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 諮詢師表示沒有做個案概念化報告,專業嗎?還能繼續諮詢嗎?

時間 2021-05-29 23:38:33

1樓:葉浟

你這個諮詢師在你問他要概念化報告的時候反應好「可愛」(對,就是像張白紙啥也不懂的那種可愛~)。

不同的諮詢流派有不同的個案概念化,主要是概念化的方向和內容不同,即使有的流派不叫「概念化」這個名字,但是也會做類似的工作。

概念化和諮詢報告不同,前者是諮詢師依據對來訪者的理解形成的乙份概念化的「內容」。對個案的概念化基本上決定了諮詢師接下來的工作方向。

假設乙個諮詢師不做個案概念化,那麼也許他做的諮詢會經常呈現出一種「混亂感」,因為諮詢方向不明確。當然,諮詢師對個案的概念化也是會隨著諮詢的進展不斷而進行相應的調整的。

關於來訪者向諮詢師要個案概念化這件事情,諮詢師可以有自己的選擇,給不給也許和諮詢師風格有關,但是做不做概念化,這個應該是與諮詢師的勝任力有關的。以上~

2樓:Mike

首先你看看他收費情況如何?如果100多塊錢,那就是新手,你就不要太指望他有很多的經驗,如果他收費300左右,做不了個案概念化,還是不合格的

3樓:張寧

有些諮詢師不會寫詳細的個案概念化報告,他們更願意在頭腦裡勾勒來訪者的整體問題,這是個人風格的問題,並不代表諮詢師不理解來訪者。就好像你買到了麵包,烘培師不一定要把麵包製作的全過程都展示出來。關鍵是你覺得這個麵包是否合你的口味。

剛才翻了一下諮詢師的回答,諮詢師說是有做概念化報告,但沒有那麼系統。個案概念化報告是諮詢師自己看的,除非需要提交給督導。

我又接著寫了~諮詢師有沒有寫個案概念化報告,和寫了報告需不需要給來訪者看,完全是兩回事。我覺得提問者是把這兩件事混為一談並且對諮詢師憤怒了,這裡面需要去探索一下。

4樓:旁觀者

這諮詢師好過分啊。自己沒做好還想把責任推到你身上「從業十年第一次遇到」既強調自己有資歷,又強調你奇葩。還打了一大段話試圖告訴你這東西專業,你看不懂。這種諮詢師還留著幹啥

5樓:

只想賺錢的諮詢師,能偷懶就偷懶嘍,然後找那麼多理由,就不告訴你。在旁觀者看來完全就是在為自己辯解狡辯。然後離開又會覺得很難,然後諮詢師可以享受想離開又離不開的來訪者的進奉啦。

他們考慮自己多過來訪者,而且他們其實在諮詢外用你的錢過的很滋潤,而且價效比極低,根本不值7-800一小時。誰讓他們這麼不認真工作,還利用職業帶來的來訪者的依賴,迷之自信呢。

6樓:

我個人覺得。對於所有的的諮詢師,無論出不出報告,至少要在諮詢中根據自己的取向,明確的把來訪者困擾的形成機制跟來訪者說,如果能做到這點,我認為諮詢師已經做了個案概念化。如果來訪者對於諮詢師的工作假設和概念化不認同,那麼可能這個諮詢沒辦法繼續做下去。

當然,有的來訪者其實不是真的來訪者。有個老師跟我們說,來訪者大致分為求助者,抱怨者,遊客幾類。求助者是真的來想要解決心理困擾的,抱怨者就是來訴苦發洩的,遊客就是想要來看看心理諮詢是啥樣子的。

當然,抱怨者和遊客也可以轉化為求助者。我覺得諮詢師的工作應該遵循建立關係-個案概念化-干預的模式,應該盡早跟來訪者說明你的工作模式以及你要幹什麼以及你正在幹什麼。

我有點好奇這位諮詢師是如何在這20次中都沒有提出工作假設形成個案概念化,而來訪者也沒有脫落的。

我個人覺得諮詢師能提出我認同的工作假設那麼我才真的覺得他理解我了,這比簡單的內容反應情感反應有用的多。

利益相關:諮詢師同時也是來訪者

7樓:笑憂

你好,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個案概念化報告」和「個案報告」並不是同樣的東西。

基於倫理的需要和機構的要求,諮詢師是會進行「個案記錄」,比較是那種客觀的內容摘要,以供存檔和必要的時候調取。

而「個案概念化報告」,是基於諮詢師的理論學習經驗,對諮詢歷程進行的分析理解,這個通常沒有硬性指標說諮詢師必須寫,但是寫下來對於諮詢師去反思和理解個案、做督導學習都是非常有幫助的。但這個部分通常並不會開放給機構讀取,即便是督導或是個案研討,也都是匿名化處理。這也就涉及到了諮詢最常談到的保密原則的問題。

所以,建議你不妨直接跟你的諮詢師說你想要這份報告的原因,看看她是不是會有其他更有判斷價值的反應出現。關係同盟是諮詢有效的第一步,這一步走不好,後面一切都很困難。

8樓:遠遠的路

關於個案概念化報告是否必須得寫,以及在來訪要求獲取時是否應該給出,我也不太清楚有沒有相關具體的倫理要求。(同蹲個答案...

但是1 不寫寫個案概念化報告,就在腦中產生細緻到位理解的...啊這對諮詢師的智商和經驗要求很高

但是2 如果來訪在結束諮詢時索取乙個報告,諮詢師可以據報告進行一些講解,避免文字呈現偏差可能給來訪帶去的傷害,這是來訪的知情權,應該也沒什麼問題吧(?)... 所以有些個案報告不能呈現給來訪的結論讓我覺得有點奇怪。

(為什麼總有人會覺得來訪就那麼脆弱呢...)

另外很贊同其他回答中也寫到的,可以在諮詢規程中瘋狂提問呀!「你對我是怎麼理解的」「你覺得我的問題在哪兒」「以後諮詢中會用啥辦法」「我上一次說的主要問題是啥?情緒是啥?」

化身面試官!

另外,悄悄吐槽。每次來訪者問這些比較客觀的問題,就被拐到什麼移情投射付諸行動上的... ...

分析什麼不信任的... 我還可以說這是不是諮詢師對自己無力和緊張的攻擊性防禦呢!

分析是可以,但絕對不是面對這種問題的第一步。

9樓:情感心理諮詢師

是否繼續諮詢,是由你自己決定的,如果你覺得諮詢有效果,即便沒有報告你也會繼續諮詢,如果你沒有收穫,就算有報告,你也不會繼續的,這是兩個概念。

諮詢師是否做報告,那是諮詢師個人對自己職業的要求,一般乙個小時的諮詢,諮詢師會抽出10多分鐘做簡單紀要,不影響後期的諮詢效果,如果說諮詢師需要做完整的報告,看似乙個小時的諮詢,諮詢師需要花費3-5個小時來整理完整報告的,一般針對自己的督導,會這樣來整理,提公升自己的專業,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學習方式,就好比有些人就喜歡每堂課做筆記,但是有些人就不喜歡做筆記,因人而異。

第一段代表所有廣大來訪者,第二段僅代表個人作為諮詢師的工作方式,並非所有諮詢師,同時,我僅僅是一名心理諮詢師,還沒到大佬級別,希望可以幫到你。

10樓:鄭雲鵬

心理諮詢師對來訪者概念化的部分確實不適合以報告的方式「匯報」給來訪者。這個話題很大,不展開,這個觀點也不絕對。

你是來訪者,你有主觀評價的權利。

請把字打對,是「心理諮詢」,不是「心裡諮詢」。

11樓:dusting

關於:「報告這個東西太過於專業性」

可以,個案概念化不一定是書面報告形式的,它通俗來講就是諮詢師怎麼在理論的框架下理解來訪者整個人以及TA的問題。所以既然這個諮詢師說TA有在做概念化的工作,那讓諮詢師口頭講一下他是怎麼理解來訪者的,以及未來的諮詢工作方向、要點是什麼也可以(當然這些不能讓諮詢師無憑據亂講,要以結合你們的諮詢內容為依據)。再高深專業的理論只要自己有著深入的理解,就可以用通俗的語言講解出來。

乙個諮詢師乙個諮詢風格,A覺得會影響,不一定B也覺得會影響,影響與否是下乙個諮詢師判斷的,這個諮詢師就算拿不出概念化的報告,把你們之前的諮詢記錄像印乙份給到你,也是完全可以的。來訪者有權利索要自己的諮詢記錄,這個跟保密原則不衝突。

關於:「個案概念化在業內是督導評估的部分。」

概念化的工作是起著:更完整的理解來訪者,為之後的諮詢工作指明方向的作用。可以這樣說,個案概念化就像是在繪製地圖。

不做概念化,就會東扯一句西扯一句,抓不住重點。所以,精神分析動力取向的心理諮詢,在前N次都包含著概念化的工作,甚至整個諮詢過程,諮詢師不斷看到來訪者新的東西,可能就要不斷調整自己概念化的內容。並不是等著督導給諮詢師做概念化,或者等到要去督導了才做概念化的工作。

所以綜合這些內容,要不要繼續跟這個諮詢師工作下去,題主就再考慮考慮吧...

12樓:尋找自己

你的諮詢師有沒有寫個案概念化報告並不重要,只要她頭腦裡有對你的細緻、精準的理解。據我所知,行為認知的可能會給來訪個案概念化報告,動力性的確實沒聽說過,可能我孤陋寡聞,但是這應該不是重點。

和心理諮詢師進行心理諮詢 諮詢師如果沒有懷疑進行諮詢者有抑鬱症,進行諮詢的人是不是就沒有抑鬱症

天源心理 心理諮詢師可以通過量表和諮詢評估確認你有抑鬱或焦慮情緒,程度如何,但是真正確認是否存在症狀還是要去醫院,不要說你的家人覺得你怎麼樣,你的朋友覺得你怎麼樣,術業有專攻,還是要問詢專業人士。 楊過 你也很正常,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你喜歡放鬆喜歡看電視,喜歡不努力的這種狀態。那麼另乙個頻道下面...

心理諮詢師為什麼不接親人的個案諮詢?

胡天鷹 因為在諮詢過程中會身份衝突,很多原本要講的話到了嘴邊便改了口,無論是諮詢師還是來訪者都會在這個身份中掙扎,從而使整個諮詢的過程進行和效果大打折扣 已登出 諮詢師要求立場中立,朋友都會有各種影響,何況親人。比如,你的親戚出軌,或者心底可能嫌棄你們家,他就沒辦法跟你直說,換個角度,如果你們關係特...

做心理諮詢3年多,被諮詢師拋棄,心理諮詢師拋棄來訪者的成本是否是太低了?

111 事實上,儘管諮詢了三年多,但想必沒有太大的突破?這會帶給她焦慮和挫敗感,甚至失去了繼續下去的動力。所以,如果你做了什麼,這就成為她給自己找的乙個藉口,乙個趁機讓你離開的理由,同時,自己也不必太自責。所以,這是遲早發生的。 心理諮詢師金明環 被諮詢師拋棄確實是個巨大的打擊,也可能是你最害怕的事...