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義裡武侯那樣的辯論(或罵人)技巧,有什麼值得借鑑的地方嗎?

時間 2021-05-29 22:43:35

1樓:紅與黑的胖子

主要靠氣勢。

諸葛丞相無論是舌戰群儒還是罵死王朗,並沒有做過任何準備,也並非真的是全靠才思機敏,卻對陣準備充分的對手不落下風,甚至是反守為攻。試問單憑臨場發揮可能有百分百的勝率嗎?但是自己又是沒有準備的一方,如何做到胸有成竹的呢?

原因無他,主要靠氣勢。

世人皆知的雄辯高手孟聖人,一生戰無不勝,他曾道出了自己無往不利的秘密:浩然之氣。浩然,就是乙個字:

大。浩然之氣就是大得不得了的氣勢。這份氣勢就能內壯自身,外鎮對手!

當氣勢做到浩然的狀態時,就把一切什麼準備啊、才思啊全部踩在腳底,扭轉一切形勢,碾壓對手。

氣勢並不是臨場鼓舞的,那是虛假的氣勢,唬人尚且不足,壓人簡直是妄想。那提公升氣勢到底怎麼做呢?孟聖人也告訴人們了,乙個字:養。

啥叫養?養花,養草,養鳥,養豬等等等等,都是一樣。養氣,咋養呢?

一方面是餵養,一方面是經顧。氣吃什麼?吃精神食糧:

讀書,思考,靜修,鼓舞;怎麼經顧呢?防止病變,防止吃錯:不要鑽牛角尖、去除情緒、去除私慾、去除悲觀消極。

隨著保持養的狀態,時間到了,氣就茁壯成長了。平日裡養好了氣,臨戰使用氣勢碾壓對手,就掌握乾坤了。

諸葛丞相其人如何?年輕時是臥龍,飽讀詩書,躬耕南陽,無私無慾,睥睨天下,每天大夢醒於黃昏,荷鋤逍遙於田野,山林之中縱氣長歌,草廬之內指點江山。從先主出山,又胸懷天下,以興漢為己任,鞠躬盡瘁,戰陣前揮軍平敵,朝堂上運籌興旺。

這樣的人中龍鳳,雄厚的內功修為,還用琢磨什麼技巧嗎?那群蠅營狗苟賊眉鼠眼的文官,還不是手到擒來?

所以想學諸葛亮,先從養氣開始吧。

2樓:

1.吵架氣勢是第一位的,講理是第二位的。

2.劇情殺大於一切,作者到某個節骨眼上讓你啞口無言你就只能乖乖氣死。

3.由於上面兩個原因,中國古代人的邏輯思辨能力被西方吊打。

3樓:胖胖

沒有。同樣是辯論,不同場合的遊戲規則是不一樣的。

大學辯論賽,奇葩說和網上撕逼,都是不一樣的玩法。

兩軍陣前叫罵,要的是氣勢壓倒以振軍心。像王朗那種陣前侃侃而談的讀書人玩法就沒啥卵用,阿兵哥也聽不懂你講啥子喲。而武侯這段辯論被人詬病有人身攻擊,若放在正規比賽估計出局了,但那種場合下效果奇佳。

可以參考舌戰群儒那一回,村夫對不同人用不同戰略,不但眼光判斷精準而去腦子切換賊快,參考意義更大一點。

4樓:神焰處刑官

雙方的目的不一樣

王司徒是為了勸降,所以扯曹魏有德居之的大旗,諸葛亮是為了揭示出征的正當性,並鼓舞士氣,所以通過攻擊王司徒的個人道德來指出王司徒沒有資格談論政權合法性問題,並用大量高音量的人身攻擊和打斷技能(住口!)將談話節奏牢牢把握,從而打擊敵人鼓舞我方,這不是辯論這是戰爭

5樓:

你以為現實是大學辯論賽賽場?雙方辯友擺事實講道理,他時間到了就閉嘴換你說?最後還握手?

管他什麼人身攻擊還是詭辯虛構,能煽動士兵就好使。

這種面相大眾的辯論的本質就是煽動。

6樓:前後出師遺表在

為什麼總有人覺得用了人參公雞就不行呢,這是戰場,又不是辯論賽,目的是提公升己方士氣啊又不是讓王朗承認誰是正統。要是說辯論不能用人參公雞,那打仗還要靠堂堂正正的武力而不是辯論呢,這麼說王朗事先不告知諸葛亮,就再兩軍陣前發起辯論不也有失君子之風了嗎

也就諸葛亮一生公認的品性高潔赤膽忠心,論個人情況諸葛亮輸不了,要不發動人參公雞的恐怕就是王朗了。

7樓:無何鄉居士

獨孤九劍,有攻無守。

永遠不要進入對方的節奏。

抓住對手的弱點,往死裡整。

不管王朗把曹魏吹的多麼天花亂墜,諸葛亮只有一句話:你是個漢奸,你還有臉活嗎?

說到底,在中國古代,不忠與不孝,根本就是罪大惡極。

你就是個漢奸,也配談天道?

你就是個漢奸,也配跟我說話?

你就是個漢奸,也配呼吸空氣?

你就是個漢奸,也配活著?

我是你我早就自殺了。

8樓:久保杏樹

以退為進,先讓你說一會,在你的論點中找可以利用的地方,站在道德制高點+道德綁架罵就行了,畢竟本身你也理虧。

王朗:這是人民的選擇。

諸葛亮:篡位你不要臉。

王朗: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諸葛亮:你不要臉。

王朗: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了解一下。

諸葛亮:你篡位你有臉說所以你不要臉。

王朗總不能也開罵吧,一開罵又讓諸葛亮逮著了。

王朗:諸葛亮你不要臉我殺你全家。

諸葛亮:你身為老臣你居然爆粗口你可真不要臉。

王朗:你罵我我憑什麼不能罵你?

諸葛亮:你罵我和我罵你沒什麼直接關係,我罵你我沒素質我認了,但你罵我你沒素質所以你就是不要臉。

說真的諸葛亮能一直罵下去,反正我是正義的。

9樓:傲骨謙卑

可以說有吧,也不能算是鬼辯,諸葛講的也算是實話,王朗本就是漢臣。你乙個漢朝臣子,背漢降魏。比比荀彧,就能看出差距。

本就是乙個儒士了,你還背棄君主。其一,不符合禮法。其二,你自己做死,開始要拿儒學說理,諸葛亮拿儒家禮法說事,這是很好的對答。

我個人識為可以參考這種對語回答那些以為自己的就是對的,還給你搬出一推東西的人。

10樓:大花貓

說白了就是王朗臉皮不夠厚!

舌戰群儒的後半段,以及罵王朗,基本上都是在玩人身攻擊,哪是什麼講道理!

不過呢這些人也正好能被攻擊到,你去罵那個反覆小人孟達什麼二臣賊子,人家才不理你,我就二了咋的吧,有奶就是娘!

11樓:苟或

把住自己的理就好了理在這裡說什麼都對當時是漢朝啊!你個逆賊勸漢朝大臣投降還僅僅給個封侯之位?而且最重要的是王朗還是個漢臣這些話給個魏國的人說都比王朗說好但沒做過漢朝的官的說也白費因為當時我就是漢朝說別的沒用不佔理說什麼都沒用只能給予重利但給丞相更重的利…是王呢還是公呢或者投降過去當皇帝?

12樓:嵐星Nielson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的辯論技巧,最值得借鑑之處應該是【辯論前一定先想清楚「我的話是說給誰聽的」「我要說服的人到底是誰」「要說服{這個或這些人},我應該說什麼」】。

以罵死王朗這一幕為例,諸葛亮那些話是說給王朗聽的嗎?錯!人家第一句說得就非常清楚了:

吾……吾有一言,【諸軍】靜聽:

明白了嗎?諸葛亮很清楚:自己真正的溝通物件不是王朗,而是「諸軍」!

兩軍對陣,能動手決不bb~ 就算駁倒甚至射死王朗,對於這場戰役的目的來說有什麼意義?之所以陣前發聲,本質是「對搖敵人的軍心」——知乎上也有人問「我感覺王朗說得好有道理怎麼辦?」

所以諸葛亮此時開口,真正的目的不是駁斥王朗,而是【讓我軍堅定信心,讓敵軍士氣降低】。

所以思考「此時要說什麼」,出發點根本不是「對方說的有啥錯漏」,更不是真去辯論「魏代漢到底是天命所歸民心所向,還是謀朝篡位亂臣賊子」,而是【如何調動軍士心氣,讓他們「自己認定王朗說的都是謬論」】。

那如何達到這種效果呢?人對自己不信任甚至鄙視的人說的話自然不會認同,而王朗的身份言行又恰好犯了乙個「士」最大的忌諱。

宣講忠義,當然是對的,但如果讓呂布來宣講,那就搞笑了。

宣傳愛國,當然是對的,但如果讓汪精衛來宣傳,那恐怕連請他來的人都得一起挨罵。

類似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分析一下「舌戰群儒」為什麼不應該被看成文人鬥嘴~

13樓:寒舟

先來看個笑話:

玉帝和如來爭執,誰為天界大佬。

玉帝:我主宰天道!

如來:你被猴打過!

玉帝:我手底下人比你多!

如來:你被猴打過!

玉帝:我有媳婦!

如來:你被猴打過!

玉帝: 我經歷17500劫!

如來: 你被猴打過!

玉帝: 咱能不提猴嗎?

這個笑話,看似如來耍無賴,其實就是辯論乙個最重要的東西。不要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一定要抓住對方最薄弱的點,然後狠狠地打。

再來看演義,首先看舌戰群儒。分析一下,當時諸葛亮的弱點就是,實力太弱,必須要求助東吳,長處就是有著漢室大義的名分,並且一直在作鬥爭。群儒的弱點就是一心投降,畏敵如虎,長處就是沒必要為了劉備打這場仗。

所以諸葛亮辯論的中心思想就是,證明你們東吳純粹是太辣雞了不敢打,而不是不想打

我們再來看選手交鋒

首先張昭發難:

昭乃江東微末之士,久聞先生高臥隆中,自比管;樂。此語果有之乎?」孔明曰:

「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昭曰:「近聞劉豫州三顧先生於草廬之中,幸得先生,以為如魚得水,思欲席捲荊襄。

今一旦以屬曹操,未審是何主見?」孔明自思張昭乃孫權手下第乙個謀士,若不先難倒他,如何說得孫權,遂答曰:「吾觀取漢上之地,易如反掌。

我主劉豫州躬行仁義,不忍奪同宗之基業,故力辭之。劉琮孺子,聽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今我主屯兵江夏,別有良圖,非等閒可知也。

」昭曰:「若此,是先生言行相違也。先生自比管、樂,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樂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齊七十餘城:

此二人者,真濟世之才也。先生在草廬之中,但笑傲風月,抱膝危坐。今既從事劉豫州,當為生靈興利除害,剿滅亂賊。

且劉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縱橫寰宇,割據城池;今得先生,人皆仰望。雖三尺童蒙,亦謂彪虎生翼,將見漢室復興,曹氏即滅矣。朝廷舊臣,山林隱士,無不拭目而待:

以為拂高天之雲翳,仰日月之光輝,拯民於水火之中,措天下於衽席之上,在此時也。何先生自歸豫州,曹兵一出,棄甲拋戈,望風而竄;上不能報劉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輔孤子而據疆土;乃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無容身之地:是豫州既得先生之後,反不如其初也。

管仲、樂毅,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見怪!」

張昭是群儒這邊唯一會辯論的,首先承認劉備的大義,避開你的長處,表示我們也很想看見劉備大破曹操「以為拂高天之雲翳,仰日月之光輝,拯民於水火之中,措天下於衽席之上」。然後攻擊諸葛亮的短處,就是實力不夠,表示你們太辣雞了,輸得一敗塗地,還好意思來找我們?

諸葛亮的回答是:

鵬飛萬里,其志豈群鳥能識哉?譬如人染沉痾,當先用糜粥以飲之,和藥以服之;待其腑髒調和,形體漸安,然後用肉食以補之,猛藥以治之:則病根盡去,人得全生也。

若不待氣脈和緩,便投以猛藥厚味,欲求安保,誠為難矣。吾主劉豫州,向日軍敗於汝南,寄跡劉表,兵不滿千,將止關、張、趙雲而已:此正如病勢尫羸已極之時也,新野山僻小縣,人民稀少,糧食鮮薄,豫州不過暫藉以容身,豈真將坐守於此耶?

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軍不經練,糧不繼日,然而博望燒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敦,曹仁輩心驚膽裂:竊謂管仲、樂毅之用兵,未必過此。至於劉琮降操,豫州實出不知;且又不忍乘亂奪同宗之基業,此真大仁大義也。

當陽之敗,豫州見有數十萬赴義之民,扶老攜幼相隨,不忍棄之,日行十里,不思進取江陵,甘與同敗,此亦大仁大義也。寡不敵眾,勝負乃其常事。昔高皇數敗於項羽,而垓下一戰成功,此非韓信之良謀乎?

夫信久事高皇,未嘗累勝。蓋國家大計,社稷安危,是有主謀。非比誇辯之徒,虛譽欺人:

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誠為天下笑耳!

諸葛亮的應對也是一樣的,避開自己的短處,發揚自己的長處,表示我們失敗是為了大義。然後進攻對面的短處,不像你們這麼辣雞「非比誇辯之徒,虛譽欺人: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

誠為天下笑耳!」意思是你們有本事你們打啊,不打就是天下的笑柄。

這一輪交鋒是諸葛亮佔了上風,原因是張昭發難,諸葛亮回應,兩邊都沒失誤的情況下,後面說話的有解(詭)釋(辯)權。

然後是虞翻

今曹公兵屯百萬,將列千員,龍驤虎視,平吞江夏,公以為何如?」孔明視之,乃虞翻也。孔明曰:

「曹操收袁紹蟻聚之兵,劫劉表烏合之眾,雖數百萬不足懼也。」虞翻冷笑曰:「軍敗於當陽,計窮於夏口,區區求教於人,而猶言『不懼』,此真大言欺人也!

從虞翻這裡,就辯不過了,原因很簡單,他把諸葛亮的長處放了出來。諸葛亮的長處就是大義以及無畏。張昭是說劉備打曹操是應該的,避開了長處,但是這裡直接誇曹操,把本心說出來了,直接把後面全部帶歪了。

諸葛亮也不廢話

劉豫州以數千仁義之師,安能敵百萬殘暴之眾?退守夏口,所以待時也。今江東兵精糧足,且有長江之險,猶欲使其主屈膝降賊,不顧天下恥笑。由此論之,劉豫州真不懼操賊者矣!

我們有大義,我們不怕。你們就是怕了曹操,你們就是廢物。乾淨利落,抓住東吳的弱點,你們沒用,你們怕了。

後面我就不貼了,東吳這邊一頓亂打,抓不住重點,乙個乙個送把柄。諸葛亮談笑風生,核心思想就一句話,你們怕了,你們是辣雞。

包括後來東吳這邊實在是沒的說了,直接說「公好為大言,未必真有實學,恐適為儒者所笑耳。」這是一句毫無用處的話,反而諸葛亮還是打重點:「小人之儒,惟務雕蟲,專工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

」你們這些人啊,就是辣雞,就是沒用!

整個舌戰群儒,諸葛亮中心思想沒別的,一直在說:「你們辣雞,你們廢物。」抓住東吳這邊弱點狠狠地打,引經據典,冷嘲熱諷,談笑風生。

再來看諸葛亮罵王朗。這一段大家都熟悉,我就不貼原文了。很多人說諸葛亮詭辯,我倒覺得實在是王朗腦袋笨。

說諸葛亮詭辯的,你們要知道,這個辯題可是王朗出的啊!!辯題就是「諸葛亮應該投降」,王朗自己出辯題,自己上場,沒說贏,怪對面詭辯這不是搞笑麼?

來分析下兩邊。勸人投降,無非利與義。這裡面王朗佔利,諸葛亮佔義。

你王朗勸人投降,一點好處都不給?張遼為什麼投降你曹操啊,因為不投降的高順被宰了啊!關羽為什麼投降曹操,因為曹操許諾厚待劉備夫人!

你勸諸葛亮投降,諸葛亮能得到什麼?能在魏國權傾朝野麼?

居然想用大義感化諸葛亮,捨本逐末,完全不知道大義其實是在諸葛亮這邊,被諸葛亮用篡位掐得死死的。

所以辯論的時候要學會揚長避短,然後集中火力進攻對方弱點。

「武侯」是「武鄉侯」的簡稱還是「忠武侯」的簡稱?

深谷 武鄉侯是爵位,即福利待遇,忠武侯是諡號,即死後給的乙個評語。武鄉是乙個地名,所以武和鄉兩個字是不能拆分開的。比如劉備的祖先爵位是中山王,中山也是乙個地名,他並不能簡稱為中王或山王。而忠武兩個字則可以分開,在諡法里有明確的評定標準 剛彊直理曰武 威彊敵德曰武 克定禍亂曰武 刑民克服曰武 誇志多窮...

《三國演義》裡,為什麼董卓不扶更弱的劉辯?呂布真的那麼無情無義?

演義的問題就別太較真了,羅貫中寫啥是啥。但話說回來,對董卓來說,劉協確實比劉辯方便好用 劉協更小,而且是董太后撫養長大的,本身當時在京城已無可依靠的外戚撐腰。不管董太后和董卓是不是真的親戚,但董卓當時就說自己是董太后的侄子,擁立劉協自己就可以堂而皇之的以外戚身份留京輔佐。 歷史上呂布不是丁原的義子,...

南宋初年的局面,如果諸葛武侯 于謙 海瑞 張居正 戚繼光這幾個人穿越了,加上岳飛,能做到什麼局面?

東海藥師 那老趙就成殺人狂魔了,本身偏安一隅沒大志,乙個岳飛他都得弄死,再來那麼多能人估計想睡覺都困難,給他準備曹操司馬懿把他取代了才是真的。 有禮西斯 時勢造英雄,個人的智和力在勢面前是很渺小的。趙構未必不想統一中國,做個名垂青史的劉秀總好過做個偏安一隅的小皇帝。把岳飛和桓溫調到元末隋末一樣成為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