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到底是應該創造乙個好人物還是乙個好故事?

時間 2021-06-02 23:50:06

1樓:nan

我個人站在故事和主旨。

因為文章的人物都有不同個性以及形象。

中中國人感受的就是故事是否可以觸動內心,以及產生共鳴。

角色只是故事的部分。

整體的部分的關係定理,我覺得我不需要再次強調。

2樓:宋頌

個人覺得這並不是個矛盾的問題。

畢竟乙個故事精不精彩,除了所謂情節和劇情,其中人物的存在因素也是衡量和影響別人讀下去的關鍵。

我覺得,受人喜歡的故事,大多數都是好故事。

3樓:陳樹雲

要看目的,是要講人,還是講事

通過描摹某個人來讚揚/批判某一類人的文章,所有情節會集中圍繞塑造某個人物而展開,例如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孔乙己》,這種必然是優先要把人講好的,是小而精的。

而大凡要講述情節曲折複雜的故事,人物就只是重要的構成要素而非唯一要素,故事的背景,地理人文政治科技,情節的起承轉合……都有可能成為重要的因素,需要在寫作前進行綜合的考慮。

只講人的文章,感性多了,事情就淡了;

只講事情的文章,理性多了,代入感就淡了;

只求設定精妙完備的文章,就成了無甚趣味的說明文;

只求情節奇詭妙趣的文章……這不就是段子麼?

先想清楚你想寫什麼,再談怎麼寫

4樓:

不能本末倒置,在閱讀之先,讀者是被故事情節所吸引的。而讀者被作品中人物自身的魅力所吸引,是發生在閱讀過程中,是在故事情節吸引讀者的這個重要前提下的,人格魅力不是冷冰冰的文字,是顯現在故事情節中人物的具體行為中的。

如果寫作等同於創造乙個人物的話,那歷史名人的傳記該怎樣寫作呢。如果沒有故事情節的襯托,人物形象會顯得很蒼白無力,無法打動讀者。

國內有套創意寫作書系,內容基本包括虛構寫作與非虛構寫作,這是西方寫作學的概念。裡面不光涉及寫作的理論層面,還有日常寫作練習。 推薦題主看看

書法從臨摹到創作到底是乙個什麼樣的狀態?

試著回答自己的問題,只是為了更好想清楚這個問題。以前聽相墉講過關於臨帖的作用,按我的理解,他的意思是臨帖可以為創作提供乙個解決問題的方案或者思路。其實也就是說平常臨帖的時候,要注意組字和區域性的一些總結,搞不好創作可以用上。道理我雖然懂,但是如何總結又是乙個問題。最高票的答案講得太好。我總結得到的大...

金庸筆下的東方不敗到底是乙個怎樣的人物

廣告卡才是真的卡 除了精修佛法的渡元禪師屬於未知,葵花系一眾高手都有很嚴重的心理問題。也不知道是自宮導致的,還是吞丹服藥的結果。又或許是練內功燒壞了腦子?任我行是知道修煉葵花寶典的 後遺症 的,不然也不會用葵花寶典來坑害東方不敗。東方不敗修煉葵花以後果然對權勢沒興趣了,任我行的陰謀得逞了。只是他沒想...

「我」到底是乙個什麼概念?

就這樣吧 其實這個問題我從小時候就一直在想。到現在也沒想通,我理解你那個 我 是什麼意思,不是現實的身體,而是我這個意識的本身到底代表什麼,我的這個意識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會有 我 其實這麼跟你說吧,人的身體跟意識是分開的,就是所謂的靈魂,而意識到底是寄存在人的身體上還是影射到人的身體上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