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裡寫的不是真相,為什麼讀書?史里載的也不是真相,為什麼讀史?

時間 2021-05-29 23:29:37

1樓:親仁

佛教中說,相是人心對事物的映照,既是映照,又哪來的真呢?

一段歷史,三十年前對它的評價,和三十年後對它的評價,可以差出天壤之別。

一件事情,乙個國家對它的說法,和另乙個國家對它的說法,也可以相差千里。

因為不同的人心,看到的相就不一樣。文人看到的相,就成了書。勝利者看到的相,就成了史。

所以書和史所要傳遞給我們的,不是所謂的真相,而是透過書史,去獲取更高階的看待事物的心。

只要你承認這世上總有人比你強一些,那麼他們的書和史,就去看吧。

2樓:陳歪歪

剛好問了我們語文老師這個問題,哈哈哈。問了這個問題之後我們語文老師跟我說起了《紅樓夢》,他說都說賈寶玉討厭讀書,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崇拜他?那是因為他讀的書太多太深了,了解了這個社會,所以對書內的觀點很不以為是,看的透徹了,才厭惡讀書。

他說我們讀書是為了追求真理,就是因為書裡的內容可能是假的,所以要保持我們自己的主見,客觀分析歷史上的事件,不相信歷史課本是一回事,自己思考是另一回事。(_`)

3樓:老菊頭

不管勝敗,的確與我們無關。然而堅持去讀,只因為在每日的讀書中的那一點兒明悟。

這東西你摸不到,看不到,卻是扎根在你的身體裡了,你忘記了它的時候它還存在著。

當然你更不需要把它細緻的講解出來,或者寫到文章裡,甚至時刻把自己代入其中,然而它已經開始影響著你了。

當你再經事時,你也說不清為什麼,可是你就那樣去做了,而那樣做的確有趨吉避凶的作用。

這就是所謂的智慧型吧。

4樓:鵲鳴醫

其實歸結到一點,就是自己最重要。最終需要自我的判斷。我要的,我不要的,我認為對的,我認為錯的。

基本上任何乙個選擇,總有人認為是對的,也有人認為是錯的。也就是說,為什麼我認為是對的,其實這取決於自我背後的信仰。所以明白自己想要什麼,這點最重要,這是自我的快樂之源。

注意,這個明白,是無緣無故的自我的醒悟,而不是被心靈雞湯一類忽悠的結果。

5樓:

可以接近真相。

根據了解到的資訊,可以解決一部分問題。

不必那麼糾結百分百的真相,現代科學,也不能說百分百的是真相,難道就不用了?只要能解決問題,就先用著,真相可以慢慢來。與之類似,歷史也能在文物,文學,教育以及一些政治問題上發揮作用,那就先學好了。

如果證明有錯,那再修改好了。

6樓:佐為

你究竟憑什麼認定書裡的都是假的,史里的都是捏造的?當你把這些全都否定了的時候,那可以肯定,這個世界,除了你自己之外,根本沒有什麼可以相信的了。借用培根的話: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迷茫的時候讀書,清醒的時候做事。

題主以為呢?

7樓:二鬍子哥

所有學習的過程都應該是去蕪存菁,而不是因噎廢食。如果連讀都不去讀的話,就根本不知道那個是蕪那個是菁了。所以讀書多,並且會讀書的人,總是給人感覺很明事理,不會鑽牛角尖。

反映到生活中,就是謙謙君子之類的。因為心中有大世界,所以也不會輕易的被一些瑣事困擾,這樣的性情自然豁達,這樣的人生必然快樂。

8樓:王老漢

哪有什麼絕對真相?絕對真相早被湮沒在時間裡了。沒有絕對真相,只有立場。立場決定你的「三觀」。最二悲的人,是處在「奴隸」的位置,還在替「奴隸主」操心。

9樓:

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詩,酒,哲學,愛情,往往無用,吟無用之詩,醉無用之酒,讀無用之書,鐘無用之情,終於成一無用之人,卻因此活得有滋有味周國平

10樓:鋒刃

私以為不管是讀書讀史,還是看電影電視,都是我們通過作者(導演編劇)的眼睛從另乙個角度去了解這個世界的手段而已。書或許記載的不過十一,史或許並非真相,但我們從中獲得的最寶貴並非知識與真相,而是根據作者的思考角度,作者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來引發你自己的思考,並不斷完善自己的思考方式及豐滿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看影視作品當然也可以達到類似效果。

不過因為影視作品的娛樂性及直觀性,導致觀眾較難引發深入的思考。相對而言,讀書與讀史更能引發你與作者思想上的碰撞。所以本人更傾向讀書與讀史!

11樓:白大少爺

題主說自己也讀書也讀史,你在讀的時候就沒想想自己為什麼讀嗎?每個人的理由是不一樣的,我自己的話主要是興趣佔主導地位,不是為了裝逼,也不是為了了解我華夏民族偉大歷史。我就是對歷史感興趣,對歷史中那些活生生的歷史人物有血有肉的讓我產生共情的英雄悲劇人物感興趣,還有就是我想知道一些事情究竟是怎樣的。

比如漢唐盛世是如何的輝煌,激發我讀史的慾望。比如小小蒙古是如何興起的,比如西安事變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抗日戰爭是怎樣乙個過程、國共內戰為何會是這樣的結果?大多數都是好奇心驅使著自己。

所以我讀史也是是有選擇的,唯讀自己感興趣的。

12樓:張良

任何歷史與當時的現實存在一定的差異。歷史給後人只是參考價值和藝術價值,不要過於盲從歷史。閱讀歷史,了解過往,可以根據當時的歷史提煉出自己的觀點,那就是歷史可以帶給你的影響。

就好比三國中的曹操,到底是奸雄呢,還是英雄?那就需要自己持有這個觀點去尋找歷史的驗證。閱百家書,尋自真理!

這就是鄙人對於閱讀歷史的見解。

13樓:長安少恭

就事論事的說,這是乙個好問題。

題主說:假設我就是不讀書不讀史我就愛捧著爆公尺花看電影電視劇集咯~~電影電視劇集真的好好看吶!!!而且也有保羅永珍哦,更能滿足雪亮的眼睛們找茬找錯找真相的慾望呢,特別是宮鬥劇!

我認為:

文學作品之所以吸引人,其情節必然是出人意料,扣人心弦的,讓人感覺大呼過癮。然而別忘了,文學作品是虛構的,虛構的東西,必然是存在著這樣那樣的漏洞,所以其必然是經不住仔細推敲的。其所著的內容,看似成熟老辣,實則幼稚無比。

而且我們要知道,文學作品是為了滿足人情感的,其作為研究的價值又有多少呢??而歷史則不然,因為歷史是真實發生的,其情節必然是完美無缺的,其邏輯必然是無懈可擊的,其演變必然是順理成章的,所以若將其作為研究材料,是再合適不過的啊!

題主說:

世上萬般醜惡,書裡寫的不過十一,為什麼讀書?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被閹割過的,為什麼讀史?

我的理解是:

對於我們人類來說,不論是生存還是發展,經驗都是極其重要,極其寶貴的。而經驗,必定是基於過去所發生的事之上的。而歷史正是過去發生且最為重要的事。

因此,研究歷史,必定是對我們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大有裨益的。眾所周知,歷史多半是以史料的形式儲存和流傳下來的,但史料的侷限性卻常常不能被我們發覺。譬如題主所言,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史料所描述的歷史,只是描述了乙個大概的外形罷了,甚至是乙個扭曲的外形。

其面對漫長的時光,顯得十分簡略,形容其為十中取一也不算過分。那麼既然如此,歷史就無法說起了嗎,就沒有研究價值了嗎?其實也並非如此。

史料雖然並不能全信,但是也並非完全不可信。我們面對史料,應該仔細的推理,考證,解釋,研究,談論。所以面對過去的人,我們應該慎重品評,對於過去的事,我們的分析應該保有餘地。

在有限的範圍內,我們能下的結論很少,能了解的真相也有限,這些都應是事實。但也別忘了,歷史所著的事件,大多是牽涉國家興衰,民生休戚的大事!其研究價值之大,即便我們通過研究史料獲得其冰山一角,也足以成為人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偉大財富,這也就是研究歷史的意義!

14樓:晏晏

真實、真理都是乙個預設存在,一種完美形態。只能無限接近,但不能達到或成為(具體論述參考孤屌一生的康德大神)。搞個文學研究也很拼,明明知道歷史現場不能重回,還要盡可能集齊史料還原歷史。

大多數時間,滿滿的人生無意義感。

15樓:心靜

只有涉獵過大量的書籍,吸取出不同的觀點,才能看得清才能明白有些書本所說的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往往有價值的書籍都不是暢銷書。建議可以看看《歷史緒論》。

每個人所熱愛的不一樣,對於個人觀點,我覺得讀書是為了讓自己可以在繁瑣的生活中,勞累的工作裡尋找到一點的平靜,讓自己視野開闊而不至於為了生活中小小的挫折,工作中遇到的難題,被上司責罵,不被同事理解,等等。。。一切的不如意都可以通過一些書籍上的觀點或者與書本作者的價值觀中得到一點的慰藉與感同身受。

而史書是可以讓人去尋找到一些來自於不同時代下的生活的規律,彷彿可以想象到未來的生活也遵循的一些規律方式。更加明智熱愛過好當下的生活,也不會懼怕未來。

16樓:

這是,身為渣渣的知乎首回答好害羞

魯迅原來說在史書中滿是吃人二字。可先生也說過,你無論學文學還是搞科學,先讀一部歷史書這是人生的基礎。

培根曾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

讀書可以說是一種學習的過程,通過讀書探尋真理,完善自我。

逼格與真實想法的分界線

好吧,其實在下覺得讀書就可以當作一種消遣。就跟看美劇追英劇一樣,不必太功利的說我一定要學到什麼什麼。書飽含了很多先人的哲思【嗯那時候拍不成影視劇】節奏慢一些,可以細細揣摩,認真思考,追溯回那些個年代體會那時的愛恨情仇悲歡離合,或僅僅是哪些深刻的思想。

【嘿這個劇情真有趣2233】

讀書讀史,總有它的好處。

好了不說了,去看今天更的英劇去了

17樓:不咬人的蚊子

讀書是進化自己的篩選機制,就像一張網,每每多讀一本書,你的網上就多了一條線,網上的線多了,更稠密了,就能過濾更多的東西,純淨水在這頭,蠢貨在那頭。

表達立場,什麼陸琪張嘉佳韓寒郭敬明ONE什麼鬼的書和文章就別看了,看了會變蠢貨。純淨水在這頭,你在那頭。

18樓:庸一

讀書最原始的目的是為了讓你會思考,而不僅是為了讀書,這裡學會思考的方式高於所讀到的內容;同樣,讀史最原始的目的是為了讓你明事理,而不僅是為了看歷史,這裡通過歷史明白的道理高於歷史本身。況且,在讀書和讀史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其中隱藏的真相,對於真正的讀書人來說,這才是大趣味

19樓:倪二哈

如果人類從未發現除自己以外的生物,你怎麼知道馬路上一塊塊白色的東西是不是狗屎呢?至於這個狗屎你想怎麼處理,想吃還是不想吃,是你自己的問題。

20樓:深海鯨魚

世上萬般醜惡,書裡寫的不過十一,為什麼讀書?

因為生活夠苦了,的找點安慰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被閹割過的,為什麼讀史?

剩下的就是真實了

(嘿嘿,玩笑)

說句題外話,前陣子被問到為什麼讀書,有什麼用?

當然有用,吹牛不露怯啊,還有就是省的別人罵自己都聽不懂:P

為什麼在培根的《論讀書》裡說,讀書過多費時易惰????

顧一珏 英文散文課,老師講的結論是 你讀的書越多,你從書中獲取的知識也越多,而你來不及去付諸實踐驗證的知識也因此變得更多了。光說 學 不幹,紙上談兵,缺乏實戰經驗,這便是遲滯怠惰。簡言之,當你用的速度永遠趕不上你學的速度時,你就是懶。如果想擺脫這種懶惰就要反過來,多幹多練,不要採用書海戰術。我認為這...

《三體2》裡的史強的兒子史曉明犯法了,為什麼史強不去找羅輯幫忙?

細品了一下,曉明其實是ZZ犯罪。三體這個作品不是道德真空的,詐騙這樣的罪行在作品背景下是什麼程度,整個人類都tobe了,詐騙連P都不算。強子作為地球一方的骨幹,抓ETO開的第一槍,要搞倒這樣的人,是不是要走個程式。所以就從他兒子下手,然後強子是怎麼做的。MD兒子我不管了。符合人設不。交代給羅輯的,是...

為什麼一些名作家寫的書裡面有那麼多性方面的內容?

skypiece 我覺得那不算黃色,黃色是個貶義詞,那種描寫是中性的,也許對於年齡太小的人不適合,但是我覺得這種觀念可能也會發展變化的,可能幾百年之後我們 或說他們 就不這樣認為了 公尺蘭聖西羅 黃色內容這種說法既主主觀又嚴重,支援一位答主說的稱為性描寫更好。既然題主問了名作家,有很多是情節和塑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