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集觀經濟學中如何理解在均衡條件下投資等於儲蓄?

時間 2021-05-11 07:37:21

1樓:

我們需要注意巨集觀經濟中這個等式是古典理論在解釋長期規律時提出的。

儲蓄在特定時間的確不一定等於投資,有可能家庭把存款壓在床底下了,或者銀行沒有貸出存款。但在長期尺度,這些未進行投資的儲蓄可以認為總量是恆定的,就如同乙個水池,水池中的水量可以認為是恆定的,因此流入(新增儲蓄)和流出量(新增投資)即認為是相等的。而新增儲蓄和新增投資即每年的儲蓄總量(Y-C-G)和投資總量I。

也有人解釋說投資在這裡另有所指,只是指「未進行消費的剩餘資金」,但是根據曼昆巨集觀經濟學教材對投資的定義,投資只包括「住房投資,固定資產投資和存貨投資」,因此我還是認為從長期均衡來理解投資=儲蓄更為恰當。

注:投資是家庭在銀行的儲蓄的結果,但最終投資的主體還是家庭,銀行是不能直接進行投資活動的。

2樓:

即使不均衡,投資也等於儲蓄。參考我這個回答。在巨集觀經濟學中,為什麼投資代表需求,儲蓄代表供給? - 天天讀研報的回答 - 知乎

3樓:

對單個人來說,投資I和儲蓄S不必要相等,但對整個封閉經濟,兩者需要相等。否則經濟體中不是錢太多花不完(S>I), 就是錢太少不夠花(I>S). 儲蓄過多,利率就會下降,增加投資;儲蓄過少,利率下降,減少投資。

當儲蓄和投資相等時,調整就停止了,也就達到了均衡。

4樓:張斯

當年生產被消費和投資消滅,而對應貨幣分為消費和儲蓄。

當沒有投資的時候,假設生產和消費相等。儲蓄等於當年生產中沒有被消滅的部分,被用於擴大再生產,也就是投資。只是這裡以貨幣這種間接形式出現。

不是儲蓄被用於投資,而是投資對應的擴大再生產使得人們有了多餘財富從而形成儲蓄。

需要知道的是,在當年之前資本家具有財富積累,依託信貸和財富積累資本家擴大再生產,並這部分工資和利潤,就對應儲蓄。

反覆強調,在現實中由於有財富積累,所以是投資導致儲蓄,而不是儲蓄用於投資。這裡的儲蓄指貨幣。

當儲蓄為實物時,變為儲蓄產生投資,但現實中儲蓄為貨幣,所以結論是不一樣的,各人自己體會。

看似相等的東西實質是不同的。

5樓:

假設乙個三部門模型企業,家庭和銀行.我們假設乙個家庭的資金只被用於消費C和儲蓄S.企業的資金只被用於投資I和生產產品P.

銀行從消費者得到資金S同時也放出資金I給企業.那麼I+P=C+S.其中消費者購買的產品等於企業生產的產品.

因而有P=C.從而有I=S.

6樓:戰狼一代

投資儲蓄恒等式是事後的邏輯關係的恒等,也是會計上的恒等;和預期的投資、或者均衡產出/收入是兩回事。

先說邏輯關係的恒等:可以這樣理解,(不考慮固定資產價值轉換)一部落的人的勞動付出100小時,就要全部轉為對應的100小時勞動成果,而且要全部由這群人分得並享有。就像原始社會大家一起打獵,全部按勞一起分得獵物。

假如全部分完,則沒有儲蓄和投資。但若有人說我吃不了,先留在某地,以後再吃。也就是他有一小時的勞動付出,沒有領到對應的肉,而是以後再取。

這一小時的勞動就是儲蓄,對應的肉就是投資。儲蓄是付出了勞動,你應該分得的勞動成果,但卻沒領用(即沒消費);投資是沒被領用的部分,即多餘出來的勞動價值結晶。

而預期的是另一概念,即使沒達到均衡,也存在上述恒等式。

7樓:睦月

1. 假設投資固定為I,初始時household獲得一筆收入Yt,他將用於消費Ct和St,即Yt=Ct+S其中Ct流入下一年的收入,Yt+1=Ct+I=

Yt-S+I,由此可見當Yt= Yt+1也就是收入水平穩定時I=S,那麼收入穩定又如何理解呢?

2. 假設初始時經濟體中的投資I來自金融機構的貸款,一般是大於儲蓄S的,初始時household獲得一筆收入Y0,他將用於消費C0和S0,即Y0=C0+S0=E0其中C0流入下一年的收入;Y1=C0+I>C0+S0=Y0,又Y被household分為兩部分——C1、S1,其中C1流入下一年的收入中;Y2=C1+I>Y1······由此下去,Yt+1>Yt一直成立,但因為經濟體自身的調節,當t→∞時,差距逐漸縮小直到Yt+1=Yt.。

8樓:

在均衡條件我們說儲蓄是等於投資的,然而這裡有乙個達到均衡條件的過程。

在貨幣流通時,有,首先,我們簡單考慮在firms投資不變的情況下收入全部由household得到,那麼上式就簡化為,最初,household就持有,他花掉一部分,那麼剩下的就是household的儲蓄,這部分的儲蓄會算在下一年的支出裡面,那麼對應的如果投資小於了儲蓄,那麼firms就會提高下一年的投資水平,比如通過擴大生產的方式,使得最後,如果投資大於了儲蓄,那麼相應的firms就會減少下一年的投資水平,最終也使得。

9樓:

儲蓄等於投資是在較長時間的經濟活動狀態中,分配在儲蓄和投資的貨幣量達到相等,也是我們所說的均衡狀態。我們不妨從追蹤貨幣的軌跡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假定前提:1.household所做決策不受firms投資量的影響,household所得到的總收入是Y0,將其中的C0用於消費,剩餘S0用於投資。

C0與S0二者的比例保持不變。2.firms做決策並不受到儲蓄量的影響,根據收益最大化將投資定在I水平,並且不變。

在這兩個前提下,我們要證明的是S0=I.

假設S0Y0。在Y1水平下,C1/S1保持與C0/S0相同的比例,因為Y1>Y0,所以S1>S0,也就是說household的儲蓄比第一年增加。同理我們可得到,Y2=E2=C1+I>Y1,Y2=C2+S2,S2又會增大。

如此下去,在乙個較長時間內,只要Sn

10樓:李興明

一國的總產值可以同時從三個角度去看:

一:總產出(對應產品的生產),即 Y。

二:總收入(對應產品的分配),Y=C+S。

其現實意義是,某國某年內的新增價值從收入的角度反映為新增消費和新增儲蓄。

三:總支出(對應產品的使用),Y=C+I。

其現實意義是:某國某年內的新增價值從支出的角度上是由新增消費和新增投資提供的總產出=總分配=總使用這就是核算收入的基本恒等式,每一項對應GDP的一種核算方法,並且理論上,每種核算方法所得到的結果必然相同,因為他們的實質是一樣的C + S = C + I => I ≡ S

11樓:陽光燦爛的日子

凱恩斯認為儲蓄等於投資並不是利率調節的結果。是收入調節的結果。

收入=產品價值=消費+投資

儲蓄=收入-消費

儲蓄=投資

凱恩斯認為,傳統理論只看到收入決定儲蓄,卻忘了投資決定收入。正是投資改變收入,收入改變促使儲蓄改變,使儲蓄等於投資。

由此凱恩斯認為通過擴張性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可以增加投資,可以提高有效需求,總收入和總儲蓄。(參考《當代西方貨幣金融學說》第五十九頁)

如何理解巨集觀經濟學中的投資?

勇敢的心 都是些學究氣很重的回答,太讓我失望了,理解巨集觀經濟學重點就是理解巨集觀調控的作用,而巨集觀調控有兩種方式,乙個是財政政策,另外乙個是貨幣政策,你必須在了解國情的情況下了解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具體作用,而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又有不同種類的工具,所以你需要同時的了解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工具的作用...

如何理解巨集觀經濟學中的校準(calibration)?

我記得我的朋友約翰 馮 諾依曼 John von Neumann 曾經說過,用四個引數我可以擬合出一頭大象,而用五個引數我可以讓它的鼻子擺動。費公尺 focout 引自Treb Allen 和 Costas Arkolakis 寫的 Elements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

巨集觀經濟學中投資等於儲蓄怎麼理解?

FabroZ發哥 你的儲蓄等於投資是在曼昆的經濟學原理裡看的還是在高鴻業的西方經濟學裡看的。如果是後者,那麼首先,儲蓄等於投資這個公式是假定社會只有兩個部門,及家庭和企業。所以首先從國內生產總值GDP 支出法 C I 這裡的我理解是生產出的產品只會被個人買C和被企業買I企業買就相當於是存貨了,自己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