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從臨摹到創作到底是乙個什麼樣的狀態?

時間 2021-05-07 05:31:33

1樓:

試著回答自己的問題,只是為了更好想清楚這個問題。

以前聽相墉講過關於臨帖的作用,按我的理解,他的意思是臨帖可以為創作提供乙個解決問題的方案或者思路。其實也就是說平常臨帖的時候,要注意組字和區域性的一些總結,搞不好創作可以用上。道理我雖然懂,但是如何總結又是乙個問題。

最高票的答案講得太好。我總結得到的大概有幾點哦。1、創作可以加深對臨帖的理解。

(其實這裡面對自學書法的人來說,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臨摹到一定階段,沒辦法深入進去,創作又不行,就造成創作和臨摹脫節,我好像就是遇到這樣乙個問題哦。)2、創作的心態對我也是蠻有啟發的。

最高票的答案,按我的理解,還提到兩種從臨摹到創作過渡的方法。1、從古人意臨作品中得到啟發。2、借助字典。接下來我從乙個初學者的角度出發,作一些補充。

對有一定臨帖基礎的人來說,拿到乙個創作內容,總有那麼幾個字沒寫過,寫過的那些字呢?又不能靈活應用。這時候要怎麼辦?大部分人,包括我,遇到的就是這麼乙個問題。

就算創作內容上的字都寫過,到創作的時候,還是抓瞎。

其實這裡面有個問題是臨帖的時候章法沒有得到很好的訓練。

按我的理解,作品是有節奏的。什麼樣的線條給人的感覺是行筆速度快,什麼樣的線條給人的感覺速度慢,乙個字的節奏又是怎樣的,蘸墨次數等等等。

按我的經驗,臨帖的過程中就是不斷總結這些東西。

好吧。講到後面其實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了。

等我以後學會了一定來補充。

其實這後面有個問題是如何訓練章法?如果又章法意識,在臨帖過程中是可以得到一些鍛鍊,可是從臨章法到創作用章法,對初學者來說跨度還是太大了,這中間需要有一些簡單的應用。我也沒想清楚。

最後放幾張臨帖。

2樓:李屹

從臨摹到創作。打個比方。好比是走路,從小時候爬到走。

創作也並不是把臨摹的字乙個乙個拼湊上去。創作創作,其實創作的源泉還是來自平日的積累,比如,自己看過的字,和自己練過的字。是個什麼樣的狀態?

應該是水到渠成,自己多練就自己會創作了。如果說創作不會的話。只能說平日功夫不夠。

3樓:Anvil

微調或是大調的乙個過程。

和練單字有點相似,單字是乙個部件乙個部件的練習,最後用結構聯絡到一起。這過程中你總會跟原帖有些許的不一樣,以適應你自己的審美習慣,章法也差不多,都要有這麼乙個過程。

當然我可以理解為題主是來找答案的,那麼寫字練章法的最好辦法就是寫小楷,或是小行草 2cm以內的字。寫起來不佔地方,方便,而且容易練出行氣,而且對筆畫的控制力會上公升乙個檔次。

至於說有什麼訣竅,這個真沒有,書法的訣竅就是多臨帖,多練習,這個要自己慢慢探索。

4樓:任淮源

現在書法的怪象,創作與展覽。我的建議是不要一味想著去創作,寫字就是寫字,是一種自然的狀態,如孫過庭五乖五合所說,神怡務閒。好好臨習古人的墨跡與碑帖就好,當然也要有玩耍的時候,但是不能有功利心,別總想著要去搞所謂的創作。

寫字是一種與古人交流並提公升自己的過程。

5樓:梓琰

臨帖不是照著字帖抄一遍又一遍。

臨摹是學習技法的過程,在臨帖前我們都強調一點的是讀貼,讀貼不能光看表面,要思考分析,為什麼這個字在這裡是這樣寫,通過長期的手與腦的同步鍛鍊,在創作的時候就會游刃有餘

寫作到底是應該創造乙個好人物還是乙個好故事?

nan 我個人站在故事和主旨。因為文章的人物都有不同個性以及形象。中中國人感受的就是故事是否可以觸動內心,以及產生共鳴。角色只是故事的部分。整體的部分的關係定理,我覺得我不需要再次強調。 宋頌 個人覺得這並不是個矛盾的問題。畢竟乙個故事精不精彩,除了所謂情節和劇情,其中人物的存在因素也是衡量和影響別...

為什麼臨摹畫的一到創作就畫不好,是練的不夠多嘛

邪意君 臨摹會提高一部分繪畫能力,但臨摹這種能力必須慎用,用到合理處。比如在學習寫生階段一味臨摹肯定不足取,臨摹的方法應該是一種借鑑。意味著畫乙個場景前,或者是看到需要臨摹的畫面,需要寫生與臨摹互相對照,這樣才能真正理解原畫的寫生以及創作意圖。歸根到底需要自己去觀察理解這個世界,懂得繪畫者如何用減法...

從喜歡熱鬧到習慣乙個人到底是因為啥?

已登出 從向外尋求支援轉變為向內尋求力量,說不上好壞什麼的,只是思想轉變了而已。或許是某件事,亦或者是某篇文章。開始渴求從內部錨定自身,而不在利用他者定義自己。 路子kaxdi 因為遇到的事情多了真的會改變乙個人,喜歡熱鬧是更喜歡和別人相處,享受其中的快樂。喜歡獨處是看透人世繁華,覺得自己乙個人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