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真實資料看,全球化真的給參與者帶來了進步嘛?

時間 2021-06-03 18:15:16

1樓:

這個問題的關鍵是,把「進步」嚴格的定義清楚。

有人認為方差擴大了,這是退步了;有人認為均值提公升了,這是進步了。

更多的人看了一眼均值,看了一眼方差,不知如何是好。

誰也說服不了誰,聲音乙個比乙個洪亮,卻拿不出定義。

進步如果不能被客觀的定義,那大家的爭論只是玄思。

2樓:Wang Ricky

今天剛去聽了斯蒂格利茨教授的講座,談談我淺顯的一些理解。

按照大衛李嘉圖的觀點,是的,全球化會增加社會的總效益。

但是考慮到人口結構的問題以及從效用論的角度來看,似乎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更有利。

比如中國和美國,中國輸出的主要是勞動密集型商品,而美國輸出的是資本密集型。乍一看,雙方都得利了。但是從效用論的角度看,美國主要是大公司獲得了全球化的利益,但因為效用遞減,效用的增加遠不如中國相對分散的利益分配來的多。

所以從2023年以來,社會生產率增長了238%,增長基本是穩定的,但進入70年代末以後,真實工資水平卻進入停滯狀態。。也就是說,在美國,全球化的收益,大部分分配到金融資本手裡,而對公民的改善很小。這也就是為什麼川普反對全球化的呼聲得到很多底層勞動人民響應的原因。

但是,也不能說美國就沒有收益,金融資本和商業競爭力的大大加強也是一種收益,只不過普通民眾享受不到而已。

而對於中國來說,由於是勞動密集型,作為勞動者獲得的比例要明顯高於美國,所以全球化在中國,不僅體現在商業能力和技術的加強,也促進了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3樓:四一

當然帶來進步。

沒有全球化歐美會免費給中國專利,教給工人技能?正因為全球化,中國作為工廠歐美必須把一部分技能傳授給中國工人培養中國管理人才才能完成產品製造。而生產商品的同時,周邊配套工廠也在慢慢學習進步。

關鍵在於,雖說資本主義全球化很多核心技術歐美並不賣給中國,否則完全資本主義地球早就是平的了

為什麼人類寧願相信自己的眼睛和真實資料,而不願相信觸覺和沒有科學根據的第六感

PeterLee龘羿學長 瀉藥。古人云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凡是都要講證據的,真相都是有大量現實資料作為支援的,往往都是已經發生的事情。而觸覺和第六感一般都是預感未來,是對未來即將發生的事情進行描述,不是現階段實實在在能看見的。因此存在著很多未知數和不確定性,甚至摻雜著一些迷信色彩,所以一般人是不願意...

從資料看,鄭爽和古力娜扎誰更紅?

本路人一直覺得鄭爽紅。怎麼說呢,娜扎也紅,但要說娜扎主演過什麼戲,我真的想不起來,雖然鄭爽的戲我看的也不多,但是還是能說出好多部的,流星雨系列,夏至未至,倩女幽魂,還有什麼絕密子,翡翠戀人,這些劇除了流星雨都沒看過,唯一了解的渠道就是熱搜。印象裡鄭爽比較紅吧 高奢寵兒上場,不跟59買一送一的計較 問...

為什麼說實數在物理中不是一種真實的存在?

這是一種自然的形而上問題。依據不同的實在性標準,這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答案。既然是關於實數的問題,自然首先就要搞清楚什麼是實數。在現有認識中,實數被刻畫為普適的阿基公尺德全序域。要問實數的實在性,自然就要問阿基公尺德性質,域結構和全序性質對於物理的實在性。對於數學家來說,實數只是一種可以被泛性質唯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