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認可窺基法師《破一合相》文乃是對「一合相」般若勝慧智之誤解這個說法嗎?

時間 2021-06-01 05:41:23

1樓:子曰

不認可。窺基法師《破一合相》文,乃是破執「一合相」為實之人的方便說法,是依他起性。

金剛經雲:「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注意,由這個「若」字,即知「一合相」只是佛之方便說法,迷人卻執以為實。

窺基法師不忍此輩亡溺於真常坑,故興大悲心,起《破一合相》之方便。是以當知:窺基法師之《破一合相》亦是權說,亦不可執以為實。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2樓:

說 "一合相" 即是虛妄.

只是乙個概念而已.

既然是概念了, 那就還是世俗諦裡面的.

自己去證悟了,就知道了.

一切法, 畢竟空.

我們看到的只是法相.

用佛法的術語講, 著相了. 或者文字相而已.

3樓:仙劍李逍遙

中國佛教談佛法離不開或有或無,總把法華經納入權教大乘經典內,是永遠是井底之蛙離不開十法界範圍。你現在處於看到井底或井口,永遠看不到外面的世界。

4樓:齊天大聖

窺基法師的《金剛般若經贊述》是糅合了世親和無著兩大論師的金剛經論於一身的著作,所以法師批判的並非窺基,而是世親和無著二位鼻祖。以下是世親論師對金剛經的解釋,法師可以參考一下。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卷三:

如經「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故如來說一合相」故。若實有一物聚集,如來則不說微塵聚集。如是若實有一世界,如來則不說三千大千世界。

如經「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故,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者,以彼聚集無物可取,虛妄分別,是故凡夫妄取。若有實者即是正見,故知妄取。何故?

凡夫無物而取物。如經「佛言:須菩提!

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如是等

一合相是指事物聚集之後的虛妄相,凡夫認為此相實有而貪著其事。「不可說」是指無物可說

5樓:陳璽謠

不認可,因為你甚至沒有看完窺基法師的著作。

窺基法師在他的《金剛般若論會釋》中也藉著世親菩薩的論談過這個問題:

『論云:即非摶取者。名安立第一義。謂安立一合相為第一義。是名一合相者。依俗諦假說為一合相。

自下大文第三。如來述成善現智所釋。理亦合述。

別破名色。由次合破。名色言。

故偏述成。次意雲。世諦故有彼摶取。

第一義故彼法不可說。言第一義中。無彼摶取可說。

但凡夫二乘不知一合相空。尋名強執。故論引經雲。

彼小兒凡夫如言說。取非第一義。世親論云。

但隨於音聲。凡夫取顛倒。即是釋此文也。

』如果這個不清楚,智儼大師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略疏》中更詳細地談過這個問題:

『文言若世界及一合相實有者。如來即不說。何以故?凡夫應是,聖人應非故,餘者準之。文言一合相者,如分別見一實相也。若欲識其文意,先對文言,約凡聖二位,開其二相:

一約眾生,見一合相,即是一合相,即非一合相。

二約聖者,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依此二門,取解即易,其義云何?

眾生見一合相者,由依似作實塵解,即不見似塵藉於眾緣,及作時不住故,不成合相,迷見實塵唯見一有故。

是一合相者,由見實塵定有性,故是合也。

即非一合相者,由見塵實即無實理,與無不異故,即非合故。

佛說一合相者,佛知似塵假合而成,非有似有,故說合相。

即非一合相者,此有二義非一合相:第一非彼凡夫所謂實塵一合相。第二由彼諸緣作時不住不作故,故非似合也。

是名一合相者,由彼諸緣似合成塵,故非是無,名一合相也。

今聖意說一合相,顯凡分別是其失明。聖人所見一合相者,是離分別順其正理。』

所以這裡已經很清楚了,窺基法師破一合相,是破眾生知見的「一合相」,不是破佛知見的「一合相」。

六祖惠能也在《金剛經解義》中說:

『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心中明了。莫過悲智二法。由此二法。

而得菩提。說一合相者。心存所得故。

即非一合相。心無所得。是名一合相。

一合相者。不得假名。而談實相。

』用其他經典中佛對「一合相」的知見,來駁斥窺基法師用來破眾生對「一合相」錯誤知見的文章,我覺得應該是你對窺基法師有所誤解吧?

6樓:劉久

一合相說的是宇宙的一切為乙個整體而取的相。

我們無法取乙個人的相,因為這個人是變得,世間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的,所以段無可取之處。也就是世間是不存在一的。

不存在一,不存在乙個人,一滴水,一張桌子等等。

那麼我們說存在乙個世界嗎?存在乙個宇宙嗎?世界,宇宙的概念就是包含一切的。

佛說,不存在。我們說如果存在乙個世界,那就是一合相。我們只是稱呼他為乙個世界,並沒有乙個世界。

乙個世界這個東西,就是不可以說明,不可以了悟的東西,那麼就是不能夠說的乙個東西,但是凡夫喜歡說。

如果我們說有世界這個東西,他本身也是不停變化的,那麼也就不是同乙個世界,也就還是沒有這麼乙個世界。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即使我們名義上說世界,宇宙。但是我們是說不了的。為什麼呢,因為這就像功德一樣,功德是沒有的,我們假名功德,那麼功德實際是什麼樣呢?答:不可思議。

就是即使我們假使有乙個世界,或者宇宙,也是不可思議的,因為超脫了人類的範疇。

不甘寂寞,就繼續補充。

一合相是世界整體的乙個取相,而非個體。

如果我們說,取一輛車子,是一合相。那麼我們能取一輛車子,又能取一張桌子,又能取一棟樓,凡事種種都能取一相。這已然成為了異合相。

一合相是取的什麼?世界。世界也就是整體。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世界,非實有。若實有,即是一合相。

差一段各位佛教徒對於金剛經裡面幾個基本的概念理解的有偏差。

有和無。實和名。空

有無是根本不存在的。是說一切物質的。是說一切因緣和合之中的因。也是說一切因緣和合的果。

名是現象,實是一種現象的錯誤擷取。是說一切物質的相互作用,是說一切因緣和合的過程。這個過程的任意擷取就是因是果。然而這個過程本身是並不能擷取的。

空是本質。是非一非異。當我們說因果的時候,是不空的,因為我們對因緣和合的過程做了擷取。當我們說空的時候是沒有因果的。但是當我們說空的時候是有現象的。

這裡面有乙個問題,就是擷取。為什麼會有擷取。當我們講空無,空是過程,無是擷取。過程不能擷取,為什麼還會套在一起講呢?我覺得功夫不夠的問題。

擷取的本質是有時間的概念。一天,剎那等等。時間本身這個概念就不對,有時間就空不了,空了就沒時間。

正是因為時間的概念沒破,所以執著於無。當我們認為無的時候,實際就是在認為有。「有」生故「無」生,「有」滅故「無」滅。

為什麼過去世不可得,現在世不可得,未來世不可得?因為空。這是本質。

霍金說平行宇宙,未來人穿越到過去,導致平行世界。簡直不可理喻。這些人就是對時間的概念理解不夠。時間的本質是描述物體的相對變化。扯遠了。

我們如果說最小的時間單位是一念,這一念,我面前的這杯水是否是一杯水?當然不是。我們注意一念是乙個動作,在一念這個動作過程中,水可能在發生著水分子的從液態像氣態的乙個轉變,有一些光粒子正從玻璃杯外進去水中,一些光粒子正從水中出到水杯外。

我們把光粒子想象成一把刀,我們自己就是那杯水。這一把刀的一半扎在我們的大腿上,另一半在大腿外,這把刀正在進或者出。而無時無刻不是如此。

我們一念的過程如此,在向下分解時間依然如此。這乙個靜態的水杯變成了乙個動態的水杯。那這就是空。

而一念是人這個因緣和合產物的最小變化單位,或者我們可以感知的最小變化單位。

不想在寫了,也累。

7樓:王五

金剛經提到的的一合相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

「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

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則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

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

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在玄奘、義淨譯本中,分別譯為一合執、聚執

今存的梵本中,此詞為pia-grāha,逐字直譯為「聚合-執著」

pia-團、一團、聚合;另可引申到「聚成一團的食物」,托缽乞食這個詞裡的食,也常用pia或它的變體piāya。

grāha→grāha的變體,執著;如:我執,就是ātma-grāha

題主另外所引的一合相,其中一條,般若經提到的一合相:

放光般若經(無羅叉譯):須菩提!我以應一合相智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大品般若經(鳩摩羅什譯):須菩提!我爾時用一念相應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般若經(玄奘譯):我於爾時,觀一切法平等平等無性為性,以一剎那相應般若,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這個「一合相」是怎麼回事就不用多說了吧

8樓:

(從題主的其他提問和回答來看,不僅有閱讀障礙,也存在閱讀量不足的情況)所以這個問,是無知問。

談談《金剛經》中你所理解的一合相?不限角度,從日常、物理、化學等角度皆可。?

對於「一合相」,我的看法在上面這個鏈結裡。而題主的疑惑,最初也來自我回答中的某些引用,以是為釋。

9樓:崑崙鋒

除文章個別的表述外,基本同意題義。

其實在描述高深精微的事物時,語言很弱小。佛已經明言,一合相即是不可說,明白意思就行了。

一,對照玄奘大師的譯文,可以確定一合相的第一層意思就是:眾生所執取的個體世界合眾為一,所形成的總世界。

二,眾生個體的世界起源於眾生自己的五蘊集合。但是,眾生所執的世界為什麼能合眾為一?又是如何合眾為一的?這就是一合相的深層次涵義。

這兩個問題涉及到了阿賴耶識的本質和諸多屬性,涉及到世界實相的問題。如果破解了這兩個問題,也就破解了世界的本質和深層次執行規律。但佛已經明著說,這個一合相的概念沒法說。

根本原因就是涉及到世界實相。

1),要對凡人說清楚這個問題,必須有一套精準嚴密複雜的數理語言。這在當時是不可能的,也是沒有必要的。因為即使是凡人中的佼佼者也要花費幾十年的時間去理解這套話語體系,不划算。

法門無量,或許有適合從數理學問方面悟道的人,但是更多的是其他法門。

2),即使具備了這一套語言,不能親身證悟還是沒有意義。因為佛教的終點不是思維邏輯的推理,而是一種語言難以描述的境界。

三,窺基大師的話語是企圖從另乙個角度描述一合相,但概念把握不精準。凡夫的世界確實是五蘊集合於一身形成的,這點毫無疑問 。但一合相的重點是眾生所執取世界的聚合問題。

明明世界起源是主觀的,為什麼會形成乙個客觀世界?眾生可以相互影響,而且還共享同乙個時空,同一套數學物理法則?這才是難以言說的奧秘。

單個眾生世界的形成不是一合相的表達重點,解釋起來也可以不涉及世界實相,並非不可說。

四,除了佛經之外,佛學不講什麼權威。甚至考慮到佛經被取捨、篡改和流變的問題,對佛經也要準備好乙份懷疑的態度。窺基大師錯了就錯了,很正常。如果實證結果說明他對了,再認就是。

參看佛經就能發現,在佛教所構建的世界觀中,體悟和修證是無窮無盡的,語言的表達卻是有限有漏的。所以要拿境界說話,一切都是實證說了算。這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有異曲同工之妙。

您認可「所知障有種子」這個說法嗎?

吳湘 修行淺薄不敢擅自回答,恭錄善知識在 正覺電子報 第29期般若信箱對同一問題的回答 同理,無始無明是現非種 是對一般初悟者說的,但在進修一切種智時,則又有不同層次的深入說明,在這裡分為二個部分簡單的說明 1.無始無明不會影響眾生造作種種業,只是使眾生不明白法界真相而已 但是眾生斷了我見,或者斷除...

這個「緣起性空」的法性定義您認為正 謬如何?

Alphaeus 首先搞清楚何為 法 然後再說 緣起 次說 性空 法 軌生物解,任持自性。緣起 依眾緣和合而生 性空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德遵普賢 知道了這個世界,這所有一切都是緣起緣滅,在這個世間這緣生出來的,有生老病死,成住壞空這些,與自性不相應,不是自性裡面的,自性裡面沒這些,這叫...

《中論》「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句有說是惡取空。您能以經教為依據論證予以闡明是善取空而不是惡取空嗎?

比丘法一 中論 質評 九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 乃斷滅見噁取空 比丘法一 中論 偈頌云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何以故?眾緣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屬眾因緣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空。以偈質對雲 因緣所生法,佛說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