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夜歸鹿門歌》中蘊含了對世俗不忘情,隱居卻無奈之情?請分析 ?

時間 2021-06-02 03:27:27

1樓:意義書行

夜歸鹿門歌

山寺鳴鐘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餘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唯有幽人自來去。

孟浩然,是以隱逸終其一生的。李白說他「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由於長期隱居,心神常常陶醉其間,因而對這種生活有出色的描寫。他把隱逸之情和山水之趣結合起來,構成令人神往的藝術境界。

隱居本來在衰敗動亂的時代比較常見,像東晉末年的陶淵明便是代表。因此,他們的隱居往往帶有對抗黑暗社會現實的意義, 盛唐時代,由於經濟繁榮、社會富足,士大夫不做官也可以悠閒地生活,再加以道家思想影響等多種因素,隱逸之風反而特盛。孟浩然自己說:

「朱紱心雖重,滄州趣每懷。」雖也看重做官,卻又對山水懷有濃厚興趣。因此當他赴長安求仕無成,便不屑於鑽營而以隱逸終其一生了。

但是他也吟誦過「不才明主棄」的詩句,有政治失意感,卻終於被山水林泉消融得很淡薄。 所以也會顯露出無奈之情。

2樓:暖陽與春光

不同的人對同一首詩有不同的理解。

個人認為這首詩並不一定要理解成對世俗的不忘情,相反,縱觀孟浩然的一生,我覺得這是他超然於世,熱愛山水的心境。

當然,如果要解讀為不忘世的話,「漁梁渡頭爭渡喧」中的「喧」字,通過世俗的熱鬧與其生活的安靜形成對比,凸顯出詩人內心的孤寂,從而流露出其對世俗的念念不忘。另外,最後一聯,「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也是類似的手法表達出詩人隱居但無奈的心情。

3樓:武漢老樹

孟浩然的一句「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把自已逼到了這種境地。唐的才子們都有這種情結,以詩才博功名又有清高之態,即望廟堂又思田園。

這詩寫黃昏歸住所的經過場景,人們熱鬧的回家,我獨自到龐公採藥的住所,月照寂林,孤獨感不請自來。從黃昏的熱鬧場景到自有幽人獨來去,懷才不遇的惆悵和學學龐公歸隱的無奈交織在一起,在矛盾中自我消遣。

我倒沒看出對世俗的嚮往,只有一種無奈中的避世。

《白鹿原》中為什麼鹿賀氏在鹿子霖坐牢時還拼命救他,卻在他大小便失禁的時候不怎麼管他,以至於他去吃狗食?

解放前,婦女沒有地位,鹿賀氏必須要靠鹿子霖這個丈夫才能過活,救丈夫等於救自己,當然要傾盡全力。解放後,婦女地位提高,靠自己也能過活,那麼為什麼要管丈夫死活?又不需要依靠他才能活。自打婦女解放那天起,那種約定一生的舊婚姻就已經漸漸趨近於消亡了。 清史茗香 所處的時代不同,鹿子霖的境遇不同。鹿子霖坐牢前...

為什麼楚門的世界中楚門選擇走出去,而海上鋼琴師中1900卻選擇留下

楚門是在虛假的世界裡走向真實,1900是在真實的世界裡走向虛假。無論真實或虛假,挑戰未知,都需要勇氣和決心,楚門比1900更勇敢,這就是原因。僅限個人觀點。能將楚門和1900聯絡在一起,咱們是同道中人。 敬往事一把刀 性格導致的選擇差異,楚門帶著好奇心,而1900附帶著的是恐懼感。對於楚門來說,他生...

為什麼日語歌中促音會唱成長音?

八百萬零一 我的理解是,促音是前一音結束時為後一音作的準備。這個準備在平時說話時大多體現為 歌曲中空出一拍的情況下,為了彌補這個 看上去沒聲音的 準備,而後一音的子音又無法提前,所以就只好變成前一音的延長了。 Ollebocip 喉塞韻尾 無韻尾促音唱歌的時候處理方式三種,一種是韻腹出來後加喉塞,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