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血戰鋼鋸嶺》的口碑很好?

時間 2021-06-03 07:15:59

1樓:航空民工

9號晚上去看得IMAX,客觀的講,前松後緊,兩個多小時的影片,前邊乙個半小時鋪墊的略顯冗長,但這絲毫不影響後半部分緊張到飈血的戰爭場面。這部影片跟法國的《漫長的婚約》有異曲同工之秒,放幾張《漫》的截圖,大家感受一下。

美景,愛情,恬靜的生活與戰爭,死亡,血腥的場景形成強烈的對比,視覺衝擊力很強。我女朋友說《血戰鋼鋸嶺》怎麼著聽著都像中國的抗日神劇,是的,它確實是一部抗日影片,講述的沖繩戰役,一方是珍珠港被炸要雪恥的以美軍為首的盟軍,一方是守著日本最後一道防線沖繩的日軍,可以這麼說,影片中所講述的戰況之慘烈絲毫不比上甘嶺戰役遜色,是役盟軍殲敵10萬,自己也搭上了八萬,足見當時慘烈的反覆爭奪,拉鋸戰,陣地幾易其手。

偏偏導演選擇了乙個不願意碰槍的熱血青年為切入點,改編自真人真事,很客觀的講,這就是一種價值觀的輸出,一種信念信仰,哪怕這次戰爭死了8萬,但是你看,多斯開掛一般乙個人救出來了75人,這對戰爭動員,衝鋒鼓舞的意義是無法估量的。反正個人給他好評,衝三點,一是美軍當時已很先進的戰地醫療條件;二是給了日軍戰鬥力和戰鬥精神很客觀的表現;三男主角倖免於軍事法庭的審判得益於他老爹放下乙個戰士的尊嚴去求了他的老上司(法國蹲過同乙個戰壕,已經公升為準將)。

2樓:孫磊

這張圖是我在發這篇答案時血戰鋼鋸嶺時的豆瓣截圖,已經到了8.8的高分,而在這部影片還未在中國地區上映時,那時只有8.5的評分,所以我想電影口碑為何這麼好,主要還是電影本身質量過硬。

一:電影對於真實戰爭的描繪深入人心。

對於在中國傳統手撕鬼子的大片環境之中成長起來的中中國人,對於戰爭的印象似乎只是乙個大將坐鎮後方,在談笑間將犯二衝上來的鬼子全部消滅。

可我們大家都知道真正的戰爭絕對不是這樣的,至少不是這樣一片和諧的影像,我方偉大光榮正確,而敵人上去送死,不知是編劇傻還是編劇以為觀眾傻,反正這種抗日神劇在中國大陸上屢見不鮮。

於是,就在今天,一部血肉紛飛,描繪較為真實的戰爭片立馬就吸引了中國觀眾的眼球。

很多人在看了電影之後反應,他們看的淚流滿面,這是正常的,我相信,真實的戰爭就是這樣的,不會讓人開懷大笑,只會讓人淚流滿面,而能做到這點的電影,不多,可是《血戰鋼鋸嶺》做到了,無論是在幾秒鐘死掉的戰友,還是高喊(為了天皇)的日本兵,每個生命在炮火中只有一瞬間的生命,戰爭,絕不是兒戲,在這電影中,我感受到了。

二:電影的主演演技過硬,導演有實力。

毫無疑問,超凡蜘蛛俠的豬腳在戰爭片裡顯得有些稚嫩,但是不妨礙他的優秀的演出。

導演十年隱忍的付出,他自己的電影勇敢的心,這電影雖然不會超越,但我認為也已經十分接近了這部影片。

總之,影片口碑好不好,還是看電影的質量,至於之後的衝擊奧斯卡這個貌似跟口碑有關的獎項,由於導演的言論,還是不好說,但是我相信,就算拿不到奧斯卡,這個影片也絕對會是今年我認為最優秀的描述戰爭的影片,沒有之一。

(我在電影院裡哭的不要不要的 )

《血戰鋼鋸嶺》和雷鋒片的區別在哪?

如果一部戰爭電影的主旋律不是珍愛和平,而是為 我們進行的戰爭永遠是正義的 與我為敵的人就是該死 這種思想背書,那麼這部戰爭片必然是膚淺的。 多斯的故事是很真實的,充滿現實掙扎的,展現乙個人內心中的信仰如何指導他的人生,讓他有道德勇氣去做一些被大多數人反對和嘲笑的事情 沒有任何功利,純粹基於自己的信仰...

《血戰鋼鋸嶺》中的密集作戰隊形是否符合史實

威呂 先給答案 不符合常識,但是符合史實。稍微懂點軍事的軍迷最容易用所謂的常識判斷現實,問題是現實沒那麼多常識。哪個開車的人不知道等紅燈?哪個開車的人不知道貼大車行駛危險?死的,都是會水的。按照美軍太平洋戰爭後期的戰略,島這種東西,能跳就跳過去了,鬼子在島上一挖一堆坑,一挖一麻袋 戰列艦艦炮噸級別的...

電影《血戰鋼鋸嶺》中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夢欣歐尼 說真的,光主角自己在戰場上不停的找受傷的人送下來,還要躲開上面巡邏的日本兵,這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本身不可能完成的事卻被多斯做到了,強大的信仰讓他有了這份堅持的信念,說真的,他真的偉大,甚至敵人也送下去了,在他眼裡自己是一名醫生,他們是我隊友,我不能把他們扔在那不管,從剛入伍被欺負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