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京劇錄音裡有演員會把 戰 念成 篆 ?

時間 2021-05-07 04:09:28

1樓:還有個故宮的朋友

音韻上就聽新水老的。

還有乙個問題,就是老皮黃們,陳德霖那個時代講究的張嘴問題。

過去以嘴小為美,念轉就不用張太大嘴,念戰就得張嘴…現在滿擰…

2樓:

來自崑曲字音,或者說是崑曲字音的訛變。

崑曲中戰、嬋、閃、然這類字(鹹山攝開口三等的知章組和日母字)一依元明通語念成[tin]、[tin]、[im]、[in](可能有人看不懂國際音標,相當於把普通話「天」的韻母維持不變,聲母換成近似zh、ch、sh、r),雖然崑曲家們歷來強調度曲要戒土音,但在舊時的條件下難以很完美地達到這個標準,在吳地很多度曲者和職業演員嘴裡,這類字的韻母常受到方音影響作[n](吳語區的朋友應能準確發出,其實就是[e]的圓唇狀態,如果舌根再向最裡就是[o])。清代江南伶人在北方傳授崑腔戲時,由於北方人不能很準確地發出[n],經過第二次訛變就成了[uan](皮黃演員舊時這麼念的應該就不多,目前可能也基本沒了,這類字一般都是按照晚近通語直接作[an])。

順便說點其他的,上述這類字韻母(也包括歡桓韻字)在目前北方曲家曲友嘴中仍常作[uan],這就產生寒山韻和先天韻混淆的問題,崑曲的桌台清唱更多的是舊時文人藝術和審美情趣孑遺,所以個人認為曲友們最好還是提高點標準,對音韻考究一些(南方曲友也盡量不要脫落n尾)。

京劇老唱腔和現在的唱腔有什麼區別,如何唱出古樸的味道?

李思哲 個人愚見 曾經時代寬容度和演員對 戲 的理解不同了。曾經的時代寬容度較高,京戲不是國粹,沒什麼帽子,大家敢放開手腳去改戲,敢做各種各樣新的嘗試。在逐漸的創新 嘗試中大家漸漸地摸出來了適合自己,適合當下時代的唱腔唱段。這是一種對觀眾或者說受眾的 極大程度上的迎合,那時候得有人聽你唱,你才有飯吃...

為什麼現在老演員都沒有戲演了?

阿拉斯加的金魚 有人努力提公升演技,也有人選擇轉型。一些明星為了維持話題度,扎堆綜藝節目,有些具備一定粉絲基礎的藝人則進了李佳琦的直播間,參與起直播帶貨。還有人排話劇 接商演,尋找一切能表演的機會。明星和網紅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搶奪流量和資源的大戰要開始了。這個觀點還是挺贊同,在頭牌觀點看到的。 兩場...

為什麼現在京劇演員唱西皮導板比之前唱的西皮導板慢

木青 1 以前的唱片一面時間很短,就兩三分鐘,有時候為了錄個完整的段子,節奏自然快一些。2 以前的部分演員在舞台上更嫻熟,唱和做的尺寸也利落,現在的部分演員為了將同樣的東西表達出來,就只好慢慢來 這實際上還算好的,還有的人在在台上亂來,更莫名其妙 唱的慢實際上不一定不好,比如 紅樓二尤 裡 妾身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