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在懂道理之前該如何教育?

時間 2021-05-07 14:29:15

1樓:藝術人生

之前在站內看到乙個問題:你認為,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什麼?

下面的乙個答主的回覆讓我沉思了很久:《貧窮的本質》中提及到這樣乙個觀點,不以教育投資的成本去計算未來孩子的回報。盡量讓孩子沒有自卑意識地去不斷學習與成長,做孩子的引路人。

2樓:

講講我的孩子吧,從小真的沒逼過他學習,目前三年級,除了美術班是他自己超級喜歡的,沒有報別的補課班,因為數學語文的成績一直很好,英語也是跟他約定好,能保持班級平均水平級就好!我常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平時除了學校作業,我們沒有額外讓你多寫過乙個標點符號

3樓:鹽選推薦

我們曾經如此渴望自己能做選擇,但一旦做了媽媽,我們恨不得替孩子做所有的選擇。那個走路還搖搖晃晃的小不點兒,突然間扭過臉,把你精心製作的、自認為營養最均衡的飯菜打翻,一口都不吃;寒冷的冬天,你的小公主偏偏要穿那件吊帶公主裙,而這件公主裙已經穿了兩個星期還沒洗過;周圍那麼多好孩子,你的孩子偏要和差生做朋友……到底該聽我的還是聽他的?一定都不是,正是那些個超乎你思維習慣之外的新選擇,教會孩子在未來的日子裡有能力獨自面對生活中的無數個岔路口。

對於小一點的孩子,家長往往可以通過哄騙或者恐嚇搞定孩子,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特別依戀父母,怕爸爸媽媽生氣,取悅父母是他們的生存本能;但是也有的孩子個性強,別的不會,至少會使勁兒地哭,比如在公共場所躺在地上哭,越哭家長越著急,也就越想速戰速決,最後可能就是打一頓。

等孩子慢慢長大,尤其是到了青春期,搞定孩子變得越來越難。本來這個年齡的孩子就容易叛逆,不讓做非要做,控制、威脅只會讓孩子越來越逆反。有的孩子會做出極端的行為,比如離家出走,也有的孩子只是表面敷衍,背地裡什麼都做。

在我的青春期家長班裡,有乙個活動是請家長回憶自己青春期時的秘密,這下子可熱鬧了:有人在父母眼裡一直是乖孩子,但能夠長達乙個學期隱瞞父母,利用上課外班的時間去別的地方玩;有的曠課逃學不止一次;還有的在大學時抽菸一整年……這些事情父母完全都不知道。

無論孩子屈服於我們還是表面上敷衍我們,家長的心裡都不好受,畢竟在乙個家庭裡,父母贏了其實就意味著孩子輸了。這往往會讓我們陷入深深的自責,因為我們並不想讓孩子輸。

害怕衝突的家長往往會選擇妥協,比如不刷牙就不刷吧,今天不想去幼兒園就不去了。即便是非常強勢的家長,在很多時候也不得不選擇妥協,因為孩子的精力比我們還是大多了,孩子在地上哭上半個鐘頭,家長的臉都不知往哪兒放,妥協是最快的結束尷尬的辦法。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他們可能已經比家長高半頭了,無論體力還是精力,家長已經不是對手。孩子有時會用極端行為威脅我們,比如你要是不讓我上網我就去網咖,晚上不回家;你要是非逼著我寫作業,我就退學。面對這樣的困境,孩子油鹽不進,很多時候我們只能妥協。

妥協對很多家長來說意味著自己輸了,我們擔心自己不再有威信,擔心自己對孩子過於溺愛,擔心孩子誤入歧途,我們也會因為失敗而對自己失望。

用乙個詞代替一句話

在我的青春期家長班裡,我曾讓家長們去問孩子:你最不喜歡父母的哪些溝通方式?大家不妨也去採訪一下你的孩子。

在孩子不喜歡的溝通方式中,「嘮叨」名列第一。父母不是天生就愛嘮叨的,面對小嬰兒,我們充滿愛意地說很多話,但那不是嘮叨。等孩子再大一點,當我們想糾正孩子的錯誤時,會發現說一遍不行,於是就再說一遍;還不行,就不停地說。

這樣的結果是情緒指數飆公升,有可能以吼叫結束。

不是說得越多就越好,有時候我們可以用乙個詞代替一句話,試試看?

4樓:新東方家庭教育

研究表明,父母共同參與的撫育是最好的教育。孩子在0~3歲的時候,最需要的其實是父母的陪伴,父母共同的撫育是孩子成長階段最好的陪伴。

1、父母共同的撫育。有的家庭可能會認為這個階段養育孩子是媽媽的責任,但其實爸爸的角色也非常重要,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家長能夠體驗到親子交流的快樂,孩子也能感受到家庭的愛,在0~3歲階段,孩子的思想尚未啟蒙,讓孩子感受到愛、親近愛是非常重要的

2、父母的言傳身教很重要,題主談到孩子愛穿高跟鞋,這很可能是對媽媽的模仿,孩子小的時候大部分行為都是模仿父母而來,在這個階段他們比較突出的是模仿能力,因此家長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寶寶模仿的物件哦

3、當發現孩子不好的模仿行為時,首先可以警告,還是不聽的話可以忽視,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覺得無趣,不再這樣做,而對於好的行為父母可以多加鼓勵,幫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5樓:橘子是橙色的

我小侄女今年四歲,我二十一了,我很喜歡和她玩,因為我覺得我能和她講道理,她也會聽。所以我喜歡她,她也喜歡我,也怕我。有一次,我和她媽媽,我們三人一起從我家出去,去她家。

出門的時候我姑她們聊天,擋著她了,她就直接推了我姑一下,我姑體重基數大,甚至沒有感覺。但是我和我嫂嫂看到了,覺得很不好。然後我們倆說她。

發生以下對話

我:你怎麼可以推別人啊

侄女:因為她擋著我了

我:你可以叫她讓你啊,怎麼能動手呢

侄女:我叫了她,她沒聽見(其實她沒有)

我:她在和別人講話,沒聽見,你可以大聲一點

侄女:我怕大聲了嚇著她(這孩子很會狡辯)

我:你可以一邊叫她一邊輕輕的拍她。

到她家了,我問她:你剛剛的事做的對不對?

侄女:不對,不可以推人的

我說來,我們演示一遍,要是剛剛你擋住我了,我推你一下,你看你會怎麼樣。

我用力推了她一下,馬上把她抓住了,對,她被嚇著了。我說要是別人這樣對你,你是不是就摔跤了啊。

她很認真的給我說:我不會這樣了

很多時候,我侄女做錯事了,可以讓她體會的,我都會這樣,她才會知道,原來這個事真的不可以做!!

6樓:心理學小妹

我也是有弟弟的人,能夠理解答主的心情喲。

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做過乙個實驗叫「餓貓逃離迷籠實驗」

桑代克親自設計了實驗所需的迷箱(見下圖)。迷箱由木條釘成,中間有乙個門,被門閂扣住。箱內有一塊踏板,連著鉸鏈,只要按下踏板,門閂就會提起,門就被開啟。

實驗中,桑代克把乙隻飢餓的貓放入箱內,箱外放著食物。一開始,餓貓在箱內又抓又咬,拼命掙扎,想逃出箱子吃到食物。無意中它觸到踏板,門被開啟,餓貓逃出了迷箱,吃到了食物。

反覆多次實驗後,直到最後,貓只要一進迷箱,便去按動踏板,逃離迷箱,獲得食物。

桑代克認為,貓是在經過多次嘗試錯誤之後,在刺激環境和正確行為之間形成了聯結,從而掌握了開門的方法。該過程也被稱為試誤學習。

桑代克指出:動物在外界環境的刺激下,也能夠不斷修正自己的行為,最終習得新的行為。學習不是突然間完成的,而是通過一系列小的步驟逐漸完成的。

同樣地,小孩子懂道理不是一下子就懂得的,也是有乙個學習過程的。

題主有提到,小孩很喜歡穿著高跟鞋在地板上走路,「講道理無效,恐嚇無效」。因為這個時候兩歲半的小孩,他的認知和理解能力還沒達到那個階段,無法理解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那怎麼才能讓他知道呢?

答案就是:試錯。

他多穿高跟鞋摔倒幾次,就會知道穿高跟鞋是很危險的事,摔多幾次,大腦相關的神經迴路就會增強。下次小孩看到高跟鞋,大腦裡面「高跟鞋」和自己多次「撲街摔倒」的情景就聯絡在一起了。

像我弟弟四歲的時候,喜歡不穿鞋在地上走,偏偏我家地板經常拖地,也很滑,高峰時期,他每天摔3次,每次都哭的連媽都不認識。

我們很心痛的同時,每天依然堅持地板還是要拖的。

大概摔了1個月以後,4歲的小夥子就把鞋穿上了,卡姿蘭小眼睛也會注意地板滑不滑,大概1年以後,就再也沒摔過了。

長大以後,肢體平衡能力也都不錯。

學習的目的在於形成各種聯結,而教育就是創造、設定各種刺激環境來促進預期聯結的形成。

人的學習之所以複雜,就在於存在著大量的聯結,需要更多的時間和刺激來形成。

作為教育者,需要為孩子提供盡可能多的嘗試機會,要多鼓勵孩子。雛鷹在一次次跌落中學會飛翔,幼兒在一次次摔倒中學會走路,科學家們更是在無數次的嘗試和失敗後創造了今天的科技文明。因此,教育者應鼓勵孩子勇於嘗試,敢於犯錯,並為孩子提供嘗試的機會。

不要因為害怕孩子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而不敢放手讓他們去做,甚至任何事情都一手包辦。

7樓:玩塾樂園

\言傳身教\

孩子小,理解力有限,但能通過大人的行為表現和情緒形成一定判斷。

比如穿高跟鞋,首先滿足他的好奇心,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扶著她走一走(在高跟鞋底貼一層膠布就不響了)然後告訴他「穿高跟鞋容易崴腳,是危險的」而後引導他將興趣轉移到別的遊戲上。

8樓:心之愛心理諮詢

對於乙個兩歲的孩子,是沒有道理適用於他的,因為他還太小,小到還聽不懂道理,但他可以明白什麼是被允許做和不被允許做的,如果他做的事情是危險的,就必須明確制止,比如玩火或刀之類會傷到自己,超出他安全運轉範圍的東西,此時需要態度堅決的制止他。

這個年齡的孩子是充滿探索慾望的,他樂於探索任何感興趣的東西,比如試穿高跟鞋,這確實有危險,但在適當的保護下,可以即滿足了他的探索欲又能保證他的安全,這是對他有效的。

道理的習得,是隨著年領的增長慢慢接受的,一邊是聽懂收到一些道理,一邊是自己去實踐,之後發現果然是這個道理,就可以慢慢內化接受這些道理。比如保護弟弟穿高跟鞋走路的時候,一邊保護著他的體驗,一邊告訴他會崴腳會痛的,這時他正好崴了下感到痛了,他就知道這個體驗會痛,可能之後他就不想再去嘗試了。

9樓:掌心寶貝

一兩歲的孩子可愛起來能把人萌化了,惡魔起來能讓人恨得牙癢癢。莫名其妙發脾氣,不吃飯不睡覺不妥協,打人咬人鬧情緒,一不高興就哭鬧摔東西,道理講了一百遍都好像對牛彈琴,當下看起來聽懂了轉身就忘,換個時間所有「惡行」繼續捲土重來,分分鐘把家長逼瘋沒商量!這個時候應該怎麼辦?

好脾氣的家長可能還能繼續堅持苦口婆心地講道理,實在不濟責罵幾句,暴脾氣的家長估計馬上就要一忍再忍忍無可忍,恨不得馬上揍一頓讓他張長記性!那麼,不聽話揍一頓可不可以?捫心自問一下,一兩歲的孩子,揍一頓之後,他能學到什麼?

對於語言能力還正在發育中,表達能力還不成熟、理解力也沒有很到位的一兩歲孩子來說,揍一頓,罵一頓就知道了,天底下哪有那麼簡單的事情!

1 沒有傳達出有效地資訊嚴肅批評,甚至打罵,除了讓孩子感到恐懼以外,並沒有傳遞出」到底什麼不能做"的資訊。孩子即使挨揍,也無法理解到底什麼不能做。

2 沒有教給孩子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揍孩子只能讓孩子恐懼,並剝奪了孩子思考的能力。用疼痛控制孩子的話,教給孩子的不是因為什麼原因而不能做,而是因為會挨揍所以不能做。同時,因為打罵這個行為,強化了孩子的認識:

打人也是可以的,並不會真正了解到對方的痛。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在外面粗暴對待別的小孩的小朋友,往往家裡的教養方式都有這樣的訊號:「對方做了壞事,揍一頓就好了」。

3 給喜愛模仿的孩子樹立了壞榜樣好吧,那你也許就會說,我就輕輕拍拍手,打打屁股可以嗎?可是你能確保你的情緒不公升級嗎?雖然想著盡可能地用語言表達,但忍不住想要動手的時候還是有的吧?

每個人都有跟自己內心的惡魔鬥爭的時候吧?在重複的過程中,孩子會逐漸習慣這種程度的痛苦,很可能不打重一點就起不到震懾作用了。在這個過程中,家長的情緒會有逐漸公升級的危險不是嗎?

再者,孩子會模仿家長的行為,很可能就會向比自己更弱小的孩子採取同樣的行為。

打罵孩子,對家長和孩子雙方來說都沒有任何好處,一兩歲的孩子僅靠說服是很難教育的,更何況處在反抗期的他們根本聽不進去?

「非揍不可是建立在家長自我中心的主觀意識下,在孩子不能滿足自己的意願、陷於情緒失控的時候發洩一下,還給自己找到了正當的依據,但這樣即使心安理得又如何?對孩子來說,不論被揍的結果是憤恨還是內疚,都弱化了他面對問題進行思考的動機,教養的意義就失去了。」

小孩子太自私該怎麼教育?

陽光0745 說起孩子自私不懂得感恩的話題,是一種普普片現象。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引起的,孩子從小學到初中讀到高中,甚至到大學,他都不用為父母去負責任何事情,因此她只要管好自己就行了。孩子會覺得,是憑自己的努力考上的,跟家長沒關係。孩子自私是怎麼樣養成的呢,又如何在孩子小的時候矯正呢?舉個例子 有位媽...

小孩子出現了歧視,該如何教育她?

獨來獨往 都是家長的親骨肉都是家長天天年年積攢培育生養,現在不起眼不代表他以後不是棟梁之材,你應該平等對待朋友,這樣你遇到困難才會有人站出來幫你。 ssss7181 基本上有差異就可能有羨慕或歧視,大人尚且不免,更何況教育孩子,但是作為社會性的人類文明成員,有禮貌的掩飾自己的言行不至於當面傷害對方是...

小孩子總是故意扔東西,該如何教育改正?

小溪 孩子反覆扔東西的行為看似是惡作劇,其實也有著深刻的心理學意義的。1 進入空間敏感期的表現 從心理學角度來分析,孩子從出生開始就進入了空間敏感期,在這段時期,寶寶會通過嘴巴 手等去探索周圍的世界,從剛開始的吮吸手指 咬玩具,到喜歡玩抽紙,再到喜歡扔東西等等,這都是空間敏感期的表現。2 自我意識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