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丹澤爾 華盛頓主演的電影《羅曼先生,你好》?

時間 2021-06-01 17:17:21

1樓:左二毛

這個世界本不該如此,然而我卻無能為力。手中無饃不能喂孤寡,手中無劍不能斬妖邪。本來以為正義雖然遲到了,但他仍急匆匆趕來,哪知道他還在睡覺,沒有出發。

2樓:擎天柱

我只知道理想主義不是這樣子的,這就是個書呆子的故事,童話故事一樣的「單純」。

還有,要是所有想改變世界的人都是這個樣子,那我們能改變的就只有自己了。

還有,我先去查查什麼叫白左。

3樓:張喜濤

好片。語言就不組織了,想到那寫到那。

先說映像深的情節,女的對自己男助手說的話,「沒有羅曼先生這樣的人,就沒有你現在的生活」

主旨非常明確。可以說是畫龍點睛之筆。

羅曼先生在回答女學生的問題時,女學生所說的那些話,可是說是狹隘。社會是需要向前走的,我們還沒有乙個完美的社會體系,所以我們不需要,也沒必要非要偏執的在乙個小的點上面大作文章。很多事肯定是會有衝突的,肯定是要則其之重,輕其而輕。

樹不是也要修剪枝葉的麼。

社會進步離不開羅曼先生這樣的人,能看到世界的不公,也在努力改變世界的人。值得敬佩。

4樓:電氣小螞蟻

《羅曼先生你好》 獻給理想主義的輓歌

孤傲的人啊不願在現實面前低下頭顱

如果被現實所吞噬的那一刻要麼重生要麼毀滅

但是我們依然相信道德宇宙的弧線漫長但總歸偏向正義其實前半段影帝丹澤爾·華盛頓對於人物的塑造還是很完美的不足的就是後半段劇情的發展。但是電影本生就是想描寫理想主義的內心,劇情只是載體罷了。並不影響今年競爭奧斯卡最佳男主 [耶]

5樓:

這裡主談男主角,從人性來分析:

一從「三我」的角度來分析羅曼:他在完成他的高我——自我價值實現。可現實社會層次相對低,高我與現實我的差距太大,如果他現實位居高位,或許實現高我的阻力要小些。

他從現實我起飛,往高我飛,越飛越高,越飛越純粹,就對現實越來越不滿意。最後,飛的過高,缺乏指引,(其實牆上那句話,是在指引他:為公平而憤怒,但不要因為憤怒而被毀滅。

)可他顯然沒有看懂其意思,選擇與魔鬼DANCE。最終因自己受到的不公平與憤怒而被自己的高我給打了下來,打到了他自己的本我中。監獄裡的犯人的一席話,震動了他,他很羞愧,緊張,沙漠那段他開始逃避,其實是三我人格的不和諧導致的諸多不良情緒。

後來他意識到了自己在RUN,選擇直面自己的高我,現實我與本我,最後依然選擇高我為目標,正視了現實我與本我的模樣,自己審判自己,他重新和諧了他的三我人格,所以最後他去自首,也有大義凜然之風,讓老闆敬佩與動容。

二、從羅曼的人格來說,他有毅力,可惜多年一直處幕後工作,與人交道少,屬苦行僧般學術型人物,他的情商就不會高,多處片段說明他說話辦事不靈活,太直白,抱怨,甚至懟人;同時也不剛強,這從被小偷打的那段可以看出,他的現實我性格比較柔,膽子不大。這些性格都給他實現高我,造成了阻力。如果換成老闆的性格,精明,世故,靈活,有魄力,羅曼更容易實現高我。

最後,也是老闆幫他達成了心願。如果羅曼不死,他的主觀世界仍然會活得美好。

三、從人性角度來看,一方面從七宗罪來說,羅曼是怒、傲、與貪的罪,這裡的貪不是貪財,是對自我實現的貪從而沒認清現實處境;從佛的五毒來說,犯了貪,嗔,痴,慢四毒。導致他一時陷入歧途;另一方面,一貫性上來說,他的人性是充滿慈悲,大愛,公正與無私的,為更多人美好也為已美好,值得稱頌,可惜的是他思想有侷限性,不全面,缺乏指引。

四、志願者演講那段可以看出,電影中罵他的那些人,實際上沒有體會到自己的高我而已,導致碰羅曼的話就帶很多負情緒,他們在他可心的層面中,沒有到高我層面;而羅曼也沒能看到別人是沒有高我的,所以各自在自己的主觀層面或鄙視或誤解著對方。別人罵他,別人消了負情緒,心理舒坦,他這算給別人行了善吧;他還擊別人,不被理解,很不開心且憤怒,他覺得別人不感恩而悲哀與憤怒,是別人對他做了惡,之後他自己也做了惡。雙方站的角度與層面不一樣。

(他這樣的高我,須站在乙個現實高層面,否則經常雞同鴨講。)

五、從這點可以看出,羅曼對自己的高我,也沒有乙個清晰的認識。如果一開始,他的客觀物件,不是那些需要救助的弱勢群體,而是更大的高我,也就是為了更大的全體或階層而服務,也就不需要回饋什麼,或許他就不會太在意,被一兩三個人誤解,不會太再議被人辱罵。

其實,這部電影讓人馬上聯想到《芳華》,同樣是悲情收場。羅曼活得與芳華裡的男主一樣主觀很美好,但活得並不算成功。可這不代表著有高我的人都如羅曼一般,上文說了,或許美好而又更成功,需要的不僅是豐厚的法律知識,還需要豐厚的人際關係處理技巧,不僅需要毅力頑強,還需要骨子裡也剛硬。

不是個人英雄主義的時代,他需要的是乙個團隊來完成。

如果乙個人負情緒少一些,貪心小一些,記得美好的東西多一些,環境正面一些,認知更全面,加以引導,每個人都有發展出高我的潛能,只是客觀與意義不同,服務廣度不一,主觀激動的滿足與幸福感差不多,程度有大有小之分別。就像那老闆,開律師事務所,以經濟價值為導向,為自己與公司小眾的MONEY,相對對客戶責任心差些,他的尊嚴、物慾、能力體現都得到滿足,被羅曼指引,大家一起來弄,又是他高我的體現。老闆在戶外被羅曼的精神所感動那一段,其實老闆已經動心了。

後來又主動提出合夥一起弄,可惜羅曼處於低潮,對此沒反應。老闆是經濟價值觀,服務所裡的小眾與自己,與羅曼長期憋著實現高我,為更多人服務相比,同樣一件事情的高我實現與釋放,最後主觀體驗的激動與滿足感,程度也小一些。

6樓:李老大

這不是給庸眾看的電影,這是給真切感受過長期孤軍奮戰的壯士看的電影。

改變世界,這不是矽谷創富的口號,而是壯士自我認知、自我塑造的執念。是的,是執念而不是理想,執念和理想的距離在於,執念一定讓你承受了無數內心折磨,而理想只會讓你內心飽滿——無論這種飽滿是虛假的還是真實的。

你要改變世界,你為此付出所有,你知道這種執念的社會價值,你不顧任何現世的約束——但是你的生活總是苦逼,而且可預期的時間內仍然苦逼。自我犧牲、社會價值和個人收穫,不是不匹配、不對稱的狀態,而是讓人罵sb的狀態。

主角有兩句話令人感慨:第一句,當女主和男主到豪華餐廳就餐,女主說太貴時,男主說「we deserve it」——他們是值得的,但是除非發生特殊情況,他們甚至都不會去享受一頓豪華餐廳,女主甚至在進入豪華餐廳的時候就感覺不舒服。按照付出與回報匹配的經濟原理,二傻子才會選擇這樣的生活,而這兩個傻子卻恰恰是高智商高情操的人。

第二句,當男二與男主再次談及男主致力的司法改革時,男主說「carried it as far as i can take it」。男主已經認識到後面的發展已經超出自己的能力,已經意識到自己的事業——定義他生命價值的東西——已經走到盡頭,他再也無法推動這項事業,後面的事情需要的是外部支援而不是自己的奮鬥了。當自己意識到自己的能力已經帶不動事業,約束他、塑造他的執念也就迅速消散,他當然開始釋放自己,所以,在這次談話前他違法獲取了鉅額現金,他終於享受了自己嚮往的物質生活,他也體驗了一點和同心同德的異性的小浪漫;在這次談話之後,形勢急轉直下他處於危機中,他雖然經歷了慌張無措,但很快還是恢復了——這種恢復不是有了辦法或者自我昇華,而是正視自己:

乙個執念完全消散的自己,其實就是死人了。

為什麼他不能享受享受呢?社會不會給予他應有的回報,他小小的自我放縱沒什麼好批判的。

我是否堅持了一項事業?我是否帶著這項事業走到了自己能力的極限?我是否證明過自己是活人?如果突然遇到車禍,閉眼前我是否可以認定自己沒有白活、可以瞑目?

——或許這對多數人都是太高的要求,生物本能無非繁衍,扯那麼多意義、價值、理想、事業很容易扯著蛋。所以,羅曼先生讓我敬畏,他不是庸庸眾生,而是一位走到盡頭的壯士,雖然最後沒有看到自己執念結成的果實。

7樓:Von

丹澤爾華盛頓又一次用他的演技化平庸劇本為優秀電影

看來究竟是加里奧德曼第一次影帝,還是丹澤爾華盛頓第二次影帝,還是丹尼爾戴劉易斯第三次影帝,多少還是有一些懸念的

話說科林法瑞爾去年真的很拼啊,乙個外形優秀的的一塌糊塗的演員,《牡丹花下》+《聖鹿之死》+《諾曼先生你好》,三部藝術水準要求較高並且吃力不討好的電影,簡直是男版布萊克萊弗利啊。。。。。。。

8樓:凌世龍

本來以為是無聊的影片,隨著丹澤爾華盛頓對科林法瑞爾的雄心壯志般的發言漸漸進入節奏。

本來以為羅曼會為了追求堅持到底,沒想到後來背叛了自己。可是他又找回了自己,然而如果沒有人威脅他他會找回自己嗎?也許不會。

羅曼說要轉變別人,後來確實有人被轉變了,希望結果是好的吧。

如何評價丹澤爾華盛頓主演的電影《蛛絲馬跡》 The Little Things 2021 ?

熊雄 這部作品估計導演都不知道要表達什麼,可能是中美價值觀不同,很難搞懂拍的是什麼。連環殺人案的真兇是誰,一直不清楚。說是長髮男缺少證據。那麼警察誤殺人,男一男二都殺錯了人,導演想表達什麼東西?是想講述錯案是怎麼發生的?白瞎了三個主演。 哈哈哈 完全看不懂,這案子又沒破,還把懷疑物件給一鏟子敲死了。...

如何評價演員丹澤爾 華盛頓?

YUYANG SUN 神一般存在,最喜歡的演員。記得看過他的採訪,他教育自己兒子說 不要叫觀眾看到你時覺得,總是你!而要叫觀眾期待見到你。好像後面還補充說,你見過丹尼爾戴劉易斯沒事總出來晃悠嗎大概這個意思。多麼具有人生智慧型的總結,相比較整天把流量當作全部的人。他就是不論過了多久,你總會想起他。看看...

如何評價電影 華盛頓郵報 The Post

頑土 2018年法國電影手冊推薦的電影。被攝影震驚了。仔細看鏡頭的切換和長鏡頭的運用精細到你毫無感覺的客觀。主演的由內而外表達的情緒,你能感受的到。還是建議做下功課了解下背景再來看這部電影。大環境的缺失,觀影在劇情上會有剝離感 Solid1978 昨天剛剛看完,be moved,這些新聞人所承受的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