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學家普遍壽命很長?

時間 2021-05-05 15:39:22

1樓:雨花石

《大學》雲「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

我爺爺小時候也上過私塾,他受到的私塾教育觸動很大,影響了他一生。所以受家庭薰陶,我們一家人都很愛學習一些修身養性的國學經典,比如季羨林談做人,菜根譚等。我爺爺活到93歲去世。

因為四書五經的道理,本質是教人解決矛盾的,解決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還有,少欲知足的哲學觀念,很容易平靜乙個人的內心,孝悌之道的觀念,又能促使人家庭和諧,減少憤怒。

2樓:軟考真題 開發者

你知道的國學家都是年齡大的,還有更多短命的國學家因為太年輕而不出名,所以國學家看起來都比較長命。所以國學家跟長命沒有什麼關係,所以什麼是國學家?

3樓:

高票答案反駁過國學的概念了,

我要說的是很多科學家貌似高壽的問題,畢竟我沒有統計過,只能說貌似與很多人想的不一樣,科學家不是坐在屋子裡寫寫畫畫就完事兒的,前幾年死的那個北大的生物學者,不就是,,昨天都要自己定鬧鈴提醒自己睡覺,否則就會經常忘了休息,不瘋魔,不成活

身體不好的沒有成為科學家就出師未捷身先死了,不會等到你知道的!

4樓:純屬龍套而已啦

其一、乙個人思慮少,煩惱就少,心情自然也好。心情好了,疾病自然也會減少。乙個成天愁眉苦臉的人,通常是活不長的。

而壽命悠長的學者,大都比較純粹,心無旁騖,舍文章外心無他物。

當然純粹於學問的學者還是比較少的。

其二、沒有幾十年專研傳統國學文化,想在國學上有所建樹難如登天,所以自然而然都是上了年紀的學者才有資格被稱作國學大家。當然不排除天資橫溢之人。

其三、傳統文化裡本身就很注重養生,儒家有養浩然之氣,道家有天人合一,聽起來很玄,其實要是乙個人心境開闊,正氣填胸,不猥瑣齷蹉,加上順應四時,合理作息,不敢說活得久,身體好是肯定的。

當然,壽命這種事,吾等凡人還是不要妄加揣測了,自己能不能活的久一點,心裡沒點b數嗎?

5樓:西魔

首先,什麼是國學?

其次,題目裡的哪幾位是題主說的國學大師?

另外所謂國學家普遍年級比較大的原因,我認為是你誤解了。信國學大師的人都是相信有這麼些個世外高人,鶴髮童顏一身絕世高學。

年紀輕的「國學家」不好矇事,所以也就沒有了年輕的國學家,所以你會覺得國學家都蠻長壽。誤會,誤會。

6樓:羞澀的黑胖噠

我不懂國學,也不懂文學,我學的數學。

我認為不能挑幾個歲數大的學者問他們為什麼壽命長。如果真要得出這個結論,必須要做乙個科學的統計分析,盡可能避免倖存者偏差。

題主說這些長壽的人能夠活得比較長的原因可能有且不限於以下幾個原因,一是有錢,營養充足醫療能跟上,二是聰明,活的通透心態好,三是家裡遺傳比較好,四是運氣比較好,沒出意外,五是生活習慣好。可能這也是大部分長壽者都部分具備的因素。

7樓:二師兄

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都和壽命相關。

各種大師,名人,比如金庸,賭王何鴻燊,李嘉誠,都是受教育程度高,收入高,他們的壽命長是正常的。

8樓:

袁世凱推翻清朝後建立現代考試制度,考試內容也大量引進了西學。

而你所列的這堆人要麼是在袁世凱新學下學習的,要麼在國民黨新學下學習的,國學...還真不是。

9樓:諸天雨

我們歷史學的教授都說乙個事情,四十歲到五十歲之間對於歷史學者是乙個坎,跨過這個坎,以後長壽是很普遍的。說到這裡,就想到我們的一梅老師,才華橫溢,可以天妒英才啊。

10樓:范巨集雲一號

這個就胡咧咧了,我記得301善於製造90歲老人,現在不還有幾位90高齡的,離了301,立馬歸西,這是他自己長壽基因嗎,不是,這是醫學的罪惡,科學的罪惡,權力的罪惡

11樓:

很奇怪,有些個人,跑來回答人問題時,好似總喜歡語帶嘲諷,一方面要彰顯自己很有知、一方面再嘲笑下別人的無知;一番嘲諷過後,神清氣爽,甚是樂在其中。

關鍵是答非所問,人家想知道的根本一句沒講到,只跑來咬個問、嚼個字、賣弄一下,然拂袖而去,好大派頭,多麼高冷。

知識倒是真的有,不過素質已經快淪為貼吧級了......嗚呼哀哉。

不過也難怪,人本如此。

12樓:趙勇

尊重一下文學吧!

國學只是乙個被營銷策劃機構炒起來的概念,沒什麼具體內容。

你之所以這樣問可能機場文學vcd看多了,留個看起來飄逸,實則很久沒用海飛絲去屑的中年男人吹多了。看似幽默風趣解說些離經叛道的論語和孟子,你聽著頓生國學之感!

一幫子營銷團夥吵活了國學文化的概念,再來一幫子營銷團夥炒活了養生的概念,立馬讓你有了,聽國學看養生,再活個五百年的感覺!

學科派別林立,那個是國學?

中醫養生健身,用按摩還是針灸?

一幫子孫子玩壞了文化不說,把中國人的腦子也玩壞了,這怎麼得了?

文學家就是文學家,動不動大師幾個意思?

家大還是師大我分不清楚!

但是老舍先生我知道是文學家。

"國學家"壽命長,混吃等死,騙吃騙喝,又不抄心,後面還有一幫扶柱子的等著錢花,想死哪有那麼容易。

在你身上投資那麼多,你隨便死了,錢找誰要?壽命長不長,季老壽命長,但要說國學人家是印度國學家。

13樓:吃嗯沉

唉這破知乎,現在問什麼問題我都不覺得奇怪了

中國從古至今哪有什麼國學喲,過去是為了營造高大上,現在是一些機構為了騙家長錢編出來的

14樓:劉先生

我爺爺、奶奶壽數是89、87,我太祖母活了94歲。我姑父身體仍然康健,今年95歲,再過幾天就96歲了(虛歲)。但他們都是文盲,不是國學家。

長壽與國學關聯性不強。不過我還是希望老人們都長壽,包括國學家。

15樓:空一格

國學這玩意,不像科學那樣有明確可以用來衡量的指標。

這玩意,說白了,熬年頭很重要。

活得越久,越資深。

到頭來,被大家所熟悉的,都是這些活得年頭久的。

那些活得年頭短的,壓根沒來得及讓人知道,就嗝了。

這樣就造成了一種,國學家活得壽命都很長的印象。

16樓:

你說這些人是文學家還差不多,你列舉的人裡邊,有幾個是所謂「國學」家?

而且科學家、政治家、藝人、歌手的群體裡,長壽的難道少了?

在現代,能讓你知道名字的名人,晚年的生活條件、醫療條件往往差不到哪去,平均壽命當然要顯著長於中國人的平均壽命。

乙個人如果生活條件不錯,醫療條件不錯,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健康飲食,不抽菸,少喝酒,適度運動,避免心腦血管疾病,又能經常體檢以排查早期癌症。那麼這個人不出什麼意外的話,一般活過90歲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

17樓:李昉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授予了23位科學家,除了早期非正常死亡的幾位之外,貌似只有鄧稼先因工作原因致病去世較早,其他大多高壽。

于敏 93歲健在

王大珩 97歲

王希季 98歲健在

朱光亞 88歲

孫家棟 90歲健在

任新民 103歲

吳自良 92歲

陳芳允 85歲

陳能寬 94歲

楊嘉墀 88歲

周光召 90歲健在

錢學森 99歲

屠守鍔 96歲

黃緯祿 96歲

程開甲 101歲健在

彭桓武 93歲

王淦昌 92歲

錢三強 80歲

此外三錢另外一位,,錢偉長99歲

18樓:

思維周期長,生命週期也長

括弧,沒法包括天文學家與地質學家

話說他們那些學問也沒啥用,也不必立竿見影,沒壓力自然活得久。

季大師的後半輩子就像活在勺園裡的巴馬長壽老人,他前半輩子也幸福啊,世界大戰稀巴爛的時後在柏林還有金髮小妹妹聊天。

19樓:皮哥哥超急的

以前我們大學老師講的他的博導的段子:他博導說,我現在這個年紀(70+),已經用不著做學術了,就是跟他們(老學究)比誰活得長,誰活得長,誰最後就是大師…

嗯,沒毛病,物以稀為貴嘛

20樓:

不是國學家普遍壽命長,而是能被普通網民知道的國學家要不是最近去世的,就是成績斐然聲名在外的大儒,想要做出成績,是需要時間的。人家熬了幾十年撲在學問上,又不是大V網紅什麼的,等出成績了當然是花甲古稀耄耋。

21樓:隊長別開槍是我

很想知道題主是不是覺得國學有助於長壽。

如果題主覺得是的話,建議題主學相聲吧。相聲既是傳統藝術,還能延年益壽。

比如郭榮啟(82)馬三立(89),侯寶林(76),張永熙(92),蘇文茂(86),馮寶華(82),於寶林(85)

22樓:

先不說國學家這個概念偽不偽亂不亂吧

就乙個最簡單的道理嘛

但凡任何稱得上「家」的

除了創作型領域和少部分吃天賦的

哪個不得幾十年的時間打底

年紀輕輕就掛了,只能稱之為天妒英才

到不了家

你以為玩頁遊呢,一刀999級還送全套裝備

23樓:

有這樣一種說法,

這些人青少年時期在解放前,家庭條件好,長身體的時候沒缺營養;

中年時期是解放後的前三十年,不能胡吃海塞,就沒機會三高;

老年時期是改革開放之後,由於這些人的社會地位,能享受到最現代化的醫療條件。

當然了,讀過書又歲數大的,一般都會被人稱為國學大師,比如國學大師季羨林是研究吐火羅文的。

24樓:靈異檔案員王曇

你還是尊重一下季羨林先生吧,他自己都說了:「 說到國學基礎,我從小學起就讀經書、古文、詩詞。對一些重要的經典著作有所涉獵。

但是我對哪一部古典,哪乙個作家都沒有下過死功夫,因為我從來沒想成為乙個國學家。後來專治其他的學術,浸淫其中,樂不可支。除了尚能背誦幾百首詩詞和幾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巨集觀上談一些與國學有關的自謂是大而有當的問題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國學知識並沒有增加。

環顧左右,朋友中國學基礎勝於自己者,大有人在。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竟獨佔「國學大師」的尊號,豈不折煞老身(借用京劇女角詞)!我連「國學小師」都不夠,遑論「大師」!

為此,我在這裡昭告天下:請從我頭頂上把「國學大師」的桂冠摘下來。

25樓:

自乾五和你國黨撕了這麼多年,爭論焦點在於如何向前,左走還是右走邊撕邊走,大家發現:靠,有的人左右都走不動,還瞎胡鬧沒辦法,大家只好捏出個國學,讓他們把「德」字研究出個花兒來,消耗在各種各樣的坐而論道中

所謂二八定律,2就是左右各1撕逼,真理螺旋上公升,階梯向前。剩下的8……用國學穩住,自娛自樂吧。

26樓:

因為年紀不大就去世的要不還沒被評為"家",要不就是你不認識。

戰場上歸來的勇士都是幸運的,因為不幸運的都血染沙場了。

據說這有個專有名詞,倖存者偏差。

27樓:屎大萌

遠的不說了像戴震戴望都只活了35

近一點的大師

劉師培三十多歲

黃侃 49歲

梁啟超也沒活到六十

章太炎也就活了六十多歲

千古一人沈曾植活到了七十三正常一些了

但談不上高壽

這樣感覺站在頂尖反而死的快些呢

為什麼古代的皇帝壽命都不是很長?

做張圖吧。參考古代平均壽命,也不能說短壽。當然這裡會有一定倖存者偏差的影響,早夭的是沒機會當太子的,十來歲二十來歲當上太子以後掛了是沒機會登基的,另外立太子的時候多少也會考慮健康情況,能上榜的,已經是選拔過一波的了。另外如果看開國皇帝也是拉高平均值的存在,原因也很明顯,成大業的時候很多都四五十了,壽...

男人的壽命為什麼普遍比女人短?

文刀 這個問題有科學依據麼?國家有統計過具體資料?不管了,我說幾個例子吧。男人的工作大多比女性的要損害身體。比如,消防員,礦工,船員,重潛員,鋼廠,焦化廠,建築工。這些工作容易有職業病。且大多全員需要男性或者大多數為男性。危險!容易死亡或者致殘。再有,司機師傅還是男性比較多吧。時間長,長時間保持坐姿...

為什麼網上普遍拿明星和科學家比較?

丟丟 科學家,舉個例子,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他的貢獻就不贅述了,九十多歲了還在做實驗培養鹽鹼地能種出來的雜交水稻,可是他摸一摸豪車被人噴成什麼樣了,你再看娛樂圈,一些流量明星開不上豪車粉絲說 孩子太可憐了連豪車都沒有公司沒有心 這個對比扎不紮心。再來看企業家,比如馬雲,阿里納稅大戶,在看冰冰,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