葬場,醫院就是他們最不想來的地方。他們對於醫學的淺薄理解,幾乎都來自於電視廣告和道聽途說,你怎麼能指望他們能和你一樣對於醫學問題侃侃而談還言之有物?他們要是都有這水平了,還要我...

中醫專業人士如何看待鴻茅藥酒?

大眼仔 我藥師是中藥藥師,曾經問過他怎麼看待紅毛藥酒。藥師表示看不起,曾經別人送了一瓶,看了看成分,聞了聞表示不喜歡 不敢喝 就拿來泡腳了,發現泡腳也不怎麼舒服,就倒了。 喵帕斯 我們的爺輩扛過了抗戰,父輩挺過了自然災害和文革。在他們可以安度晚年的時候,而他們卻倒在了最信任的醫藥健康手裡,這是多麼諷...

專業人士如何看待正善牛肉哥

山海 朋友議論起來就去看了看他抖音,先不說打的下aj,他能做的就是去奧萊 看下面對8起集美們,他在無中生有,他在暗渡陳倉!波龍是一種原產自北美洲的大鉗龍蝦,這種龍蝦在北美洲東北以至加拿大東沿岸都有分布,因為在美洲空運至亞洲的龍蝦多為波士頓機場發運,貼有 源自波士頓 的標籤,所以亞洲人普遍把美洲的龍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