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知道乙個人的詩詞基礎?

時間 2021-05-06 14:38:52

1樓:

請ta談一下杜甫和周邦彥。

這兩位,是詩與詞的集大成者,是歷史上影響力最大的詩人和詞人,學習詩詞,無論如何,不可能繞開這兩個人。

如果談到老杜,動輒是「現實主義」「憂國憂民」這類中學課本上的標籤;談到美成,一無所知或者整一些「鴛鴦蝴蝶」「沒有男子氣概」的評價,那麼一定沒有什麼詩詞基礎。

如果認認真真給你分析老杜的寫法、包羅永珍的寫作題材與千變萬化的風格;如果跟你談美成對詞的承上啟下、字詞句段篇的安排,那麼詩詞基礎不會差到哪去。

2樓:入江晴人

峴山橫地通漢水流西東

水落魚梁淺昭明遺古風

公尺芾研靈璧諸葛臥隆中

襄陽好風日留醉右丞公

①峴山:歷史文化名山,分峴首山(下)、紫蓋山(中)、萬山(上), 三峴相通,環抱襄陽漢水。

②漢水:漢江,長江最大的支流。

③魚梁:魚梁洲,漢江第一大島,三面環水,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有漢江明珠的美稱。

④昭明:昭明臺,也稱鼓樓,為紀念梁朝昭明太子所建,今為襄陽市博物館。

⑤研靈璧:北宋書畫家公尺芾,湖北襄陽人,得靈璧石,甚珍之,作《研山銘》於其上。

⑥隆中:古隆中,三國時,諸葛亮結廬躬耕之地,三顧茅廬,隆中對策均出於此。

⑦右丞公:指詩佛王維,因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詩作《漢江臨泛》尾聯「襄陽好風日,留醉與仙翁」,此處援引懷古。

3樓:聞人氏

不管是認識誰,還是看過什麼書,說到底都是奔著古詩去的,想知道乙個人對詩詞的理解,看法,審美水平,簡單,看看他寫的東西就知道了,不可能說有哪個愛好詩詞自己沒寫過東西,無非是水平高低罷了,這跟讀過什麼書,讀過誰的書沒什麼關係,文學藝術方面的東西本來就極吃天賦,要是沒那個玲瓏心,一輩子也就是個詩詞匠人

4樓:孟青

我們老師問過乙個停車坐愛楓林晚中的坐字是什麼意思,當時難住了很多同學,但老師解釋以後就容易理解多了。

坐在這裡的意思是「因為」。

我覺得像這樣的點問一兩個就可以判斷出乙個人大致的詩詞修養吧。(私以為)

5樓:楚山孤

你可以問一問,來一局飛花令麼……

這個前提是你特別能說,反正跟我玩的人裡還沒有比我能說的(不過就是我也沒敢找大佬玩這個…)

如果飛花令用了好幾個字,說了很多輪依然勝於題主的話……那應該詩詞功底很好吧。

6樓:畏道者蔣吉

快速知道?乙個問題就可以了——

「你聽說過王力嗎?」

這個問題不是評價詩詞,而是識別人。

王力先生是中國語言學家,其著作《詩詞格律》是學習詩詞格律的必讀書籍,如果沒聽過王力,大概率是「自啟發派」,就是沒有基礎自己寫的玩的;知道王力,那肯定就看過這本書,基本算入門有一定基礎。

再之後判斷水平高低,這就是比較繁複和無一定標準的東西了。

7樓:Bernard Xiao

每個人對詩詞的理解也是乙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大致也分幾個階段。

一、熟讀唐詩三百首,初高中必背古詩等等。至少能有乙個詩詞的底子,算是入門。

二、知道不同詩歌的種類,七律、七絕、古體詩、小令、長調等等。知道字數、平仄、韻腳。

三、知道聲律的限制,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以及它們之間的組合。知道平水韻這種東西,有意識地按照韻部來押韻。能分辨出白、燭、聽、得,以及勝、醒、過、看。

或者中華新韻也行。

七律最能體現乙個人的詩詞水平,能寫出一首中規中矩的七律,水平已經很不錯了。

此處可以對應香菱學詩的第一首詩。

四、知道詩歌的寫法,常見的意象、典故,能寫出一首不錯的詩,對應於香菱的第三首詩。這就不僅需要作者遣詞造句的功底了。

五、還是人教版《古詩詞鑑賞》裡面的第一章,知人論世,以意逆志。知道詩歌背後的故事、八卦等等。例如門對浙江潮是怎麼來的,鳥宿池邊樹,曲終人不見。

崔珏為什麼叫崔鴛鴦,鄭谷為何叫鄭鷓鴣,賀鑄為何叫賀梅子等等。

其實感覺這些分割方法也只是大體提出乙個輪廓,實際上還是很粗糙的,也希望大家能多多指正。

8樓:董青梅

「煜」這是啥字?

不知道?

沒啥就問問而已。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的煜

哎喲,我還是喜歡他的「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圓。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長少年。」

9樓:今心嵬

十一月七号補充一點:

我覺得問這個問題有一點必須明確:

問這問題是為了了解對方,

而並不是為了來炫耀自己。

一言以蔽之,曰:不裝逼。

單就這一點來看,本題中的某些答案明顯是不合格的。

另外還有就是我個人還有乙個拙見:

有很多詩是:可解不可譯。

比如本題中某答主提出的: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有些人不譯是不理解,但我相信還有些人不譯是不願意去譯。

有些詩詞是技巧的堆砌,是無機體,拆開與不拆開倒也沒多大差別,因而可譯。

還有些詩詞則如一位美女,本就是乙個美麗的整體,如若非要肢解開,就成了一抔爛肉。

所以乙個文學社要是流俗到非要人去肢解美女了,那這文學社不參加也罷。

【2023年】兩年後的忽然補充,今天看到美國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的一句話很有道理Poetry is what gets lostin translation(「詩意即翻譯過程中失去的東西」)供一些人學習

分割線看題主怎麼理解啥叫詩詞基礎,我覺得詩詞基礎無外乎三種吧:背,品和寫。

背麼就是看背誦量,這個不好衡量,死記硬背詩詞的人也多,也看不出所以然來。

寫麼就是問格律,這個很簡單,就問絕句和律詩各有幾種格式即可。相對而言可操作性也比較強。但是這種問法生硬啊,多尷尬啊!而且有很多人雖然不會寫詩,但是人家的古文造詣同樣不低啊。

我個人覺得最簡單的就是問:你最喜歡哪位詩人,最喜歡他的哪首作品。然後你就從他的回答中看兩個方面的指標:

第一是知識性,看他對詩人的生平經歷和創作特色的了解程度;

第二是情感性,看他為什麼會喜歡這個詩人,為什麼喜歡某首作品,真正深愛的東西他肯定能講出很多所以然來。

附帶噴一下前面那個通過李白來衡量的答友。這就好比你如何去衡量乙個人的運動能力,然後非要拉著他看他跑步的水平,最後裝一波逼:最基礎的跑步都跑不好,運動水平怎麼會高。

況且他的那番解讀本就主觀性太強,自然不可能以他一人為綱。我完全可以說李白的這首將進酒通篇大開大合,直抒胸臆。卻非要被他單拎出一句來強行解讀,這和魯迅的那個「晚安」梗有啥區別?

魯迅:「晚安」!。

語文老師:「晚安」中「晚」字點明了時間,令人聯想到天色已暗,象徵著當時社會的黑暗。而在這黑色的天空下人們卻感到「安」,側面反映出人民的麻木,而句末的感嘆號體現出了魯迅對人民麻木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我個人覺得,品詩就像吃布丁,囫圇吞嚥自然是不可取,搞不好還會有害處;但是非要像那位仁兄那樣咀嚼成渣也未必合適。當然,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吃法,但像他那種「以一人為綱」的口吻,實在絲毫不可取。

前面說了按他的解讀方法,這一句就嚴重破壞了整首詩的布局框架和行文風格。感覺像是乙個穿漢服的人,卻踩了一雙奢侈品高跟鞋。

再者,李白的這句「古來聖賢皆寂寞」本就是化用句,出自南北朝鮑照的《擬行路難》,鮑照的詩對李白影響極深,連杜甫也評價李白是的詩「俊逸鮑參軍」。杜甫讚賞李白的歌行體:「近來海內為長句,汝與山東李白好.

何、劉、沈、謝力未工,才兼鮑照愁絕倒」(《蘇端薛復筵簡薛華醉歌》)。指出李白的歌行體深受鮑照的影響,這是後來人們所公認的。

李白的「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本就是化用自鮑照的「自古聖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

由此可見,聖賢就是聖賢的本意,卻非要引一句「已聞清比聖,復道濁如賢。」來把所有的聖賢都解作酒字,難道不可笑嗎?

何況你不要忘了後面還有一句「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最後還是落到聖賢的本意上來的。

10樓:安使君

這個我問過。很簡單,只用問一句,將進酒裡面「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怎麼理解。

如果他只字面理解說李白覺得自古以來的聖賢都很寂寞,那估計他也就是個高中水平吧。

讀李白的詩多了,自然而然就會知道,李白一生寫酒,以清者為聖,濁者為賢。他的詩中,酒為聖賢。

這句話另外可以理解成,酒再好,如果沒有喝它的人也不能「留名」。

自古以來,杜康,綠蟻,醽醁,只有這些被欣賞過的酒才留下了名字。李白的「懷才不遇」之感不言而喻,和之前的「天生我材必有用」還有後面的「與爾同銷萬古愁」相呼應。

不知酒,無以知李白;不知李白,無以知盛唐;不知盛唐,何以知詩詞?

怎樣快速忘記乙個人,不愛乙個人?

小陳同學並不沉 什麼辦法,什麼辦法都不如自己想開來的快,你即使再不捨,再不願,可是這個人已經走了,已經不在你的生活裡面了,這麼傷心,有什麼用呢?誰能看到你呢?把注意力轉到其他的地方,不要再想他了,不要再去念它了 一棵小海棠 之前看過一條微博 從前有個年輕人去找禪師,問,怎樣能忘記乙個很愛很愛的人。禪...

如何快速徹底忘記乙個人

acediazz 我忘記他的時候是先切斷了自己所有的念想然後直接買了第二天的機票去了乙個沒有他的城市在飛機上還有點感慨飛機落地就釋懷了為什麼總要把乙個人記得那樣深刻?只看著前方就好了你自己的路上不會只有他 容玉 沒有人能教你怎麼忘記,也沒有人能教你如何面對未來,深淵裡走出來的人會是你自己,也只能是你...

如何快速忘掉乙個人 不難受?

楠葉 那就少聯絡,做點其他的事情,分散注意力。轉移自己的愛好,或者增加更多的愛好,反正不要把目標聚集到他身上,那麼忘掉他就很簡單。慢慢的你會發現,他只不過就是乙個過客,也沒有那麼重要。 sunshine 喝孟婆湯應該是你想要的答案,乙個人已經融入你的生活,若想不難受,幾乎是不可能的,坦然接受自己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