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日本的外交?

時間 2021-05-05 12:20:16

1樓:

其實還可以了,畢竟牆頭草不是那麼好做的,更不用說是被駐軍的日本了

而且選邊站的話,目前的中國也遠遠沒到和美國平衡的地步

在大方針跟緊美國的基礎上,外交任務就很簡單了,幫助開拓市場就是,說實在,做的也還算不錯了

2樓:

雖然關於日本的各種聲音很多,isolationism/neo-isolationism/internationalism/militarism/pacifism/regionalism/pan-asianism/bilateralism/multilateralism...但日本的外交其實一直都有一脈相承。那就是基本的現實主義(fundamental realism)

它是乙個非常講究實用的國家,沒有什麼偉大的烏托邦理想和需要輸出的普世價值。於是日本對於國際秩序的變換非常敏感,它總是迅速將自己的制度和政策調整到適應外界環境的程度,這跟封建時代保守菁英的機會主義傳統是分不開的。也是因為地理決定——日本缺少資源,無法自給自足,重度依賴貿易,所以非常沒有安全感又脆弱,"could not afford to take a stand on principle.

"教授在講日本的時候提到了乙個詞「reactive",很好地概括了日本的性格。日本在7世紀第一次出現朝代統一,那是被擴張的唐朝和敵對的北韓半島催生的;近代的明治維新也是因為對外部威脅的反應。當時國際體系的競爭動態和對西方炮艦文化的模仿,是明治時代帝國主義的兩大動力。

在外交方面,一戰之後,日本很勉強地接受了華盛頓條約體系下的民主原則,並且克制住了對中國的侵略行為。2023年之後,日本也因為其對於國際政治先天的現實主義看法,一度努力地適應Wilsonian的自由世界。巴黎和會之時,日本除了加了乙個種族平等條款到國聯盟約,對餘下正在確立的新的世界秩序沒有任何的建議。

可見日本對於向其他國家傳播其價值觀和制度並不感興趣,一直是乙個謹慎的適應性國家,在國際體系中獲取較多,給予較少。

2023年代,日本相信自由國際秩序已經瓦解,而法西斯主義將是未來潮流,於是按照德國模式重新調整了國內制度並且開始殘酷的大陸擴張政策。冷戰體系下的吉田主義(Yoshida Doctrine)——依賴美國的安全保證、專心發展經濟——也是因為倡導者意識到,戰後美蘇的爭端或許能為日本所用(opportunistic!),於是他們將日本的防務開支保持在GDP的1%以下。

日本保守派菁英的和平主義是實用自私的,他們從與美國的軍事合作中獲取了最大限度的好處。

另一點體現日本是乙個reactive的國家就是在冷戰結束後,容易揣測的兩極國際體系瓦解,這使得日本決策機制癱瘓了,同時也開啟了日本的經濟停滯時代。國際體系發生板塊運動時,日本也陷入迷茫和停滯狀態,兩者出現並非偶然。

Kenneth Pyle 總結了日本六大國家風格

專注於全力最大化,總是與上公升中的主導大國結盟;

講求實用,排斥理論方法

擅於適應國際條件,統治者總是解讀全球「時代潮流(trend)「:不是為了要改變它,而是要順著它並讓它服務於自己的國家利益

通過各種方法尋求地區自主權或霸權

擅長模仿大國的成功做法

熱衷於在國際體系中的地位和聲望。

總而言之,日本總是在模仿現存的國際體系,就像國際體系中的一條變色龍,總是隨國際環境變化而變化,而不是自己拿出塑造世界秩序的新理念。

3樓:迪克

如何評價馬國的外交?

Brover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小馬國地大物博,為什麼要和窮鄉僻壤的龍族 犛牛族和獅鷲族建交呢,恐怕原因只有乙個。雖說小馬國物產豐富 經濟發達,但是缺少大規模正規作戰部隊,就連僅有的現役部隊戰鬥力都極其弱渣,而上述的三個族群在戰鬥方面都頗有優勢。所有小馬國與他們建交,目的是建立軍事同盟...

如何評價顧維鈞的外交水平?

wuweilxl 中國沒有外交家。因為中國沒有巴門尼德,所以不能理解抽象,沒有五十年戰爭,所以沒有國際關係的概念,在中國只有無限戰爭的邏輯。在中國只有禮部。坦率交談 分歧很大,無法溝通。交換了意見 會談各說各的,沒有達成協議。充分交換了意見 雙方無法達成協議,吵得厲害。增進了雙方的了解 雙方分歧很大...

如何評價李鴻章的外交思想與活動?

空易己 在其位食其餉謀其政得其利結其黨 沽其名盈其欲使其性盡其忠竭其能 僅此而已乙個放在今日亦算上等見識的士大夫所該做的一切其政治結果不是其聞名的原因而應該是其時代背景造就了李鴻章小子斗膽若將我置於其位吾亦是李鴻章! 十年以來,文娛武嬉,釀成此變。平日講求武備,輒以鋪張糜費為疑,至以購械 購船,縣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