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克服畏難心理,拖延症以及懶惰?

時間 2021-05-06 18:09:42

1樓:徐不欺

只需記住一點:不會是會的第一步,拙劣是精妙的第一步。凡有困難,皆是序章。

畏難又懶惰的人,對事物的看待方式是割裂的。只看到眼下的困難和自己的笨拙,看不到其後隱藏的成功的雛形。或者只看到自己的美好願景,看不到願景是從當下一步一步走下來,延伸出去的。

在他們眼裡,當下是當下,未來是未來,困難是困難,收穫是收穫。但實際上,二者是一體的。當下即是未來的前奏,困難即是成功的序章。

就像一根很粗的繩子兩端打了兩個結。你手握一端,另一端便也盡在掌握。你把它們看得越緊密,越不可分割,就越能從另一端汲取動力,越能從心理上輕而易舉的藐視當下的困難。

因為所謂困難和困難的發展結果,都在你的預料之中。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動力不必他處尋,把這光明銘記在心裡,自然能照亮一路的曲折。

2樓:數學為什麼這麼難

作為上了幾個月網課以及不知道啥時候是個頭的我,覺得可以分享一下我的成功案例。

目測適合中度懶癌、拖延症患者(我就是這樣)話不多說,直接上措施:

1.把自己階段內的計畫全部列出,包括必須幹什麼(工作或學習任務)和想要幹什麼(玩遊戲做手工學樂器…)越詳細越好。比如我這樣

(其實我的也不算詳細,寫的是按課表按部就班學習之後幹的事。其實就是把具體時間幹什麼事寫清楚,尤其是具有可完成性,不要假大空,按輕重緩急來寫;把自己娛樂活動寫清楚,這個可以寫的模糊一點。但是兩者一定不要混!

2.把你寫的「必須做的事」堅持幹三天,不論找什麼方法一定要堅持,這個期間不幹別的,沒有娛樂,只是老老實實按你的計畫表走。

3.睡覺前一定不要把手機放到床上或床頭櫃上,即你無法輕易摸到手機等電子產品。

4.我的輔助方法就是五秒鐘法則,即你要去做你的任務,倒數五秒鐘,「1」喊完之後立馬去做,不給自己多餘的時間去拖延和猶豫。

下面是我的解釋和成果

明確任務才有方向,不用我多說大家道理都懂。

為什麼要堅持三天(因人而異其實可以再多幾天,但不能小於三),我是做了三天之後腦子裡就自動有這個意識:要去完成任務!

因為你的工作和學業是階段性有限的,所以按照你的計畫和效率,基本上一周可以完成「必須做的事」,並且你想要多玩一會的心情可以驅使你趕快弄好任務。所以在週末可以盡情享受你的「想做的事」,二者得兼。不一定就要完全捨棄娛樂專案,並且你可以安安心心地玩。

手機在休息或工作的時候不近身。咱們肯定都有這種經歷,本來要去查乙個資料,結果被其他東西吸引從南看到北,這時候你玩手機是無目的性的,更容易把自己陷進去,這種基本上是拖延你的最多的情況。最終想想腦子裡什麼東西都沒落下,一點用都沒有,浪費生命。

我從3月中旬開始執行,到現在已經小有成果,首先是做了手工

(第一次刻橡皮章感覺還不錯我的大佬朋友還誇我來著嘿嘿)

有了時間去鍛鍊

做了些吃的

(披薩其實肉的更好吃)

說了這麼多其實和家長讓你寫完作業再去玩乙個道理,重要的是落實。之前在TED裡看到Tim Urban的演講讓我很觸動,就是你可以把有deadline(我願稱之為死期)的活兒幹完,不就是最後著急了點嗎。但是那些沒有截止日期的呢?

你想豐富自己,想健身,想學一門新的外語,想維繫感情,想改變自己命運…沒有deadline,內心的驚恐獸不會出現,所以這類活動的拖延是沒有限制的,它們會肆意延伸…

總之一句話:幹就完了!!!!

3樓:鹽選推薦

做每一件事,最難的地方就是開始。我自己也有很深刻的體會。

拿我寫書的經驗來說,每當我寫完一本書,心情就會特別輕鬆愉快。這個時候,我通常會充滿鬥志,迫不及待想乘勝追擊,讓下一本書早早開工。

但是,想是這麼想,卻沒有任何行動。而這股熱情撐不了多久,就會被開工的壓力取代。實際的狀況是:

因為一直覺得開始很難,所以抱著逃避的心態一天拖過一天,心情也從早點開始轉變成還有時間,即使知道進度已經落後,我還是裝作沒這回事。結果,一轉眼半年過去了,我還沒開始寫。這六個月的時間,等於被我白白浪費掉了。

以上是我個人的慘痛經驗,後果當然也很慘。我想說的是,工作最困難的地方,就是開始。在工作上,我們總是有很多拖延的藉口,例如,「手頭上的工作很多,等我有空再做」,或是「這實在太困難了,我還沒準備好,等我準備好再說」……

其實,大部分的人很難開始行動,都是因為幻想出太多壓力,把自己壓得喘不過氣,例如:做這件事要準備 A、B、C……還要跑去甲地、乙地、丙地……光這樣想,就累得喘不過氣了,哪還有力氣開始呢?

開始的技巧

別再自己嚇自己,立刻開始,就能消除壓力。工作就像讓整地用的水泥滾輪動起來一樣,在開始時會特別重,但是努力讓它轉動一陣子後,就會開始變輕。也就是說,先擺脫自己嚇自己的壞毛病,別去想開始有多難、多複雜,就能減輕開始的壓力,找到開始的時機,工作自然能步上軌道。

但是,只要你跳過自己嚇自己的階段,踏出開始的那一步,就已經成功一半了。我舉個例子,有一種為了將凹凸不平的球場壓平而設計的水泥滾輪(請參考第 9 頁),如果想讓它動起來,必須靠兩個人的力量才能拉得動。這個滾輪在剛開始轉動時特別重,即使是兩個人一起用力,也要花很多力氣才能拉動它;但是只要讓它開始轉動一陣子後,不需要特別用力,甚至是乙個人用單手的力量也能輕鬆整地。

4樓:劉啟建

贊同邢哲wanderer和bojizai的觀點,一人從實踐角度一人從心理角度做了解釋。想補充點。畏難和拖延往往是同時出現的,畏難是拖延的心理成因之一,見《拖延心理學》。

真正讓我開始改變是一次很失敗的痛感。每天記日誌,做了什麼,給自己鼓勵,讓這種想到改變的狀態延續。一周後如果感覺懈怠,就抽時間看相關的書,重燃激情。

現在仍不敢說可以完全能控制自我,但一直有進步。

5樓:凱特徐

作為經常作的一手好死的人…

我的經驗是…不給自己留後路…

俗話說得好,狗急跳牆…比喻得不太恰當,但就是這個道理。

很多時候缺乏動力就是方向太多,以為未來還很長,自己還年輕。

當然這種逼上絕路的方法不建議經常使用…很累的!

6樓:bojizai

你從小事開始,堅定執行第一善念。第二念這些東西,統統當水一樣,讓他們流過就好,不要去採信。慢慢就好了。

痛苦就痛苦,帶著痛苦執行,然後你陪伴這個難受的你,就好像媽媽陪著小時候的你一起做事一樣的。

人不一定非得舒舒服服地做事,執行就可以。一旦行動,自然就沒有難受了。多幾次以後,就熟練了,不會被所謂的「難受感覺」騙去。

因為那個難受的感覺,只是細胞記憶分泌的一些物質,是騙你的,就好像有些人明明吃飽了,還是停不住,是細胞分泌出騙身體的物質了,因為那個細胞記憶要吃。

7樓:切糕磊

這其實可以歸納為自我同一性的認同障礙,類似於自我效能感的缺失,不過這個問題十分常見,基本每個人都會發生,多發於十幾二十歲的年紀。如果是按常規裡說,就是分解與打散目標,並且安排相應時間表schedule,定時CHECK就是了。

但按照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基本最好的辦法就是給自己每週設定一天Exhaust Day,這一天就專門做工作,從早上起一直做到所有事情做完再睡,這樣其實工作效率會特別高,然後每週就累這一天,其他日子能過的比較好,所以我也建議你這樣試試~

8樓:邢哲wanderer

把大的難的任務分解為若干小任務,更容易實現。就算沒完全實現,也能部分實現。

小時候沒學過麼?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自信,其實是一種掌握感,是一點一點建立起來的。反覆試錯,反覆練習,熟練了你就自信了。

小時候沒學過麼?失敗是成功之母。(其實是重複是成功之母。)

怎麼才能改掉拖延症(懶惰)?

方向導師 開始行動,什麼都不要說,沒有任何藉口。只有行動才能開始,從身邊的小事開始做起,一點一點來養成習慣,不要已開始就給自己定個很大的目標,到最後無法實現,打擊自己的積極性。開始行動,沒有任何藉口。如果沒有行動,我們只靠想象,是無法到達目的地的。只要開始行動,就無須考慮是否要做的問題,而是如何做好...

怎麼克服 晚睡拖延症 ?

其實很簡單,又很難!首先改掉你為啥託延睡覺原因。比如,玩手機啊,玩遊戲,看電影之類的。改掉這些導致晚睡原因。其次就是乙個安靜環境。 花花講精油 如果你身邊有一位 晚睡拖延徵 講真,你可以勸他 她聞聞 般若 晚睡拖延,不是睡不著 不能睡,是不想睡,捨不得去睡。道理心知肚明,卻依然會選擇 睡不夠 的自己...

怎麼才能克服自己懶惰的心理?

怪蜀黍 基本上現在我們都很少去運動,每天基本上都是三點一線或者兩點一線的生活著,我們忽略了運動是我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我們要如何克服懶惰養成運動的習慣呢 定個小目標,約三五好友互相監督激勵運動,會更加有趣 有效,有人監督的話,也可以讓你克服惰性,讓自己動起來。與小夥伴互相支援激勵的話,會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