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風語者》為什麼是失敗的作品?

時間 2021-06-14 06:00:00

1樓:種子

不懂電影,最近恰好看了這個老片,感覺一般,主要是故事很乏味。主要矛盾也不突出,有情和無情,殺戮和拯救,愛國和友情、愛情等等之間的矛盾沒有深化刻畫,也沒有好的故事情節烘托凸顯,整體顯得很平庸。

2樓:只是無所適從

很久以前看過《風語者》,有些記不太清了,嘗試回答一下。網上資料顯示公尺高梅投資1.15億美元,最後分賬僅分得2942萬美元,怒虧8558w美元。公尺高梅股價大跌,相關高層引咎辭職。

從票房收成來看,這確實是一部失敗的電影,虧損率高達74%屬實是虧到姥姥家去了,估計在影史上都名列前茅。

再說電影本身吧,我覺得好的電影是那種情節分段清晰的。比如早風語者四年上映的《拯救大兵瑞恩》,由乙個老人的回憶引出前二十分鐘乙個巨集大的戰爭場面描述奧馬哈搶灘登陸,救援小隊角色悉數登場。緊接著由海灘陣亡的乙個名叫瑞恩的戰士引出瑞恩家三丁參軍僅剩一人在法國前線生死不明。

出於人道主義原則軍方決定派救援小隊營救瑞恩回家。在接下來就是救援小隊孤軍深入,一小場戰鬥接著一小場戰鬥直到最後決戰。這種電影看完之後絕對忘不了,因為它的情節環環相扣、順理成章的,刻意卻又不留痕跡。

反觀《風語者》,兩小時十五分鐘的電影近一半篇幅都是戰爭場面,而且場景相似,藍天綠樹、槍林彈雨,我甚至覺得隨便把兩段換一下都不影響觀影。好的戰爭場面應該是為劇情做貢獻的同時真實的描繪戰爭的殘酷,但本作不但有炫技的成分,而且對於劇情並沒有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雖然對於戰爭的描繪確實不錯,但是再好的東西太多了也難免讓人審美疲勞,且好萊塢電影最不缺的就是這種大場面。

再有我認為是本片不太符合美國社會主流的認知。在他們心中,人或者說人權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很重要的東西。但這種事永遠都是相對的,就像一桿秤。

當秤一邊放著大兵瑞恩而另一邊什麼都沒有的時候,我們當然會輕而易舉地做出選擇——救。但當秤一邊放著亞當而另一邊不斷加磅變成很多美軍士兵的生命甚至中途島戰役的成敗時,傻子都知道選哪邊。但美國社會不希望看到這種情況,就像功利主義者做不出電車難題那樣。

就比如《集結號》中那個沒命令吹集結號的旅長,我們或許只會覺得悲情惋惜,而大洋彼岸或許會覺得憤怒可恥。

而且亞當是印第安人,乙個印第安人在戰場上為祖國奉獻卻要時刻擔心來自友軍無情的子彈。這是對印第安土著赤裸裸的壓迫和歧視,違悖美國主流社會認知的,也不會有美中國人想看到美國光榮的二戰史上有這樣的汙點。

吳宇森導演拍出了中式英雄喬和亞當,而非美式英雄,再加上情節單一,敘事乏味。造成了《風語者》在美國極其不受待見。而且02年的時候好萊塢已經非常發達,美國觀眾都在看《貓鼠遊戲》《少數派報告》《諜影重重》《蜘蛛俠》這種電影了。

我認為《風語者》既沒有自己出彩的地方,又沒有迎合市場。是其失敗的主要原因。

一孔之見,不喜勿噴。

為什麼東漢或者劉秀的電視電影作品這麼少?

心若無塵心自安 電影電視作品要有矛盾衝突才好看。劉秀個人太完美,導致手下雲台28將都沒什麼存在感,遠比不上李世民和朱元璋那樣有話題性和傳奇色彩。 已登出 就現在的編劇水平,你覺得可能寫出什麼樣的劇本?即使有紮實的劇本,有多少人願意投資拍攝?不熟悉的人物 歷史 情節,尊重史實吧,投資過大 天馬行空吧,...

實況足球2014是一部失敗的作品嗎?

大家都是實況老玩家,電腦黨就不說了,因為配置不標準化,談不出共鳴。家用機來說,2014不是最糟糕的,如果從3一路踢過來的玩家可能記住3,5,8,2010,2013,但其他幾代敢說比2014好?我總結下來,護不好球的幾代均會被吐槽,原因很簡單,感覺拿球難了,習慣性一按快跑,人球分離了,於是咋咋唬唬難適...

失敗,為什麼往往是人生的修行?

曉青 失敗,為什麼往往是人生的修行?人在走投無路的時候,也是無路可退的時候,或許也是失敗的結局。這時候如果你不向前進,就會向後退,後退了也就沒有了希望,因此在迷茫頹廢中,你選擇了靜下心來,選擇了重新開始!你在修心養性,你在慢慢改變,在迷茫中尋找出路,天知道你經歷了多少的痛苦,天知道你遇到了多少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